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確立辯證理性思維 培育務實平和心態
發表時間:2012-06-29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一經推出,受到了幹部群眾的極大歡迎。《辯證看 務實辦》是中宣部「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理論讀物的第十本,在保持前幾年系列讀物一貫特點和風格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凸顯了今年的特點和特色。通讀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一是直面問題的鮮明態度。中宣部理論局組織力量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認真了解幹部群眾的關切,梳理出收入差距如何縮小、房地產調控如何堅持、看病費用如何降低、素質教育如何推進、道德風氣如何提升、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環境汙染如何遏制、反腐倡廉如何深化等8個問題。這8個問題,可以說都是來自群眾、來自實踐,既是關係群眾切身利益、人民群眾最為關注關切的熱點問題,又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著力解決的難點問題,充分體現了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的態度,充分展示了直面問題、聚焦熱點的勇氣。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對立面既統一又鬥爭,推動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世界上萬物概莫能外,社會主義社會也同樣如此,正是存在著的矛盾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只有正視矛盾、不斷地正確處理和解決矛盾,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迴避矛盾,迴避問題,既脫離群眾,也不利問題的解決,無助於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二是認識問題的辯證思維。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面臨不少「成長中的煩惱」,社會熱點難點增多勢所必然。怎麼樣來認識和看待這些問題,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非常重要。《辯證看 務實辦》一書特別強調「辯證看」,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全面、聯繫、發展的觀點,堅持「兩點論」、注重「兩分法」,從國際與國內、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等多角度對問題的現狀、背景、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使讀者認清成績與問題、區分主流與支流、釐清現象與本質,從而形成客觀理性的認識。比如,對於道德現狀怎麼看,《辯證看 務實辦》辯證指出:「我們正經歷道德的進步,也承受著道德的陣痛;我們身邊處處演繹著濃情大愛的『最美』事跡,也不時出現令人寒心的失德行為。」中國的道德狀況是一幅「感動與疼痛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主流進步與問題突出並存」的複雜圖景。因而,我們對存在的問題既不能視而不見、粉飾太平,也不能從一些失德敗德現象簡單推定出「道德滑坡」的結論;既要增強道德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斷推進社會風氣的改善,也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對中華美德的傳承光大充滿信心和希望。 三是解決問題的務實理念。《辯證看 務實辦》注重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對每個問題的解決思路、對中央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措施、目前解決的進程、今後努力的方向等,都進行客觀務實的解釋和分析。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既不掩蓋矛盾和問題,又不隨意許諾,講矛盾問題清清楚楚,講工作進展實事求是,講政策舉措具體實在,講目標方向務實科學。例如,對收入差距如何縮小、素質教育如何推進、環境汙染如何遏制等問題,既分析了體制、機制、制度等深層次原因,也通過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深入解讀,對各方面實際工作進展和成效的交待,對解決問題的前景的展望,讓人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這些問題的高度重視、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對一些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實講清了長期性、複雜性,使群眾增強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希望。 經過新中國60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中國已經進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階段,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中國依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前,引導人們確立辯證理性思維,培育務實平和心態,尤為重要。對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巨大,又要看到問題不少,特別是要認識到有些階段難以逾越,有些問題難以規避。在走向偉大復興的歷程中,中華民族應該成為一個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民族,展現出泱泱大國國民辯證理性的思維、務實平和的心態。(鄭水泉/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