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成熟的人,都是如何索取愛的?

2021-01-15 壹心理

點擊上方☝壹心理 , 看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



文 | 五花鹿

來源 | 武志紅 (ID:wzhxlx)



最近在重溫《大話西遊》。


看得越多,就越發現它對人性的洞察很深,裡面有太多觸動人的經典場景,例如孫悟空和紫霞仙子的愛情。


而這次重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頗為搞笑的場景。


悟空想搶月光寶盒,唐僧對著他碎碎念:


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


你不說你想要我怎麼知道你是真的想要了?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


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



悟空聽得頭皮發麻想打人,但我卻被戳了一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為了得到一個東西,會搶、會打、會哭鬧、會示弱。


唯獨不會說:我想要。

不會索取,不會開口去要,是太多人的慣性。


上一周同事琪琪和老公吵架,就聽到這樣的一句話。


那天她因為工作上受了委屈,忍了一天回到家希望老公安撫自己。


結果老公遊戲打得正開心,她坐在沙發上悶悶不樂,快半個小時都沒被發現。


最後她大哭,指責老公不關心自己,還翻起了以前被忽視的舊帳,一一數落。


老公一邊哄著,一邊委屈地說:


你需要我安慰,為什麼不告訴我?!

每次你都不說,我怎麼知道你需要什麼?


若是以往聽到這些話,她一定會暴跳起來,但當時,她頓了一下。


她想起了前陣子和諮詢師聊到的幾個小時候的場景,發現這似乎已經成了她生命裡的一個輪迴:


想要,不說,

然後被忽視,

最後自責或譴責對方。



01


她和我們分享了其中兩個場景:


第一個,是在叔叔的便利店裡。


她和妹妹每次一進去,眼睛就會自動搜索各種好吃的,左邊是進口的巧克力,右邊是廣告裡的泡泡糖,好誘人。


每次妹妹都會開口要,等大方的叔叔一點頭,開開心心地把幾顆糖果裝到口袋裡。但琪琪卻做不到。


不知道為什麼,儘管很想吃,但她就是說不出口,不敢要。


只能一會兒盯著它們,一會兒在糖果旁邊繞來繞去,甚至伸手摸一摸,希望叔叔能注意到,主動給她糖果。


但叔叔太忙,幾乎沒有發現過。


她眼巴巴地等著,等到了回家的時間,失落地回了家。


第二個相似的場景,發生在過年的飯桌上。


每次過年聚會,會有小孩桌和大人桌,偶爾大人桌有空位,小孩就可以坐上去,享受大人的照顧和關注,吃更多好吃的。


有一年她在幫忙的時候,發現今年的大人桌多了一個空位,非常開心。


於是趕緊忙活起來,在旁邊擺碗筷、洗菜、整理桌子,希望大人們能發現自己,叫自己一起坐。


正當她興致勃勃地等待時,一個大人果然發現了這個空位,喊了一聲:你們誰想過來坐?


她期望地望了過去,這時妹妹大喊一句:「我去我去!」快速地坐上了座位。


她呆在原地愣住,臉一下子漲得很紅,巨大的怒意和委屈在心頭湧起,但她強忍著不哭,避免自己的小心思被發現。


她再次體會到了在便利店被忽視的感覺。


她討厭妹妹。


一方面覺得她很貪心,什麼都要;


另一方面又嫉妒她可以肆無忌憚去索取,也嫉妒她能被大人允許這樣做。


但同時,她更氣自己 —— 為什麼就是說不出來?!


意外的是,在她分享了兩個故事後,一半以上的同事都有共鳴。


例如:


一群人一起吃飯,有多餘一兩隻大閘蟹,很想再吃一個,但一定不會伸手去拿,盼望著有人來問我要不要,結果常常是落空;


在戀愛中,希望對方多陪一會,但不會說,最後等到車到了對方走了,留下自己一個人很惆悵,懷疑對方不愛自己........


