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生存觀察:為什麼非要談理想,我就想掙點錢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1024是2的十次方,也是二進位計數的基本計量單位之一。資料顯示,中國程式設計師節的誕生是由於從業人員經常周末加班與工作日熬夜,因此部分網際網路機構倡議每年10月24日為程式設計師節,並在這一天建議程式設計師拒絕加班。

倘若仔細審視1024節的定義,就會發現其本身像「二十二條軍規」一樣充滿黑色幽默:建議程式設計師拒絕996的,正是開創了這些規則的機構本身。倘若一個機構要求加班,在被建議「拒絕加班」的條款下,1024到底是一種服從,還是一種違抗?畢竟「拒絕加班「,要在「要求加班」的情況下才成立。

這就像那個廣為人知的兩性關係的笑話:1、女朋友永遠不會錯;2、如果女朋友錯了,參考第一條。類似的:1、程式設計師應該按照公司要求加班;2、如果公司要員工拒絕加班,參考第一條。

今年的10月24日,原本就是周六,但在996、大小周等已經成為常態的就業環境下,大多數程式設計師沒有「拒絕加班「的狂歡,他們還是像往常一樣,過著最普通的一天。

在時代財經採訪的三個樣本中,有存款百萬,辭去大廠技術leader職位的映華,有6年輾轉5家公司,更願意稱自己為工程師的阿文,還有工作一段時間後返校深造,剛剛在科大訊飛開發者節獲得細分賽道冠軍的毛偉。

在他們的故事中,他們熱愛這門手藝,也受困於這項工作,他們輾轉於各大企業,或者暫時逃避,但編程這項事業,是且永遠是他們一生的事業。

為什麼非要談理想,我就想掙點錢

北京程式設計師映華 工作時間8年 曾任一線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團隊負責人 目前待業

有段時間我想不通,為什麼一個公司,每個人似乎都很想把事情做好,都是有理想的,但是最終加在一起就變成了很多個在「混」的團隊?後來我去看了組織行為學,其實這些內耗對於大老闆來說,都是不在意的,只要能達成某個目標就行,但是作為其中的個體就很難受。

我是疫情之後離職的,到現在差不多半年時間,一直在家閒著。

為什麼離職?因為不爽。我之前在公司帶十幾個人的技術團隊,後來團隊空降了一個職級很高的人過來,對方想用自己的人替換我。如果是能力確實匹配,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去背調了要替代我的那個人,完全不能勝任。

我待得難受,就申請去了另一個業務線。但最後還是走了。其實「苟著」也不是不行,但就是不想待了。

這份工作唯一讓我比較留戀的就是團隊,我跟下屬關係都很好,經常帶他們吃飯。離職前我請了年假,他們知道我的情況,還跑來我在公司附近的公寓找我,問我要不要「行動」。後來想想覺得,單純為了出口氣,收益太小了,尤其是對他們來說。就算了。其實他們還是願意繼續跟著我的。

有一次「雙十一」做活動,我們和某頭部電商平臺合作,要上一個項目,技術團隊為這個加班了很久,最後要上線了,平臺方想要多贈送一個廣告位,公司的銷售死活不同意,對方直接說不做了,活動就黃了。

工作白做了,但是我想通了。你有沒有聽過雙因素理論?(亦稱「激勵一保健理論」。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公司員工對公司是同時有「滿意度」和「不滿意度」兩個平行感受的。當一個公司在高速成長的時候,員工對公司的「不滿意」會被「高滿意度」掩蓋掉,等公司增長放緩,或者進入停滯,這些不滿意才會暴露出來。這家公司就處在這個階段。

像我這樣的年齡,如果再過幾年還沒有做到管理幾百人的位置,之後職業生涯也就到頭了。我算了一下公司的人數,管理層的人數,大概能坐上去的概率,就放棄了。我覺得我是想的比較明白的那類人,發現這個事情無解,所以就離職了。

目前我有自己攢的一百多萬存款,放在銀行。我對風險厭惡度極高,買的是最普通的那種理財產品,這兩天銀行的理財經理還給我發消息,說收益率到二點幾了,取出來重新買吧?然後我重新買了一個三點幾的。

家裡人知道我已經離職了,我媽經常給我打電話,關心的都是找對象的事,找對象了嗎?為啥還不找對象?憑什麼還不找對象?然後就跟我說同一個「屯」的誰家孩子也在北京工作,讓我見見。

