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將再展,延禧宮計劃改造成外國文物館

2020-12-20 環球網

3月4日,故宮博物院公布了近兩年展覽計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故宮博物院將推出數十項展覽,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辦「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文物特展」,包括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將展出。延禧宮計劃2020年改造成外國文物館,養心殿將於2020年再次開放。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今年是紫禁城建成599年,到明年2020年我們將迎來它的六百歲誕辰紀念。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故宮博物院將推出最好的展覽,在最優質舒適的參觀環境中向公眾展出,從歷史遺存、書畫器物、宮廷文化、文人雅士、節慶風俗、世界文明、考古發現等方方面面,展現六百歲的紫禁城和95歲的故宮博物院所蘊蓄的深沉魅力,讓世人再次感受中華文化的偉大、獨特、深刻,對它心生崇敬和嚮往。這一系列持續到2020年底的展覽,將淋漓盡致地綻放紫禁城的驚世光彩。

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

2019年9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故宮博物院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文物特展」,展覽以院藏設色觀賞性的花木植物文物為主,包含繪畫、器物、織繡、圖書等門類,突出花木的自然屬性、藝術屬性與人文屬性。展覽舉行之際,正值秋高氣爽,天朗氣清,屆時將在宮中舉辦各地花卉展覽。

2019年11月,故宮博物院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大展」。作為世界上收藏明代御窯瓷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近年來院觀眾每年都可以在故宮博物院觀賞到「五大名窯」系列展覽和「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展覽。此次展覽總計展品約500件,創歷年之最,將為觀眾全面呈現明代初期宮廷手工業的生產水平,以及這一時期御用器物的特殊風貌。故宮建築群創建於明永樂時期,該展覽將明初御用器物與宮殿建築群相結合,更好地呈現出紫禁城創建初期的宮廷文化面貌。

2020年5月,「韓熙載夜宴圖——歷代人物畫作品展」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展出。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刻劃了韓熙載的複雜心境。該圖在人物畫技法和構圖上都十分精妙,是我國古代人物畫的傑作。人物畫是我國最早產生的畫科之一,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先,在繪畫史上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故宮博物院藏有《揮扇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採薇圖》、《蕭翼賺蘭亭圖》等重要作品,在人物畫收藏上有突出優勢。該展覽將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中心,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2020年9月,「《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展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風俗指的是某時代普遍的社會生活習俗。風俗畫作為人物畫的一個分支,是以習俗生活為題材的繪畫,它採取比較客觀的視角,描繪社會習俗的場景。在故宮博物院數以萬計的古代繪畫作品中,風俗畫佔有相當比重,反映了各個朝代的民俗風情。宋代是中國風俗畫創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該展覽將使觀眾們能夠清晰地欣賞到古人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2020年12月,「康、雍、乾瓷器大展」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該展覽選取500餘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故宮博物院藏陶瓷器及相關文物,按朝代選取典型文物,結合相應歷史背景和時代特色,營造符合當時歷史環境的展覽氛圍,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觀覽體驗的同時,了解清代瓷器的發展脈絡、瓷器於康雍乾時期的發展高峰及其背景與意義。

文華殿

在文華殿,2019年5月的「乾隆皇帝的文人會」展覽將集中展示乾隆朝君臣書畫活動;2019年11月的「藏傳佛教文物展」,將著重展示班禪額爾德尼與中央政府的長期密切往來的文物,扎什倫布寺在佛教文化、藝術方面的重要貢獻,以及漢藏團結的歷史進程;2020年5月的「海上四任書畫特展」,將展示清末活躍在上海畫壇職業畫家任熊、任薰、任頤、任預的藝術風貌。

武英殿

在武英殿,2019年3月有「千年文脈 大美雄安——雄安新區歷史文化展」;2019年7月有基於考古發現的「良渚玉文化展」;2020年6月底完成武英殿陶瓷館升級改造,系統展現中國陶瓷發展史。

