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談論性?

2020-09-20 廣西瑤醫眾仁堂

 性學習貫穿人的一生,長久以來,人們對性教育有一個錯誤認識。性教育就是性生理教育,其實,性教育包括性知識、性觀念、性審美等內容;科學的性教育不但能幫助孩子坦然接受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而且能夠使其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感,免受性侵害。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談論性?

  1.性教育越早開始越好

  網絡時代,孩子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很多孩子在電視、電影、網際網路上早已看過許多親密鏡頭,甚至連科學節目也在講述動物的性,不要等到什麼「時機成熟」或是青春期來了,才和子女談論性,作為家長,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把握機會。

  2.給予孩子科學的知識

  有些父母總是不好意思,在孩子面前直呼生殖器官或關於性的一些名稱。而採取一些隱晦的說法來代替,這是不合適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給予孩子科學的知識,將有關性的正確名稱教給孩子;父母首先要克服害羞、難以啟齒的心理,自然地說出「陰莖」「陰囊」「陰道」這些生殖器官的名稱。才能談論性侵害等更深入的話題,更好地進行家庭性教育。在孩子表達困惑時,要給予孩子正確的解釋。

  3.承認自己的知識有限

  在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時,父母的知識難免捉襟見肘,父母在回答不上孩子的問題時,不要迴避,不要不懂裝懂,更不要惱羞成怒。父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勇敢地承認自己知識有限。告訴孩子:「你問的這個問題真是太好了,我暫時不知道怎麼回答你,但是我們可以一起來尋找答案。查一些資料,弄清楚這個問題。」孩子就會明白,父母也不是無所不知的人。碰到難題時家人可以一起學習,一起解決。

4.尊重孩子的不同看法

  當孩子表達性想法時,如果這個看法不符合父母的期望。有些父母可能會馬上否定,甚至態度比較嚴厲,其實,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看法。當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可以了解孩子想法背後的原因,肯定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循序漸進地說明這個想法有什麼合理和不合理之處,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長與孩子平等交流,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關焦點

