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訪,家長到底怎麼接待比較好?國務院最新文件:將家訪納入教師...

2020-12-12 騰訊網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自修》

官方微信訂閱號「魔都語文課代表」

關注課代表,每天進步一點點!

全文共4187字,閱讀11分鐘獲得知識升級

撰稿:王麗 編輯發布:方濟力

上一篇:微信新表情上線,承包了父母們最真實的雞娃心情

課代表說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關於家訪,其實很多家長的心情複雜。甚至有不少年輕家長問課代表,老師家訪怎麼接待?會收禮嗎?想要了解些什麼?

今天,課代表特別採訪了兩位資深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不僅道出家校共育的真實故事,劇透了老師家訪時會關注的八個方面,還為家長最關心的諸多問題解疑釋惑!

家訪,你想了解的都在本文!

有家長說,最近抗疫這種情況下,要家訪的話,還是線上家訪更合適。

上海市普陀區的資深班主任顧老師最近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她所帶的小學四年級班上的一名女生,在上課默寫生字時,偷看課本,被同學當場告發。當場,她就知道如何處理好這件事。

通過事前的家訪、平時對學生及其家長的了解,她猜到了原因:這個孩子的家長文化層次較高,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全職在家陪讀,平時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學校的默寫本,只要有一處出錯,媽媽就會在後面大段留言。可想而知,在留言之前,媽媽肯定在家裡已經對孩子進行過教育。「顧老師說,一次默寫沒有寫全對,極有可能就成了孩子身上背負的「大山」。

平息了課堂的「小插曲」,隔了一節課後,顧老師讓擔任小隊長的女生把作業本送到她辦公室,創造一個單獨與她溝通的機會。顧老師細細地引導,讓她知道偷看書獲得的成績,並不是真正的屬於她。原本噙著淚花不言語的女生,娓娓道出了自己這樣做的目的——希望默寫全對以獲得媽媽的肯定。

做好女生的思想開導後,顧老師特意和女生媽媽通了一次電話,如實地反映了這件事並希望家長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努力尋找一下原因。

所謂「潤物細無聲」。通完電話,她又在微信上,與女生家長做細緻地溝通,讓家長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過分「關注」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第二天一早,顧老師的手機裡連續收到了女生媽媽發過來的四條微信,大致的內容是:

第一條的內容為媽媽說了與孩子委婉溝通的過程,直到最後孩子自我檢討說德智體美勞的第一位是德,她犯這個錯誤很不應該。

第二條的內容是孩子犯錯的出發點,是想對得起媽媽的信任,想要默寫全對,獲得榮譽和獎勵,不想給媽媽丟臉。

第三條的內容是這位媽媽坦承自己把成績看得太重,讓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謝謝顧老師及時與她進行線上家訪,讓她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她會調整自己和孩子一起進步。

第四條的內容是這位媽媽對老師的周到處理表達了誠摯地謝意,沒有讓孩子受到負面影響,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表示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了。

通過溝通,這位媽媽深刻意識到了自己過分焦慮給孩子造成壓力的問題所在,並願意及時改正,和孩子共同成長。

看到問題得到解決,顧老師回覆說:「太好了,說明我預料得沒錯,孩子是因為壓力才這麼做,而不是品行真正有問題,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及時疏導,她會變得越來越好。」

好的、真誠的、充滿愛與善意的家校溝通,人人都喜歡,它像一塊磁鐵,把家長、孩子、老師及學校的心緊密地吸在一起,讓彼此都將變得更好。如此順暢、美好的溝通,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所期待的家校共育嗎?

如果說老師在家訪時,希望遇到怎樣的家長呢?上面這位媽媽,如此通情達理,大概就是老師眼中希望遇到的一位。

另一位來自閔行區的徐老師則說,她最不喜歡對孩子不聞不問,簡單粗暴,還不聽建議的家長。

家訪結束後,很多家長對孩子說,「你在家待著哦,我去送老師!」家長的友善之舉,徐老師很感動,但更希望媽媽拉著孩子一起送老師,因為這就是很好的家教。

那麼,家長的問題來了。

1.為什麼要家訪?

