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0天,2020新學年就將開啟。
對於小學、初中、高中起始年級新生來說,與班主任的初次線下面對面,很可能就在家訪時。第一次走進新生家庭,老師開口的第一句話怎麼講?家訪中想對學生有更多了解,老師除了提問還有哪些「捷徑」? 個別家長多次婉拒家訪,老師又該如何進一步溝通?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市教委近日下發的《上海市中小學(中職校)教師家訪指導手冊》裡都能找到。這本《手冊》是浦東新區教育局根據市教委的要求,在市教委的牽頭下聯合有關專業機構共同研製的,致力於幫助中小學教師提高家訪實效。
記者從新區教育局了解到,浦東將推出更為細化的家訪「寶典」升級版,幫助更多教師掌握家訪技能,讓家訪成為家校協作共育的良好起點。
細化指南可操作,讓新班主任告別忐忑
浦三路小學英語教師趙佳燕從教3年多,今年9月將成為小學一年級新班的班主任。這個暑假,她忙著為班裡的25名新生一一做家訪。「想到第一次和新生見面就是在他家裡,說實話我挺緊張的。」趙佳燕坦言,這時她第一次當班主任。在家訪前,她找到校德育主任、資深班主任討教經驗,做了不少功課。
讓趙佳燕沒想到的是,和家長電話預約上門家訪時間這一環節,她就遭遇了一些「小插曲」:有家長差點把她當成了「騙子」;有家長反問:「你家訪的目的是什麼?」而在家訪過程中,趙佳燕也遇到了其他一些「意想不到」。最終順利完成全班學生的家訪,這位善於自我反思的年輕教師坦言:家訪真是一門「技術活兒」, 如果能有一份可操作的家訪「寶典」,讓她在心理和技巧上準備得更充分,家訪的效果會更好。
《上海市中小學(中職校)教師家訪指導手冊》,正是趙老師們急切期盼的這樣一份「寶典」。手冊聚焦家訪準備、進行時和總結三方面,對信息收集、明確目的、預約途徑等給出建議,並就如何提升家訪效能給出了可操作的提示。比如,家訪時老師要主動與家長學生打招呼,不僅要「主動問」,還要「用心看」:觀察學生的居家學習環境,親子交流時的態度語氣和表情,從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方式是否一致。手冊還提出了家訪時的關注重點,不僅是學生學業的準備情況,也包括居家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健身習慣、興趣培養等;同時要關注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傾聽家長對孩子的發展期望。手冊還附有一份家訪記錄表參考模板,方便教師及時歸類總結。
提供智能化支持,浦東升級版惠及數萬教師
記者了解到,除了這份這份市級指導手冊,浦東還將向中小學數萬名教師提供更有操作性的升級版。它是上實(浦東)教育集團多所成員校資深班主任、德育教導主任,以及專業心理諮詢師的智慧結晶,不僅在每一個環節給予貼心提示,還有不少「拿來可用」的操作方式:關於電話預約家訪,老師的措辭參考模板就包括:「我提供幾個時間段,請您選擇合適的時間;我希望父母雙方和孩子都在家;這次家訪主要的目的是……」關於家訪著裝,則建議老師:不必穿過於正式的職業裝,上裝不可露肩露臍,下裝不可過短,著易穿脫的鞋子或自帶鞋套。
上實(浦東)教育集團副理事長王瑋航告訴記者,為了讓這本《手冊》貼近各類學校教師的家訪實際,創編團隊人員結構也是多元化的,既包括農村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也有上實驗這樣的名校。他認為,孩子成長的生態環境是綜合的,由家校共同營造。而家訪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徑,關注和研究家長的家教觀念和方式,有助於為家庭提供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實現「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指導手冊浦東升級版還將起到家庭教育指導的『指南針』作用。」浦東新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浦東升級版注入了大數據+智能化元素。教師可通過手機上的應用小程序及時記錄家訪情況,包括家訪中發現的問題。區級後臺將匯總、遴選出共性問題,區級德育部門將以此為重點,加強家庭教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