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P2P的法律風險和責任探析

2020-09-25 中銀律師事務所


文 | 黃風華 中銀(南昌)律師事務所

繼上一篇探討了P2P的法律性質和運營風險後,這一篇我們繼續探討明星代言P2P的話題。據筆者的觀察,大多數P2P平臺都和明星有過代言合作。不難理解,現如今商業社會,明星代表的是人氣、流量和信任。P2P要想較快地從眾多平臺脫穎而出,最迅捷的辦法或許就是和當紅明星合作,這樣一方面可以拉近和客戶的距離,從而較快獲得投資者信任;另一方面,平臺可以藉助明星本身的影響力和人氣,在短時間內實現「流量變現」,達到吸收資金的目的。對於明星而言,簡單出鏡就能夠獲得一筆不菲的代言收益,自然也是十分樂意。在這種各自需求的背景下,明星代言自然而然成為很多P2P平臺的不二選擇,並由此引發相應法律問題。

一、明星代言P2P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

在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框架下,針對明星代言P2P平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法律上可能存在三種責任形態。

1.明星代言P2P的民事責任風險

明星代言P2P首先可能引發的是民事責任風險,具體而言是指明星在給P2P平臺代言時,因明知或者應知所代言的廣告內容屬於虛假內容,或者明星在代言時未對平臺盡到審慎注意義務,後期平臺出現爆雷造成投資者經濟損失而承擔相應侵權責任。雖然目前筆者在國內還沒有看到相關判例,但通過觀察代言過爆雷平臺的明星微博,可以看到投資者要求代言明星擔責的呼聲非常強烈。

關於明星代言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對於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以外的虛假廣告,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虛假廣告仍代言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目前國內還沒有明星因代言的P2P爆雷而承擔侵權責任的案例,主要原因在於民事訴訟上舉證困難,進而難以認定代言人的侵權責任。投資者無法或者說難以舉證證明明星「明知」或者「應知」所代言的廣告屬於虛假廣告,難以舉證證明自己的經濟損失和明星代言有直接和必然的因果關係。這種舉證上的困難,無形間為代言明星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制度保護。但制度並不當然是明星的天然保護傘,明星在代言時候動輒獲得巨額經濟回報,其本身就應當起到足夠的注意義務,在代言時就應當全面了解平臺,了解金融行業相關的法律規定並認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隨著法律不斷精細和完善,筆者認為對明星侵權責任的追究已經逐步成為可能。

2.明星代言P2P的行政責任風險

明星代言的行政責任風險是指明星代言的P2P平臺一旦出現爆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能對明星個人追究相應責任。

《廣告法》第六十二條第三、四項規定,廣告代言人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兩倍以下罰款。該條規定除了對明星「明知」或者「應知」這種主觀色彩很強的代言有了規制外,對明星未親身使用和未接受過服務的代言也有了規制。這條規定提示明星,在為P2P代言時應當深入了解平臺的合法性,在向外界推薦前先自己嘗試體驗,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明星為平臺代言的風險防範心理,避免了明星代言的泛濫。同時,一旦出現明星不負責任的代言,為市監部門追究其行政責任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

3.明星代言P2P的刑事責任風險

明星代言P2P可能直接涉及相關刑事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的規定,如果明星明知P2P平臺存在非法集資活動仍然為其虛假宣傳,可能被作為相關犯罪的共犯論處。尤其是在P2P平臺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擠兌潮或者大面積延遲兌付情況下,說明P2P平臺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其可能存在業務上的違法違規,明星在這種情形下仍然未核實廣告內容和平臺性質,進行代言並獲取不菲的代言費用,其可能涉嫌相應犯罪。

當然,將明星代言行為入罪應當嚴格依照刑法原理進行,不能動輒追究代言爆雷平臺明星的刑事責任,這既不符合基本常識也不符合法律規定。對於明星代言P2P追究其刑事責任,應當注意考察明星是否認識到平臺具有非法集資的屬性,是否有藉助自己的影響力和P2P平臺進行利益勾兌,從而獲取相應的代理費、返點、提成、佣金等費用。

二、明星代言P2P應盡到初步審查和注意義務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公眾人物,都應當珍視自己的形象和信用。對於作為公眾人物的明星,其形象和信用往往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因此和資本合作的機會很多。此時,明星更應當保持適度警惕並注意到代言可能具有的風險,一旦需要以自己形象和信用對外推薦或證明某項商品或者服務時,應當盡到初步審查和注意義務。例如在為P2P平臺的代言中,應當了解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相關的法律規定,核實代言平臺的資質、核實平臺是否具有專門的電信經營許可、是否有主管部門出具的批准文件、稅務審批,核實業務是否規範。在自身無法拿捏和判斷時,尋求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評估,聽取專業的法律意見和建議。明星應當認識到平臺找自己代言的根本目的在於藉助自身的影響力。網際網路金融屬於新興行業,P2P平臺涉嫌非法集資、跑路、倒閉的大量存在。經過近年來的專項整頓和治理後,P2P平臺數量已經大量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目前在存的P2P平臺都符合法律規定,明星在代言時仍應注意審查。

