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是如何學習睡眠的?

2020-12-04 東方出版社


睡覺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們被告知要多睡、要睡好、要睡得有「質量」,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英國精神分析大師達裡安·利德在《我們為什麼睡不著》一書中,梳理了從古至今人們對睡眠和失眠的認識變遷,對那些已經成為默認假設的睡眠相關概念提出了質疑。他告訴我們:人們對睡眠的一切認知,也許都是謊言!


以下文章即《我們為什麼睡不著》選摘。



嬰兒如何學習睡眠


如果對睡眠的關注會阻礙睡眠,那麼有沒有另外一種關注可以促進睡眠呢?


睡眠社會學家西蒙·威廉士(Simon Williams)介紹了哲學家莫裡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一項觀察,該觀察提出了一些有關失眠的關鍵問題。


「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信徒通過模仿神的生活場景來召喚神祇,我則通過模仿睡眠者的呼吸和姿勢來求得睡眠的拜訪……有一瞬間,睡眠『降臨』了,降臨在了我對它本身的模仿之上,而我成功地成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通過與睡眠者保持一致,我們入眠了,這一過程就好像是我們複製了自己對睡眠者的想像,從而變成了他們。一位患者這樣描述自己的就寢習慣:「你必須假裝睡覺才能睡著。」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既然我們不能通過模仿駕駛員的肢體語言來學會駕駛,也不能通過模仿他人的身體動作來進行任何日常的人類活動,那麼我們真的會因為對睡眠的模仿而被哄騙入睡嗎?


幾位睡眠研究者指出,抱怨自己失眠的人通常都會和身邊的另一個人進行比較,表示自己想和那個人睡得一樣久。梅洛-龐蒂注意到:在準備睡覺時,人的行為會表現得好像自己已經睡著了一樣,並且至關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涉及與睡眠者(也就是其他人)的隱性認同。我認為重點不在於對睡著的自己的認同,而是在於對第三方的認同。為了入睡,我們需要變成睡著的他人。


儘管這個說法聽起來很讓人驚訝,但這不正是我們在人生之初所經歷過的嗎?為了把嬰兒哄睡,我們會讓嬰兒儘量靠近母親的身體,並按照母親的呼吸節奏進行調整。當母親的心跳和呼吸變得緩慢時,孩子的心跳也緩慢下來。在子宮裡的時候,嬰兒的呼吸速度就已經在隨著母親的活躍和睡眠而加快和減慢了。


的確,許多人在成年後都會嘗試通過減慢呼吸來進行入睡的準備,就好像他們的身體節奏與一個虛擬或真實的夥伴同步了一樣。在20世紀40年代,醫生會把聽診器的聽筒放在失眠患者的耳朵裡,聽診頭則放在他們的心臟上方,以產生類似的效果。同樣,母親睡眠的中斷常常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睡眠,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到成年。



當我們談論嬰兒在生命的最初幾周和幾個月內對晝夜節律的適應,以及他們對睡眠的學習時,說的不就是嬰兒對母親對晝夜節律的適應的適應嗎?


母親睡眠方式的變化會與孩子相互作用,比如眾所周知,孩子在3個月左右大時會出現睡眠變化,可以安穩地從午夜時分睡到凌晨5點。此時嬰兒的睡眠變得更加健康了,光照和溫度的季節性變化對這種改變的影響似乎很小。在睡眠期間,嬰兒肯定會醒來幾次,但很快就會再次入睡,大多數父母根本不會意識到孩子的睡眠有間斷。


在一項早期研究中,克萊特曼的確提出過,睡眠是一種建構。他認為嬰兒在出生後10~14周的變化是他們「最早學到的表演之一」,從「必要的覺醒」轉變為「選擇性的覺醒」。當父母吃飯時,嬰兒似乎最容易甦醒,就好像嬰兒對父母正在做的事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在這段時間內,嬰兒在白天的睡眠時間減少,夜間的睡眠時間增加,同時夜間進食減少。從此時直到6~7個月大時,嬰兒夜間睡眠的平均小時數趨於穩定。



於是,睡眠的分布發生了變化,進食從最初的晝夜無規律變得更加有條理,也更加適應晝夜周期。正如克萊特曼所觀察到的那樣,這是一種「適應過程」。通過適應每日的生活習慣,嬰兒最初約為一小時的休息-活動周期被「修改、扭曲和部分廢除」了。我們可以注意到,克萊特曼研究中的母親大多按照嬰兒的需要安排日程,而僅僅幾十年前,為了加速嬰兒的社會化,人們往往不在夜裡給嬰兒餵奶,而是放任他們哭鬧。


