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中文自修》
官方微信訂閱號「魔都語文課代表」
關注課代表,每天進步一點點!
全文共4187字,閱讀11分鐘獲得知識升級
撰稿:王麗 編輯發布:方濟力
上一篇:微信新表情上線,承包了父母們最真實的雞娃心情
課代表說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關於家訪,其實很多家長的心情複雜。甚至有不少年輕家長問課代表,老師家訪怎麼接待?會收禮嗎?想要了解些什麼?
今天,課代表特別採訪了兩位資深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不僅道出家校共育的真實故事,劇透了老師家訪時會關注的八個方面,還為家長最關心的諸多問題解疑釋惑!
家訪,你想了解的都在本文!
有家長說,最近抗疫這種情況下,要家訪的話,還是線上家訪更合適。
上海市普陀區的資深班主任顧老師最近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她所帶的小學四年級班上的一名女生,在上課默寫生字時,偷看課本,被同學當場告發。當場,她就知道如何處理好這件事。
通過事前的家訪、平時對學生及其家長的了解,她猜到了原因:這個孩子的家長文化層次較高,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全職在家陪讀,平時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學校的默寫本,只要有一處出錯,媽媽就會在後面大段留言。可想而知,在留言之前,媽媽肯定在家裡已經對孩子進行過教育。「顧老師說,一次默寫沒有寫全對,極有可能就成了孩子身上背負的「大山」。
平息了課堂的「小插曲」,隔了一節課後,顧老師讓擔任小隊長的女生把作業本送到她辦公室,創造一個單獨與她溝通的機會。顧老師細細地引導,讓她知道偷看書獲得的成績,並不是真正的屬於她。原本噙著淚花不言語的女生,娓娓道出了自己這樣做的目的——希望默寫全對以獲得媽媽的肯定。
做好女生的思想開導後,顧老師特意和女生媽媽通了一次電話,如實地反映了這件事並希望家長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努力尋找一下原因。
所謂「潤物細無聲」。通完電話,她又在微信上,與女生家長做細緻地溝通,讓家長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過分「關注」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第二天一早,顧老師的手機裡連續收到了女生媽媽發過來的四條微信,大致的內容是:
第一條的內容為媽媽說了與孩子委婉溝通的過程,直到最後孩子自我檢討說德智體美勞的第一位是德,她犯這個錯誤很不應該。
第二條的內容是孩子犯錯的出發點,是想對得起媽媽的信任,想要默寫全對,獲得榮譽和獎勵,不想給媽媽丟臉。
第三條的內容是這位媽媽坦承自己把成績看得太重,讓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謝謝顧老師及時與她進行線上家訪,讓她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她會調整自己和孩子一起進步。
第四條的內容是這位媽媽對老師的周到處理表達了誠摯地謝意,沒有讓孩子受到負面影響,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表示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了。
通過溝通,這位媽媽深刻意識到了自己過分焦慮給孩子造成壓力的問題所在,並願意及時改正,和孩子共同成長。
看到問題得到解決,顧老師回覆說:「太好了,說明我預料得沒錯,孩子是因為壓力才這麼做,而不是品行真正有問題,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及時疏導,她會變得越來越好。」
好的、真誠的、充滿愛與善意的家校溝通,人人都喜歡,它像一塊磁鐵,把家長、孩子、老師及學校的心緊密地吸在一起,讓彼此都將變得更好。如此順暢、美好的溝通,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所期待的家校共育嗎?
如果說老師在家訪時,希望遇到怎樣的家長呢?上面這位媽媽,如此通情達理,大概就是老師眼中希望遇到的一位。
另一位來自閔行區的徐老師則說,她最不喜歡對孩子不聞不問,簡單粗暴,還不聽建議的家長。
家訪結束後,很多家長對孩子說,「你在家待著哦,我去送老師!」家長的友善之舉,徐老師很感動,但更希望媽媽拉著孩子一起送老師,因為這就是很好的家教。
那麼,家長的問題來了。
1.為什麼要家訪?
不少年輕家長發問,為什麼要家訪呢?
可能很多家長還不太清楚,家訪既是教育制度及政策層面的落實,也是家校攜手的文化傳承,更是老師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的重要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10月13日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也就是說,小學、初、高中入學,從政策上要求老師把家訪工作落實到位。
在上海,家訪成為一種傳統文化保留下來。一直以來,上海市教委、各中小學校長及班主任老師不僅重視新生入學的家訪工作,還講究適時家訪,遇到學生的「突發狀況」,通過線下的「面對面」+線上的「鍵對鍵」等現代通訊方式,實現家校共育的目標。
家訪,對孩子及其家長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位具有十多年家訪經驗的老師說:「我至今記得很多學生的家住在哪裡,很有親切感,而且真的是對我家訪的學生印象特別深刻。」
對於老師來說,家訪過的和沒家訪過的確實不一樣!原本新學生完全陌生,可是奇妙的是,經過一遍家訪全都認識了。班主任家訪跑斷腿,可是效果好。來到學校,老師能準確說出孩子住在哪裡,孩子也都感到親切,很感動。
對於中學生來說,尤其是在學校統一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老師會根據學生家的地址分區安排,讓孩子省心省力。
此外,家長通過老師家訪,可以直接了解到學校和老師教育孩子的理念,以及孩子將要面對的學習表現與學習情況。如此,家校溝通與家校共育也就變得順暢了。
做家長的,對於老師來家訪,不要擔心家裡條件好與壞,房子的大小,婚姻狀態等因素,只要是努力生活的人,不會被人看不起。
2.老師家訪想要了解什麼?
