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瘟疫的經典文學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有哪些令人深思的句子

2020-12-17 小小愛看書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完成的小說。

本書主要講了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父親的阻撓等等;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馬爾克斯曾說:「這一部是我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是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愛情小說」。

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哥倫比亞小說家,「無爭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主峰,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曾影響滋養了幾代中文作家。

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海濱小鎮。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因內戰輟學,進入報界。五十年代出版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出版《霍亂時期的愛情》。2014年4月17日於墨西哥病逝。

附《霍亂時期的愛情》經典名句23則:

1.他還太年輕,尚不知道回憶總是會抹去壞的,誇大好的,也正是由於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重負。

2.我熬過了所有的苦難,我已經不期待和誰在一起了。

3.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4.不是他不願意向她打開珍藏這個秘密的匣子,而是直到那個時刻他才察覺,打開匣子的鑰匙被丟掉了。

5.她會繼續住在這座窮人等死的墓穴之中無怨無悔,因為在這裡,她曾體驗到幸福。

6.任何年齡的愛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7.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並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

8.很久以前,在海地一片荒涼的沙灘上,兩人做愛後赤裸地躺在那裡,赫雷米亞·德聖阿莫爾突然感嘆道:「我永遠也不會變老。」她把這句話理解為他要與時間的劫掠進行殊死搏鬥的英勇決心,但接下來他說得更為清楚直白:他決定,要在六十歲結束自己的生命。

9.病毒是可怕的,但愛情是可貴的。

10.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

11.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對費爾明娜與高富帥的婚姻。)

12.我對死亡唯一的恐懼,是沒能為愛而死。愛情它不是一時衝動,也不是一種感覺,它是一個過程,是一種責任,一生的重量都在上面,即使它有千萬種模樣,臨到死亡,他也不過是一句,我愛你。

13.女孩抬眼看了看是誰走過窗前,正是這偶然一瞥,成為這場半世紀後仍未結束的驚天動地的愛情的源頭。

14.私生活跟社會生活恰恰相反,是變化無常、不可預見的。

15.社交生活學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學會控制厭惡。

16.每個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時間一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沒有恐懼和痛苦地死去。

17.她不怨他,只怨生活。

18.他訣別地看了她最後一眼,在兩人半個世紀的共同生活中,她從未見過他的眼神如此閃亮,如此悲痛,而又如此充滿感激。他用盡最後一口氣,對她說道:「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19.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以下。

20.弱者永遠無法進入愛情的王國,因為那是一個嚴酷、吝嗇的國度,女人只會對意志堅強的男人俯首稱臣,因為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帶給她們安全感,她們渴望那種安全感,以面對生活的挑戰。

21.因為他們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夠長時間,足以發現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22.任何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個年齡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無法復刻的美。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回來,更因勤勞贏得了更多。

23.他們之間的感覺並不像新婚燕爾的夫婦,更不像相聚恨晚的情人。他們仿佛一舉越過了漫長艱辛的夫妻生活,義無反顧地直達愛情的核心。他們像一對經歷了生活磨鍊的老夫老妻,在寧靜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無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樓:超越了愛情。因為他們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夠長時間,足以發現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24.生活規律得仿佛生了鏽一般,既讓人輕蔑,又讓人害怕,但同時也是一種保護,讓他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25.他通常都用緩和性的藥劑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把問題交給時間,讓他們在暮年的一團亂麻中與自己的小毛病長期共處,最終學會熟視無睹。

26.他只要看到那個女孩就感到心滿意足了。漸漸地,他把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像出來的情感都安在她的身上。

