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有誰還記得嗎?那我們齊背一遍。(生齊背)這首詩表現了母親對子女深深的愛。那麼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體現父母愛子女主題的古文——《觸龍說趙太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藉助課本的注釋和手裡的工具書解決字詞音義問題。
2、教師檢查反饋。以幻燈片的形式將重點的字詞展示出來。
(1)重要實詞:質、少
(2)重要虛詞:及、甚、為
(3)重要句式: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3、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一(1):勸說的起因
二(2-4):勸說的過程
三(5-6):勸說的結果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討論第一部分,了解緣由
(1)觸龍說趙太后的背景是什麼?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明確:三對矛盾。新——趙國內部矛盾;急——趙國與秦國;必、乃——趙國與齊國
(2)大臣強諫後,趙太后是如何表現的?體現了她什麼樣的性格特點?有何後果?
明確:必唾其面;固執任性、蠻橫專斷;使矛盾尖銳化
2、討論第二部分,賞鑑論說藝術
(1)面對強秦急攻,觸龍憂心如焚,但他並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強諫」,他是如何扭轉僵局的呢?
明確:隻字不提「令長安君為質」之事,步步深入。一問飲食住行;二求舒祺之事;三論父母之愛;四論王位承襲
(2)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緩解趙太后的怒氣,緩和氣氛,達到委婉勸諫的目的。
(3)如此做法效果如何?太后的心情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一問飲食住行——太后之色稍解;二求舒祺之事——太后笑曰;三論父母之愛——太后曰「然」;四論王位承襲——太后曰「諾」
(4)由此可以看出,觸龍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機智巧妙、忠心耿耿、巧舌如簧、縱橫捭闔
3、朗讀第三部分,了解結果
(1)觸龍說太后的結果如何?
明確:約車百乘,質與齊
四、研讀課文,體會手法
1、文章對於細節的描寫非常的到位,請同學們找出你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交流分享。
如:描寫觸龍入見太后:「入而徐趨」。
明確:「徐」與「趨」兩個互相矛盾的詞放在一起,生動的刻畫出一位老者想表示恭敬小步快走卻走不動的老態,以動作示其足痛,為下文閒談乃至提出為子謀職做了鋪墊。
2、這樣描寫有何好處?
明確: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五、拓展延伸
話劇表演。要求:在對話的過程中,將觸龍和趙太后的表情、心態演繹出來。
六、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教師做補充。
七、布置作業
1、閱讀《古文觀止》中選自《戰國策》的《趙威后問齊史》
2、自選角度,自擬角度,寫一篇課文讀後感。
3、如果你是觸龍,面對盛怒的趙太后,你會怎麼做?請寫出來。
八、板書設計
觸龍說趙太后
新用事
起因 秦急攻之 三對矛盾
求救於齊
一問飲食住行
說 過程 二求舒祺之事 四個方面
三論父母之愛
四論王位承襲
結果 長安君質於齊 矛盾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