不少年輕家長發問,為什麼要家訪呢?

可能很多家長還不太清楚,家訪既是教育制度及政策層面的落實,也是家校攜手的文化傳承,更是老師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的重要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10月13日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也就是說,小學、初、高中入學,從政策上要求老師把家訪工作落實到位。

在上海,家訪成為一種傳統文化保留下來。一直以來,上海市教委、各中小學校長及班主任老師不僅重視新生入學的家訪工作,還講究適時家訪,遇到學生的「突發狀況」,通過線下的「面對面」+線上的「鍵對鍵」等現代通訊方式,實現家校共育的目標。

家訪,對孩子及其家長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位具有十多年家訪經驗的老師說:「我至今記得很多學生的家住在哪裡,很有親切感,而且真的是對我家訪的學生印象特別深刻。」

對於老師來說,家訪過的和沒家訪過的確實不一樣!原本新學生完全陌生,可是奇妙的是,經過一遍家訪全都認識了。班主任家訪跑斷腿,可是效果好。來到學校,老師能準確說出孩子住在哪裡,孩子也都感到親切,很感動。

對於中學生來說,尤其是在學校統一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老師會根據學生家的地址分區安排,讓孩子省心省力。

此外,家長通過老師家訪,可以直接了解到學校和老師教育孩子的理念,以及孩子將要面對的學習表現與學習情況。如此,家校溝通與家校共育也就變得順暢了。

做家長的,對於老師來家訪,不要擔心家裡條件好與壞,房子的大小,婚姻狀態等因素,只要是努力生活的人,不會被人看不起。

2.老師家訪想要了解什麼?

「傳統意義上的家訪,大都是老師親自上門,通過與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了解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教育方式、文化層次、工作性質、家庭關係、心理預期……這些都是決定家校共育成敗的關鍵因素。「來自普陀區有多年班主任經驗的顧敏慧老師說。

老師通過家訪,不僅全面了解到學生的思想、性格及愛好,增進了與學生及其家長的認知,還有利於老師因材施教,將來更好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老師家訪時,當然希望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長都在家,尤其要了解主要負責孩子學習的家長,這樣老師就知道將來遇到問題應該和誰溝通,是爸爸還是媽媽?

具體來說,老師家訪一般帶著這八個方面的問題:

1. 親子關係非很重要的,看孩子和父母家庭成員的關係;

2.回答孩子和家長對新學校、新老師的問題;

3.了解孩子暑假作業完成情況;

4.了解孩子的特長,比如在前學校擔任什麼職務,在新學期打算為班級在哪方面服務?方便老師安排;

5.將來是否住宿,不住宿的話上下學怎麼解決?

6.了解孩子的衛生習慣;

7.家庭條件是否貧困,如果是的話,可以申請特困證明和補助;

8.學生住在哪裡?

對於家訪,家長顧慮些啥?

家訪,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1.家長問:還在在戶口所在地上學,我們的實際居住地在外區,老師會嫌棄遠嗎?

答:假如你們家真的很遠,你可以主動打電話給老師,說:「老師我們家住得特別遠,您過來不方便,哪天您有空,我們約在您家附近的咖啡館好嗎?」個別提出要在咖啡廳見老師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個個都要求老師這樣安排。

2.家長問:我覺得一家一家地家訪很麻煩,能不能定點接待呢?老師在教室或者外面的某個地方,每家約好時間,家長上門啊!

答:如果是這樣,老師沒法完成上級安排的家訪目標,回到學校會被認為本職工作沒做好,家長多看今年新出的家訪政策就知道了。

3.家長問:家裡的房子在裝修,暫住的地方比較小,想約老師在外面碰頭,不知道老師會不會有想法?外面碰頭也要一家三口到齊嗎?

