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制一張「心理名片」
心理學關鍵詞 名片效應
名片,是一種自我介紹的小卡片,上面寫著本人的姓名、頭銜和通訊地址。在今天的社會裡,名片廣泛用於人際交往中,它的目的在於讓對方了解和認識自己,更好地融洽雙方的關係。而這裡所說的名片卻是一種「心理名片」。這是為了讓聽眾容易接納自己的觀點,就先向他們介紹一些能夠接受的並且與他們有共同點的觀點。這種「心理名片」所起的作用,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名片效應」。
美國總統裡根曾使用過「名片效應」。在競選過程中,有一次向一群義大利血統的美國人講話時,他說:「每當我想到義大利人的家庭時,我總是想起溫暖的廚房,以及更為溫暖的愛。有一家人住在一套稍嫌狹小的公寓房間裡,但已決定遷到鄉下一座大房子裡去。一位朋友問這家一個12歲的兒子託尼:『喜歡你的新居嗎?』孩子回答說:『我們喜歡。我有了自己的房間,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間,我的姐妹們都有了自己的房間,只是可憐的媽媽,她還是和爸爸住一個房間』。」這個笑話拉近了他與選民的心理距離,有效地推銷了自己的形象。這就是一種名片效應。
有位剛大學畢業的青年應聘了幾家單位,都被拒之門外,他感到十分沮喪。最後,他又抱著一線希望到一家公司應聘,在去之前,他先打聽了一下該公司老總的歷史,結果發現這個老總也有過與自己相似的經歷。這個發現讓他如獲至寶。應聘過程中,他適時地與老總談起自己的求職經歷,以及自己的感受。果然,這一席話博得了老總的同情和關注,再加上他本身出色的表現,最終他被錄用為業務經理。他用心理名片為自己在這家公司謀得了一席之位。
恰當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儘快促成人際關係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應有的作用,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態度,尋找積極的、對方可以接受的觀點,製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
心理學關鍵詞 心理換位
面試是一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可以直接考察應聘者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用人單位普遍會採用這種方法。如能心理換位,去思考招聘者的想法必然中的。
02◆ 請你做一下自我介紹,好嗎
某專家為應聘飼料企業售後服務崗位的應聘者設計了一個答案:非常樂意向貴公司介紹我自己。我的基本情況,求職簡歷上已寫明,這裡我就不再重複了。我要強調的是,我性格豪爽,善於交友;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樂於溝通。這些特點會使我在售後服務工作中與客戶有良好的溝通,生活上能廣泛結交朋友,這對鞏固老客戶、發展新客戶都有利。因此我認為我的性格最適合做公司的售後服務工作。
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上述回答有三個優點:一、言簡意賅,意思表達到位;二、重點突出,整個答案圍繞著溝通、交友展開;三、中心明確,即以工作需要為中心,適應面試官的需求心理。
03◆ 你的薪酬期望是多少
面試官的這個問題,其實包含著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確實想了解應聘者的薪酬期望與應聘公司能提供的酬金之間的對比關係,另一方面,面試考官期望從側面了解一下應聘者的自信心。
04◆ 除本單位外,你還應聘過其他單位嗎
對此問題,如果應聘者回答「沒有」,那麼,在當今雙向選擇的條件下,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因此,不妨這樣回答:應聘過,但根據我的專業及性格特點,我認為在所有應聘崗位中,現在我所應聘的工作崗位,最能發揮我的專業和個人特長。
05◆ 你對瑣碎的工作是喜歡還是討厭,為什麼
這是一個兩難問題。如果說「喜歡」,似乎不合人情;如果說「討厭」,但幾乎每份工作都有瑣碎之處,面試官也會不樂意。大致可以這樣回答:瑣碎的事情在絕大多數工作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瑣碎的事情需要做,我會認真、耐心、細緻地把它做好。
心理學關鍵詞 對比效應
人們在認識某一個事物時,如果把與它相關的事物列舉出來,進行參照對比,就更能顯示它們各自的特點,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對比效應」,也稱作「感覺對比」。
「對比效應」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買東西時,不會看到想要的東西馬上就買,通常會多次比較,最終選擇物美價廉的那一家。相貌平平的一個女子,站在「西施」面前黯然失色,如果正好「東施」走了過來,對比之下,她就立即光彩照人了。
之所以會形成「對比效應」,是由於相似或相反的兩種事物,在大腦皮層中產生相互誘導作用,在對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單獨出現在大腦皮層中的事物,缺乏對比的誘導作用,顯得平淡而不易記憶。
在求職面試中,如果你善用「對比效應」,就會讓你從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小姜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做技術的公司面試,前去面試的人很多,甚至有一些還是業內的精英。第一輪面試完畢後,小姜和其他應屆畢業生站在公司門外等候消息。過了一會,招聘經理來到他們面前說,經過對比,公司還是決定聘用一位有經驗的人才,你們都不太合適,為了表示歉意,公司決定送給每人一本紀念冊做留念。大家都很沮喪,很多畢業生隨意地用一隻手接過招聘人員雙手遞過來的紀念冊。只有小姜雙手握住紀念冊,恭敬地說了一聲:「謝謝您!」招聘經理眼前一亮,微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詢問他叫什麼名字。第二天,小姜接到了招聘經理的電話,讓他下周就去上班。後來他得知,正是他和其他畢業生不同的恭敬表現給招聘經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最終破格錄用了他這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
在物理學上,事物有了參照物才能確定正確的坐標。求職面試中也是這樣。去一家單位面試的人肯定不止一位,每一個面試者都可能成為其他人的參照物,招聘人員有了參照物才能夠真正認識你的價值,所以,如果你在面試中能很恰當地表現自己,讓其他人成為你的參照物,那你自然會吸引招聘人員的眼球,促使他將橄欖枝伸向你。
心理學關鍵詞 馬太效應