  • 孩子把超市的保險套誤認為是零食,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
    但是,性行為與性教育是兩回事啊,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是為了教他們發生性行為,而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鋒》2018年的報導,我國每年做人工流產手術的人次高達1300萬,位居世界第一,而如今的數據可能更為驚人。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流對身體的危害,反正現在人流手術很普遍,收費也不貴,因此他們就覺得懷孕了就打掉即可。
  • 孩子把超市的保險套誤認為是零食,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
    二、性教育不等於性行為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不知道性的?小學就開始談戀愛,初中就開始有性生活的孩子多了去了!但是,性行為與性教育是兩回事啊,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是為了教他們發生性行為,而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 如何與你的孩子談論「性」
    有些人覺得很難跟十幾歲的孩子談論性。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和尷尬。但如果你為這次重要的談話做了充分的準備的話,你就會感到自然和舒適。寫下你的要點。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在這次談話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如果你想包含安全的性行為相關信息或者你想讓你的孩子知道如何避孕,就把它寫下來。花時間練習。和朋友一起或對著浴室的鏡子複習筆記。
  • 兒童心理學性教育——怎樣和孩子談論「性」才不會談性色變
    幾位心理學家和性健康專家提供了一些方法,讓父母和孩子在談論性的時候感到既普及又舒服。但孩子總有一天會問我們「我是從哪裡來的?」「寶寶都是怎麼鑽進媽媽肚子裡的?」 作為家長不希望和孩子太早解釋這個問題,第一也是因為自己羞於解釋,其次也是害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缺乏技術知識,擔心討論生育問題會導致過早的性行為。但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實際上可能會推遲性行為,或者未來採用更安全的性行為避孕。
  • 作為家長,孩子如何教育?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我是小學在校學生的一名小學家長。作為家長我和其他的家長一樣,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是我們家長理所當然的事。可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家長,沒學歷、沒經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在點滴中不斷學習自我提升。
  • 孩子的性教育,比你想像得更重要,是孩子成長的第一道防線
    「性教育」一直是家長們避而不談的話題,但面對社會上種種性侵事件的發生,讓性教育的話題不得不拿上檯面說。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這又成為許多家長所面臨的問題!2、有助於身心發育如果不提早進行性教育,那孩子在面對不良誘惑時容易鋌而走險,甚至做出極端行為。3、有助於保護自己兒童從小就對〝性〞有初步的了解,那對於陌生人的一些〝不友好〞行為,孩子也才會知道保護自己,這樣兒童性侵案也不會那麼猖狂了。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性教育呢?
  •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三歲前的孩子?建議家長看完!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猶如一張白紙,而家長就像一個畫家,至於最終孩子會成為一幅成功之作還是失敗之作,那就要看家長了。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三歲前的孩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品德培養孩子在三歲之前,他們就像一張白紙,還處於模仿他人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裡,如果家長表現出來的品德不好的話,那麼對孩子的影響自然也是不好的。所以,如果不想自己孩子將來的品德不端的話,家長在這階段就要做好優秀的帶頭作用了。2.
  • 孩子性教育很重要但不敢開口?家長們掌握好這5招,不再尷尬
    很多家長都不重視對孩子的性教育這一塊,認為他們小時候也沒有進行性教育,還不是照樣得好好長大。但是現在的社會和以前的社會不一樣了,存在很多傷害孩子的因素,如果不給孩子做好相關的教育工作,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傷害。有一些家長認為給孩子談論性是一件很尷尬的事,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雖然現在的大多數家長不再談性色變,但是依舊很少有父母能做到和孩子自然的談論性。家長如果能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還可以避免孩子從其他渠道獲取不良的信息。然而,如何用自然的態度回應孩子提出的性問題,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曾經有個寶媽問到,讓孩子與異性父母同浴,是健康的性教育嗎?我對這一問題持否定的態度,下面談談我的見解。
  •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做法是什麼?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第一,去別人家做客,孩子亂跑亂叫怎麼辦?家長需要做的:做客之前家長主動介紹拜訪對象和做客規矩,明確可活動的空間範圍,一旦孩子出現狀況,第一時間制止 。家長需要做的:平復心情,控制情緒,不要訓斥孩子,家長要有耐心,親身示範,量變引起質變。
  • 給孩子報班已經蔚然成風,作為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培訓班?
    看到有位家長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給孩子選擇培訓班?現在已經報了舞蹈和英語,還在糾結要不要再報個美術或書法,唉,家長焦慮,孩子辛苦!與其說是家長焦慮,不如說是家長太過於貪心,想要的太多,而忽略了學習的主體,也就孩子。作為家長到底要怎麼樣給孩子選擇培訓班呢?
  • 孩子老是和同齡人起衝突,作為家長的我該如何教育?
    作為家長,最頭疼的就是這種問題了,有的時候甚至為了避免這種衝突問題的發生,家長們還會減少自己的孩子和同齡人玩耍的機會。 很多家長由於對這種問題的不了解和錯誤認知,就會採取這種做法,但這種做法只能治標不治本,孩子和同伴們的衝突問題只是被壓下去了,並沒有解決。
  • 作為家長,如何正確接納孩子的情緒?你的理解對孩子很重要
    儘管孩子年齡還不大,但是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做一件事情失敗時會覺得沮喪,跟好朋友吵架了也會覺得很悲傷,自己獨立做了一件事時也會很有成就感很興奮……當孩子出現這些好的和不好的情緒時,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只會一味否定孩子的情緒。但是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等於贊同孩子的哭鬧。
  • 孩子為什麼沉迷手機,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預防?
    家長們也清楚地知道玩手機的危害,手機產生的輻射會傷害人的大腦,漸漸地威脅孩子的健康。電子產品就像一把雙刃劍,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無法抵擋手機的誘惑,那就更別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了。如果想讓孩子完全不玩手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讓孩子合理、健康的使用手機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作為家長你需要更多的"地板時間"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作為家長你需要更多的&34;在養育孩子時,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能夠培養一個內在有安全感,外在勇於探索世界的孩子。而在養育的過程當中,卻經常會碰到孩子各種躊躇不前、焦慮不安、拉著父母嘟囔著要陪伴的情況。
  • 當孩子問「我能玩會兒手機嗎?」,作為家長如何回答?
    部分家長會嚴詞拒絕,接著,孩子要麼哭鬧,要麼悶悶不樂,對手機的渴望與日俱增。另一部分家長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吧。」因為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家長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輕鬆了不少。
  •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因此,父母不用太焦慮,更不宜與叛逆的孩子針尖對麥芒。只要認真分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式,就可以從容應對。了解孩子叛逆的4種類型這些相處建議給家長01溺愛型逆反有的父母特別寵愛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會無原則地遷就。
  •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作為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3種能力
    身為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能夠有個美好的未來。 不過希望歸希望,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身為孩子的家長,其實沒有具體的方法,為此大多數家長們,都感到十分著急和焦慮。
  • 作為家長,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前幾天,一位家長朋友跟小以這樣吐槽道:真的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了,一有空就想著玩,就沒看到他主動拿起書本來看過,每次都是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才不情願的去做作業。
  • 作為家長,如何治好孩子的「電子產品依賴症」?
    電子產品提供的網絡平臺正好可以作為他們訴說的樹洞,由於網絡空間的匿名和隱密性,使得孩子容易打開心扉,暢所欲言。而且在網絡裡的各個社區,孩子們很容易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尋找到志同道合的網友,滿足自身的社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