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寶寶的家長們大多會有這種疑慮,就是孩子還這麼小,要不要學英語,怎麼學?
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還這麼小,對中國話的理解和表達還不熟練呢,何談學英語呢?而且孩子這麼小,應該多享受童年時光,不能早早被學習套牢。
有的家長則認為,學習語言要趁早,從小接觸英語,給孩子營造一個英語環境,培養良好的語言學習興趣,對將來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其實兩種想法都有其各自的道理,重點是如何將二者合二為一,找到一種適合低齡寶寶們的英語學習方法。
首先,任何語言的學習都要趁早,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最佳語言學習期是2-12歲,在此期間,學習者可以更容易地模仿語音、理解語義,可以更輕鬆地學習語言。而過了這個最佳時期,語言學習會變得相對困難。
在我們身邊就有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教沒有學過英語的2-12歲小朋友說「Good morning」,他們可以很好地模仿語音語調,說出的英文是正確的、好聽的。而當我們教沒有學過英語的老年人說「Good morning」時,他們很難模仿出正確的語音語調,說出的英文往往聽起來「很搞笑」。
第二,雖然語言學習一定要趁早,但是針對低齡小朋友的教學一定要區別於大齡孩子的教學。針對幼兒園階段的小寶寶們,英語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語言學習興趣、培養發音基礎、會說簡單的詞彙和語句。低齡段的教學一定不能出現書寫、背誦等枯燥乏味難度大的要求。
第三,低齡段寶寶們是否能理解英語?答案是不能全部理解。這是肯定的啊,中文孩子們都不能全部理解呢,更何況是英文。但我們可以人為規避啊,比如我們不會跟小朋友說很多成語、詩詞,我們會用小朋友的語言跟他們交流,說這個是貓貓,你肚肚餓不餓。
所以幼兒園的寶寶們是需要學習英語的,越早學習英語,可以給他們打下更好的語言基礎。那怎麼學呢?要送去培訓機構嗎?其實不用,說實話幼兒園寶寶們在教育機構能學的那些東西,其實自己在家看看動畫片就能學會,甚至效果還會更好一些。
比如迪士尼出的《米奇妙妙屋》就是適合於幼兒園寶寶們學習英語的一部動畫。裡面有米老鼠、米妮、唐老鴨、黛西、高飛、布魯託等經典的迪士尼卡通形象,他們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可以第一時間激發孩子的觀看興趣。《米奇妙妙屋》是純美式發音的,裡面的內容難度、長度都適合英語初學者學習,比如會學習顏色的單詞、形狀的單詞等。學習內容都是融合在動畫內容中的,有情景、有故事情節、有圖片、有動畫,多種元素匯合,孩子一定能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不存在看不懂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第一次觀看,剛開始寶寶不適應,可能會說「他們在說什麼呀?」「我聽不懂」「我不想看」。這個時候家長不要著急,先讓寶寶自己看一會兒,多數情況下,寶寶適應後,就會喜歡看了。
還有就是家長不要把這個當作是給孩子的一個任務,就把它當作是一項娛樂,是在給孩子看動畫片,甚至可以把它當作是獎勵,表現好才可以看一會兒動畫片。
最後就是家長可以適當的進行輔助,根據孩子的意願,可以讓孩子反覆觀看,適度跟讀,如果能配合場景就更好了,比如在動畫片裡面學習了形狀,就可以在身邊找些形狀讓孩子辨識和說出對應單詞。當然了,前提一定是要在輕鬆的、孩子願意的情況下去做,畢竟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興趣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