答:如實和老師說,看老師怎麼安排,不少路遠租房子住在學校附近,老師也去過。

4.家長問:為了小孩讀書進搬到老破小,家訪的老師會嫌棄嗎?

答:家長為了孩子肯付出、做犧牲,老師怎麼會嫌棄呢?

5.家長問:家裡如果玩具堆得有點亂,要緊嗎?

答:老師家訪還沒遇到過,但是書堆得亂點是常態。

6.家長問:老師上門家訪,我會因此緊張,天生的從小看到老師就害怕。

答:讓孩子爸爸出面。

7. 家長問:想知道老師是怎麼安排學生家訪的先後順序的,初中家訪要注意些啥?

答:距離遠近,把離得近的放一起,約定時間一起訪掉。家長和老師真誠溝通就行了,無需另外準備些啥,一杯清水而已,客氣點的來一杯果汁。

8.家長問:現在單親家庭並不少,那家訪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告訴老師呢?

答:這個問題比較敏感,班主任最好知道,其他老師不用的。如果孩子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那就不用說。你覺得單親問題將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就和老師坦誠相待,比遇到問題再和老師說要好。

9.家長問:這麼遠,一家家跑下來學校報銷路費嗎? 老師家訪時會要求看孩子學習的房間嗎?

答:不報銷!老師一般會讓孩子帶自己去看一下,這樣的話,孩子以後知道整理房間了。

10.家長問:老師家訪要送卡嗎?

答:在老師們心中,都覺得主動上門家訪好像是去要卡似的,其實,老師再強調一遍,我們都是迫不得已……很多家長問,為啥老師要家訪?只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學校或學生成績方面的要求!老師家訪完,還要上交整理好的家訪記錄本呢!

但有沒有家長送呢?有,有兩種。一種是當著孩子面掏出來,不考慮對孩子的影響,另一種是送老師出門時塞給老師,差點造成群眾圍觀,當然最後兩種都沒要!

溫馨TIPS

老師家訪,家長不妨這樣做

家訪

1. 環境:把家裡的衛生提前做好,井井有條,整潔。空調開好。家裡氛圍要好,熱情而不過分。

2. 備水:幫老師準備一瓶水,並燒好一壺開水。遇到不愛喝冷的、或自帶水杯的老師,可以主動幫老師續一下開水。水果冷飲吃起來不一定方便,畢竟家訪主要是談話。

3. 穿著:不要穿睡衣睡褲,儘量保持穿著得體、正式。

4. 通訊:老師到達前,記得接聽老師的電話或者關注老師的信息。

5. 進小區停車安排:住高檔小區的家庭,提前跟門衛或保安打個招呼,免得老師連小區也進不去,好的方式是,提前跟保安打過招呼後,老師來家訪,保安直接引導老師進地庫,方便老師停車在電梯口,幫老師刷卡上電梯,最後家長開門歡迎老師到來。

6. 交通問題,老師要麼開車,要麼坐公交家訪,如果自己家很難找,提前和老師聯繫下,可以是按照約定的時間到小區門口等老師,或者下樓接一下老師,還可以告訴開車家訪的老師在哪兒停車。

家訪後

1.和老師溝通好了,可以帶老師去參觀孩子的房間;

2.家訪結束後,家長可以主動問老師需不需要用衛生間;

3.問老師是否繼續家訪,如果老師住得遠,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主動提出送老師回家。

(感謝普陀區顧敏慧老師和閔行區徐老師對本文所做的貢獻!)

語文為王的時代,一頓早餐的價格

就能買到全上海最好的語文素養類雜誌!