我沒有女朋友,也不想找,更不想結婚。為什麼要結婚呢?我身邊結婚的朋友都生活的很痛苦。有一次跟一個結婚的朋友吃飯,大家問他,一個男人要結婚,除了有房、有車,還要有啥?他說「有病」。有一次他老婆出差,他在家放縱自己,睡到自然醒,打遊戲,還一口氣點了三個巨無霸漢堡吃。

我沒什麼焦慮感,現在每天靠理財收入能有一百多,夠吃飯了,當然租房還是不夠。要是往上夠,當個網上說的「奮鬥X」,也能攢一攢湊個首付,在北京買個房。所以還是有退路的。

現在在家,除了吃飯睡覺玩遊戲,就是寫代碼。最近在寫VPN的代碼,主要是賣給國外用戶用,可以給印度用戶玩王者榮耀,或者海外留學生翻牆看b站。用的是谷歌雲的伺服器,很便宜,現在還在調試,寫成了也能賣點錢。

另外在做的一個事情,是我自己寫了智能語音的模型。用的是開源的語音數據,谷歌有一個模型,國內一些公司比如科大訊飛也有,但是他們都賣的很貴。所以我自己搞個簡單的,賣給金融或者房產中介業務方,幫他們用智能客服做一輪潛在用戶篩選,我的成本可以壓的很低,也能滿足簡單的需求。

有時候快睡著了,靈感來了,我就會起來寫代碼,寫一會,要睡覺了,靈感又來了,就又爬起來寫。大部分時間都是下午才起床。

懂技術的人不能只懂技術。之前出了bug導致公司一個客戶的頭版廣告沒有展示出來,公司損失了200w,業務團隊意見很大,後來我一想不對啊,公司客戶是有一個list(排位)的,大客戶廣告沒顯示,當時是放了No.2客戶的廣告的,我說你這個淨損失肯定不是200w。不過當時真把自己嚇壞了。

其實這半年我也在找工作,但都不是很順利。每次面試到最後,人家都會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來這個公司。我的回答都是,為了掙點錢花。結果就黃了。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非要談理想,我就想掙點錢。

我之前住的地方,旁邊就有一家編程培訓機構,我當時還問招不招老師,對方問「你講過沒」,我說沒有,他們說那不行。他們不招會寫(代碼)的,只招會講的。

我每次經過樓下711都會進去買飲料,而且是買一大堆,有可樂、咖啡什麼的。這樣就可以一連好幾天不出門。

為什麼不用上班還要喝咖啡?因為不想睡覺啊,每個不想睡覺的人都有一個不想面對的明天。

編程和寫作都是在構建自己的世界

上海程式設計師阿文 工作時間6年 目前在一家自動駕駛公司任職軟體工程師

今天要去參加體檢,是之前公司給免費預約的。回來後,寫寫架構師訓練營的作業,然後帶帶娃。我都沒想起來今天是程式設計師節,對這個節日完全沒感覺。昨天我們公司也沒人討論這個節日,討論這個節日的好多都不是程式設計師。

作家可以用文字構建自己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他想要什麼樣的角色,自己去生成。編程跟寫作有共通之處,編程也是在構建自己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可以去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

我大學在鄭州,其實最初想做軟體,因為想知道一款遊戲是怎麼寫出來的,然後寫自己的遊戲,這個應該是很多男性都有的想法。那時候我的偶像是李開復,我看了一下李開復的經歷,發現他是計算機出身的,就想我也要去學計算機。

但是因為達不到計算機的分數線,我報考了自動化專業,也要學計算機,那些知識都非常理論化。畢業之前,很多人開始報培訓班了,我跑到杭州,學c語言、學怎麼做嵌入式。這些其實大學就學過,去培訓是為了學到更偏向實踐更符合市場要求的知識。畢業後因為我女朋友在上海,我就直接去上海找工作。

目前是我第5份工作,之前待過的公司有做無人機的,家裝網際網路的,還有惠普,傳統金融,現在是做自動駕駛。

之前有個領導跟我說,我們不應該稱呼自己為程式設計師,他說我們是engineer(工程師),做事情要有工程師的思維。

在我們的認知裡,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是有區別的,程式設計師是屬於那種做什麼事情都是按部就班,沒什麼獨立思考能力。工程師是做一件事情要考慮全局的,你可以把工程師類比為建築設計師,程式設計師類比成工人。