就像被設置了一個模式:要求自己守規矩、不貪心、壓抑自己的需求,懂事禮讓。


想要不敢說,或是默默地在角落期望著,或是做一些無關緊要的暗示或努力,結果常常是失望而歸。



02


這樣不添麻煩的孩子,常常會被誇懂事。


但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最常見的情緒是:委屈。


有一檔韓國綜藝,我曾追了好幾年,叫《超人回來了》。


主角是我們熟知的表情包三胞胎:宋大韓,宋民國,宋萬歲。



其中大哥大韓,就是這樣一個小大人,懂事守規矩,不亂搗亂。


二弟民國開心就賣萌,不舒服就哭,容易引人關注;三弟萬歲是一個非常自我的小搗蛋鬼,腦洞很大,一不留神就不知道跑到哪裡。


於是爸爸常常會把注意力放在兩個弟弟身上,大韓則默默承擔著大哥的角色,主動幫忙照顧弟弟。


     

三胞胎和爸爸一起出行時,兩個弟弟每次看見什麼好玩的就會直接跑過去,爸爸在後面追趕著。


而在爸爸沒注意到的角落裡,大韓有時候在原地守著爸爸的包,有時會拉著爸爸的包慢慢地跟過去,而不是放開地去玩。


每次一家幾口出去吃飯,在飯菜呈上來的時候,飢餓的民國和萬歲常常會大聲地告訴爸爸,我想要吃!


但大韓常常是默默地等著爸爸先給弟弟們,再給自己。

     


有一次爸爸教他們學習禮讓,各自給了一些好吃的草莓,讓他們分享給彼此。


民國和萬歲先給自己吃了一口,再分享給別人,而大韓則先給了弟弟們,再給爸爸,最後才給到自己。


每次看到這些畫面,我總會特別心疼他。

     


後來,爸爸和育兒師聊到了大韓。


育兒師告訴爸爸,大韓優先照顧別人,很聽話,不會麻煩別人,但這樣的小孩內心往往會積壓著很多委屈。


尤其是看到弟弟們可以不聽話、不怕麻煩別人、大方索取愛時,他內心會有羨慕和失落感。


對一個孩子而言,不去索取並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會成為一個創傷。


因為不說,沒人關注,久而久之可能會有兩個問題: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關注,不值得被愛;

被對方長期忽視,然後得出 TA不愛自己的結論。


親子關係中,意識到自己「不被愛」會讓一個小孩自卑惶恐,沒安全感;


而延伸到親密關係裡,這樣的模式會讓一個人不斷質疑對方愛不愛我,消磨彼此的感情。



03


那麼這些乖小孩是怎麼養成的?


為什麼在某些人身上,索取總是那麼難呢?


在和諮詢師的探索中,琪琪說道,因為在心底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


索取是一件很不好、很嚴重的事情。


會給別人造成麻煩;

會尷尬,對方不願意怎麼辦;

會被認為是一個貪心的人;

會被說不懂事、不理解他人

.......


這些話就像是一個魔咒,把人困在裡面,一旦有了想要的欲望,就會被壓抑下來。


而細細聽一下這些聲音,其實是有一些潛臺詞的。



這一般發生在索取後總被拒絕的人身上。


或是小時候向父母索取愛、索取關注、索取物質,常常無法得到滿足;或是在早期的戀愛經驗裡,總有求而不得的經驗。


記得有次大韓一家一起去遊泳館。


大韓穿好了衣服,期待地坐在泳池邊上等爸爸,這時萬歲超級怕水,爸爸急著和他講道理。


大韓大聲地喊了好幾次爸爸,但爸爸的注意力在萬歲身上,完全忽視掉了他的喊話。最後他默默等了一會兒,選擇了自己先下水。


這種忽視,在孩子的心裡就是一次拒絕。


如果每一次的索取,都要面臨被拒絕的傷痛,久而久之為了避免受傷,我們會幹脆壓抑自己的欲望。



這一般發生在敏感的小孩身上。


首先,在我們的社會和家庭中,索取常常不被鼓勵。


因為它確實會給人帶來一些麻煩,可能大人們會有不耐煩的表情,甚至用道德去評價這種行為。


例如小時候家裡來小孩,忍不住拿了桌子上的糖,就會被大人說貪心。


其次,可能大人們對小孩有一些特殊的期望。


對於家裡的長子、長女,大家會期望他們去做個奉獻和照顧的角色。


如果這個孩子很敏感,那麼在種種的反饋之下,他會意識到:


索取不受歡迎!

索取暴露了自己的「貪婪」!

大家不希望自己索取!


他會給自己樹立一個絕對性的規則:絕對不能去索取!


