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長聯繫最常見的就是家訪,家訪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

2020-12-12 心遇情感故事

與家長聯繫最常見的就是家訪,家訪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有接待時對家長隨機訪問,到幼兒家中進行訪問,有電話訪問,隨著網絡的發展,又多了網絡訪問,如建立班級QQ群,形成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交流的平臺。通過不同形式的家訪,了解每個幼兒所處的家庭環境,了解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指導。家長從家訪中看到了教師對孩子的關心和喜歡,看到了教師為了孩子的發展而獻出的真情,在一次次的家訪中,教師、孩子、家長的情感進一步融洽,家長對教師越發信任,從而更加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

家長會是對家長群體進行指導的一種方式,幼兒園的家長會則是面向幼兒家長解決各種普遍性的教育問題。可以由幼兒教育專家主講,也可以由經驗豐富的教師主講,應針對本班幼兒存在的共同性的問題幫助家長進行分析,給家長提出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建議。同時,還可以向家長介紹本班幼兒發展情況、幼兒園的保教工作目標、班級教學計劃,最大限度地促進家園互動,讓家長了解教師,讓教師走近家長。

為了方便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我們使用了《家園聯繫冊》,向家長介紹《家園聯繫冊》的作用,並提出了使用要求,教師把孩子每周在園的表現及教育建議寫在練習冊上,周末發給家長,家長又把幼兒在家表現及困惑寫在練習冊上反饋給教師。有些孩子的父母平時沒有時間接送孩子,與教師溝通和交流較少,這時候《家園聯繫冊》就發揮了作用,教師把孩子在園進步、缺點、需要家長配合的內容寫在冊子上,父母周末花時間看看,了解孩子,適時教育,了解幼兒園動態,積極配合。

《家園聯繫冊》就像一條連接家庭和幼兒園的紐帶,使教師和家長的關係更和諧、更融洽,幫助家長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惑。實踐證明《家園聯繫冊》在提高家長家庭教育能力上作用明顯。