神武門

神武門作為重要的外國引進展展廳,2019年8月將舉辦「穆穆之儀——來自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俄羅斯宮廷典禮展」,來自俄羅斯克林姆林宮的最為重要的宮廷儀式上的物品,展現了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統治時期的諸多方面,展品包括沙皇華服、沙皇軍裝、裝飾物品、檔案文件、印刷品和照片,是在俄境外舉行的此類物品的首次全面展覽,在世界上同類展覽中獨一無二,具有獨特的歷史、紀念和美學意義。

齋宮、誠肅殿

在齋宮、誠肅殿,2019年3月將舉辦「龍鳳呈祥——故宮博物院藏龍鳳題材文物展」,帶觀眾了解歷代龍鳳造型和紋飾的發展演變脈絡,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中祥龍瑞鳳的華彩與意蘊。2019年7月將舉辦「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大展,展示包括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在內的世界頂級博物館收藏,併集中了包括中國境內各地的窖藏、沉船等遺址出土的龍泉青瓷,以及日本、韓國、印度、伊朗、英國、阿聯等世界上重要中外貿易點所發現的龍泉及仿龍泉青瓷,以立體化地展現宋元以來陸上及海上陶瓷之路的興盛發達。對於中國海外貿易史的理解,有助於廣大觀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緣起。

景仁宮

在景仁宮,2019年11月的「故宮文房特展」,將展出清宮舊藏的文房用具,其中既有宮廷造辦處硯作所制各式歙石硯等,又有徽州進貢的徽墨、毛筆、宣紙,極具地域文化特色。2020年4月的「清代漆器特展」,大規模展示乾隆朝漆器的工藝特色和卓越成就。2020年9月的「乾隆玉器展」,從院藏近19000件(套)清代玉雕、翡翠藝術品中,遴選100件(套)精品,以玉器功能為經,材質、工藝、造型、紋飾、內涵、包裝為緯,立體展示清代乾隆玉雕藝術所取得的成就。

延禧宮

延禧宮計劃2020年改造成外國文物館。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外國文物類別豐富,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琺瑯器、金屬器、織物、繪畫、書籍、雕塑、家具、鐘錶、科技儀器等,國別五花八門,分別有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義大利、奧地利、美國、保加利亞、日本、朝鮮等國家。其來源主要是清宮舊藏,也有部分為民間徵集或個人捐贈。其時代從16世紀至20世紀初不等,而以18、19世紀居多。展覽通過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外國文物,展現所屬國家的文化風貌,反映出中國與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

體仁閣迤南廡殿、迤北廊房、弘義閣及迤南廊房

體仁閣迤南廡殿、迤北廊房、弘義閣及迤南廊房經過改造用於倉儲式展示大藏經等書版,「《大藏經》及書版展」是以故宮博物院藏《大藏經》經版及其他書版為主題的專題展覽,重點展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刻藏、蒙、漢、滿四種文字的《大藏經》經版文物藏品及其他題材的各類雕版藏品,同時對照展示大藏經印刷品、手寫本,並輔以佛像等文物。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倉儲式陳列方式向公眾大規模展示經版類文物藏品,是一次「展藏合一「的有益嘗試。該展覽將展出多達24萬塊書版,除書版文物外,展廳中將有沉浸式場景展示並設置互動體驗區,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展覽位於太和殿兩側及寧壽宮區南側,其中甲庫、北鞍庫將用於展示《大藏經》雕版,弘義閣、戲衣庫則主要展示其他雕版文物。

永和宮

永和宮2019年4月將舉辦「宮廷御醫藥展」,展覽遴選的文物,既有道地的中藥藥材,又有精心炮製的中成藥,還有來自異域的外國藥物,以及種類多樣的醫療保健器具和各種名目的檔案簿冊。通過這些文物,可以揭示清宮醫療的歷史狀況,進而窺見清代宮廷生活一斑。

鍾粹宮

鍾粹宮2019年4月將舉辦「大聖遺音——古琴文化展」,是故宮博物院開設的第一個古琴和與古琴相關的器物展覽,除展示院藏唐、宋、元、明、清古琴標準器各一把外,還將搭建古琴與明清帝王的生活展區,展示琴墨、琴式盒等生活類器物。