【初中、高中生必讀】

《中文自修》

全新出版的11月刊

相關焦點

  • 國務院:中小學老師家訪將納入考核!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繫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方案一出,有的家長們非但不歡迎,還紛紛表示:不喜歡老師來!老師們還是別來了!如上圖,有許多家長表示,確實不願意老師到家裡來訪問!
  • 教師家訪納入考核,不是只讓「老師到學生家打卡」
    日前,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則新聞,會疑惑「原來現在還有家訪」。其實,作為家校聯繫的一種必要手段,家訪一直存在。
  • 國務院最新要求,事關全體中小學教師,將直接影響教師的個人考核
    在家訪的過程中,老師們通常也會將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與家長反饋,以期獲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當然,家訪也有收集家長對學校工作建議的功能,為學校未來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國務院最新要求; 近年來,由於各種原因,家訪工作逐漸脫離了實際。家訪工作成了「紙上談兵」,表格記錄倒是填了不少,而實際作用卻愈發縮水。沒有家訪,也就等於斷了家校聯繫的橋梁,長此以往肯定會不利於教育教學工作。
  • 教師家訪遇尷尬:實現全員家訪應首先考慮教師家訪中的困難
    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時候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只做硬性的要求和規定,沒有考慮到教師在家訪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家訪有哪些實際的困難呢?同樣,有些家長也不願意在家裡接待老師,特別是有些做生意的家長,他們很忙,如果抽出時間來接待老師,就耽誤做生意。因此,這一部分家長更願意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和老師交流。
  • 「家訪納入教師考核」,你覺得怎麼樣?
    老師發現孩子在教育過程出現了異常,需要了解更多的情況,就會主動去學生家裡,和家長進行溝通。那時候,老師在晚飯後敲開學生的家門,和學生家長聊聊孩子、拉拉家常,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但近年來,老師主動去學生家進行家訪的情況越來越少了。一方面,現在通訊手段發達,電話、簡訊、QQ、微信等大大方便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以前很多需要去學生家裡才能搞明白說清楚的事情,現在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解決了。
  • 學校硬指標將家訪變味 「接待任務」引家長尷尬
    【家長尷尬】  家訪變成一項「接待任務」  梁先生是一家證券公司的經理,兒子在光谷某小學讀四年級,妻子在研究所當高工,兩人工作都很忙。上周一,兒子的班主任突然打電話說晚上要來家訪,他和妻子趕緊請假回家打掃衛生,併到商場購買禮物,去酒店訂酒席,等老師家訪完了,他和妻子又各自趕回公司加班。
  • 家校聯繫納入教師考核,家訪成強制要求?中小學老師吐槽:並不現實
    其中,有一條格外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家長的老師的關注,那便是關於家訪工作的。內容中提到要「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可以說,這條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對於解決當下普遍存在的家校隔閡與衝突問題,以及督促老師更好的投入到一線教育工作中,都非常有益處。
  • 教師家訪,是家長老師互相熟悉的重要途徑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拒絕
    教師家訪本質是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同時家長也可以和老師交流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本來是家長和老師互相增加了解的一種途徑,可以促進家長老師的互相信任為孩子的教育教學互相配合,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不願意去家訪,家長們也不願意歡迎老師來家裡
  • 落實家訪制度,為何家長、學生、老師三方都有擔憂?
    文 | 徐媛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要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繫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
  • 山東出臺中小學家訪八條 將家訪工作納入教師工作量管理
    聯合網訊 12月1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該廳制定出臺了《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明確學校要保障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實地家訪;每學期班主任要採用電話或網絡的方式主動溝通每位學生的家長至少1次;對於重點家訪對象要每學期至少入戶家訪1次。
  • 家長為什麼不喜歡家訪?教師應該怎麼家訪好?
