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現代化綠色小區 借鑑古人引入"幹欄式建築"

2020-12-15 浙江環保新聞網

  浙江在線杭州10月24日訊 借鑑遠古人類的建築文明,打造「幹欄式建築」;讓「移動森林」走進校園,營造健康、時尚的校園風景線……

  今天,2102世界屋頂綠化大會在杭州舉行。如何讓我們的生活多些綠色呢?各種綠色「金點子」在現場進行碰撞,迸出的,是智慧的火花。

  綠色環保的「幹欄式建築」

  四川省綿陽市翼泉村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了傷害。如何為當地村民提供安全住所呢?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根據當地情況,並結合綠色環保和綠色能源應用,設計出一套非常有趣的方案。

  說它有趣,是因為整個設計概念源於遠古人類的建築文明,借鑑河姆渡文化中以載樁木架的「幹欄式建築」中一些元素,例如建築中運用的木架三角形的結構。

  「構建上有卯、企口、銷釘等元素,以原始的形態來打造具有現代感的生態建築空間。」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簡單的三角幾何形體為田園風光增添新的視覺層次。

  另外,整個設計還結合了綠色能源的應用,比如,沼氣用於家庭的炊事並逐漸發展到照明;太陽能應用於家庭的供暖等。

  「移動森林」讓校園變得「小清新」

  上海理工大學則提出了「移動森林」的設想,為學校營造形象清新、健康時尚的校園綠色景觀形象,並塑造成為生態型「森林」景觀。

  那麼,什麼是「移動森林」呢?其實,就是通過單元組合、配件更換的形式達到形態的靈活性、多樣性和可變性。

  通過介紹,記者發現,做一個「移動森林」只需要生態環保木、螺絲釘、六孔角碼、環保磨砂塑料這四樣材料即可。

  有了這四種材料可以做成不同造型的架子,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等,然後在框架上設置安裝軌,這樣就可以在上面擺放不同的植物,而且整個架子也可以移動到所需的位置。

  「宜居」將成為杭州小區特色

  作為東道主的杭州,也將現代化小區的綠色理念搬到了現場,通過展板的介紹,可以看出杭州在小區綠化中,主要體現「宜居」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注重人們在小區中的活動心理和行為特徵,創造出多樣化的活動空間,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從而體現了小區的人性化設計。」工作人員介紹說。

  比如,設計中的小區儘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在各處的景觀設計上賦予他最樸實的大自然的感覺,突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還有在小區內道路設計中,都是人車分流,讓居民安全而且更加接近綠色,讓每一個居住的居民都感到家園的愜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相關焦點

