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選首都時,共有11個城市參選,為何最終選定了北京?

2020-12-20 悲秋憶文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對於政治經濟而言都至關重要。首都的選擇不僅標誌著一個國家的地位還影響這一個國家今後的發展歷程。在我國,因為歷史悠久,朝代更替,所有作為「首都」的城市非常多,比如六朝古都的南京、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等等。

其實「首都」這一詞彙真正誕生是在1927年,民國政府成立時,選定南京為首都。第一次拋棄了「國都」的稱呼,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我國的首都是北京,是我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可是在建國初期時,有11個城市為候選首都,為何偏偏選擇北京?

首都的選擇自然要非常慎重,考慮到城市人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經濟實力、政治環境等因素,所有派出了許多城市。最後進入候選名單的只有11個,從北到南分別是:哈爾濱、北京、延安、開封、洛陽、西安、南京、上海、成都、重慶和廣州。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排除了哈爾濱和成都,哈爾濱作為我國當時的工業城市,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因為地處最北的黑龍江省,常年氣候寒冷,因此被排除。而成都也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城市,但是位於四川盆地內的成都,四面環山,交通不便,位於我國西南方,因此同樣被排除。

延安是革命城市,但是經濟發展跟不上步伐,人口數量也偏低。開封、洛陽雖然都是古都,如今卻都已經沒落,經濟和人口都不如其他熱門候選城市,因此也相繼被排除。

上海、廣州雖然都是經濟發達的大都會,交通也非常便利。但是這兩個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因此也被忍痛排除。就像美國的首都選擇華盛頓,而不選擇更加繁華的紐約一樣,離海近的城市更容易受到敵人來自海上的打擊。

排除了這些之後,就只剩下熱門城市:北京、西安、南京和重慶。首先是重慶,作為戰時陪都有著深厚的政治因素,同時也是我國西南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之一,人口眾多。但是重慶最大的劣勢就是地理環境,眾所周知,重慶是山城,城區山地眾多,地勢起伏不平,交通不便,因此不適合作為一國首都。

西安被廢棄的原因則是因為太偏西,雖然它位於我國地理位置的中心,但是新世紀中國的發展一定是偏向東南和沿海城市。西安遠離了經濟中心。再加上西安極度缺乏水資源,現在還依靠南水北調的支持,因此沒有選擇西安。

南京是國民黨舊都,號稱虎踞龍蟠,地理位置險要,距離東南沿海又近,因此也成為了首都備選的熱門。但是歷來建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寓意不好。另外一個則是位於東南,離蘇聯較遠,相比較之下,北京在各個方面都優於南京,因此就沒有選擇南京。

北京自然不必多說,既是歷朝古都也是經濟中心,同時富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北京城是屬於和平解放,因此周圍包括北京城內的建築都保存完好,沒有經歷戰爭損壞。作為中原和東北的紐帶,北京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距離南北位置適中,這些條件都決定了北京就是新中國最好的首都。