奉先殿

奉先殿將恢復奉先殿原狀及供奉明清帝後的場景,計劃2020年9月向公眾開放。奉先殿位於東六宮南端,是明清帝王祭祀祖先的場所。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按太祖之制建奉先殿於乾清宮東側,以作為家廟祭祖。清順治十四年重建,後經康、乾兩朝改建形成了現在的奉先殿建築布局。建國後,奉先殿經改造,先後作為文物庫房及專題展廳,目前祭祀原狀無存。為了豐富故宮博物院展示內容,將通過展覽的形式復原前堂後寢的祭祀場景,展示清代祭祖場景。前殿9間擬恢復原狀7間,陳設清高祖努爾哈赤至嘉慶朝寶座、供案、祭器。工字廊擬陳設清代奉先殿的祭祀程序、祭品說明,以便觀眾了解奉先殿的祭祖程序。後殿靠牆部分按道光時的陳設恢復:「中室列龕三,奉太祖、太宗、世祖;左一室龕二,奉聖祖、高宗;右一室龕二,奉世宗、仁宗。昭穆仍舊制,餘四室分列八龕焉。」擬恢復5間11室原狀陳設。

御茶膳房

御茶膳房建成「瓷器倉儲展」,以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為主,涉及藏品約15萬件。該展覽以故宮博物院文物庫房的文物保管與整理工作為核心,旨在通過改善文物庫房的存儲條件,更加方便庫房工作人員對藏品進行日常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同時為預約觀眾提供近距離觀摩該類藏品的機會。

南薰殿

南燻殿始建於明代,舊為陳列歷代帝後御容畫像的場所,距南大庫不遠。南薰殿將建成「明式家具館」,成為常設展館,與南大庫「清代宮廷家具展覽」一同構成明清宮廷家具展示的完整系列。屆時故宮博物院對外展出的家具文物數量將再創新高。

養心殿

養心殿計劃2020年10月研究性保護竣工並開放,以原狀展覽為主,同時於西配殿舉辦「養心殿項目保護性修繕成果展」。養心殿區域的原狀展覽從上世紀70年代直至現在,已經展出了40多年。目前養心殿區域古建築正在修繕,在古建築修繕期間,故宮博物院對養心殿所陳文物根據內容加以整理,在各地的博物館進行展覽,使得更多的觀眾都能深入了解養心殿以及建築背後的歷史知識,並有機會欣賞到養心殿的精品文物。從2016年9月至今,養心殿展覽已經在首都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南京博物院、山東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進行了展出,展覽內容主要包括原狀展和專題展兩大部分。原狀展主要是將養心殿正殿明間、西暖閣、東暖閣、三希堂、佛堂的陳列進行復原,專題展主要展示了政務處理、清宮造辦處、宮廷生活等方面。

毓慶宮

毓慶宮是皇太子宮,將以紮實的研究為基礎,以宮殿原狀展覽形式呈現。將前殿恢復為光緒時代,主要展示其作為幼帝、少帝「典學之所」的狀態;將後殿恢復為嘉慶時代,主要呈現其作為帝王「幾暇臨幸之所」的風貌。同時劃分了每間屋室的功能與展呈重點。通過原狀展覽,為觀眾展現更加真實的清代宮廷生活與更加豐富的時代藝術。

鹹福宮

鹹福宮計劃2019年舉辦「我在故宮修文物」常設展覽,展示故宮博物院數十門類的文物修復成果,並以多媒體形式向觀眾展示文物修復技藝與過程,設置非物質遺產展示和觀眾互動。