「傳統意義上的家訪,大都是老師親自上門,通過與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了解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教育方式、文化層次、工作性質、家庭關係、心理預期……這些都是決定家校共育成敗的關鍵因素。「來自普陀區有多年班主任經驗的顧敏慧老師說。
老師通過家訪,不僅全面了解到學生的思想、性格及愛好,增進了與學生及其家長的認知,還有利於老師因材施教,將來更好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老師家訪時,當然希望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長都在家,尤其要了解主要負責孩子學習的家長,這樣老師就知道將來遇到問題應該和誰溝通,是爸爸還是媽媽?
具體來說,老師家訪一般帶著這八個方面的問題:
1. 親子關係非很重要的,看孩子和父母家庭成員的關係;
2.回答孩子和家長對新學校、新老師的問題;
3.了解孩子暑假作業完成情況;
4.了解孩子的特長,比如在前學校擔任什麼職務,在新學期打算為班級在哪方面服務?方便老師安排;
5.將來是否住宿,不住宿的話上下學怎麼解決?
6.了解孩子的衛生習慣;
7.家庭條件是否貧困,如果是的話,可以申請特困證明和補助;
8.學生住在哪裡?
對於家訪,家長顧慮些啥?
家訪,家長最關心的十個問題
1.家長問:還在在戶口所在地上學,我們的實際居住地在外區,老師會嫌棄遠嗎?
答:假如你們家真的很遠,你可以主動打電話給老師,說:「老師我們家住得特別遠,您過來不方便,哪天您有空,我們約在您家附近的咖啡館好嗎?」個別提出要在咖啡廳見老師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個個都要求老師這樣安排。
2.家長問:我覺得一家一家地家訪很麻煩,能不能定點接待呢?老師在教室或者外面的某個地方,每家約好時間,家長上門啊!
答:如果是這樣,老師沒法完成上級安排的家訪目標,回到學校會被認為本職工作沒做好,家長多看今年新出的家訪政策就知道了。
3.家長問:家裡的房子在裝修,暫住的地方比較小,想約老師在外面碰頭,不知道老師會不會有想法?外面碰頭也要一家三口到齊嗎?
答:如實和老師說,看老師怎麼安排,不少路遠租房子住在學校附近,老師也去過。
4.家長問:為了小孩讀書進搬到老破小,家訪的老師會嫌棄嗎?
答:家長為了孩子肯付出、做犧牲,老師怎麼會嫌棄呢?
5.家長問:家裡如果玩具堆得有點亂,要緊嗎?
答:老師家訪還沒遇到過,但是書堆得亂點是常態。
6.家長問:老師上門家訪,我會因此緊張,天生的從小看到老師就害怕。
答:讓孩子爸爸出面。
7. 家長問:想知道老師是怎麼安排學生家訪的先後順序的,初中家訪要注意些啥?
答:距離遠近,把離得近的放一起,約定時間一起訪掉。家長和老師真誠溝通就行了,無需另外準備些啥,一杯清水而已,客氣點的來一杯果汁。
8.家長問:現在單親家庭並不少,那家訪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告訴老師呢?
答:這個問題比較敏感,班主任最好知道,其他老師不用的。如果孩子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那就不用說。你覺得單親問題將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就和老師坦誠相待,比遇到問題再和老師說要好。
9.家長問:這麼遠,一家家跑下來學校報銷路費嗎? 老師家訪時會要求看孩子學習的房間嗎?
答:不報銷!老師一般會讓孩子帶自己去看一下,這樣的話,孩子以後知道整理房間了。
10.家長問:老師家訪要送卡嗎?
答:在老師們心中,都覺得主動上門家訪好像是去要卡似的,其實,老師再強調一遍,我們都是迫不得已……很多家長問,為啥老師要家訪?只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學校或學生成績方面的要求!老師家訪完,還要上交整理好的家訪記錄本呢!
但有沒有家長送呢?有,有兩種。一種是當著孩子面掏出來,不考慮對孩子的影響,另一種是送老師出門時塞給老師,差點造成群眾圍觀,當然最後兩種都沒要!
溫馨TIPS
老師家訪,家長不妨這樣做
家訪前
1. 環境:把家裡的衛生提前做好,井井有條,整潔。空調開好。家裡氛圍要好,熱情而不過分。
2. 備水:幫老師準備一瓶水,並燒好一壺開水。遇到不愛喝冷的、或自帶水杯的老師,可以主動幫老師續一下開水。水果冷飲吃起來不一定方便,畢竟家訪主要是談話。
3. 穿著:不要穿睡衣睡褲,儘量保持穿著得體、正式。
4. 通訊:老師到達前,記得接聽老師的電話或者關注老師的信息。
5. 進小區停車安排:住高檔小區的家庭,提前跟門衛或保安打個招呼,免得老師連小區也進不去,好的方式是,提前跟保安打過招呼後,老師來家訪,保安直接引導老師進地庫,方便老師停車在電梯口,幫老師刷卡上電梯,最後家長開門歡迎老師到來。
6. 交通問題,老師要麼開車,要麼坐公交家訪,如果自己家很難找,提前和老師聯繫下,可以是按照約定的時間到小區門口等老師,或者下樓接一下老師,還可以告訴開車家訪的老師在哪兒停車。
家訪後
1.和老師溝通好了,可以帶老師去參觀孩子的房間;
2.家訪結束後,家長可以主動問老師需不需要用衛生間;
3.問老師是否繼續家訪,如果老師住得遠,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主動提出送老師回家。
(感謝普陀區顧敏慧老師和閔行區徐老師對本文所做的貢獻!)
語文為王的時代,一頓早餐的價格
就能買到全上海最好的語文素養類雜誌!
【初中、高中生必讀】
《中文自修》
全新出版的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