跟文字一樣,程式語言沒有高低之分,真正的工程師需要掌握多種語言,工程師的作用就是他知道這個地方用什麼語言實現最好。

好的代碼,首先從格式上看起來非常美觀,一個不懂代碼的人都覺得寫得很美觀,這是外觀,就像你做一盤菜的外形一樣;緊接著是簡單,簡單指的是實現一個功能,能拆分的地方儘量拆分,不要把所有東西全都塞在一個大的函數裡面,這會導致看起來很複雜,很頭疼。

我記得2015年,大家開始討論不同國家的文化,我們看到矽谷的程式設計師,還有一些紐西蘭、歐洲的程式設計師,覺得在國內當程式設計師太苦逼了。那時候就有人在講996這個詞了,我還很想移民去紐西蘭當程式設計師。

後來到了惠普,工作果然輕鬆多了。我最接近矽谷文化的時候就是在惠普,他們的文化就是你的工作不會太忙,又會給你提供很多學習機會。但是當時惠普已經在走下坡路,原有的文化在國內也已經無力支撐了,競爭壓力太大,國內很多廠商把它的業務吃掉了。

在創業公司和很多中國大公司,矽谷文化是不太現實的。一個人經常要承擔所有事情,完全是從0到1。在矽谷的時候,你是直接踩在1上面了,這兩種不同的環境,成長速度也不一樣,比如光算代碼量的話,我在國內企業一個月寫的代碼量相當於在惠普半年寫的了。

曾經有段時間我很絕望,我發現業界很牛逼的人,他們的事業非常順利,很多都是「出身好」,名校畢業,一出來是大廠工作。我的問題在於學校不是名校,工作經歷也很少有大廠,就很尷尬。

可能我的水平已經可以秒殺掉很多大廠程式設計師了,但是去面試的時候還是很吃虧,所以我在這條路上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然後業餘時間會儘量學一些更上層的東西,比如說架構師,其實就有點像CTO了。

我最難熬的時候就是在上家做金融公司的安全技術經理,壓力特別大,大到只要有人聲音稍微大一點,血壓就會一下子升高,心跳也特別快,然後睡眠也不太好。

有一次我去參加100公裡的自行車賽,從上午8點一直到下午。我騎了20公裡,就跟不上大隊迷路了。迷路的過程中,腦袋開始思考各種問題,生活中的、工作中的,開始思考工作的意義,還有生活的意義。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這樣,會突然覺得一些東西沒有意義,一直在忙忙碌碌做無用功一樣。

在迷路的那幾個小時裡面,我一開始在很著急的找路,後來我就不著急了,開始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去享受當前的時光,看看天,看看農田,看我經過的那些人在幹啥。我感覺時間好像靜止了一樣,心裡的力量就增強了,有些東西就想明白了。後來我再回到工作中,做什麼事情,都不會那麼慌了。

我會想一個極端的情況,比如說這麼多活壓在我身上,我做不完會怎樣,大不了把我開掉,開掉之後又能怎麼樣,大不了再換下一家,薪資還能漲,就這樣想一下,結果也沒那麼壞,所以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

我去年來這家公司,至少再待兩年,因為我有小孩了,不會跳那麼頻繁,我跟現在領導處的不錯,雖然工作挺忙,但合作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大部分都是很專業,他們又是非常追求完美的,我喜歡跟這樣的人合作。

我領導以後創業的時候,我可能會跟著他去搞,也有可能我幹的時間長了、累了,就想辦法跳到微軟或者Google,挑那種輕鬆點的崗位,業餘時間可以賺點外快。因為我之前工作是做安全的,知道很多人的業餘工作就去挖漏洞,專門拿大公司的賞金。我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想成為牛逼的「賞金獵人」,挖底層漏洞,這樣就可以一年工作兩三個月,剩餘幾個月都在玩。但要達到這種程度,普通程式設計師可能要鍛鍊五到十年,才能有這種水平。

做改變時代的產品需要能力和運氣

武漢在讀計算機研究生 毛偉 工作時間2年 曾在網易任Java開發工程師

我現在中國地質大學讀計算機專業讀研究生,AI算法方向,以前本科學的也是計算機。現在AI是一個趨勢,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將AI算法與自己產品相結合。我最近參加了科大訊飛AI開發者大賽,獲得了溫室溫度預測算法賽道的冠軍。今天參加完比賽,要趕回學校,是奔波的一天。