在社會生活中,有一些很普遍的現象,如社會總是給予名人更多的榮譽和嘉獎,而對於那些尚未出名的人才,即使他有了驚人的成果,也很難被社會承認,甚至遭到非議和質疑。在求職的過程中,有些人已經有了單位的聘用書,可是他還會接到更多單位的聘用書,而有些且不說聘用書,他可能連一次面試的機會都很難有。這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被稱之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章中的一則哲理故事:
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筆錢財,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回來了。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這筆錢財,我已賺了它的10倍了。」於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這筆錢財,我已賺了它的5倍了。」於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這筆錢財,我一直存著,因為怕丟失就一直沒有拿出來。」國王聽後,立即將第三個僕人的那筆錢財賞給了第一個僕人。這則故事的結尾寫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效應」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就求職面試而言,他與求職者所學專業及個人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不可否認,每個人所學的專業有熱門和冷門之分,熱門專業就業範圍相對較廣,職位設置肯定會多一些,學熱門專業的人相應獲得工作的機率也就比較高。專業冷熱之分雖然在擇業過程中起著一定作用,但是,既然設定了專業就一定會有相對應的就業崗位,所以,擇業中起著更重要作用的是個人素質。
因此,要想求職成功,僅僅臨陣磨槍是遠遠不夠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為你求職面試時獲得正面或負面「馬太效應」埋下伏筆。
心理學關鍵詞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的。1963年,洛倫茲為了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就用電腦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一天,他把一個方程式中的中間解0.506取出,精確到0.506127後再放回原方程式。
結果卻讓他非常驚奇,原來精確後的數值所得出的最終值,竟然與之前的數值發生了巨大的偏差。隨後,洛倫茲經過研究得出了結論:誤差會以指數形式增長,因此一個微小的誤差隨著不斷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後果。同理,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初始條件發生了細微的變化,也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後來,洛倫茲在一次重要的講演中以蝴蝶為喻做了總結: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中的緣由是,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這種氣流又會引起空氣系統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引起像漣漪一樣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地方的天氣系統發生巨大的變化。由於他精彩的演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蝴蝶效應」一說聲名遠播。
「蝴蝶效應」強調的是細節的意義,正因為細節無處不在,所以,「蝴蝶效應」也常常發生著作用。在面試中,一位應聘者因為一個小小的細節而與一份好工作失之交臂也是常有的。
小孫因原來單位沒有提供足夠的升職空間,所以決定跳槽。在參加招聘會的那天早上,匆忙間碰翻了水杯,將放在桌上的簡歷浸溼了。但他沒有備用的簡歷,只好將簡歷簡單地擦拭了一下,就塞進背包。在招聘現場,小孫看中了深圳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廣告策劃主管崗位,當他投遞簡歷時發現簡歷上不光有一大片水漬,而且因為被放在包裡揉搓,再加上鑰匙等東西的劃拉,已經不成樣子了。他努力將它弄平整後,硬著頭皮遞了過去。在簡單交談過程中,招聘人員對他印象不錯,所以他得以參加三天後的面試。
面試過程中,小孫表現非常活躍。無論是現場操作,還是為虛擬的產品做口頭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錯。面試結束後,一位負責人對他說:「你是今天面試者中最出色的一個。」然而,一周過去了,小孫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他忍不住給那家公司打電話詢問。負責人說:「其實我對你是很滿意的,但是老總看了你的簡歷後說,一個連簡歷都保管不好的人,是不會管理好一個部門的。」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面試中,你的任何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都與你的命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正用還是反用,全在你一念之間。
● 心理測試 ●
09第一天上班你會帶什麼?
從第一日上班必定要帶的物件,可以看到你的事業心和工作態度。假如今天是你第一天上班,請你想想,下邊哪一樣你一定要隨身攜帶?
A. 紙巾/毛巾
B. 化妝品
C. 筆記簿/電子秘書(快譯通)
D. 工作證/身份證
E. 針線包
答案解析:
選A—— 你這個人沒有野心,屬於默默耕耘不問升職只求加薪的類型。你的工作態度非常好,只要肯鑽研一定會得到上司的賞識。
選B—— 你好出風頭,即使集體努力的成果你都會爭功。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良好的人緣是必要條件。
選C—— 你的事業心非常強,達不到目標你不會輕言放棄。因為你的自尊心強,而且對自己要求高,所以會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
選D—— 你的優點就是愛鑽研,而且懂得人情世故。處事圓滑的你,經常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幫助調解公司內大大小小的爭執。
選E—— 頭腦精明的你,做什麼都可以很快進入角色,所以能得到老闆的重視。你的野心很大,相信已經有一個全盤計劃,打算逐步向高層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