一旦有了索取的念頭,就像遇到心魔一樣,得快快把它壓抑下來才行。



04


一個不會索取的小孩,是很容易被教育出來的。


那麼,如果已經成了一個不敢索取的人,並苦惱於此,該怎麼辦?


首先,要意識到,索取是人的正常本能,甚至是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


事實是 —— 真正的關係,需要真實的碰撞:


互相索取,

互相接住對方的需求,

才是好的關係。


在這樣的關係中,即使出現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況,可以用溝通來達成磨合。


默默地不索取,默默地失望,再默默地得出別人不愛我不關注我的結論,於我們,於對方,都不太公平。


這樣的關係也勢必不會長久。


對自己而言,因為潛意識裡面積累了太多的負面情緒,可能會慢慢地變得心冷。


就像琪琪。


後來她不再愛去叔叔家,甚至主動遠離;和老公長期因為這個問題吵架,也讓她對彼此的感情不太有信心。


而對方也會在這段關係中,沒有被需要的價值感,感受到了你的疏遠。


有了這個意識之後,下一步更重要:去要。

先找一個安全的對象,大膽、堅定、溫和地去要。可以是朋友、長輩、或者戀人。


而所謂的安全,包括:


內心穩定、對你善意而親近;

在滿足不了你時,可以溫和拒絕並告知原因。


TA 會在你每一次戰戰兢兢索取的時候,打破你的負面猜測,接住你的擔憂,讓你發現這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慢慢意識到,什麼樣的索取是合理的,什麼樣的表達對方更容易接受,以此訓練你的 「索取肌肉」。


當然,如果你無法在現實中找到一個這樣的人,可以試著找個專業的諮詢師,在諮詢室裡面去體驗索取和反饋,那裡也很安全。


總之,一定要去試試看!


去體驗索取的焦灼感,

去體驗被接住的安心感,

去體驗被拒絕後的傷痛,

去發現這個傷痛並不足以毀滅你們的關係。


這樣你才能安心地不壓抑自己的需求,在其他的關係中,做正常的索取。


畢竟,人要有來有往,關係才能健康而持續。



- The End -


作者簡介:五花鹿。心理學科班出身,滿腔的少女情愫,都用來追求真實和逃離秩序。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 (ID:wzhxlx)。一個專業的心理平臺,提供心理諮詢、內容、課程、測評等服務。來這裡和我們一起,開啟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為你推薦 


一個人心裡想要卻不敢索取,心理學上稱之為「低自尊」的表現。


低自尊的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麻煩別人,害怕拒絕,卻又很難拒絕別人,敏感脆弱,很難堅持自己的觀點……


低自尊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慣性,想要改變,歸根結底,是要用新的思維模式,去取代原有的認知怪圈。


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學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思維工具。


向你推薦紐西蘭資深心理師王亞南課程,她將5000+小時諮詢經驗濃縮成《21天走出低自尊,成為一個自信的人》。課程已幫助近6000人獲得改變:



↓ 長按掃碼開始學習 ↓

分享邀請卡還可拿獎學金



 值得讀推薦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相關焦點

  • 內心成熟的人都是如何索取愛的?
    我們都需要從另外一個人那裡得到我們內心所缺的愛。愛是個寬泛的詞彙。具體說來,需要愛,就是需要別人給我們關注、認可、尊重、重視、接納、包容……以及錢。即使那些號稱自己很獨立不需要別人的人,也需要愛,他們只是嘴上不願意承認而已。
  • 「索取型」人正在一步步拖垮你……
    她一直在漂泊,換了好幾個男朋友,其實她一直在索取「愛」。還有現如今的好多孩子,三十、四十歲了,還在啃老,「巨嬰們」一直在向父母「索取」。那麼索取型人格是啥?索取型人格有什麼特點、壞處。我會在第三部分闡述如何改善索取習慣。
  • 愛是給予,不是索取
    不懂得給予,一唯索取的人是得不到快樂的。愛的第二個要素是關心。這一點在母親那裡表現得尤為突出。從餵奶到換尿布,再到洗衣服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關心他是否生病,是否有哪裡不舒服等等,都是母親對自己孩子的給予。夫妻之間也需要相互關心,才可以體現出愛情。如果沒有關心,談愛就是純屬扯淡。
  • 讓男人更愛你的秘訣:索取
    葉楠楠和王奇之間的感情,其實從學校就開始了,在將近十年的感情裡,兩個人有過爭吵,有過想要分手的時候,但他們都熬過來了,近期已經在商量結婚的事情。朋友們都問葉楠楠,如何讓愛情這麼多年都保持那麼甜蜜,葉楠楠說起了他們曾經的故事。
  • 如何定義成熟?內心成熟的人,永遠都不會貶低他人喜歡的東西
    生活中經常遇到一種人,當你買了一件喜歡的衣服時,有部分人會誇讚衣服漂亮且適合你,而少部分人會澆一盆涼水到你的頭上,告訴你這件衣服不怎麼樣,並且還質疑你的眼光。你所有的激情一瞬間被打敗。你喜歡文藝的東西,他會說你裝文藝,你喜歡魯迅,他覺得你老土。
  • 好的愛情不是單獨的給予或索取 鉑瑞思教你領略愛的深刻意義
    在愛情中,總有一些人覺得,你愛我,就要把你的一切都給我。而我愛你,只需要告訴你一下我愛你就足夠了。這確實是不公平的,也不是最健康的戀愛模式,可是愛情,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心理學家費洛姆認為,愛的要素是給予,關心、責任心、尊重及了解。真正的愛,他的本意是付出與分享,而非滿足自我需求或者彌補自我不足。
  • 愛是付出,也是索取
    關於男女之間情感那點事,其實都是八百年前的陳詞濫調,寫到現在說到現在還沒有被人厭棄的原因是俗世中的我們在活著的時候依然在追逐著愛或者愛而不得。大概在很多人眼裡的愛情都是付出,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愛一個人就要為對方不停的付出,仿佛不這樣做就顯示不出真愛似的。付出固然沒錯,可是一味付出不求回報並不是完整的愛。付出與索取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枕上書》:成熟男人對女人的愛,是這個樣子
    當然,這不僅體現在成熟男人的行事作風和性格更為穩重上面,還體現在成熟男人對女人愛的方式上面。成熟男人在愛一個女人的時候,他不同於不懂事的男人那般隨意、粗心,而是更加的細緻、周到。他並不要求回報,也不要求鳳九以同樣的方式回饋他,在他的心裡,只要鳳九能夠平安,那麼不管他做什麼都是可以的。對於帝君這樣一個成熟的男人而言,他更多的,是想要如何地去守護自己心愛的人,而不是如何地去佔有和擁有自己心愛的人。
  • 愛,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愛情不是索取,而是給予。愛不是一味地索取,愛也是需要付出,許多人可能都忘記了這最重要的一條。在愛情中人們不敢付出,覺得付出了可能會受到傷害,夫妻相處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只懂得享受被愛,安心地接受對方的付出。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能夠做到真正付出,去給予的有幾個人呢?愛的真諦是給予比接受更快樂。愛是非常純粹的事情,想愛就去愛,不要害怕受傷,勇敢地去愛,而不是等著對方來愛自己。只有你自己真誠地去愛了,才更能體會,也更能理解到對方的愛。
  • 當女人說我內心不成熟時,我應該如何反駁她?
    當一個女人說你內心不成熟的時候,當你不再想著去反駁她,淡然一笑,那樣其實你就已經成熟了!有句話: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何需解釋!No1:形體要美!走路要得當站姿走姿、臺步的走法、旗袍走法、禮服紅毯走法等等,即便我們沒有模特的身高,但卻要有她們的氣質與優雅的步伐!
  • 向你索取這些東西的男人,一定不是真的愛你!
    當一方總是習慣了索取,另一方總是要不斷付出的時候,感情很容易就失衡了。尤其是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在相處的過程中處於相對優勢的男人如果總是一味向你索取而不想付出,那麼在他的心裡,比起你他更愛他自己。當一個男人向你索取這些東西時,一定不是真的愛你!1、問你要錢的男人錢財不是評判感情的標準,但很多時候可以作為感情的試金石。
  • 兩性關係中,和男人相處時,聰明的女人會主動「索取」