我2017年本科畢業,網易是我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我是在信息安全部門,是java開發工程師,為網易提供安全上的技術服務。當時我們部門一共招進去的有五六個人左右。除了我以外,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就我一個本科生,在學歷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其他人在能力上也要比我厲害。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也花了很多的力氣去追趕別人。

在網易大概半年,後來感覺做的東西不是自己想做的,我想進行創新,或者說做出比較厲害的產品,能夠進入到大公司核心部門。但我那個部門,在業務上並不屬於核心。

現在回過頭來想,當時也有一點好高騖遠,後來才發現讓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很多時候就是在做一些無聊的東西。大多數人做程式設計師,做的工作都是偏普通的,只有極少數那些非常優秀的人,才能去做一些改變時代的產品,需要能力,也需要一些運氣。

第二份工作,在北京一家外企,是做海外輸入法的,市場佔有率挺高的,用戶量也達到了五六千萬。當時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在一個關鍵事情上出現了一個失誤。

當時領導比較信任我,把公司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全權交給我在做,後期系統維護也是由我來負責。有一次,這個系統出了故障,雖然不是全部和我相關,但是和我也有很大的關係,給公司造成了百萬元級別的損失。

我自己非常緊張,也非常害怕,我的上司把這個事情扛下來,也安慰我說,剛出社會的時候遇到這個事情,影響挺不好,但對我個人成長是很關鍵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遇到這麼大的事情。

那段經歷現在回想起來挺痛苦的,但也正是那個痛苦的事情,心態各方面比以前都要成熟很多。

一線城市一些大公司、外企、創業公司,我都去過了,工作經歷還是比較豐富的。在北京,我覺得反倒環境比較惡劣,相對我而言,這個城市給我的感覺偏壓抑,節奏非常快,再加上那邊我沒有什麼朋友,平時周末的時候不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比較孤獨。

當時是自己內心的一種焦慮。比如說不加班,我也會主動去學一些東西。但是有空餘的時間了,自己就會想很多,又沒有朋友訴說,都是一個人在那裡自己瞎想。越想的話有時候就會覺得越孤獨,就會給自己情緒上帶來很多困擾。

這是離開北京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家裡人說希望我考研,以後可能會考慮國企,因為國企更看重學歷。所以在各種多種因素下,選擇回到武漢考研。

去年9月份,我回到學校開始正式讀研,大家都覺得程式設計師是一個薪資很高的工作,很多人都轉行來做程式設計師。但是我覺得還要理性看待。雖然工資挺高,但是也很辛苦。像現在大家都知道的996加班比較嚴重,容易導致脫髮,還有頸椎各方面的問題。

對比醫生和老師,這些職業是越老越吃香,可以依靠經驗。而提到程式設計師,就會有中年危機這個詞,比如說到了35歲以後,你不能像以前年輕的時候那樣加班,又有很多日新月異的技術。沒有很多精力去學的時候,你可能就會落伍,就有可能被別人替代。

說到工作性質,我覺得程式設計師寫代碼和詩人寫詩,以及一些作曲家作曲是一個道理,大家都在創造一種藝術的感覺。好的代碼就像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一些詩,讓人忍不住去讚美。

有時候寫代碼遇到問題了,自己花很長時間解決了,我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之前本科剛畢業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了很大的目標,比如說就工作三年,積累一些人脈、工作經驗,在擁有一定資源的條件下,自己創業做到財務自由。

但是經歷了那麼多,去過那麼多城市,在很多公司工作過,見到過很多人。現在想法就比較看得開了,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是很普通的活著,這世界上能做到那種千萬富翁級別的,畢竟是很少數。

我是潛江人,離武漢很近,又是在武漢上的大學,因為我的家人和朋友基本上都在武漢,再加上自己前幾年在武漢買了房子,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方式。我畢業之後大概率會留在武漢,在武漢找一些企業,像小米,華為、騰訊等一些不錯的大公司。

