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客家文化中國夢
「隔山隔水難隔情!」當來自臺灣的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用客家話深情唱起客家山歌時,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9月22日,2013世界客商大會在廣東梅州正式開幕,來自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南非等14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內14個省區市的900多名嘉賓出席本次大會。
客家人傳承著對故土的眷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星光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林光如,是世界客商大會發起人之一,對推動世界客商大會十分熱心。上世紀60年代,他離開家鄉梅縣南口鎮獨闖香江,如今成為擁有十多家子公司的世界「印刷大王」。搏擊商海數十年,他始終放不下文化情結,對客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更是不遺餘力。林光如說,上世紀中,在香港有很多客家鄉親,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文化血脈被破壞,許多年輕一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這讓從事文化產業的他感到傳承客家文化血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林光如強調說,客家文化是客家族群認同的紐帶。2003年,他發起成立了香港梅州聯會,以凝聚鄉情,傳承客家文化。香港梅州聯會年年在香港舉辦客家文化節,至今已有四五屆了。後來,林光如又聯繫臺灣以及印尼、新加坡的客屬組織,組成客屬社團聯盟,增強客家人的團結。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竇勝功說,客家地區湧現出了一大批名門志士。以客商為例,不論是過去的胡文虎、張弼士等,還是現在的曾憲梓、田家炳等,都是群星璀璨客商中的傑出代表。客家人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了「樹挪死,人挪活」「客行天下,四海為家」的價值觀念。客家人「系一條褲帶闖世界」,對異族文化進行博採、涵化與融合,從而提出了「天生天養和為貴,各自相安享太平」「敬祖睦群,愛國愛鄉」「崇文重教,樂善好施」等理念。客家人始終傳承著對故土的眷戀,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走到哪裡,都覺得自己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永遠在中國。
客家人以文化論高低
梅州市市長譚君鐵說,文化是一個地區保持持久競爭力的最重要元素之一。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她可以走得快,但不一定能走得遠。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是全世界客家人的心靈家園,傳承千年的厚重客家文化是梅州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顯著特徵,是梅州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金字招牌」,也是凝聚天下客商、全球客家人的精神紐帶。梅州打好「文化牌」,不僅會贏得今天,更會贏得未來。
客家文化厚重,體現在眾多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如梅州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是客家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廣東漢劇的歷史要比京劇還早100多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外,江西的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還有閩西客家山歌、廣東省海豐縣花朝戲、廣東省紫金縣皮影戲等,一批客家特色濃鬱的文化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梅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陳銳鋒介紹說:「以往我們的客家山歌、廣東漢劇、杯花舞等傳統藝術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這次藉助世界客商大會和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的平臺,我們可以系統梳理這些傳統藝術,把文化變為產業,把產業加以提升,然後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遼寧省客家商會執行會長劉江帶來了代表客家的一個「福」字,獻給梅州的客家鄉親。他說,世界客商大會提供了向全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機會,有助於客家文化更好地傳承。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精神的聯結,他建議梅州利用「世界客都」的獨特優勢,更好地把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之中,把城市建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成為表現客家文化的載體,讓外地遊客一進入梅州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客家味。
[責任編輯:康慧珍]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