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寶寶需要學習的能力

2020-08-27 可可媽王榮

提到寶寶睡覺這件事,很多人會說:不就睡個覺嗎?有那麼難嗎?困了自然就能睡。

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這還真不是那麼回事,嬰兒般的睡眠都是騙沒養過孩子的小姑娘小夥子的。

真相是:睡眠是寶寶需要學習的能力,就像讀書寫字一樣。這個觀念的確很令人費解。對我們成人來說,睡覺是很自然的事情,為什麼還需要學習呢?

因為寶寶的感官和身體都在飛速發育中,發育的結果就是讓他們的神經系統和身體更為協調,這個過程對睡眠有促進也有幹擾。

在這個協調過程中,我們需要協助寶寶學習利用對睡眠有利的因素,避開幹擾。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寶寶需要熟練掌握一系列的能力。

身體和肌肉的控制能力

小嬰兒生下來神經系統對身體是沒有控制能力的,他們的一些動作大部分是無意識的原始反射,比如驚跳反射。接下來他們的神經開始慢慢有了控制身體的能力,這是一個從頭到腳的過程,嬰兒先抬頭,抬胳膊,翻身,爬行,站立,行走。

大部分的寶寶在月子裡的睡眠都是非常好的,一旦開始翻身,這個好睡眠就會受到幹擾而變糟糕。因為開始翻身時,寶寶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而在入睡和夜醒時翻身。

剛會爬時,寶寶會在睡前爬來爬去不睡覺。會站立後,寶寶又會反覆的站起來影響入睡和夜醒。

這其實都是因為在大運動發展初期,寶寶是很難控制自己的身體的。很多家長選擇在這個階段通過控制寶寶的身體來幫助他們入睡,比如翻身就用枕頭擋著,爬就抱起來哄。

短期內確實有一定效果,但是從長期看,卻拉長了寶寶對自己身體控制能力學習的過程。

睡眠最需要的一個能力,是放鬆。而運動中肌肉是緊張的。如何從緊張切換到放鬆,並且切換自如,則是寶寶需要學習的睡眠能力之一。

如果寶寶是自主入睡的,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如何從緊張到放鬆。唯有這個技能熟練了,寶寶才能快速入睡。這個技能就像寫字一樣,也是熟能生巧的。

如果我們沒有給寶寶機會自主入睡,他們就很難學會控制肌肉從緊張到放鬆,這樣一來,他們可能到很大都會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

我見過很多2歲多3歲多的寶寶,自從不再抱睡奶睡開始自主入睡後,就一直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在嬰兒期熟練掌握控制肌肉從緊張到放鬆的能力。

感官處理/屏蔽信息的能力

小嬰兒剛生下來視覺和聽覺都是沒有發展的,也就是說他們這個階段是聽不到也看不到的,大部分寶寶在月子裡都睡得很好。

但是,很多寶寶出了月子,白天的睡眠就開始不好了,睡得短,有的寶寶還入睡困難。為什麼?因為他們的聽覺和視覺發育了,突然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出現在他們面前,像一個巨大的刺激,他們知道如何屏蔽掉這個刺激。

這就好比打開了電視開關。到了睡覺時間,卻不知道如何關掉。而關不上就睡不著覺,睡著了還可能會被吵醒。

相比成人,小嬰兒的感官是全然開放的,不像我們成人可以有選擇的處理信息和屏蔽信息。大家可能會發現小孩子總能看到一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比如路邊的螞蟻,彩圖上的一個小點。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這種開放就會導致睡眠問題。因為入睡是需要把一些感官上獲得的信息屏蔽掉,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體上。

自主入睡的寶寶在入睡前會有一些自我安撫的行為,比如吃手,玩安撫巾,搖頭,舔嘴唇,抓媽媽手等等。這其實是一種幫助他們屏蔽感官信息的刺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行為。

寶寶通過學習自主入睡,就會獲得這種屏蔽刺激的能力。或者說,這種屏蔽刺激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很多奶睡的寶寶在斷奶後會入睡特別困難,入睡會非常興奮。主要原因就是,之前他們屏蔽刺激是藉助了外界手段,媽媽的奶。一旦失去了外界手段,自己就沒有辦法去拼屏蔽外界刺激。

