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2020-12-20 光明思想理論網

  原標題:客家文化中國夢

  「隔山隔水難隔情!」當來自臺灣的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用客家話深情唱起客家山歌時,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9月22日,2013世界客商大會在廣東梅州正式開幕,來自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南非等14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內14個省區市的900多名嘉賓出席本次大會。

  客家人傳承著對故土的眷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星光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林光如,是世界客商大會發起人之一,對推動世界客商大會十分熱心。上世紀60年代,他離開家鄉梅縣南口鎮獨闖香江,如今成為擁有十多家子公司的世界「印刷大王」。搏擊商海數十年,他始終放不下文化情結,對客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更是不遺餘力。林光如說,上世紀中,在香港有很多客家鄉親,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文化血脈被破壞,許多年輕一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這讓從事文化產業的他感到傳承客家文化血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林光如強調說,客家文化是客家族群認同的紐帶。2003年,他發起成立了香港梅州聯會,以凝聚鄉情,傳承客家文化。香港梅州聯會年年在香港舉辦客家文化節,至今已有四五屆了。後來,林光如又聯繫臺灣以及印尼、新加坡的客屬組織,組成客屬社團聯盟,增強客家人的團結。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竇勝功說,客家地區湧現出了一大批名門志士。以客商為例,不論是過去的胡文虎、張弼士等,還是現在的曾憲梓、田家炳等,都是群星璀璨客商中的傑出代表。客家人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了「樹挪死,人挪活」「客行天下,四海為家」的價值觀念。客家人「系一條褲帶闖世界」,對異族文化進行博採、涵化與融合,從而提出了「天生天養和為貴,各自相安享太平」「敬祖睦群,愛國愛鄉」「崇文重教,樂善好施」等理念。客家人始終傳承著對故土的眷戀,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走到哪裡,都覺得自己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永遠在中國。

  客家人以文化論高低

  梅州市市長譚君鐵說,文化是一個地區保持持久競爭力的最重要元素之一。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她可以走得快,但不一定能走得遠。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是全世界客家人的心靈家園,傳承千年的厚重客家文化是梅州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顯著特徵,是梅州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金字招牌」,也是凝聚天下客商、全球客家人的精神紐帶。梅州打好「文化牌」,不僅會贏得今天,更會贏得未來。

  客家文化厚重,體現在眾多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如梅州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是客家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廣東漢劇的歷史要比京劇還早100多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外,江西的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還有閩西客家山歌、廣東省海豐縣花朝戲、廣東省紫金縣皮影戲等,一批客家特色濃鬱的文化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梅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陳銳鋒介紹說:「以往我們的客家山歌、廣東漢劇、杯花舞等傳統藝術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這次藉助世界客商大會和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的平臺,我們可以系統梳理這些傳統藝術,把文化變為產業,把產業加以提升,然後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遼寧省客家商會執行會長劉江帶來了代表客家的一個「福」字,獻給梅州的客家鄉親。他說,世界客商大會提供了向全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機會,有助於客家文化更好地傳承。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精神的聯結,他建議梅州利用「世界客都」的獨特優勢,更好地把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之中,把城市建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成為表現客家文化的載體,讓外地遊客一進入梅州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客家味。

[責任編輯:康慧珍]

