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2021-01-07 中公教師網

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教師招聘教育學中的重點內容,多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經常從作用、例子、俗語、層次等維度來考查,此外主觀能動性的層次和表現易混淆,故整體歸納出來便於廣大考生進行理解識記。

一、概念

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能動作用。它是人的主體性的表現。

二、作用

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三、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層次

從活動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活動構成。每一層次的活動對個體身心發展都具有特殊的和整體性的影響。

第一層次的活動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生理活動。它是個體與環境中的物質發生交換的過程,為維持人的生命服務,與人的身體發展直接相關,也是其他方面發展的基礎。

第二層次是個體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它是人對外部世界能動的、帶有個體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對自己的意識、態度與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認識活動,最高層次是社會實踐活動。對個體來說,具有滿足人的生存、發展和創造需要的意義,是人與環境之間最富有能動性的交換活動,是一種能量的交換。它具有鮮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體現了人的主動選擇。

四、主觀能動性的表現

學生主觀能動性表現在三個方面:

(1)自覺性,也稱主動性。這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基本表現。它表現在學生能根據一定的目標或要求,或在某種情境的激發下,自行採取相應的態度或行動。如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參與活動,課後主動完成作業,主動幫助同學等。

(2)獨立性,也稱自主性。這是自覺性進一步發展的表現。它表現在學生不僅具有自覺性,而且能自行確定或選擇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特點和條件的目標和行動方式,並能在實現目標的行動中自我監督和調控。

(3)創造性。這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高表現。它表現在學生不僅具有自覺性和獨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識,如超越書本、超越教師、超越自己和群體等。

【考題再現】

1.【單選題】個體主觀能動性由三個層次構成,其中最高層次是( )。

A.社會實踐活動

B.生理活動

C.遺傳素質

D.心理活動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三層次。從活動水平的角度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活動構成。每一層次的活動對個體身心發展都具有特殊的和整體性的影響。首先,C選項遺傳素質不屬於此分類中,故可排除。其次依據題中的關鍵詞「最高層次」可知對應的是社會實踐活動的地位,故本題正確答案是A。

2【單選題】「同流而不合汙」、「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了( )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

