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禹談教育為同學們推薦《戰國策》中的一篇經典歷史文章《觸龍說趙太后》,也作為經典文章選讀系列的第一篇。本系列的目的在於通過讀文章來積累相關的文言特殊現象和古今異義字理解,並積累一部分的議論文素材。
① 用事:指當權,掌管國事。
② 強(qiǎng):竭力,極力。
③ 應為「胥」, 通「須」,等待。
④ 趨:小步快走。
⑤ 謝:道歉。
⑥ 病:有病,動詞
⑦ 郄(xì):同「隙」,空隙,引申為毛病。
⑧ 恃(shì):依靠,憑藉
⑨ 耆(shì):同「嗜」,喜愛。耆食:喜愛吃的食物
⑩ 少:稍微,略微,副詞。
⑪ 賤息:卑賤的兒子。這是對別人謙稱自己的兒子,與現在說的「犬子」「賤子」意同。息:兒子。
⑫ 不肖(xiào):原意是不像先輩(那樣賢明),後來泛指兒子不成材、不成器。肖:像,似。
⑬ 沒(mò):冒昧
⑭ 及:趁。
⑮ 填溝壑:指死後無人埋葬,屍體丟在山溝裡。這是對自己死亡的謙虛說法。
⑯ 竊:私下,私意,表謙敬的副詞。
⑰ 侯:封侯,活用為動詞。
⑱ 微獨:不僅,不但。微:不,否定副詞。獨:僅,副詞。
⑲ 奉:同「俸」,俸祿,相當現的工資待遇。
⑳ 尊:使……尊貴,形容詞使動用法。
㉑ 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國君或王后的死,表明他們的死不同尋常,猶如山陵崩塌,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這裡指趙太后去世。
㉒ 約:捆縛,套。
做法、措施段或者升華段論述:
無論是身為家庭教育的主導者的父母還是學校教育引導者的教師都不能總是低著頭,只知道盯著孩子成長路上眼前三兩步的緩急,卻忘了抬頭看看更長遠的路。中國古人說,「三窮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孩子們要應對人生路上的崎嶇坎坷,不溺愛、不嬌寵是最低的底線。孩子們僅學習文化知識遠遠不夠,每一個人都要積累實際生活的能力,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的運行規律,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人生,追逐真正值得為之奮鬥的事業。
2020適應性測試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
①《三字經》裡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些話引發你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議論文,闡述你的觀點和看法。
智慧的力量在危急關頭甚至能力挽狂瀾。觸龍所在的趙國面臨趙君新亡,秦兵來犯,求援齊國卻被要求以趙太后小兒子長安君做質子。在眾求長安君為質以搬救兵解趙危困之境卻遭到趙威后「必唾其面」這樣強烈反對的情況下,勸諫難上加難。面對盛怒偏執的趙太后,觸龍不正面說理,採取迂迴策略因勢利導,避其所忌、引起共鳴,成功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說服趙太后,讓她的愛子出質於齊,換取救兵,解除國家危難。
西城2020一模
①在達成目標的徵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在發揮作用,比如信念、方法、策略以及反思等等。
請選擇一個方面,將「 的力量」補充完整作為文章標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鐵肩擔道義,承擔天下興亡的責任,方是古今中華兒女的使命。觸龍在趙國外受強秦舉兵,內困於政權更迭動亂時以國家利益為重,挺膺入局,在固執己見的攝政太后面前迂迴勸諫,高屋建瓴,終使趙太后慷慨答應小子質齊,解救內外交困的趙國,解救國家的危機。
石景山202005
①曾國藩曾說:「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這些話引發你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議論文,闡述你的觀點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自擬題目;觀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具有邏輯性;語言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