    在融合的過程中,男人和女人要重複付出和索取的雙重工作,這也恰恰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任何平等的情感關係都是如此。 說到底,那些不敢在關係裡向男人索取的女人,是因為她們內心不夠認可自己,換句話說是她過於自卑不自信。 你應該清楚的明白,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你是值得被愛的,在你的身上有很多別人無法替代的優點。 他如果愛你,他一定會愛你的全部,不僅僅是你身上最耀眼的地方,還有那些小缺點。
  • 心理學:你內心成熟嗎,真正心智成熟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這本書強調到,心智成熟是一生自我完善的過程,是少有人走的路。而真正心智成熟的人都有這四大特徵:很多人總是會抱怨為什麼人生下來就有那麼多麻煩,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多麻煩,活著就是麻煩,而心智成熟的人懂得帶著問題奔跑,他們願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抱怨上。
  • 愛,不是一味只求索取,而是用一顆真心去溫暖另一顆心
    每一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是童話故事中的公主,永遠有王子寵著,有許多的文武大臣護著,永遠被愛、被溫暖,不受傷害。這是靈魂深處最本質的想法。婚姻當中,每個人都在想著自己從另一半那裡得到了什麼,卻很少想過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多少。曾經有一位少女問智者:「之前,我向我的愛人提出要求,他都會一一照辦。
  • 人生中那些人總是把「索取」當做理所當然
    幾個月之後她忽然感到後悔,因為她那時才明白,這個男人把公司開垮是有原因的,他不僅能力差,而且還特別愛誇海口,和客戶溝通也總讓人難受,那些她介紹給男人的客戶,都離開了,他們直接說,我們還是更願意跟你合作。
  • 春夏,人如其名文藝,她的內心年齡非常成熟
    春夏,人如其名文藝,她的內心年齡非常成熟最近看了一個關於人生的節目,認識了這個姑娘,她的名字非常好聽,春夏。她很早之前就得了影后這個榮譽,但是她顯得很緊張,因為她覺得自己做得還沒那麼好。現在,春夏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了,因為她身上總是充滿了一種魅力,很吸引人。從獎項公布名單那一刻,春夏她自己都感覺到很朦朧,因為她原本不是專業的演員出生的。原來她只是一個雜誌的模特而已,所以這是她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拿了一個這麼大的獎項。很多人都會覺得她是很幸運的,因為好像很一帆風順。
  • 心理成熟和不成熟的人的區別?內心成熟的人,都會有這五個表現
    心理學提到,每個人都有了解自己的欲望。然而,如果一個人的心理不夠成熟,往往會出現自我認知的偏差,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過度自卑和自大。不成熟的心理形成的自我意識模式會使人遇到各種問題。你越是忽視和拒絕接受自己的不成熟,你就越會陷入惡性循環,無法改變現狀。
  • 關注孩子心理:撒嬌的孩子其實是在索取愛
    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對於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他們往往會缺乏安全感,需要關愛,所以在她們的成長過程當中會對家庭比較依賴,有的時候明明可以自己提上鞋子卻要尋求父母幫忙,這個時候就算知道孩子依賴性強也不要表露出來,如果訓斥孩子自己完成他就會有一絲失落感,其實尋求父母幫忙提鞋只是他撒嬌的表現,他只是在索求關愛,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滿足他們,並試著跟孩子商量下次自己可以試著完成了
  • 付出使人快樂,索取使人痛苦!三個真實故事講述同一個人生道理
    今天談論一個人生如何快樂的話題,我的觀點是:付出使人快樂,索取使人痛苦!我試著用我所理解的理論和我熟知的事實論證一下,希望看此文的各位讀者能有點啟發,進而學會改變,獲得快樂。為什麼說付出會快樂呢?遙想十幾年前,春暖花開的日子,兩旁的樹木早已變綠,我在公園門口等候,內心愉悅,一身輕鬆,看光禿禿的石頭都是那麼美麗。其實等候有一小時之多,可不覺漫長,也沒有抱怨,因為相親使人愉快。一位洋氣苗條的妙齡女孩出現在我的面前,超凡脫俗,透著仙氣。我們互相做了介紹,她叫茜茜,一個很特別的名字。
  • 當男人開始向你索取這些東西的時候,那就表明他愛的只有自己
    可當某一天愛情的天秤偏了,愛情的一方開始無休止的付出,另一方開始無盡的索取的時候,你就要知道他愛的不是你,他更愛的是自己。所以你要分辨他愛不愛你,就看他有沒有向你索取過這些東西。一:索取錢財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裡邊,愛你的男人總會對你很捨得,不管是什麼好東西都想捧到你的面前,總是呵護至極,而不愛你的男人卻很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