後來的研究還發現,嬰兒的睡眠節奏向一般晝夜周期的過渡,是與嬰兒和撫養者的互動融合在一起的。特奧多爾·黑爾布呂格(Theodor Hellbrügge)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細緻的研究,闡明了嬰兒怎樣從更短的周期過渡到普通人的生理節奏。這些研究表明,最早影響嬰兒睡眠的外界因素是與母體的接觸和對黏膜的刺激,明暗則是決定節律的次級因素,此外,成年人的注視和言語對嬰兒建立節律也有影響。



看來,嬰兒與他人的關係是很重要的。而且,母親自己的睡眠-覺醒周期將影響她對嬰兒感知周期的適應性。儘管母親可能按照嬰兒的需要進行餵養,但也會被自己的日常活動方式和情感特性影響,這些影響決定著母親對嬰兒的反應,而嬰兒會意識到母親的反應能力、反應速度、對嬰兒活動的興趣、缺席,以及其他許多照料的細節。桑福德·吉福德(Sanford Gifford)指出,嬰兒對母親想睡覺或保持清醒的意願高度敏感,因此孩子睡眠節奏的演變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與母親的關係來調節的。


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嬰兒的睡眠方式會在大約3個月大的時候穩定下來?為什麼嬰兒會在此時開始出現深層慢波睡眠,並且睡眠的開始階段從快速眼動睡眠變成了非快速眼動睡眠?


答案似乎很明顯:這和母嬰關係的發展有關。嬰兒研究者研究了母嬰之間交互作用的範圍和質量。3個月大時,睡眠模式穩定的嬰兒與不穩定的嬰兒之間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起初,研究者試圖將哺乳的次數與睡眠模式聯繫起來,然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結果。直到研究者不再緊盯著哺乳這件事不放,轉而檢查其他因素時,他們才意識到:母嬰之間的玩耍與互動是影響嬰兒睡眠模式的主要原因。母嬰一起做的事情越多,嬰兒的睡眠模式就越容易建立。



許多研究還認為,嬰兒在3個月大的時候發展出了預期和延遲滿足的能力,這也同母親在哺乳前後與嬰兒的互動有關。預期和延遲滿足能力使嬰兒不會在飢餓時立刻崩潰,而是期待著母親的到來,因為嬰兒知道母親會來餵自己,也知道伴隨著餵奶還會有一些肢體接觸。在這個階段,母親會減少在夜間給嬰兒餵奶的次數,似乎嬰兒已經能夠意識到母親的暫時離開並不意味著母親消失了。


許多研究者從其他角度對這一年齡段的嬰兒進行了研究,他們都將上述結果與某種預期能力聯繫起來,預期能力體現了嬰兒明白母親有時會離開,但也終會回來。



然而這個能力絕不是天生的。在有些嬰兒的眼裡,母親一旦離開就像是進入了黑暗的無底洞,或是意味著某種背叛。這些嬰兒可能在母親回來後並不回應母親,只是看著某處發呆,或機械地搖搖擺擺。長大後,他們可能仍會把伴侶或朋友的離開視為殘酷無情的舉動,因此在人際交往中選擇迴避或報復對方。


這樣的人需要一種心理上的手術,心理治療可以把母親的來來去去象徵化,對其賦予某種意義,從而讓他們得以承受其他親密關係中的分離。這一切可能都與嬰兒3個月大時的睡眠模式固化和連續多小時睡眠的能力有關,個體在睡眠模式固化上的差異也與象徵化過程的差異相一致。


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那麼又會引出其他問題:失眠是否也與上述過程相關?如果一個人總是不確定母親會不會回來,他的睡眠狀況將會怎樣?如果母親拋棄了我們,我們該為她做什麼?我們的價值是什麼?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睡不著