部分赴國外、港澳展覽

2019年3月,將赴俄羅斯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博物館舉辦「18世紀的東方盛世及清高宗乾隆皇帝」展覽。2019年3月,將赴美國史密森學會賽克勒博物館舉辦「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展覽。2019年12月,將赴香港科學博物館舉辦「故宮文物修復成果展」。2019年12月,將赴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2020年5月,將借予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80至100件明永樂及萬曆年間的宮廷收藏,用於舉辦「壯麗河山:透過兩位皇帝看中國明朝」展覽。2020年3月,將赴英國舉辦故宮鐘錶專題展覽。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將再次露面,延禧宮會修復
    故宮博物院公布紫禁城600周年部分展覽計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故宮將有二十餘項頂級展覽同公眾陸續見面。 而中國古代名畫中的傑作《韓熙載夜宴圖》和《清明上河圖》,明年將先後在故宮展出,上演史詩級「接棒」。
  • 600歲故宮公布「慶生」展覽計劃 延禧宮或改造為外國文物館
    故宮博物院藏有《揮扇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採薇圖》、《蕭翼賺蘭亭圖》等重要作品,在人物畫收藏上有突出優勢。該展覽將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中心,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2020年9月,「《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展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風俗指的是某時代普遍的社會生活習俗。
  • 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 應妮)明年,紫禁城將迎來600歲誕辰紀念。故宮博物院4日透露,將推出數十項優質展覽,展現六百歲紫禁城的魅力。這些展覽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神武門等處展出,其中,備受追捧的《韓熙載夜宴圖》和《清明上河圖》則將於2020年再次與觀眾見面。
  • 故宮明年迎六百歲整壽 今年下半年起數十項大展慶生
    這數十項展覽將遍布故宮博物院各處的展廳內,包括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神武門等處。今天上午,故宮公布了其中部分展覽項目。明年,國寶級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也將在故宮再度亮相。
  •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 看一眼《清明上河圖》排隊6小時
    今生想與《清明上河圖》等國寶完成一次對視,需要至少排上6個小時隊。9月8日,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特展在武英殿和延禧宮同時開幕,上百件國寶級文物攜手亮相。故宮也罕見地設置了武英殿展廳瞬時參觀上限為200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解釋,珍貴書畫比較脆弱,一般只敢在春秋兩季短暫展出。故宮嚴格規定,重點作品一次展出最長一個月,之後至少休養三年。
  • 5G故宮再展《清明上河圖》 「天燈萬壽燈」將拍賣扶貧
    記者李繼輝 攝  站在高大的宮殿前,掏出手機,瞬間穿越前世今生;文物出入庫、修復、運輸、展覽,全流程安全監控;世界各地的文物醫生和考古學家遠程為文物會診,甚至考古調查……5G,將幫助故宮使這一切變成現實,並將為《清明上河圖》等國寶再展護航。除了高科技,故宮還計劃對乾清宮前展示的天燈、萬壽燈復原品進行公益拍賣,所得全部用於貧困地區教育和文化事業。
  • 2020故宮600周年展覽時間計劃公布
    故宮博物院藏有《揮扇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採薇圖》、《蕭翼賺蘭亭圖》等重要作品,在人物畫收藏上有突出優勢。該展覽將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中心,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2020年9月,「《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展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風俗指的是某時代普遍的社會生活習俗。
  • 剛剛,故宮600歲「慶生」展覽計劃公布!
    故宮博物院藏有《揮扇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採薇圖》、《蕭翼賺蘭亭圖》等重要作品,在人物畫收藏上有突出優勢。該展覽將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中心,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人物畫的發展脈絡。2020年9月,「《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展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
  •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6日起閉館升級,百餘件精美文物將回京修整