A.環境 B.遺傳素質 C.個體主觀能動性 D.教育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選項A,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選項B,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基礎),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選項C,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選項D,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從題中「同流而不合汙」、「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可知都強調個體的自身的作用,即主觀能動性,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學校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上次我們針對遺傳和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進行簡要的解釋說明,這次我們來介紹一下另外兩個對人的發展起重要影響作用的因素:學校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一、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主導作用首先,我們要明確這個考點的考查方式是全題型都有可能涉及的,也就是說我們要進行全題型備考,第一個考點就是學校教育是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這個主導作用按選擇題備考,背後的原因要做主觀題備考。
  • 清楚孩子逃學玩遊戲潛意識動機,才能從3方麵塑造學習主觀能動性
    他們非那樣做不可由此表現出不可思議的主觀能動性,在行為心理學裡面概括起來就是:對成就的欲望,以及與他人形成人際關係的需求,或者是內在權威跟存在感的促使。這三個方面就構成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那麼當家長看到孩子們沉浸於遊戲當中不能自拔的時候。如果不弄清楚這背後的心理動機就很難正本清源的解決問題。
  •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考點梳理:馬原-哲學-唯物論-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規定了人們的活動要受客觀規律的制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係首先,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2.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根據上述原理,人們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應當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從實際出發, 努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其次,實踐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基本途徑。
  • 如何以意識覺醒,調動自我的主觀能動性
    如何以意識覺醒,調動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如果熱牛奶的濃香穿越凌晨的夢,意識也會醒來,開始在早晨的空氣中尋它,當牛奶流經,溫柔的動靜蟄伏在身體,天空也醒了唯物主義會認為意識只是一種主觀的生物性附帶產物,意識不被它們承認為實存。
  • 行星式立軸攪拌機在水泥預製構件行業中的「主觀能動性」非常高
    行星式立軸攪拌機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水泥製品攪拌機械,其優異的設備特點在水泥預製構件行業領域中的「主觀能動性」非常高。3、處理攪拌物料的靈活性強,即使是面對苛刻的攪拌環境,複雜的攪拌物料不同原料行星式立軸攪拌機都能從容應對,完成高效、高質量的混合攪拌。隨著國家基建的快速發展,水泥預製構件行業領域也迎來了嶄新的春天,行星式立軸攪拌機作為行業領域專用的水泥製品攪拌機械,以其特有的混合優勢深受設備優化的青睞和認可。
  • 激發主觀能動性,歐文英語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
    原標題:激發主觀能動性,歐文英語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
  •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核心,動力,決定性因素)多因素交互影響內因遺傳前提、可能性主觀能動性決定性作用外因環境可能性變成現實學校教育主導(一)遺傳 前提/可能性1.概念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
  • 創設問題情境等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小組合作模式下,學生們會就學習中的重難點展開分析探討,學生們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養。因此,教師不妨讓小組合作成為物理課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學生們就學習中的重難點,展開分析交流,從而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進而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構建物理知識的成就感。
  • 科普長文揭秘生命為何會具有主觀能動性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說明什麼是能動性?我們又該如何回答上述問題了?夏威夷大學的物理學家 Susanne Still 說,只有當我們能從簡單的第一性原理導出複雜的行為時,我們才能聲稱理解成為一個具有能動性的個體需要什麼。到目前為止,她承認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下面是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的草圖。生物學家Ernst Mayr在他的著作《生物學的獨特之處?
  • 你們的「主觀能動性」要這樣激發
    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是教育教學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生命個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充分認識到:第一,相信學生是發展中的具有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相信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實現的欲望,能夠獨立地解決問題。
  • 「主觀能動性」,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基石」,要怎樣幫娃提高
    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所致。一、怎麼看待主觀能動性?1.自主性、目的性人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先報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目標的,需要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制定目標、計劃和進行的方式等,是有目的而為之的行為。同時在做這件事情之前也是主觀選擇的,而不是被迫接受的。
  • 教育學常考點之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影響因素以及動因是教育學的常考點,其中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知識點比較零散,下面就讓中公講師教你如何快速區分識記這個知識點。(一)內發論(遺傳決定論)關鍵詞:內在需要、遺傳。觀點: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 鞍山石油:首嘗「雙向選擇」,激發主觀能動性
    通過雙方選擇,鞍山公司11座自營站有90%的站發生了人員調整,徹底優化了人員結構,有效的提升了站內管理崗的主觀能動性。幫扶上任。為了能讓新任的管理崗儘快適應新角色,鞍山公司專門組建了基礎工作幫扶小分隊,領導親自帶隊,利用休息時間對加油站各方面業務進行了全面幫扶,共同查找問題,幫助管理崗儘快適應新環境,提升站內的經營管理工作。
  • 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幸福感,都是一種偏重個體與自我的幸福理論
    相較而言,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幸福感都是一種偏重個體與自我的幸福理論,在這兩種理論之中,個人被置於決定性地位,幸福與否以及幸福感的獲得都是依靠個人而來;而社會幸福感則將幸福作為個人的單一感受導向了人我關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尤其是他人、社會對個體的支持與反饋上,這是一種偏社會的理論。
  • 2018考研政治複習: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係
    其中,「一個關係」指的是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係,這不僅屬於高頻考點,同時也是唯物論部分唯一可能命制材料分析題的考點,2018考研考生需要著重複習:   一、知識點闡釋   正確認識和把握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反作用,必須處理好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係:   首先,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 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理論和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
    個體的身心發發展是指個體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身心的有規律的、連續變化的過程,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身心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教學要遵循這些規律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而關於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和有關的相關理論也是教招常考的知識點,那麼,現在就主要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 認識市場經濟的主觀價值論
    我們強調價值的主觀性,不是因為這是我們喜歡的理論,而是因為人類的經濟活動本來就是從主觀價值出發的。門格爾對此進行了充分的說明,他從欲望,一個基本的主觀概念出發,說明滿足欲望需要財貨,財貨滿足欲望的屬性要被認識,所以財貨也是一個主觀概念。不同財貨之間根據滿足消費欲望的遠近,區分為高級與低級財貨,如低級財貨是主觀的,那麼高級財貨也是主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