處理身體內在信號的能力

4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在睏倦的時候,是會發出睡眠信號的。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及時安排他們睡覺,慢慢他們就可以獲得一種經驗,就是困了就要睡覺。

也就是說,在睏倦這個信號發出來之後,他們的身體感覺就會捕捉到這個信號而啟動其他工作,比如前面提到的屏蔽刺激,還有就是放鬆身體。

如果我們持續的做這個動作,也就是保持寶寶的作息規律,那身體感覺到信號-屏蔽刺激-放鬆身體就會是一氣呵成的。

寶寶就會獲得一種能力,就是處理身體睏倦的內在信號的能力,也就是困了就知道睡了。

有人會說:困了還不知道睡覺嗎?這事還需要學嗎?哈哈你先想想是不是你睡前已經困得東倒西歪了還在刷手機呢?

有很多的寶寶,因為作息不規律,一直沒有自主入睡,2、3歲後入睡困難,即使困得睜不開眼睛了還撐著玩。

其實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無法注意到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信號。

還有的寶寶在困極了會一鍵進入哭鬧不講理模式,因為他們壓根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這種困得難受的感覺。就會鬧覺。

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形成接收睡眠信號-屏蔽刺激-身體放鬆,這樣一個閉環的能力。缺乏了這個閉環能力,他們就會入睡困難。

接受分離的能力

很多寶寶抱著睡放不下,放下就醒。或者陪著睡媽媽不能走開,一走開就醒。其實是因為

寶寶對「睡眠中的分離」無法接受。根本原因,是寶寶沒有認知到這樣的分離是ok的,因為他們沒有過分離的體驗。

比如,出生以後就是一直抱睡,24小時一直睡在媽媽身上。「在床上睡」是一種從沒有過的分離的體驗。即使被放下了,他們醒來後發現自己被放下了,就會對這種「分離」表示抗議。

讓孩子從睡眠中學會分離和相聚這兩個課題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更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心。讓寶寶醒著的時候在嬰兒床自主入睡,就是教會寶寶睡眠中的分離。

一旦孩子接受了睡眠中的分離,清楚的知道第二天早晨醒來會看到媽媽溫柔的笑容和擁抱。他們斷然不會認為自己是被拋棄了,也會在夜間減少醒來查崗。

分離本來就是親子關係中的核心課題。我們現在所有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讓孩子和我們更好的分離不是嗎?