    精美的外國文物。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供圖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葉子申位於鼓浪嶼上的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是不少遊客市民的 " 打卡點 ",館裡展出的多件珍惜文物,更吸引了許多人前去觀看。不過,從後天起,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將閉館升級,館內的百餘件精品文物也將離開廈門,返回北京故宮。記者昨日從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獲悉,該館將於 12 月 6 日(本周日)起閉館升級,正在展出的 " 海國微瀾:故宮博物院藏精品外國文物展 "" 時光再造——非遺技藝珠繡臻品展 ",展出時間截至 12 月 5 日 17:00,感興趣的市民請抓緊時間前去觀賞。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由鳳凰數字科技旗下國潮IP品牌鳳凰吉象聯手故宮出版社,為中國家庭誠摯獻上《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劇場版立體閱讀,《清明上河圖》幾百個人物「活」起來,就像觀看一場沉浸式紙上3D電影,不經意間讓孩子走進一段美的歷程。
  •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將展出126件新展品
    清朝福建貢茶與您「香」約琴島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將展出126件新展品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路然)昨日,記者從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獲悉,換展的新展品已悉數抵達鼓浪嶼展館內,展陳布置正緊張進行中,而為了給新亮相的展品預熱,文物館還邀請北京故宮專家開辦講座,提前「劇透」新展品中的精美工藝。
  • 故宮博物院鐘錶館珍寶館以新面貌與觀眾見面
    作者簡介:   春節將至,除了到紫禁城感受過大年的喜慶氣氛,故宮博物院再為觀眾獻上一份文化大禮。改陳後的鐘表館、珍寶館令人嘆為觀止,現代的展陳方式和幽雅的燈光布景令珍貴文物更顯璀璨奪目。  故宮鐘錶館自20世紀30年代設立,先後以永和宮、奉先殿、保和殿東廡作為館址。2004年9月底,鐘錶館再次遷至奉先殿。經過十餘年的展出,鐘錶館展示設備日漸陳舊。
  • 故宮129件書畫今起新亮相 不輸《清明上河圖》
    昨天凌晨3點,隨著最後一批書畫愛好者從故宮武英殿離開,已公開展出34天、接受逾10萬人參觀的《清明上河圖》正式回庫休養。隨後,故宮利用周一閉館日進行換陳,今天,「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正式開始對公眾開放,129件書畫在第二期亮相。專家表示,從藝術品位上來講,換展作品不輸《清明上河圖》。
  • CHINA·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百年臻藝展」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探秘歐洲瓷器鼻祖的前世今生「CHINA·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百年臻藝展」, 將於2018年5月13日至6月22日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由廈門市政府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建設,位於風景秀美的旅遊勝地——鼓浪嶼海島上,是故宮博物院在地方設立的第一個主題分館。MEISSEN梅森作為歐洲瓷器的鼻祖,是德國國寶級的皇室品牌,此次攜手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致力於為廣大觀眾打造國際化的中外瓷文化交流平臺。瓷器的藝術起源於中國,中國瓷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並被當時的西方社會當做極其罕見的珍寶。
  • 推陳出新紫禁城裡過大年 故宮參觀人數同比增長超70%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開展以來,在社會上引發公眾的觀展熱潮,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同比增長超過70%。小年開始,故宮裡又增加了「老字號故宮過大年」等活動。而隨著展覽計劃調整、衛生間升級改造等的推進,故宮將帶給觀眾更好的參觀體驗。
  • 指南| 故宮新晉熱門景點延禧宮 居然是最古老的爛尾樓
    《延禧攻略》熱到什麼程度,熱到劇中女主魏瓔珞住的延禧宮,成了去故宮遊覽必打卡的網紅景點,還登上了微博熱搜。近日,記者趕到故宮時發現,位於東六宮的延禧宮門口已經聚集了大量遊客,一度需要排隊才能進入延禧宮參觀。一名在延禧宮附近值班的故宮工作人員稱,延禧宮在東六宮中屬於比較偏僻的一宮,古代也多次發生火災,並不算很受人「待見」。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臺北故宮臺北故宮,仿北京故宮樣式建築而成。雖然也是典雅壯麗,但其價值與北京故宮天差地別。
  • 用數字圖像復活《清明上河圖》 科技讓古老藝術活起來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攝/光明圖片  【文創視域】  當北宋畫家張擇端完成《清明上河圖》時,一定沒有想到,這幅描繪東京汴梁繁華畫卷的作品,會歷經近千年的歲月沉澱,最終成為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藝術傳奇。如今的觀眾,更是將其視為故宮博物院裡最珍貴的國寶之一。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北京故宮博物院200件珍寶展」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北京故宮博物院200件珍寶展」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2日清晨,珍寶展尚未開幕就有720多名來自日本各地的觀眾慕名而來,排隊等候入場。43歲的伊東芳華女士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2日一大早就從秋田市乘車趕到東京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