[英] 達裡安·利德 / 著

2020年11月

東方出版社

相關焦點

  • 0-1歲嬰兒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前言:嬰兒有一個好的睡眠習慣對他自己的發育和家長來說都至關重要。通過學習婦幼保健院醫生的課程,學習到很多知識,所做的筆記如下:主要從三個大的方面講解:1.什麼是健康的嬰兒睡眠?2.為什麼要關注嬰兒的睡眠?3.家長應該怎麼來做?
  • 嬰兒睡眠培養方法及注意事項
    反對睡眠訓練的人聲稱嬰兒安頓方法涉及哭鬧,這會對嬰兒造成心理傷害。因此,問題是,睡眠訓練對嬰兒有幫助還是傷害?什麼是睡眠訓練?不管您是否意識到,您都在教孩子(換句話說,就是訓練)寶寶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如何入睡,如何讓她入睡。大多數嬰兒學會在心理上將特定的狀況,活動或道具與出生後幾天或幾周內入睡的行為聯繫起來。這些被稱為睡眠關聯。重複是進行關聯所需要的全部。
  • 如何選購嬰兒睡袋防踢被保證寶寶睡眠
    幾年前,當我們還是女生,我們瘋狂的沉迷於搶車位、著迷於各類奢侈品、沉醉在每天的化妝搭配中,我們想的只有如何讓自己更亮麗更有型,飯局是必修課、酒吧是聚集點。  如今我們陸續的步入婚姻殿堂,隨之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小天使降臨到我們身邊,我們成為了最最幸福的「媽咪、爹地」。從此以後、翻天覆地!約會前我們不會再花一小時打扮自己,因為我們最在意的是誰家的寶寶最可愛。
  • 3 個月嬰兒趴睡窒息身亡,如何確保嬰兒睡眠安全?
    近日,一則「嬰兒趴睡窒息」的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將 3 個月大的女兒單獨留在房中並讓她趴睡,大約兩小時後,媽媽發現女兒不幸身亡。這條新聞讓很多人痛心,也將嬰兒睡眠環境安全這一話題推到了大眾的視線中。
  • 被「嬰兒般的睡眠」騙了多久?網友:改為嬰兒爸爸的睡眠就對了
    小時候經常看到一個床墊廣告,有一句經典的廣告語:「嬰兒般的睡眠」。年幼無知的時候聽到這個廣告語簡直羨慕,乖巧、安靜、溫柔、熟睡的嬰兒睡眠應該是每個成年人想要擁有的吧。有娃之後才知道這個廣告的有多坑。反正我是被騙了二十幾年了,知道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嬰兒般的睡眠」。過來人告訴你,什麼是真實的嬰兒般的睡眠?
  • 被「嬰兒般的睡眠」騙了多久?網友:改為嬰兒爸爸的睡眠就對了
    小時候經常看到一個床墊廣告,有一句經典的廣告語:「嬰兒般的睡眠」。年幼無知的時候聽到這個廣告語簡直羨慕,乖巧、安靜、溫柔、熟睡的嬰兒睡眠應該是每個成年人想要擁有的吧。反正我是被騙了二十幾年了,知道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嬰兒般的睡眠」。過來人告訴你,什麼是真實的嬰兒般的睡眠? 驚跳反應、哼哼唧唧、扭來扭曲、夜醒多次、一放就醒、入睡困難、哄睡1小時,入睡10分鐘......
  • 嬰兒的睡眠規律、睡眠時間和安撫入睡的方法
    不過孩子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睡眠模式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健康的寶寶即使快1歲了,晚上也無法連續睡超過6小時。 有意思的是,其實嬰兒的睡眠周期和成人不盡相同。小寶寶處於快動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階段的時間(容易做夢的階段)要相對多得多(成人約20-25%,嬰兒約50%),並且各個睡眠周期也更短。
  • 嬰兒睡眠培訓是個什麼鬼?
    近日,一則新聞讓很多父母感到痛心:一位新手媽媽在睡眠諮詢師的指導下,訓練寶寶睡覺,最終導致嬰兒窒息死亡。眼下,像這樣的「睡訓」群為數不少,即便收費高昂,很多年輕父母也仍然趨之若鶩。睡眠訓練究竟靠譜嗎?記者展開了調查。
  • 3個月大嬰兒被活活悶死!嬰兒該如何安全睡眠
    並且在付費之後接受所謂老師的指導,練習寶寶獨立睡眠的技能。媽媽通過監控在外面加觀察房間裡面寶寶入睡情況,結果在看到寶寶趴睡並且腳被卡住的情況下,這位媽媽還是無動於衷,堅持老師說的不要打擾寶寶獨立入睡的理念,最後孩子被活生生地悶死,而且還在親媽的監視下。
  • 睡眠是寶寶需要學習的能力
    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這還真不是那麼回事,嬰兒般的睡眠都是騙沒養過孩子的小姑娘小夥子的。 真相是:睡眠是寶寶需要學習的能力,就像讀書寫字一樣。這個觀念的確很令人費解。對我們成人來說,睡覺是很自然的事情,為什麼還需要學習呢?
  • 七木‖睡眠少的嬰兒智力較低?