小結:目前關於明星代言P2P導致投資者財產損失,明星因而被追究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的案例筆者暫時沒有找到,但這並不意味著明星不需要承擔責任。明星在代言P2P平臺時,應當珍惜自身的信譽和名聲,在代言中認真謹慎審查,以免給自己帶來任何損傷。代言平臺出現問題後也應儘可能及時和平臺取得有效溝通和聯繫,和投資者做好解釋工作,配合行政和司法機關的工作,視具體情形採取相應補救措施,減少給自身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鑑於目前國內在該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建議有關部門出臺和完善相應法律細則,完善相應舉證責任制度,努力實現權利義務之間的平衡。

相關焦點

  • 律道|明星代言P2P,爆雷後該承擔責任嗎?
    原標題: 明星代言P2P的法律風險和責任探析  文 | 黃風華 中銀(南昌)律師事務所  繼上一篇探討了P2P的法律性質和運營風險後,這一篇我們繼續探討明星代言P2P的話題。但制度並不當然是明星的天然保護傘,明星在代言時候動輒獲得巨額經濟回報,其本身就應當起到足夠的注意義務,在代言時就應當全面了解平臺,了解金融行業相關的法律規定並認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隨著法律不斷精細和完善,筆者認為對明星侵權責任的追究已經逐步成為可能。
  • 法律解讀:明星代言P2P理財平臺暴雷,需承擔法律責任嗎?
    與此同時,由於代言產品「翻車」,代言人承擔何種侵權責任的法律問題也隨之而來。就像很多人所質疑的:當初就是看重明星代言才放心購買了(產品),如今產品出現問題,代言人難道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本文對此進行有關法律分析——1、明星代言廣告有哪些限制條件?
  • 小石看法 |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需承擔法律責任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各類商品和服務層出不窮,其推廣及銷售的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明星代言這一方式,藉助明星業已形成的社會形象和知名度以宣傳和推廣自身產品提升品牌價值,增加所代言的商品或服務的曝光率,產品類型從日常消費品到高檔耐用品,從食品到保健品甚至藥品,幾乎涵蓋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 楊迪代言網貸App被「問責」:從代言到直播帶貨,如何界定明星法律責任?
    關於宣傳類視頻中的身份認定問題,專家表示,除了廣告代言人身份以外,還有一類為廣告表演者身份,即其宣傳行為類似於在商品的宣傳廣告中進行表演的勞務行為,通常不承擔法律責任,相關責任應由廣告發布者或廣告主承擔。 然而,明星錄製視頻進行宣傳,其本身是具有代言人身份的意義。
  • 汪涵代言的p2p爆雷了,出借人怎麼辦? | 鵝知了
    2019年12月10日,《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已列入2019年國務院立法計劃。《條例》中最引人關注的,即是《條例》規定,對非法集資人、協助(包括代言、站臺等)人、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等責任主體明確嚴厲處罰措施。相信隨著《條例》的出臺,一些處置將有更加清晰的依據。
  • 潘曉婷代言理財產品被起訴,明星代言問題P2P是否應該擔責?
    一時間,維權矛頭直指其代言明星潘曉婷。那麼為P2P網貸平臺代言的明星是否應承擔責任?明星代言虛假廣告可能承擔如下法律責任:1.民事責任——連帶賠償而代言不涉及到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和服務的虛假廣告時,廣告代言人要是「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也有可能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暴雷P2P平臺的代言明星被投資人起訴
    前陣子愛錢進WQ出借人喊話代言人汪涵還錢的事情登上了新聞,各界都在討論如果平臺暴雷,代言人是否需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 律師界的普遍意見是,如果事前不知道平臺存在非法行為,代言人不需要擔責。 這個事件最終以汪涵道歉結束,WQ人只是希望引起輿論關注,並沒有真正追究汪涵的責任。
  • 「九球天后」潘曉婷代言中晉系,爆雷後被告上法庭,明星代言p2p何時應賠償
    「九球天后」潘曉婷可謂撞球界的明星,因為球技高超、氣質上佳,不少知名品牌爭相邀請她代言。2014年1月,潘曉婷通過經紀公司為「中晉系」投資理財產品代言。在這段代言廣告中,「九球天后」氣定神閒地將目標球精準擊打進袋,並配有如下聲音:「判斷源自於觀察,更來自於專業。我擅長規避風險!我是潘曉婷,我是中晉合伙人!」
  • 明星代言有問題,責任該怎麼算?你不能只看這些
    」和「法律工作者」的微博上,大家就「王一博是否該為代言售後」這一問題上各抒己見,不少人還擔負起「普法」的重大職責。那麼,究竟法律對於明星代言及其責任和售後有著怎樣的界定呢?《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 明星代言理財產品爆雷?法院判了
    我擅長規避風險!我是潘曉婷,我是中晉合伙人!」中晉合伙人廣告2016年4月,「中晉系」投資理財產品「爆雷」,被套牢的投資者達上萬人。案發後,不少投資人自稱是看了潘曉婷的代言廣告才進行了投資,更有一些投資人齊聚在潘曉婷撞球館前要求賠償。一時間,維權矛頭直指其代言明星潘曉婷。