2

1

相關焦點

  • 福山區圖書館舉辦「傳承好家風、共築中國夢」詩詞誦讀活動
    福山區圖書館舉辦「傳承好家風、共築中國夢」詩詞誦讀活動 2020-07-17 09:01:29
  • 放歌新時代 共築中國夢
    第三屆山東省青年美術大展成功舉辦  1月6日,「放歌新時代 共築中國夢·第三屆山東省青年美術大展」在山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邀請全國美術界專家擔任評委,採用中國美協投票設備產生最終入選名單。這些作品展現出青年創作者群體對美術的熱愛、對時代的關注、對於傳統的追溯。他們有著一種多樣性的追求,在風格、題材、技法上的探索非常多樣,不僅接受中國水墨的優良傳統,也大量地吸取西方藝術的精華,兼容並蓄接受各種藝術影響,創造出了符合這個時代的新圖式。
  • 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
    和林格爾縣第一幼兒園:「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妙手生輝教師剪紙展示活動舉辦 2021-01-08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德書院:培育新儒商,共築中國夢
    坐落在上海浦東新區秀浦路上的明德書院博學館,承載著院長李厚德先生「培育新儒商,共築中國夢」的企業使命和「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商情懷。為了重點突出體驗館的主題和特色,深度體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整個國學館的建設始終遵循著取「意」傳統、「釋」之現代的整體風格,著眼於細節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讓每一位置身於國學館中的人都能體會到明德書院的獨具匠心。
  • 第三屆客家文化論壇上,與會嘉賓共話客家文化傳承
    美國費城崇正會董事長、美東深圳總商會副會長賴玉光在論壇上表示,近年,洛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客家文化的發掘與保護工作,極大地豐富了客家文化的內涵,客家之源紀念館將為海內外客家兒女的尋根之旅提供高端歷史文化平臺。 「深入發掘客家文化的精神內核,是弘揚傳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基礎。」
  • 傳承華夏文化 弘揚客家精神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成立於2004年,是深圳市唯一一家市文體旅遊局批准、市民政局註冊的市級客家文化研究社團,深圳市民政局評估認定為三A級社會組織。本會自成立以來,為傳承華夏文化、弘揚客家精神,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 「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西京學院舉行民族文化交流晚會
    為加強各民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族學生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促進各族學生團結勤奮、矢志奮鬥、共同發展,西京學院11月12日舉行「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 銘記「一二九」 共築中國夢
    銘記「一二九」 共築中國夢——在海澱區教育系統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主題團日活動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青年朋友們、同學們:在北京實驗學校走過百年歷史這個對北實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海澱區教育系統以「銘記一二九 ,共築中國夢」為主題的「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主題團日」活動在我校舉辦,我們深感榮幸,備受鼓舞。
  • 古浪縣慶國慶「同心共築中國夢」詩歌朗誦大賽
    古浪縣慶國慶「同心共築中國夢」詩歌朗誦大賽 2020-09-27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堅守文藝初心 傳承客家文化
    惠州市社會組織總會、惠州市客家文化經濟促進會、惠州市電影家協會等10多個商會的代表以及熱愛客家文化的觀眾等近百人到場觀影。據介紹,該片是中國內地首部客家方言院線電影,12月19日全國上映。 全片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 據介紹,電影《圍屋喜事》是一部方言喜劇作品,由韓榮聲執導。全片95%以上的臺詞採用的是客家話,是中國內地首部客家方言院線電影。
  • 和諧鄰裡情 共築中國夢
    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月4日訊(記者 劉瑤 通訊員 守陳研)近日,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呂仙亭街道芋頭田社區舉辦「和諧鄰裡情 共築中國夢」迎新春文藝匯演活動。來自社區的10個文藝隊伍,近150餘名居民及10餘名志願者齊聚一堂共賀新春。
  • 客家文化精神的積澱與傳承
    早就聽說過贛南有一種客家民居叫做「圍屋」,但一直沒見過,不知道是什麼模樣。後來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過福建的圓圍建築,巨型體育場一般,很是壯觀,以為圍屋大致就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體量大小不同而已。前些年北京的學者來講學,陪同去考察江西的地方文化,便去了龍南看圍屋,才知道圍屋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種民居,福建多圓圍,廣東多圍龍屋,而贛南多方圍。
  • 各族群眾共事共樂,同心共築中國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接見了13名民族團結優秀代表,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 西劉橋小學開展「同心共築中國夢 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郝文杰 通訊員 吳磊 蔣積磊為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近日,西劉橋小學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活動之「同心共築中國夢 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
  • 瀋陽大東區盛京小學:傳承優秀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
    瀋陽大東區盛京小學:傳承優秀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 中國新聞網·遼寧 2019年04月04日 14:55
  • 說出客家方言,傳承豐富多彩的客家方言文化
    沒錯這是一個時代進步的體現,但是在很多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心中方言承載著太多的文化。而方言就這這些文化傳播的載體,但是現在客家方言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或許很多人都還不怎麼了解什麼叫做客家方言,那麼小編就先來和大家普及一下客家方言。
  • 弘揚山歌文化 傳承客家精神
    本報訊 日前,平遠縣第二小學舉行「傳承客家精神 弘揚山歌文化」山歌進校園主題活動,以活動形式傳承客家傳統文化,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育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客家山歌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稱『客家山歌』。」
  • 客家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
    作者:劉莎莎目前,一部名為 《圍屋喜事》的客家方言喜劇正在上映,引起了不少客家人的關注。該劇是一部講述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作品,主要取景地為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有資料顯示,客家語被認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近20年全球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000多萬減少到不足3000萬,流失速度驚人。有感於此,2019年年初開始,在導演韓榮聲的帶領下,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語言和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共同投入到了電影《圍屋喜事》的創作當中。《圍屋喜事》的故事情節是,城市日益擴張、地產遍地開花的大環境下,馬家祖屋的老住戶們都住進了商品房。
  • 江西萬載縣傳承中華客家文化 促進萬臺文化交流
    江西萬載縣傳承中華客家文化 促進萬臺文化交流 2016年08月10日 09: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萬載縣訊 為弘揚傳承中華客家文化,促進萬載與臺灣文化交流,2016年8月8至9日,萬載縣派出了縣史志辦、文聯和臺辦等對客家文化有所研究的4位代表,前往宜春市銅鼓縣,參加由臺灣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教授羅肇錦
  • 非遺進校園,共築傳承夢!增城這個案例上榜省「非遺進校園」 優秀案例!
    非遺進校園,共築傳承夢」,2020年掛牌增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2019—2021年度)。「披紅掛綠,美麗童年」剪紙實踐案例掛綠小學剪紙工作坊堅持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目標,在傳統剪紙中汲取養分,用剪紙的手法詮釋增城本土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