    暑假拉開大幕,家訪季緊跟著就到了。不少爸媽,尤其是新生家長已經接到了老師的家訪通知。一直以來,家訪都是老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方式。可是,為什麼現在家長們都不願意老師上門家訪呢?家長們對老師上門家訪「說不」,其實並不等同於家長不願意跟老師溝通。雖然不排除有個別的家長確實對此無所謂,但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希望獲得更多孩子在學校的信息。只不過,上門家訪這種方式該換換了。
  • 開學前夕,幼兒園小學新生老師紛紛開始家訪 面對家訪老師 年輕的...
    暑假過半,南京不少幼兒園、小學新生的家長接到老師要家訪的通知,第一次面臨家訪的爸爸媽媽很犯愁,希望給老師一個好印象,但又不知道到底需要注意什麼。記者昨天請南京一線名師現身說法,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副校長季鋒建議:爸爸媽媽什麼禮物都不用準備,有時間不妨提前帶著孩子一起整理自己的房間、玩具、書本,家庭生活細節才是「必看要點」。
  • 家訪八條!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看這裡
    家訪是對學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對於學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戀等相關隱私必須嚴格進行保護,不得在任何場合隨意議論學生家庭隱私。在作為家訪案例介紹或典型經驗交流時要隱去學生家庭隱私信息。八、守好廉政底線。家訪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延伸,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內容。家訪工作人員要帶著真心、愛心和耐心走進家庭,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愛。
  • 家訪進考核,難道讓老師去學生家溜圈打卡不丟分嗎
    教師家訪不是新鮮事,一直存在著。過去,很多老師在沒有學校和上級要求的情況下,主動家訪,了解學生和家庭的情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和困惑,讓學生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庭是「好孩子」。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將「教師家訪」納入了「教師考核」體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育不僅是「校園裡的事情」,還必須延伸到家庭裡。
  • 家長微信群這麼方便,老師家訪還有必要嗎?你怎麼看?| 有態度
    那麼對於家訪,老師家長們又怎麼看呢? 聽說老師要來家訪,家長說…… 1.歡迎! 用戶@旋侶人生給中教君留言說:「用微信是摸不著看不到孩子的一些實際情況的,一些孩子在學校表現是一個樣,在家裡表現又是一個樣的,所以,還是保持傳統的家訪模式好。」2.擔憂!老師為什麼來?怎麼招待?會不會怠慢老師? 有家長坦言,時下聯繫方式多樣,老師在工作之餘還要家訪,實在太辛苦。
  • 家長婉拒家訪怎麼辦?這冊家訪「寶典」在手,讓老師家長的見面「不...
    對於小學、初中、高中起始年級新生來說,與班主任的初次線下面對面,很可能就在家訪時。第一次走進新生家庭,老師開口的第一句話怎麼講?家訪中想對學生有更多了解,老師除了提問還有哪些「捷徑」? 個別家長多次婉拒家訪,老師又該如何進一步溝通?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市教委近日下發的《上海市中小學(中職校)教師家訪指導手冊》裡都能找到。
  • 教師家訪遭家長婉拒,怎麼辦?
    雖然與會的專家和教師都達成了共識——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應當成為當代教師的必備素養,但是,在具體涉及教師要不要深入學生家庭的問題上卻有些「卡殼」。因為,現在的確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會婉拒教師的主動家訪。怎麼辦?
  • 山東:印發《小學家訪八條要求》教師家訪不得收受財物推銷教輔
    2020年12月11日,山東省教育廳印發《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的通知,要求全省落實好家訪工作,實現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同時,通知要求家訪教師不得收受或索要財物,並應注重保護學生家庭隱私。
  • 老師預約家訪被家長拒絕
    但這種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近來卻遭遇尷尬,一些老師預約家訪竟被家長婉拒。   為保護隱私婉拒家訪   「對於老師家訪,大部分家長都是非常熱情和期待的,但也有個別家長出於各種原因故意迴避。」七寶明強小學教師郭芳就曾有被家長拒之門外的經歷。
  • 山東中小學家訪新規: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
    家訪工作人員要帶著真心、愛心和耐心走進家庭,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愛。家訪教師要廉潔自律,不得向家長推薦、推銷教輔材料或其他收費服務,不得收受或索要財物,不接受家長的吃請,時刻保持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附:《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解讀一、為什麼要制定《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