  • 「綠色魔力」帶來詩意棲居 綠色建築項目改變杭州
    杭州越來越綠了。這份綠意不僅是目之所及的茂密蒼翠,還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各類場所——「綠色建築」中。「十三五」以來,杭州已新建綠色建築項目數2740個,總建築面積達到了2.1億平方米,其中高星級綠色建築項目858個,建築面積6368萬平方米,佔比33%。
  • 小村:幹欄式建築點靚鄉村畫卷
    筆者了解到,為打造本土特色的幹欄式建築,帶動當地鄉村旅遊業及附加產業發展,小村鄉在原有橋梁結構上進行改建,增設32米廊道,打造民族特色廊橋,連接小村集鎮和生態茶園觀光帶,形成生態產業片區。近年來,小村鄉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把大力實施特色民居建設、復興幹欄式建築之鄉等工程作為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村民居住環境質量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人文環境。 【來源:鹹豐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泉州舉辦「臺灣少數民族幹欄式建築」體驗活動
    2018年07月12日 10:09:0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12日電 (呂行)為了讓更多青少年了解臺灣少數民族文化,感受閩臺關係的歷史淵源,9日,泉州市社科聯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聯合開展「臺灣少數民族幹欄式建築」
  • 幹欄式建築優勢諸多,佔據南方半壁江山,歷經200萬年依然經典
    據我們了解,幹欄式建築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風格,最早的幹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幹欄式建築,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幹欄、幹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而最為出名的幹欄式建築還是廣南壯族自治區的同胞們所建造的屋宇建造,我們在初中時就已經學習過這種特殊的建築,壯族同胞們使用這種建築由來已久,究其原因:一是壯族同胞居住地多位於崎嶇山區,水資源豐富,村寨大都落建於半山腰,幹欄式建築可以節省大量耕地。
  • 傣族竹樓——幹欄式建築
    傣族竹樓是一種幹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稱為「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築,竹樓體現了傣族人民的居住地的氣候和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傣族處在亞熱帶,村落都在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傣族寨子集居兩三百戶人家,小的傣族寨子只有一二十人家。
  • 泉州市住建局全力助推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
    中國網訊 推廣裝配式建築、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是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建築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間,泉州市建築產業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經過5年的努力,泉州建築產業現代化已基本完成「十三五」工作目標,開始邁入了建築工業化的時代。
  • 遠洋集團在杭州樂堤港商業項目應用WELL健康建築標準
    人民網訊 遠洋集團這兩年在國內的住宅項目不遺餘力地推廣從美國引入的WELL健康建築標準,現在他們的購物中心也應用了這一體系。 遠洋集團即將在杭州拱墅區亮相的遠洋樂堤港,是遠洋商業獨立運營的首個大型綜合體項目,他們將WELL健康建築標準加載到了這個商業項目上。
  • 杭州市委全會: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這意味著,杭州繪就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宏偉藍圖,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十四五時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杭州交出了高分答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杭州更應成為實踐範例。
  • 「博物館裡的科學課堂」系列課程之河姆渡幹欄式建築 | 活動[報名]
    河姆渡幹欄式房屋(模型)   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木製建築遺蹟,經過專家們的復原,我們可以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越地長歌」展廳內一睹河姆渡先民們的居住環境,想像那時的生活場景
  • 寧波發現6000多年的古遺址,出土最早的幹欄式建築,令人驚豔無比
    隨著這些文物不斷的湧現,作為幾千年來建築傑作也映入大家的眼帘,每個時代的建築都有自身的特徵。奉化何家遺址與以往發現的歷史遺址不同的是,此處遺址地域文化特徵顯著,幹欄式建築讓我們再次認識到了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建築構造。浙江寧波這一帶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多雨氣候,一年四季這裡都是比較潮溼的。
  • 杭州市長蔡奇:借鑑國際經驗建設杭州的史丹福大學
    昨日下午,市長蔡奇應邀在杭州師範大學暑期工作會議上作報告,他鼓勵杭師大充分借鑑國際經驗,建設一流綜合性大學,成為杭州的史丹福大學。市委副書記葉明、市政府秘書長許小富等出席會議。  曾在福建師範大學就讀和工作過的蔡奇,對師範大學建設有著特殊感情,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久前的美國之行,蔡奇還專門到訪了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等國際著名高等學府。
  • 綦江 全力打造重慶建築產業現代化基地(組圖)
    (原標題:綦江 全力打造重慶建築產業現代化基地(組圖))
  • 杭州這裡打造首個無車小區!每年多交3600停車費,但小區更安靜了
    錢先生住在杭州西湖區西溪街道文教社區保俶花園,他的車已經在小區裡停了好多年,聽說小區要清理「殭屍車」,錢先生很支持。今年7月,他主動和小區物業、自管小組成員一起,把車子推到了小區邊上的一個停車場。這是小區裡的最後一輛機動車,從此以後,保俶花園真正成了「無車化小區」。
  • ...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今後一個時期城市的空間布局、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都要按照大都市的思維和標準來謀劃,充分展示杭州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容乃大的能力,讓更多的人在這裡擁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人生出彩的機會。——實現現代化是最核心的奮鬥目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杭州交出了高分答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杭州更應成為實踐範例。
  • 美好集團落戶綦江 打造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重慶綦江網消息(記者 王京華)近日,美好集團正式與我區籤訂投資協議,將投資10億元,在綦江工業園區橋河組團打造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據悉,該項目協議投資約10億元,用地約168畝,預計2019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1月竣工投產。
  • 杭州70個經典建築:「翡翠城」150萬m綠城建築博物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蔣敏華19翡翠城150萬m綠城建築博物館不同於其他綠城樓盤的是,翡翠城的建築風格繁多,有綠城產品最常見的經典風格,也有地中海風格、法式風格、現代新古典風格,堪稱「綠城建築博物館」。「翡翠城」是美國著名科幻童話《綠野仙蹤》中創造的一個未來城市概念。翡翠城借鑑新加坡「鄰裡中心」模式,精心規劃約5萬m大體量商業中心「翡翠天地」,這樣的運營模式在杭州可謂獨樹一幟。
  •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截至11月20日,杭州全市實施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02個,完工率100%,全面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年初,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明確將實施300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涉及改造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
  • 幹欄式建築、失蠟法、扣飾……青銅藝術揭開古滇國神秘面紗
    銅扣還原古滇國生活場景幹欄式建築「由於氣候炎熱、多雨潮溼等自然原因,『古滇國』時期的住房多以幹欄式建築為主。這件展品以幹欄式和井幹式相結合的建築風格、計有人物28個、庭前柱間縛飼養家畜若干……」雲南省博物館中英文講解員彭野以這件高11.5釐米,寬12釐米的房屋模型銅扣飾為例介紹,扣飾出土於晉寧石寨山,通過這件展品可以了解到「古滇國」時期的建築風格以幹欄式建築為主。
  • 杭州一小區近20戶人家門口被做了特殊記號,民警排查後竟是……
    走進德澤家園小區裡,就能感受到小區裡喜氣洋洋的氛圍,不少保障家庭都在進進出出、上上下下忙著搬家,吳大哥就是其中之一。吳大哥選擇了25層高樓層,視野十分開闊,窗戶透進來的光照得人暖洋洋的。這也是吳大哥在杭州度過的第四個年頭,現在,家裡燃氣灶已經裝好了,過幾天就可以在新家吃上熱騰騰的年夜飯了。
  • 江漢:示範引領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
    「江漢標準」是將國家城市建設標準與江漢區區域定位相結合,吸收國內外城市設計的新理念、新方法,借鑑武漢軍運會道路提升導則,提出的更高檔次的城市建設標準,該標準全面對標上海黃浦區、廣州天河區,旨在打造全市乃至華中地區精品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綠色建築,將為實現江漢區可持續、高品質、國際化的發展進程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