相關焦點

  • 1949年選首都時,共有11個城市候選,為什麼最後選擇了北京?
    中國的首都是北京,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那麼你可知道,1949年選首都時,共有11個城市候選,為什麼最後選擇了北京呢?當時,是選擇哈爾濱、西安、延安、上海、成都、北平、開封、洛陽、重慶、廣州、南京其中之一作為首都,而最早定都成立新中國的城市是哈爾濱,為何最後選擇了北平?其實北京之所以被定為新中國的首都,得歸功於「九月會議」的召開。
  • 1949年選首都時,共11個城市候選,為什麼最後定了北京?
    從1948年開始,全國各地幾乎都被慢慢被解放了,尤其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之後,基本上大局已定,所以就該考慮新中國首都的問題,到底選擇哪裡作為首都呢?
  • 1949年新中國選首都時,共有11個候選城市,為何最終選擇了北京?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首都。無論是君主立憲制國家還是共和國,還是古老的封建制度,都必須有一個行政中心。我國歷史悠久,王朝繁多,古都也很多。最著名的是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和南京等,它們都是許多朝代的首都。首都是政治力量的心臟,因此在選擇地點時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因素。
  • 1949年選首都,一共有11個城市候選,為何最終定在了北京?
    北京,成為了每一個中國人心嚮往之的首都,而北京這個城市也因為共和國首都的身份而更加熠熠發光。 在1949年建國時,一共有11個城市是首都的候選,分別是北京,哈爾濱、西安、延安、開封、洛陽、成都、重慶、廣州、南京、上海,而最後之所以選擇北京,是有全面的考慮的。
  • 新中國選首都時,一共有11個候選城市,但為何最後選擇了北京?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核心與門面,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如今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首都在北京,可實際上在1949年選擇首都時,一共有11個城市作為候選,比如哈爾濱,南京和洛陽等,北京只是其中之一。那麼,為何領導最終會選擇北京呢?
  • 1949年選首都時,我國11個城市入選了,為何最後定都北京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許多城市都建立過國都,比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漢、王莽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建都;洛陽是九朝古都,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武周、後梁和後唐在洛陽建都;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古都,東吳、東晉、南朝的宋、
  • 1949年建國時,我國11個城市競爭首都,為何最後會定都北京
    首都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很多城市,都想成為國家的首都。1949年,我國建國時,選擇了11個城市為首都備選城市,這11個城市分別是北平、哈爾濱、延安、西安、洛陽、開封、成都、重慶、南京、廣州和上海,為何到最後北平能脫穎而出,成為首都?
  • 1949年幕後的故事,誰最適合當新中國的首都?
    一棵青木遠方青木1949年,有一個問題擺在領導人的面前,哪座城市最適合當新中國的首都?在當年的定都問題上,上海、南京、北京、哈爾濱、延安、洛陽、西安這些城市都曾成為過候選城市。南京的地位,可見一斑,確實很適合做首都。但歷史上,凡定都南京的政權,都很短命。共有15個政權曾選擇定都南京,平均壽命大概30年。 離我們近一點的,明朝定都南京後53年,被燕王靖難給消滅,然後新的明朝定都北京。
  • 古代王朝建都於北京有哪些風水依據?新中國為何也選北京為首都?
    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被古代多個封建王朝定為都城,從春秋的薊國,到戰國的燕國,再到遼金時期的陪都,最後又是元、明、清三朝,以及現在的新中國,都選擇建都在北京。我國古人崇尚動土定居前看風水,在選擇都城時,恐怕會更加重視。
  • 為何選北京作為首都?毛澤東和王稼祥曾有過這番對話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經過28年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終於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新的時代。 新中國定都在北京。
  • 它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新中國備選首都,如今卻淪落成四線城市
    首都(National Capital City),又被稱為國都、都城,是一個國家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象徵著國家主權,毫無疑問,首都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存在,故而選擇一個城市定都,得經過慎重的考慮。
  • 此地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差點成為首都,如今卻淪為四線城市
    1949年前夕,解放戰爭勝利在望,新中國即將誕生。而首都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選擇哪個城市作為新中國的首都,曾一度成了比打仗還要緊迫的大事。
  • 孫中山成立民國時,想要選此地作為中國首都,原來他的野心這麼大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首都對於國家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一般來講,國家的首都就是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甚至是經濟中心。而一個首都的繁榮與否也可以直接證明國家的繁榮與否。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中,有很多城市也曾被選定為首都。不過隨著朝代的興衰交替,這些首都的命運也在跟隨著交替。
  • 1949-2030:城市商業從哪裡來,又將去向何方|億歐說未來
    億歐總結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廈門、福州、成都、青島、合肥、杭州、武漢、南京、鄭州、深圳,共計14座城市的商業發展歷程,發現各個城市的商業發展歷程的相似之處,總結1949-2019年中國城市商業的發展規律,並探析城市商業的未來發展情況。
  • 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 廣州恆大最終選定「廣州隊」?
    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 最近有消息稱,中國足協準備推進中國各級別足球俱樂部改為「中性隊名」,什麼是「中性隊名」?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
  • 1948年的中國有12個直轄市,為什麼現在只剩4個?
    △ 上海市政區簡圖天津能夠成為直轄市,是基於它在近代中國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所決定的。建國之初的天津,是首都周邊最發達的城市,也是北京出海的門戶,所以直接定位為直轄市。重慶市成為直轄市,經歷了建立、撤銷、再建立的過程,變更情況與天津類似,原因卻完全不同。
  • 1949年「開國第一宴」都有啥菜?北京飯店歷經滄桑卻仍煥發著神採
    經營獲利後尋覓新址,最終選定之地便是現今北京飯店的位置,即東長安街與王府井的交匯處,毗鄰天安門與故宮。盧蘇欲蓋五層樓,但憑一己之力難以為繼。中法實業銀行將其收購後,在原有基礎上斥資修建歐式五層紅色磚樓,一直使用至1954年改擴建之前。從晚清進入民國後,北京飯店聲名鵲起,與六國飯店齊名,成為北京最知名和最高檔的餐飲、住宿場所之一。
  • 如果換座城市,作為我國的首都,有哪些城市可以作為備選
    首都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2000年前,它是燕國的首都,被稱為阿薩米,之後的遼、金、元、明、清也在這裡建都,但是根據時期不同稱呼也不同,遼國把北京稱為燕京,金朝稱為中都,元朝稱為大都,明代稱為京,清代也同樣將北京定為國都,直到被推翻為止,北洋政府作為首都於1949年成立了新中國,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2005年,通州新城與順義新城、亦莊新城成為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其中通州新城還被定位為「北京未來發展的新城區和城市綜合服務中心」,是中心城行政辦公、金融貿易等職能的補充配套區。這在11個郊區新城中是絕無僅有的。2009年,通州的地位進一步得到強化。
  • 宋朝之前並不起眼的北京,後來為何會一直被作為三個朝代的首都?
    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史悠久。在中國歷史上,從元朝開始,後來的元明清三朝,都將其作為首都。但是大家知道嗎?如果歷史再往前推移的話,宋朝以前,北京其實並不是太繁華的地方,遠比不過長安、洛陽、南京這樣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