    七木枕:國外的一項調查顯示;嬰兒每天睡眠充足與否,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呈正相關。如果睡眠不足,大腦疲勞長時間得不到恢復,將會導致反應遲純、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理解力下降。睡眠與智力發育的關係睡眠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作用重大。
  • 嬰兒枕,給寶寶的睡眠呵護
    適宜的時機,不是一個規定死的數字概念,而是寶寶自身覺得舒適,沒有影響睡眠及呼吸。2歲後,隨著身體的發育,孩子的肩部逐漸增寬。為了保護正常的生理彎曲,維持睡眠時正常的生理活動,睡覺時還是應該使用枕頭的。麻麻們在給寶寶選擇嬰兒枕頭時,要注意枕頭的軟硬度、長寬高度、枕頭面料、枕芯填充物等等。另外,不建議給寶寶使用夾頭的枕頭,強制固定寶寶頭部,會影響頭部發育,影響睡眠質量。
  • 2-12個月大嬰兒睡眠的變化
    嬰兒從 2 個月到 12 個月,睡眠時間如何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白天睡得少小睡之間醒來的時間更長夜間睡眠時間較長,夜間醒來較少總體上需要的睡眠變少嬰兒睡眠周期持續約 40 分鐘。每個周期由活躍睡眠和靜態睡眠組成。嬰兒在活躍睡眠期間四處挪動並發出哼聲,在靜態睡眠期間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在每個周期結束時,嬰兒會醒來一會兒。他們可能會煩躁啜泣、呻吟或哭泣。在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前,他們可能需要幫助安定一下。
  • 嬰兒睡眠指南:關於「哭泣睡眠訓練方法」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大聲哭出來」(也被稱為「消除睡眠訓練」)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它們經常在父母、兒科醫生和心理學家之間引發激烈的爭論。繼續閱讀,了解更多關於這類方法的信息,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對你的寶寶是否安全。 哭泣睡眠方法是如何工作的? 睡眠訓練可以教你的寶寶發展自我安撫機制和促進獨立的睡眠。
  • 實用嬰兒睡眠法,輕鬆搞定寶寶的睡眠
    我很滿意,這樣我和孩子都不累,也不折騰,對於晚上的睡眠是一個良好的開始。睡眠訓練讓一家人都受益。我是使用程序育兒法來訓練嘟嘟的睡眠的,其實操作方法並不難。E.A.S.Y程序睡眠法我曾經反覆提及,這是按照吃、玩、睡的順序來安排嬰兒的日常活動,使嬰兒的生活形成規律,有助於嬰兒的發育和媽媽的休息。
  • 嬰兒安全睡眠的注意事項及建議
    了解如何為寶寶創造安全的睡眠環境。嬰兒床和成人床的一般建議確保嬰兒床/床的位置遠離電源,加熱器,電器,燈和窗戶。嬰兒床/床應遠離窗簾繩或其他可能纏繞嬰兒的繩索或繩子。確保嬰兒床/床上方的牆壁上沒有任何東西可能掉落到您的孩子身上。使用牢固牢固的床墊。床墊和嬰兒床的框架之間應沒有縫隙,床的床墊與床欄或牆壁之間也不應有縫隙。
  • 怎樣照顧嬰兒最省心省力?把握睡眠的秘密讓父母事半功倍
    同輝家政育嬰師阿姨讓你把握寶寶睡眠的秘密,讓寶爸寶媽事半功倍。寶寶是身體發育的黃金期,有優秀育兒家政阿姨的經驗引導,對家長來說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睡眠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不僅因為睡眠佔一個人生活的1/3,而且因為睡眠可以補充一個人每天消耗的能量。那麼對於嬰兒寶寶們來說,怎麼才能讓睡眠更有質量呢?
  • 探尋美國嬰兒助眠包巾加速嬰兒睡眠的秘密
    探尋美國嬰兒助眠包巾加速嬰兒睡眠的秘密2016-05-20 16:22:5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在劉璽誠教授發表的《中國0-5歲兒童睡眠習慣及睡眠障礙的現狀》[ 研究中顯示,我國城市5個兒童當中,至少有一個存在睡眠質量問題。
  • 嬰兒睡眠指南:5個常見的睡眠問題和解決方法
    由於嬰兒出生時就習慣了在噪音、觸覺刺激和搖晃中入睡。卡普博士建議,逐漸用白噪音取代搖擺音樂(你可以播放CD)。卡普博士說,如果你連續四五個晚上在搖寶寶睡覺的時候播放這些聲音,他就會開始與睡眠建立一種新的聯繫,他也會更容易從你的手臂中入睡到躺在嬰兒床上入睡。
  • 一圖讀懂丨嬰兒睡眠之睡眠環境
    一圖讀懂丨嬰兒睡眠之睡眠環境 2021-01-07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