  • 虎知娛樂法第四十五期在線沙龍活動—明星直播帶貨牽涉的法律風險
    除了鄭爽在直播中的直率表現造成的事故,還有另外一些明星雖然沒有反常表現但是也不得不面對直播翻車的慘狀,如「銷量翻車」、「口誤翻車」、「質量翻車」等,本期我們聚焦了明星直播帶貨的社會熱點,一起探討了這其中可能牽涉的法律風險。
  • 實用口語:「明星代言」應該怎麼說
    《中國廣告法》修訂建議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明星代言人要對他們所代言的產品擔負更多的責任。這些修訂是為了加強對名人代言和名人廣告的管控。   在上面的報導中,celebrity endorsement就是「名人代言」或「明星代言」,為商家產品做宣傳的名人就叫做celebrity spokesperson(明星代言人)。Endorse有「為(商品等)代言」的意思。
  • 二孩時代強生「致癌門」事件觸動了誰,明星代言是否負連帶責任?
    美國,有數以千計的訴訟聲稱強生公司和其他公司的爽身粉產品會致癌。據悉,爽身粉是用滑石製成的,而有研究表明,滑石在開採過程中存在與石棉交叉汙染的風險。2004年伊能靜曾代言過強生嬰兒柔嫩沐浴2016年林志穎代言強生嬰兒牛奶沐浴露廣告並拍攝其微電影《明天快來》明星代言是否要付連帶責任?
  • 愛錢進被調查,汪涵劉國梁曾代言
    今年7月,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因曾經代言的理財平臺&34;被立案偵查上了熱搜,汪涵此後發聲明道歉的相關話題也再次成為熱搜。一時間,愛錢進爆雷,明星代言為何頻頻踩雷?成為一時話題。有人認為,汪涵代言期2016-2018,導致整存寶全部癱瘓,必須返回代言費!追究法律責任! 2.劉國梁明知平臺有問題還出來接代言,他是世界冠軍、返回代言費,追究法律責任! 3.凡普金科和任買關聯公司,必須兜底!
  • 出借人起訴明星代言,看看法院是怎麼判罰明星的?
    近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網絡借貸風險大幅壓降,目前在運營的網貸機構比3年前減少了90%,5000家網貸平臺退出,市場的秩序不斷好轉,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已經跑路和爆雷的平臺,也陸續有法院作出宣判結果!
  • 賺錢勿「助惡」 明星代言食品廣告一覽
    「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發生後,曾經代言過三鹿奶粉廣告的諸位明星深陷「廣告門」,他們代言問題奶粉的行為遭到各方輿論質疑,於是,有人提出,「明星代言廣告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針對「三鹿問題奶粉」事件,某門戶網站曾做過一項調查:「你覺得明星代言產品出問題,應不應該負責任?」共有近九萬網民參加這項調查,其中半數以上受調查網民認為明星應該承擔部分甚至很大的責任。
  • 明星代言 celebrity endorsement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凡在「中國廣告(國際)發展論壇」上指出,將可能出臺明星代言新法規,明星、名人代言虛假廣告除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外,構成犯罪的,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中國廣告法》修訂建議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明星代言人要對他們所代言的產品擔負更多的責任。這些修訂是為了加強對名人代言和名人廣告的管控。
  • 明星又遇「被代言」 周立波慘成「豐胸廣告」
    「周立波」慘成「豐胸廣告」  日前,網上曝光了一張某美容院的宣傳照片,周立波再次被捲入明星姓名被利用的尷尬境遇。  照片中兩位女士身穿T恤,前胸上一個印著「周立波」,一個印著「整的挺好」,引來了網友紛紛猜測,「難道周立波代言豐胸廣告了?」記者採訪後得知,周立波又成為一個「被代言」的受害明星。  明星姓名被利用和惡搞的事情屢見不鮮:謝霆鋒「被代言」止瀉藥、潘瑋柏「被代言」壯陽藥……而周立波相比之下卻顯得更加悲催。
  • 愛錢進出事汪涵劉國梁被罵慘 明星要不要為代言擔責?
    對此,愛錢進官方客服回應稱,目前沒有收到任何與此案件相關的法律文書,公司處於正常運營狀態。上述消息一出,網上炸開了鍋,有聲討明星代言的,有呼籲監管部門出手的,更多的則是希望歸還自己的血汗錢。而曾代言過愛錢進的汪涵、劉國梁也遭到受騙群眾的聲討。那麼,明星要不要為自己代言的產品擔責?
  •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參考
    勞務派遣單位法律責任探討5. 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建設6. 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則化研究7.明星代言廣告的法律規制研究41. 行政法上的擔保研究42.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商標侵權責任研究43.試論公私合作模式下的財政風險及其法律規制63. 論「蒼蠅式」腐敗的法律預防機制64. 涉外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的法律適用實證分析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