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叫做塑料xx情,比如塑料友情、塑料親情、塑料兄弟情。對於研究春秋戰國歷史的我們來說,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之間的關係就是塑料國家情,例如三晉與楚國。
戰國中期,楚國與三晉為了對抗秦國,時常搞搞合縱。不過,秦國並不懼怕,因為眼前的敵人看似變多了,但是基本上都是各懷鬼胎。反而秦國由於只有自己一個,可以隨時分化他們,或者拉攏其它國家來對付合縱聯盟。
秦國惠文君嬴駟稱王之後,魏惠王為了抵禦這位新的敵人,決定積極拉攏韓國的君主韓康,雙方甚至交換了土地。這對於西周君十分不利,於是西周君派大臣樊餘去聯合楚王阻撓韓魏之間的聯盟。
樊餘對楚王說道,「西周公國已經快滅亡了,韓魏之間交換土地,韓得到了兩個縣,魏失去了兩個縣,所為的就是包圍周王室。所以一旦韓魏達成了鐵桿同盟,魏國就可以威脅楚國,韓國就可以威脅趙國,如此楚趙兩國的地位就下降了。希望楚王可以早做打算。」
樊餘的警告讓楚王十分恐懼,他立刻聯合趙王破壞了韓魏之間的換地交易。由這樣一個小小的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度擔任合縱長的楚國並不希望韓魏強大起來。
除了不希望三晉強大之外,很多時候,楚國還非常計較自己在西周國心中的地位。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由於樗裡疾的母親是韓國人,因此秦武王派樗裡疾前去訪問西周君,以示友好。這樣一場看起來特別正常的國際友好訪問,卻因為西周君處理的不當而險些引發了楚國與西周國的戰爭。
原來,當天西周君派100名士卒到城外為樗裡疾舉辦了歡迎儀式,陣仗遠遠超過了迎接楚王。這讓楚王十分生氣,立刻派人責問西周君,「為什麼要這樣重視秦國的使臣?」西周君的大臣遊騰反應比較敏銳,立刻回答道,「秦國是虎狼之國,我們主君也是擔心秦國使團會假借訪問的機會滅了西周,所以才派士卒迎接。」楚王這才高興起來。
楚國對三晉是塑料國家情,三晉也是如此,經常會坑一坑這位南方來的合縱長。當年秦楚丹陽、藍田大戰時,韓魏曾經趁楚國失敗的時機,偷襲楚國。正是因為這件事,楚王開始各種找機會對付韓魏。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這時,韓國內部的王位之爭給了楚王一個機會。由於韓國太子嬰去世,韓國的公子咎和公子蟣蝨之間開始了王位爭奪戰。韓公叔企圖擁立公子咎,而相國公仲則主張擁立公子蟣蝨。由於公子蟣蝨是楚國的質子,楚王為了以後可以左右韓國的內政,也決定擁立公子蟣蝨。看起來,公子咎似乎一點也沒有勝算了。
然而,蘇代為公子咎出了一個主意。他認為,最終決定太子歸屬權的還是韓王,為今之計,只有讓韓王相信公子蟣蝨對韓國不利才可以。於是,公子咎聽信了蘇代的建議,遊說楚王到韓國雍氏之外擴建方城的建築。
楚王也不是傻子,他一想,此舉和企圖滅了韓國有什麼區別,這個年輕人不就是想借寡人的手,斷了公子蟣蝨的念想嗎?那寡人就將計就計。於是,楚王同意了公子咎的想法,跑到雍氏之外修建方城的建築,韓國士兵果然全部出動,要驅趕楚王派來的工匠和士兵。
楚王見時機成熟,立刻以雍氏守將無端生事為由,包圍了雍氏。他心想,這次韓王救雍氏,寡人就趁機滅韓。就算不救,等寡人得到了雍氏,那公子咎一定會被問罪的,到時候寡人擁立的公子蟣蝨自然會成為太子。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韓國竟然請秦王派兵支援,而且還派羋戎前來遊說楚王。在羋戎的勸說下,楚懷王派了其中一個孩子到韓國做質子。但是,當羋戎提到楚王應該再派一位王子到秦國做人質時,楚王卻不忍心了。楚懷王雖然王子眾多,但是秦楚之間經常打仗,必有一場惡戰。
韓國弱小,自己的兒子去那裡做質子,必然會受到款待。可是,去秦國做質子,王子則很有可能淪為秦國發動戰爭的犧牲品。楚懷王考慮到有了秦國的幹涉,自己已經很難對韓國怎麼樣了。再加上,楚國也派了王子到韓國做人質,楚王就算擁立公子蟣蝨,插手韓國內政的機會也已經沒有了。於是,宣布退兵。
不久之後,秦國和楚國定下了友好盟約,楚國令尹子蘭娶了秦國的一位公主,秦國也重新把上庸給了楚國。然而,不到一年,秦國就又聯合齊、韓、魏三國共同伐楚。楚懷王想到了羋戎的建議,立刻派太子橫到秦國做人質。不料,太子橫因為殺了秦國大夫,又逃了回來,因此引發了垂沙之戰。楚懷王又把太子橫送到齊國做人質。
在接連拿下楚國八座城池之後,秦昭王給楚懷王發去了書信,要求楚王親自前來會盟。楚王為了平息戰火,隻身來到秦國,卻被扣押。為了避免一直被秦國要挾獻出土地,楚國群臣從齊國迎回了太子橫,宣布楚懷王已經死去。
不久之後,楚懷王趁著秦昭王在武關打贏楚國軍隊的時機,逃出城外,前往趙國,卻被趙惠文王拒絕,最終死在了他鄉。不久之後,秦國,三晉和楚國之間又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伊闕之戰。那麼,在伊闕之戰中,秦國,三晉與楚國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呢?請看下期,西周秘史之笑裡藏刀,敬請期待。本文由海叔說春秋圈子作者Jennifer編寫,喜歡的朋友多多分享哦,關心春秋戰國八卦事,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