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家政公司,到創辦西安首家「虛擬養老院」,打造智慧虛擬養老院新模式。回憶在西安創業打拼的8年,西安金寶美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梅的感受是:自己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從護士轉行創辦家政公司
1981年出生的薛梅畢業於浙江大學護理專業,走出校門後,她在西安一家醫院的產房做護士。從事嬰幼兒護理工作10年之後,她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2011年,薛梅憑藉專業特長,在蓮湖區註冊成立了家政服務公司,主要從事母嬰護理方面的業務。
創業初期,薛梅憑藉著一腔熱情,拿著教具、教材、灶具、食材等對員工進行家政服務方面的培訓,讓員工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服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公司派出的家政員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薛梅目睹了身邊許多殘疾人、失能老人、智障老人由於兒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生活極為不便,如何能為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呢?薛梅決定拓展公司業務,從原來的嬰幼兒護理拓展到老年人護理。於是2015年,薛梅在蓮湖區註冊成立了金寶美殘疾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公司業務開始涉及到社區養老服務。
創辦西安首家「虛擬養老院」中心
2016年3月,薛梅與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無錫中科西北星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智慧養老發展戰略協議,創建了陝西省首個「社區家園式智能化養老院」。所謂社區家園式的養老院,就是入住老人以一定數量為一個小家,共同居住在社區單元房的小型家庭中養老,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很多老年人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的問題。既減輕了兒女負擔,又符合老年人「落葉歸根」的居家情結。
2018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薛梅又將社區家園養老服務模式進行細化、深化,在西安創辦了首家「虛擬養老院」,公司通過網際網路+智能化養老服務管理平臺的植入,建立健全老人檔案,全面錄入老人的信息,包括健康信息、評估信息、護理信息、家屬信息等,相當於在網絡上建立了一個覆蓋蓮湖區所有老人的大型養老院,老人們依然住在自己家。
1月30日上午,記者在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內的一塊大屏幕上,看到一張電子地圖,地圖上每個小圓點代表一位老人的實時所在位置。電話鈴聲響起,大屏幕上就會切換到對應位置的老人家,是需要送餐、護理還是有突發情況,在視頻中一目了然。薛梅說:「比如老年人需要買菜,用專用電話告知我們,我們會聯繫附近的第三方商家提供商品。」薛梅說,網際網路技術的運用使得子女可以隨時通過視頻看到老人的情況,安心工作。
西安的創業環境變化很大
回憶起在西安打拼的這8年,薛梅告訴記者,「沒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我應該不會像現在這麼成功。」薛梅說,近些年,西安在創業環境上變化很大,很多時候都是政策送上門,她去諮詢相關政策的時候,工作人員的講解細緻入微。
薛梅說,這8年時間,她深深感受到了創業的艱辛與不易,但她也是幸運的,在創業期間得到了西安市商務局、人社局、婦聯、殘聯以及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的幫助。「市商務局和人社局組織培訓,市婦聯為我們做宣傳,市殘聯還組織一些企業舉辦慰問活動,市民政局提供辦公場地,給予補貼。」薛梅說,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她會更加專注養老服務,將公司做大、做強,成為西安養老行業一張名片。
文/圖 記者張雷 實習生賈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