(應受訪者要求,映華、阿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程式設計師職業規劃
    所以眼光放長遠點,不要只看眼前的高薪,更要看好未來的發展,方向錯了,跑得越猛輸得越狠。跳槽不是找工作,而是換工作,她是由成本的,需要放棄原來公司的期權,需要重新熟悉業務,重新和同事搞好人際關係。跳槽要考慮好自己的付出和收益,衡量好得失,沒事別裸辭。跳槽不是加薪的砝碼。不要以跳槽為砝碼去談加薪,這種迫脅性的談薪資方式會使主管對你喪失信任。
  • 沒事兒還是多掙點錢吧
    晚上,正寫文案,收到表姐從微信上發來的語音,約我去KTV唱歌。我說不去,在給人家寫文案掙奶粉錢。表姐不高興地說:哪次找你都是在寫寫寫,你簡直掉錢眼裡了!這些年,表姐一直在一家公司做薪水很低的庫管員, 她老公收入蠻高,其實,她是怕一旦離了,自己的生活質量會下降一大截,卻又接受不了這樣的婚姻狀況,活得很擰巴。所以,經常晚上會心煩意亂,就想出去唱歌發洩發洩,卻十次有九次半我都推辭,說有時間不如掙點錢,弄得她對我意見很大。沒辦法,我和她的想法總是無法共鳴。
  • 不想工作,這幾個項目可以掙點錢過年嗎
    自媒體人員入門的要求不高,有一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開始,有寫作才能的可以專攻寫作,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只要你的觀點有深度,能讓大家喜歡你的文章,要想掙點錢還是比較容易的;如果自己不擅長寫作也可以主要拍視頻,有才藝的可以展示才藝,沒有才藝的可以去拍一些生活、三農題材類的短視頻,只要能選對合適的題材,一個視頻要是可以達到十萬往上的播放量,單個視頻就可以賺好幾百塊錢。
  • 公司領導和你談理想,談未來,但唯獨不談錢嗎?您是怎麼看待?
    當代企業,很多公司領導一直給你談理想,卻從來不漲工資,很多朋友都會碰到類似的情況,對這樣的公司領導,您是怎麼看的,在這種情況該不該離職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兩位網友的觀點。網友一觀點:拍屁股走人啊,你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有錢拿。
  • 啥想什麼呢?馬上就要過年了,還不出去掙點錢。
    失業在家的我,己有半年沒有任何收入。整天在家吊兒郎當的,無所事事。每天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啥想。想的很多,基本上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掙錢,好吃懶做的我,苦力活又不想幹,覺的沒出息。小錢不想掙,覺的沒意思。想掙大錢,可老天就是不給機會。
  • 如何反駁程式設計師「我想自己開個公司」這種要求?
    一個程式設計師的日常    文 / 小甲此文來源於知乎網友的提問「為什麼程式設計師不單幹,自己寫程序賣啊啥的……而要去公司上班領死工資?」這對於在校的和剛工作不久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甚至我相信不少人自己也想過。毫無例外,我在學生時代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以下是我的回答:兄弟,我曾經也跟你有過一樣的想法。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沒那麼簡單。
  • 生活|為什麼年輕時要多賺錢,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年輕的時候,我們心高氣傲,覺得有沒有錢不重要,只要開心就好。可年少不懂的道理,生活總會慢慢地以極端的方式教你。年輕時就釋懷和淡泊,其實是有問題的。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賺得太少,卻又想得太多。
  • 反溺愛: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你為什麼要選擇現在的工作,而不是其他更好的工作?那樣我們就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到更好的地方度假!」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這些問題。談錢不是問題,不談才是問題其實,在聽到這兩對父母的煩心事的前一年,我就已經開始搜集各年齡層孩子提出的與金錢有關的刁鑽問題。
  • 好校長先談情懷再談錢,壞校長不談情懷只談錢
    按照該文的觀點,校長管理學校,什麼理想、信仰、情懷、人生價值之類的大道理都是雞湯,全無意義,只要談錢就行;有錢就可以解決問題,工作起來即使勞累也不覺得,無錢則萬事皆休,寸步難行。可我不禁要問,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廣大中西部偏遠地區的中小學,多半都拿不出錢,剛入職的年青教師年薪三四萬是常事,像我這種工作了30多年的高中中高教師、帶兩班語文還兼教研組長和學校一些零雜事務,每年到帳的收入點點滴滴全算進來也不過八九萬,抵不上沿海發達地區的三分之一,對於這些教師,你不談情懷,動不動就手一伸,″拿錢來!"那麼那裡的教育還要不要辦下去,又怎麼辦下去?
