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
大羅言酒
全文字數:1774字
閱讀時間:3分鐘
韓國,全稱大韓民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英文名Korea源於古名「高麗」。是一個擁有兩個首都的國家。
韓國是我國主要的鄰邦之一,在歷史上,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說起韓國,常常與旅遊、韓劇、亞洲四小龍(這個現在已經淡化了)這些名詞聯繫在一起,不過,作為食客,其實更多記住的是韓國泡菜、烤肉、石碗拌飯、冷麵、韓國清酒這樣的美食(這也許也是受韓劇影響的原因)。
參雞湯
參雞湯算是韓國菜中,製作比較耗時的,它是將特選的六周齡童子雞,跟韓國進口高麗人參、黃芪、當歸、枸杞、大棗、板慄、大蒜、糯米等數十種漢方藥材精心燉製而成,具有良好的補氣、養顏、安神、延壽之功效,清淡鮮美、四季食用皆宜。
海江鍋
海江國,又名宿醉湯,這種湯可以追溯到公元918年的戈爾諾王朝,是一種令人愉快的解藥,早上喝了燒酒。烈性湯通常來自牛肉湯,其中包括幹納帕甘藍和其他蔬菜。
全國有三種主要的海江國,包括牛骨肉湯,另一種是切片魷魚,第三種是用生雞蛋做的。
辣炒鐵板章魚
韓國是個非常喜歡吃章魚的國家,生吃章魚就是其中的一項,但是據說嚼不爛會導致吸盤吸在喉嚨上,有危險,所以各位小夥伴還是謹慎嘗試。
但是韓國的章魚都是很新鮮的,接受不了生吃的人可以去嘗試一下辣炒鐵板章魚,香辣爽口,韓國用的辣醬大多數都是帶著甜味的,甜辣一類的,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跟他們講多辣一點,不太能吃辣的直接默認就好。不會太辣,但是真的很香很嫩。其實也可以和年糕還有泡菜一起炒的,更加好吃。
牛雜碎湯
韓國菜中賣相比較差的,但其味道濃鬱、牛雜爛軟。傳說世宗大王在先農田親耕時,突然下起了大雨,一步也不能動又非常俄,為了充飢殺了一頭牛,將牛肉煮熟後,只放蔥,以鹽調味道後喝去。
從此,將此湯稱為牛雜碎湯。用牛肉,軟骨,腔骨熬湯,肉切成片,以蔥,胡椒粉,鹽調味道。因尾放很多骨頭熬湯,顏色灰白。
泡菜
韓國由於冬季寒冷且漫長,所以韓國人用鹽來醃製蔬菜以備過冬。到了16世紀,傳進辣椒被廣泛用於醃製泡菜,相傳是從中國傳入韓國的。
其實稱之為"泡菜"是不正確的提法,真正的"泡菜"是指中國西南地區所盛行的一種乳酸菌發酵的美食,與"韓國泡菜"還是有明顯區別,這裡與四川泡菜做一個簡單比較:
1.在原料上的區別,韓國泡菜是圍繞著大白菜在做文章,其它的比如辣椒,蘿蔔,大蒜,生薑,魚露等調料都只是起輔助作用;而四川泡菜沒有根本上的主角,只要願意,基本上什麼樣的蔬菜都可以泡。
2.製作方法的區別,雖然都有發酵這一個過程,但是韓國泡菜的製作是一次性的,獨立的,但是四川泡菜具有連續性,罈子就放在那裡,你可以隨時泡菜隨時吃;韓國泡菜的發酵是由大白菜和其它的調料共同作用,而四川泡菜的發酵是因為「母水」當中本身就已經有了發酵的微生物環境,所放進去的蔬菜只是起到配合作用。
3.兩種泡菜在各自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不同,韓國泡菜是韓國人的主菜,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四川泡菜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調料和調劑,只是生活中的點綴。
在韓國,泡菜吃法多種多樣,或直接食用,或烤著吃,陳年的泡菜則做成湯。位於首爾明洞的"三金"食堂是韓國有名的因以泡菜包裹著五花肉吃而聞名的專賣店。食堂用泡菜包住五花肉,放在罈子裡發酵一周左右,再拿出來做菜。
米酒
韓國米酒是在蒸熟的糯米、粳米、麵粉等中摻進酒麴和水發酵釀製而成的,也稱作濁酒、濃酒。據說,米酒在韓國三國時代就已經有了,是一種歷史十分悠久的酒。米酒的顏色像淘米水一樣,是白濁色的,是一種酒精含量僅有6~7度的低度酒。
梨花酒是從高麗時代起就廣為流傳的最具代表性的米酒。由於米酒用的酒麴是梨花開的時分製作的,所以稱其為「梨花酒」。後來,由於酒麴製作技術的進步,「梨花酒」的名稱也就慢慢消失了。
藥酒
韓國人在酒裡加進藥材的歷史大約有兩千年。古時候,入酒的藥材多達130餘種,藥酒的種類也有60餘種,但有些古法現已失傳。今天韓國最出名的藥酒是人參酒。人參最好的是錦山產的。
釀製人參酒,必須先把人參和小麥做成酒麴,然後將這些酒麴加上大米、尾參和水製成引酵物。釀製時,再將蒸飯、尾參、松葉和艾草放入一起發酵,整個製作過程需要100天的時間,而且存放越久,香味越濃。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