27.請用一枝玫瑰紀念我。

28.凡人不能永生,但愛可以。

29.下棋與其說是一門學問,不如說是一種理性的對話。

30.萬事萬物,有始有終,自生自滅。時光終有灰燼,縱然白首,一如初見繾綣。愛有千萬種開頭,但只有幾種結局,而死亡是其中最好的一種。

相關焦點

  • 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哪句經典語錄讓你哭了?
    很多人聽過《霍亂時期的愛情》但沒讀過,很多人讀過《霍亂時期的愛情》但不知道這也是馬爾克斯的著作,因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太過出名,以至於讓我們忘了這部描寫著半個世紀的愛情著作。馬爾克斯說過:「有兩部書寫完後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
  • 張偉劼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烏爾比諾醫生抗疫記
    《霍亂時期的愛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著,楊玲譯,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9月第一版,401頁,49.50元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會在差旅途中讀一些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文學作品,比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正版《霍亂時期的愛情》將出
    加西亞·馬爾克斯深圳特區報訊 據北京新經典公司(以下簡稱新經典)透露,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名作——《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中文版將於8月底正式出版,譯者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年輕教師楊玲
  • 《霍亂時期的愛情》:任何年齡的愛情,都合情合理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道:"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擁有純潔無瑕的友情是不可思議的",一語道出異性之間感情的曖昧之處。《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以作者馬爾克斯的父親的愛情故事為原型,注入作者自身的感悟而寫成的一本以愛情為主題,同時又以霍亂時期為寫作背景的小說。
  • 馬爾克斯授權版《霍亂時期的愛情》月底首出
    《霍亂時期的愛情》描寫了種種不可思議的愛情和愛情的不可思議的傳說,小說窮盡世間愛情,洞穿愛情真相,充滿了對生活的知識淵博的思考。這部小說,一個如畫般的沒有回報的愛情故事,深刻地剖析了一個觀念,即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它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大全。——哥倫比亞文學評論家安東尼奧·卡瓦耶羅很多人可能對《霍亂時期的愛情》並不熟悉,甚至是沒有聽說過,那麼或許你聽說過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獨》。因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1967年出版)太過出名,以至於讓我們忘了1985年出版的這部描寫著半個世紀的愛情著作。
  • 《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等得太久,以至於不再著急了
    在浦口的最後一夜,我終於把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看完了,在老人緩緩說出那句經典臺詞後,略帶憂傷的女聲唱起嘹亮的歌,我試著讓自己的心疼痛一下,然而最終還是失敗了。我是要滿腔傷感地總結我的大學三年嘛,還只是無聊之極以打字來耗空餘下的時間?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愛一人,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展現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本書不難懂,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出身卑微的二十二歲青年阿里薩,對富家千金費爾明娜一見鍾情,於是他開始了瘋狂的追求。
  • 《霍亂時期的愛情》原著精彩片段
    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幕就是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在劇中反覆出現,給了很多特寫,包括秋水與小紅的「帽沿殺」,在這一幕裡,秋水面對小紅的主動,慌亂逃走時將隨身帶著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塞到了小紅的手裡。導演的有意為之,由此引發了我內心的文學細胞大爆發,一直惦記著這本書,直到最近才入手。開始閱讀後就像有強大磁鐵一樣,我被深深吸引,難以自拔。
  • 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
    原創|雨軒智慧文學作者馬爾克斯曾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是他最中意的作品,這點小編也覺得很贊同,儘管是《百年孤獨》給他帶來了很多的榮譽和知名度,也更為人熟知,但《百年孤獨》聲名顯赫的根本主要是因為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文學史上開創性的不可磨滅的地位。
  • 《霍亂時期的愛情》翻譯:馬爾克斯原文充滿音樂感
    騰訊文化專訪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翻譯楊玲,如下是經過整理的口述:馬爾克斯原文充滿音樂感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先後翻譯成漢語,但兩本書文字風格迥異,前者短句多,比較流暢,後者長句多,中國讀者相對吃力。馬爾克斯的寫作風格究竟怎樣?
  •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講述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作者:梅荷一、愛情是一場身體上的霍亂,也是一場心靈裡的動蕩當我拿到《霍亂時期的愛情》時,被裡面的第一句話吸引,「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種倒敘式的敘事方法,吸引讀者一步一步進入作者事先設置好的故事套路。
  • 《霍亂時期的愛情》譯後點滴
    楊玲,西班牙語翻譯,任教於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研究生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主要譯作:《隱秘的和諧》《垂直之旅》《浴場謀殺案》《霍亂時期的愛情》。歷時一年的翻譯工作終於結束,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第一次以名正言順的授權版身份與中國讀者見面,作為譯者,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悅。但同時,忐忑也隨之而來,因為翻譯是一項永遠帶著缺憾的活動,永遠都留有修改和完善的空間。於是,我開始總結一些翻譯中的想法、疑惑和感受,希望不斷積累經驗和問題。我基本堅持的原則是直譯。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該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 《霍亂時期的愛情》:真正廣袤無垠的,是生命
    很多人都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電影沒有拍好,沒有把最核心的東西拍出來,反而讓很多人都批判男主阿里薩這個人,然而的確男主一邊睡著其他的女人一邊愛著女主菲爾明娜,直到他年邁終於得到了女主的時候他已經睡了600多個女人,但是他當時卻對女主說:「我為你保留了處子之身。」
  • 老房子著火般的愛情童話——《霍亂時期的愛情》書評
    這是許多年前,我讀到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的開頭。我曾一度對這個句子無比迷戀,並在一篇習作中嘗試過拙劣的模仿。馬爾克斯是個寫開頭的大師。如你所知,《百年孤獨》誕生之前,曾有過上百個開頭,但都被作者拋棄了,直至他邂逅《佩德羅·巴勒莫》。胡安·魯爾福為一個年輕而絕望的哥倫比亞作家開啟了一道門,在馬爾克斯由作家向大師進發的關鍵節點上,後者推了他至關重要的一把。
  • 《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的一生有622個情人,但我只愛過你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說:我的一生有622個情人,但我只愛過你——《霍亂時期的愛情》國內有王小波的「性文學」,國外有馬爾克斯的「獨特愛情觀」。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一直都是不能停止的,它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馬爾克斯的有一部著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很多讀者在讀的時候都大呼,毀三觀!真的那麼毀三觀嗎?三觀可不是一本小說就能毀的東西,大家淡定一點,來看看馬爾克斯是怎麼「毀三觀」了?馬爾克斯曾說:「這一部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這並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
  • 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卻遠比想像中更美好
    馬爾克斯說過:「有兩部書寫完後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據說馬爾克斯寫《霍亂時期的愛情》最直接的靈感,就是自己父母的愛情歷程。母親出生在官宦家庭,是出了名的大美人。這部小說很簡單,一對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戀人,女主另嫁名門,50年婚姻一地雞毛。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那些精彩絕倫的句子,你讀過嗎!
    1、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開篇第一句,堪稱經典。馬爾克斯的語言有多詩意呢,這樣說吧,小編從前最喜歡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讀的極少,但自從讀了《百年孤獨》後,才發現自己的狹隘。可以說,馬爾克斯是小編外國文學閱讀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