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在進食主食之後吃些水果,認為這樣既能補充食物中的營養,同時也會增進水果中的營養。
食物和水果真的可以一塊食用嗎?
水果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能促進消化吸收、補充水分、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等。
例如:蘋果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香蕉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以起到促進排便的功效;橘子有養顏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有緩解疲勞,補氣養血的功效;檸檬具有美白養膚的功效,另外檸檬還具有開胃的功效。
飯後吃水果對身體有很多益處,但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食,不然會引起很多不良症狀。
有一種自製葡萄酒,通過糖與葡萄的混合,然後再經過發酵一段時間,最後經過過濾雜質,最後成為葡萄酒。
可想而知,我們吃完食物再吃水果對胃的負擔有多大。
如果在飯後立即吃水果,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不利於水果營養物質的吸收,長此以往可引起腹脹、腹瀉等症狀。
那我們應該在什麼時間吃水果呢?
食物在進入胃中之後,通過胃的酸性和蠕動進而進行吸收消化,而後處理殘留物通過大腸而排出,單單吸收消化這個過程需要1-2個小時。
如果飯前食用水果,不僅增加一定的維生素,並且佔有胃的一定空間,可以起到營養減肥的作用。
在飯後的一段時間胃內的食物經過初步的吸收,適當進食水果,不會加重胃的負擔,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水果的正確食用時間,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