  • 不談錢只談理想的員工,是一個好員工麼
    很多員工都會吐槽過,老闆只會談理想,給員工們畫大餅、洗腦,但是就是不談錢,不漲薪,很多人都對這樣的老闆敬而遠之。那麼,按照道理來說,老闆們一定都喜歡不談錢,只談理想的員工咯?最近和這位朋友見面聊天,朋友和我講,很多實習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當在面試時被問到薪資的問題,會說自己並不在乎薪資,只要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做自己喜歡的事,薪資多少都沒關係。
  • 我來上班是為了賺錢,你卻始終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員工努力付出的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加錢——意思就是錢給得足夠多的!另外一個段子是一個辭職書,前面是一些客氣話,大概說自己才疏難以勝任,薪薄不足維家……江湖他日再見之類,最後話鋒一轉:我來公司是上班賺錢,你卻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 第一份工作重要嗎,想談錢你卻和我說理想,高工資不代表不能學習
    如果讓小編回答的話,當然是重要,對於上班族而言錢不重要什麼重要。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種想法很膚淺,認為應屆畢業生主要就是學習經驗的談什麼錢。小編只想吐槽如果這樣的話,你幫我支付車費、房租、生活費和各種日常開銷嗎?
  • 為什麼要讓我一個程式設計師跟數學過不去?
    其實每個行業都會分等級,程式設計師也不例外,說好聽一點的叫工程師,普通一點的叫程式設計師,差一點的叫碼農,更差的叫什麼來著?
  • 程式設計師為什麼不單幹、接私活、自己開公司
    此篇文章來源於知友的提問「為什麼程式設計師不單幹,自己寫程序賣啊啥的……而要去公司上班領死工資
  • 朋橙心理:團隊激勵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談錢
    是錢。很多公司只會用錢這一個激勵手段,大談特談,唯錢至上,漸漸的導致企業文化變形,團隊動作變形,埋下了無窮的隱患。不信?接著往下看。為什麼團隊激勵我不建議你談錢?因為錢只是一部分物質獎勵,你永遠不可能通過物質獎勵去滿足人的欲望,因為總有能開更高工資的企業,總有更高的獎金制度,也總有人覺得自己應該拿的更多。當小我的利益形成了慣性,誰考慮團隊的利益?誰考慮公司的利益?誰又考慮客戶的利益?沒有企業喜歡自私的人,但是有些不當的激勵環境,會改變人的生存立場,這是每個企業家都應該考慮的一件事情。
  • 5歲兒子撕碎家中上萬人民幣: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5歲兒子撕碎家中上萬人民幣: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痛!5歲兒子撕碎家中上萬人民幣: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程式設計師求職面試談工資的技巧 + 防坑指南
    總結一下,簡歷裡要多擺事實,少說空話,展示自己的長處。想寫好簡歷,要有點用戶思維,HR 和 面試官就是用戶,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想辦法讓你的簡歷打動用戶。2. 面試篇本來面試篇是打算寫技術面試題的,後來琢磨了一下,不同水平、崗位的程式設計師對面試題的要求不一樣,眾口難調。
  • 老闆一直給你談理想,卻從來不漲工資,要不要離職?看這三點
    老闆一直給你談理想,卻又不漲工資,有不少人遇到過這種情況的,有個網友說:「曾經我有個老闆、只談讓我們多學習,不要老是想著賺錢。公司領導一直跟你談理想,就是想用情懷來代替給你漲工資,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離職嗎? 還是先忍一忍,說不定老闆會給漲工資呢?
  • 我不跟你談理想,因為我知道你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我不跟你談理想,因為我知道你的理想就是不上班。」這則啟事說出了大家的夢寐以求又不能實現的理想,真是大實話了。有一位臺灣漫畫家說:「每天上班是最壓仰人的。」想想的確如此,上班束縛了人的本性,你不能再現自己的真情緒,必須戴上一張假臉,心裡不開心也要笑臉對同事,有時還要面對領導的無理取鬧。
  • 為什麼法國人不談錢?
    而對於法國人來說, 談錢似乎是一件尷尬且低俗的事情,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法國人談錢色變呢?今天我們就通過一位法國畢業留學生和他的法國朋友的回答來窺探一下法國人的內心小劇場吧!但是我告訴自己要冷靜,不要表現出被別人揭短後的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