相關焦點

  • 新型家訪形式逐漸流行 盤點國外老師家長的交流目的和方式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新型社交關係的出現,讓傳統實地走訪的家訪形式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隔空」的溝通與交流。家校、師生、家長之間聯絡方式的快速改變,是否讓以感情溝通為紐帶的師生親密關係變得疏遠?微信、QQ聯繫更高效便捷,傳統家訪更深入更利於感情溝通,到底哪一種師生家長聯繫方式更合適?
  • 老師預約家訪被家長拒絕
    但這種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近來卻遭遇尷尬,一些老師預約家訪竟被家長婉拒。   為保護隱私婉拒家訪   「對於老師家訪,大部分家長都是非常熱情和期待的,但也有個別家長出於各種原因故意迴避。」七寶明強小學教師郭芳就曾有被家長拒之門外的經歷。
  • 老師家訪最不想看到的事?家長如何應對老師家訪?應對指南請收好
    對於開學前,尤其是新生入學前的準備,除了了解花名冊,對於一年級的老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就是家訪。家訪也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問卷調查。包括家庭成員,父母的職業等,這有利於老師能夠比較清晰的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教育觀念。另外一種是更直接地了解學生和家長,那就是家訪。
  • 家長為什麼不喜歡家訪?教師應該怎麼家訪好?
    2016年7月暑假開始,不少學校會安排家訪。可是班主任和家長聯繫,發覺願意接受家訪的人很少,那麼為什麼家長不喜歡老師來家訪呢?
  • ...鳳凰路學校近期開展了「家訪進萬家,滿意在教育」全員家訪活動
    ,面談與電話聯繫相結合,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全面促進家校溝通。  入戶家訪  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環境,與家長進行有效地溝通,老師們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走入孩子們的家中,感受孩子們平日的家庭生活。家長們紛紛表示願密切配合學校,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入校家訪與線上家訪  由於當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常態化,本學期的家訪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入戶家訪,老師們也採用線上家訪以及邀請部分家長到校進行家訪,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 對於家訪,作為老師和家長你了解多少?
    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二、創新家訪形式,優化家訪過程因為學生的情況存在差異,家訪採取的方式方法也應因材施教。筆者認為,創新家訪思路,變換家訪方式和內容,會使你收穫很大,利於開學後你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1)、變「傳家長進來」為「走出去會家長」。
  • 家訪成老師考核要求 你覺得家訪有必要嗎?
    近日,上面出了關於家訪的一些要求,比如說對於中小學的老師來說,要有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納入了老師的考核當中。而這個規定也可為一石激起千層浪,家訪都要考核,不只是家長感覺心累,連老師也是瑟瑟發抖:最怕家訪的不是學生,是老師!
  • 家訪——期末家訪送暖意,花開無聲架心橋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校開展了家訪活動。我與幾位老師同行,完成了我的家訪,在家訪過程中感動頗多。家訪期間,我每到一個家庭,都能看見家長一張張熱情的笑臉,我們都能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和家長進行親切的交流。家訪中,我對家庭具體在哪不熟悉,家長主動提出說我到了附近就電話聯繫他們,然後來接我。有些家長知道我們要去家訪,還早早準備了飲料、水果等,家長的熱情溫暖著我們的心。
  • 老師家訪,有家長反饋這種方式已過時。回應:這是最有溫度的交流
    這篇帖文引來無數家長熱烈討論:認為市教育局沒有事前充分徵求教師和家長的意見,憑藉主觀想像指導工作,完全脫離了社會實際,說得嚴重一點就是新時期的官僚主義在作怪!並直指入戶家訪「耗時」「耗力「沒必要」,質疑這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
  • 家訪要審核什麼東西?最全家訪攻略來了
    所以,家長們別擔心,學校只是對轄區內報名的、家庭狀況存在疑義的孩子,兩名老師一組進行家訪。老師家訪的目的其實就是看看孩子是否居住在這裡,請家長朋友們提前準備,做好家居環境的布置等工作。二問家長:孩子做作業有困難怎麼辦?  老師家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做好家校溝通,老師一般會問家長:孩子做作業有困難你們怎麼處理?孩子在學校遇到和同學的相處問題你們怎麼辦?  只有和家長充分溝通,才能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老師也比較希望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體質上有什麼特別的禁忌,如哮喘、過敏等體質的孩子要提前和老師說。
  • 家長婉拒家訪怎麼辦?這冊家訪「寶典」在手,讓老師家長的見面「不...
    這個暑假,她忙著為班裡的25名新生一一做家訪。「想到第一次和新生見面就是在他家裡,說實話我挺緊張的。」趙佳燕坦言,這時她第一次當班主任。在家訪前,她找到校德育主任、資深班主任討教經驗,做了不少功課。 讓趙佳燕沒想到的是,和家長電話預約上門家訪時間這一環節,她就遭遇了一些「小插曲」:有家長差點把她當成了「騙子」;有家長反問:「你家訪的目的是什麼?」
  • 老師家訪,家長到底怎麼接待比較好?國務院最新文件:將家訪納入教師...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關於家訪,其實很多家長的心情複雜。甚至有不少年輕家長問課代表,老師家訪怎麼接待?會收禮嗎?想要了解些什麼? 今天,課代表特別採訪了兩位資深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不僅道出家校共育的真實故事,劇透了老師家訪時會關注的八個方面,還為家長最關心的諸多問題解疑釋惑! 家訪,你想了解的都在本文! 有家長說,最近抗疫這種情況下,要家訪的話,還是線上家訪更合適。
  • 以家訪為目的的家訪,還是算了吧!
    家訪,是老師與家庭溝通的重要方式。每個學校都很重視家訪,教育主管部門也是如此,這不昨天接到學校安排,要求家訪,周五交上。當老師已經二十幾年,當班主任也有十幾年了,個人感覺學生並不希望家訪,家長也不希望家訪。
  • 家訪形式不是個問題
    但是,因為出現了像「某地教育局要求班主任必須在國慶期間到學生家進行家訪,並與家長合影」「某校硬性規定教師家訪的時間和次數」等類似情況,才使得班主任不得不採取「咖啡館式家訪」等做法,讓家訪變了味兒。其實,教師家訪與否應根據班級管理和學生個體實際情況而定。目前,實地家訪、家校互訪、開家長會、網絡家訪等,都是較為有效的家校聯繫方式。
  • 蘇州中小學家訪成風 家長表示贊成
    摘要:之前風風火火的家訪,蘇州家長們普遍感到有點措手不及,到上個月底,全市39405名教師家訪了237616戶學生家庭,其中老師直接登門走訪的學生家庭為189627戶,約佔79.8%,通過電話、QQ等現代通訊設備進行交流的學生家庭為47989戶。這次家訪除覆蓋全市每一個新生家庭外,還涉及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年級的學生家庭。
  • 教師家訪遭家長婉拒,怎麼辦?
    雖然與會的專家和教師都達成了共識——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應當成為當代教師的必備素養,但是,在具體涉及教師要不要深入學生家庭的問題上卻有些「卡殼」。因為,現在的確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會婉拒教師的主動家訪。怎麼辦?
  • 南陽家長注意:公辦學校要家訪了!附家訪攻略
    中小學報名後,一般學校都會組織老師對部分學生家庭進行抽查家訪,據南陽家長們反映,已有陸續接到家訪電話通知,進行家訪工作。在家訪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家訪時間:據大家的反饋,各種時間都有,可能是每所學校的安排不一樣吧。上午下午晚上均有。
  • 家訪的變遷
    家訪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小時候母親在村校任教,學生家長都是農民,白天在地裡幹活,很晚才回家,因此母親家訪都在晚上進行。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吃過飯,洗完澡,帶上手電筒,約上兩三個教師開始家訪,有時母親也邀我做伴。
  • 年輕老師,你也能做好家訪
    但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它是與家長溝通情況,交流感情,密切關係,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重要方式方法,是家校聯繫的紐帶,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延伸。並且這種方式方法比較靈活機動,便於進行,指導得也比較具體,更具有針對性。因此,它是學校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在現實中,年輕老師每次家訪,都上演著超級豐富的內心戲。
  • 青島受訪學生覆蓋率達100%,今天你被家訪了嗎? 探訪小家訪裡的大學問
    在部分地方和學校在推行家訪過程中,還存在簡單化、形式化的問題,引起家長和教師的不滿;對於為什麼訪、訪什麼、誰來訪、怎麼訪等問題認識還比較模糊。教育部此前更是將家訪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必要舉措,列為健全中小學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日前出臺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也明確提出「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