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藉助鏈上指標可以使市場參與者確定誰在交易的另一端,因此投資從未如此簡單。儘管這隻有在加密貨幣市場才有可能,但IntoTheBlock 堅持認為該數據可以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支持。
鏈上指標的力量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加密貨幣市場的最大優勢之一是透明度。通過鏈上分析,任何人都可以確定給定資產中有多少投資者,何時購買以及其成本基礎是什麼。這些關鍵數據集對於確定要投資的數字資產至關重要。
IntoTheBlock使用機器學習和統計模型來提供加密資產的盈利能力和「資本堆棧」的視圖。例如,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使它成為理想的投資工具。
旗艦加密貨幣只有一隻「 鯨魚 」,佔其流通量的1.4%。該地址大約有255,100 BTC,屬於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Huobi。流通的比特幣總量中的其他98.6%分配給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前者持有10.1%,而後者則保持88.5%。
據IntoTheBlock稱,不僅比特幣去中心化,網絡中的持有者數量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按時間擁有所有權」模型估計,近30百萬個地址的比特幣餘額。目前,這些地址中將近63%持有超過一年的1080萬BTC。自去年以來,增長了23.7%。
IntoTheBlock評論道:
「為了給您更準確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五年內沒有轉移的比特幣數量從2019年4月的360萬比特幣增加到今年4月的395萬比特幣。」
Maker等其他資產無法提供與比特幣相同的去中心化水平,如果今天要出售其代幣,其大多數投資者將處於虧損狀態。
實際上,IntoTheBlock的「全球進出錢」模型顯示,持有MKR的地址中有89%處於虧損狀態,而只有3%的地址處於「有錢狀態」。
鏈上指標還顯示,持有製造商的57,520個地址中,只有13個控制著近65%的流通供應。而且,有一個地址可容納近25%的循環供應。
IntoTheBlock堅持認為,這可能暗示著,如果有人要購買MKR,則可能有一個主要地址是為了賺錢而拋售其代幣的地址。
只有使用這種新的資產類別,才能確定資產的集中程度,大持有人可以操縱其價格的能力或對投資者的信心如何。儘管此數據不足以考慮給定的加密貨幣是否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會,但交易對手分析使這一決定變得更加容易。
本文翻譯自:cryptoslate
作者簡介:阿里·馬丁內斯(Ali Martinez)是CryptoSlate的技術分析師,於2012年開始進行外匯交易之後,2014年,他碰到了比特幣的白皮書,對一種去中心化,無邊界且不受審查制度的貨幣的想法著迷,以至於他開始購買比特幣。到2015年,他開始旅行傳播有關比特幣的信息。
翻譯整理:唐華斑竹
作者鄭重申明:截至發文時,作者與文中提及項目皆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