相關焦點

  • 嬰幼兒睡眠系列文章——寶寶每天需要睡多長時間?
    新生兒和嬰兒的睡眠時間:寶寶剛出生後的前幾天,每天需要睡20個小時左右。寶寶長到4個月左右時,每天的睡眠時間會減少到十四五個小時,夜晚會有一次大覺,將近9個小時。這意味著寶寶的神經發育正在逐漸成熟。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身體各個系統的發育逐漸完善,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和興趣也越來越強,睡眠時間自然會逐漸縮短。3歲寶寶的睡眠時間一般來說,3歲左右的寶寶每天需要睡12個小時,其中晚上睡10-11個小時,白天睡1-2個小時。
  • 《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寶寶優質睡眠3+3;媽媽一定要學習
    這個階段的寶寶體格增長最為快速,因此寶寶夜裡醒來大部分有餵奶的需求,以保障獲得足夠的營養供應,滿足快速生長的需要。因此父母對寶寶的睡眠應該有很客觀的期待,小年齡寶寶尚不具備一覺睡到天亮的能力。從6個月起父母應該開始減少寶寶夜晚餵奶的次數,培養寶寶夜晚連續的睡眠能力。
  • 寶寶睡眠是長身體的需要,但是睡多了也不好,三種情況需要叫醒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寶寶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要睡覺,都知道是長身體的需要。如果遇到「天使寶寶」很多父母都會偷著樂,寶寶吃飽了,就安安靜靜的睡覺,不需要費心哄。① 2個月前:晝夜顛倒新生兒缺乏辨別晝夜的能力,很容易出現黑白顛倒的問題,白天一睡3-4個小時,晚上睡1-2個小時就醒了,吃飽了也不想接著睡。很有可能是寶寶把晝夜過顛倒了。
  • 寶寶需要多長睡眠時間?終於有人說清楚了
    父母經常想知道:我的寶寶需要多長睡眠時間?什麼是最好的方法來幫助我的寶寶得到他們需要的睡眠?本文給出您答案。概述如果你諮詢周圍的人,可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特別是當你和其他父母探討時。也可能會發現自己寶寶的睡眠時間與其他寶寶不一樣。
  • 寶寶很困卻抗拒哄睡?了解兒童睡眠時間表,讓寶寶養成睡眠好習慣
    自控能力差人的自我意識和身體自控能力的發展是有一個階段的,寶寶在嬰兒時期的自我意識和身體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發展還比較低,所以有的時候寶寶會出現在應該睡覺的時間還會表現地越發的精神,從而抗拒大人的哄睡,很長時間才能入睡。
  • 寶寶睡眠時間長是長腦子嗎?睡眠時間過長影響大腦早期認知能力
    孩子睡眠時間越長越好,尤其是很多老人,總是說睡眠好證明孩子在長身體,我們說生命在於運動,對於嬰兒來說,雖然他們大部分時間在睡覺,但是仍然需要大腦清醒的時候做一些「運動」來促進他們自身的大腦發育,所以說嬰兒並不是睡眠時間越長越好,相反孩子睡眠時間過長,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 寶寶睡覺晝夜顛倒怎麼辦?各個月齡的睡眠特點,媽媽需要了解
    專家研究表明,新生兒時期的寶寶,睡眠周期較短,所以家長會發現寶寶隔一段時間就會醒,這個時長大約45分鐘左右。而且寶寶愛扭動,有時候小臉都會憋得紅紅的。說明寶寶處於淺度睡眠狀態,這些表現都是正常的。白天寶寶睡覺時,不需要刻意地安靜,也不需要注意光線問題,讓寶寶自然睡眠。
  • 3個月寶寶趴睡身亡,嬰兒需要怎樣的「科學睡眠方法」?
    嬰兒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睡姿?什麼階段的寶寶需要訓練獨立睡眠?如何才能防止嬰兒睡眠窒息?反觀國內,有關嬰兒睡眠問題的專業理論和建議,更加強調「引導和培養嬰幼兒的睡眠習慣」。對於「嬰兒睡眠訓練」這一概念,王石雲月的觀點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專業認可:「我本人也不喜歡睡眠訓練這個詞,在平時我會更多地運用睡眠引導、睡眠調整、睡眠學習來描述這個過程。」
  • 寶寶睡眠倒退告訴了我們什麼?
    昨天一位媽媽在群裡問起了她4個月的寶寶睡眠變糟糕的原因,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4個月的睡眠倒退。 在寶寶兩歲之前,大概有4次睡眠倒退,4個月睡眠倒退,7、8個月睡眠倒退,1歲睡眠倒退,2歲睡眠倒退。其中,4個月的睡眠倒退是非常特別的。 這種特別其實對我們的養育是有啟發的。今天我就聊聊睡眠倒退這件事給我們的養育的啟示是什麼?
  • 寶寶最佳睡眠規律和睡眠不安的原因
    明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與各位寶媽交流下寶寶的睡眠。睡眠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重要,特別是正在成長發育的寶寶。就像給電池充電一樣,寶寶在睡覺的過程中能夠使消耗的體力得到補充和恢復。第一:寶寶睡覺勿開燈。開燈睡覺會降低睡眠質量,導致睡眠變淺、易醒,導致生長激素水平下降,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另外也會影響寶寶眼睛的網狀系統,成倍增加近視的機率等。第二:把控好寶寶睡覺時間。
  • 嬰兒期寶寶的睡眠特點
    嬰兒期寶寶睡眠特點,寶寶越小,睡眠時間就越長。 新生寶寶 寶寶剛離開媽媽肚子時,還未形成睡眠晝夜規律,寶寶每天除了吃奶與排洩外,其餘時間均處在睡眠狀態,每日睡眠時間16到18個小時。
  • 寶寶的睡眠質量需要引起媽媽重視!
    寶寶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一、通過調整寶寶的生物鐘來準備寶寶的睡眠 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內睡眠不足。此時的父母絕對不能改變寶寶的睡眠。嬰兒應該根據寶寶的生物鐘進行母乳餵養。這是培養寶寶睡眠習慣的正確方法。 三、哺乳後不要立即入睡 嬰兒在出生3個月後,每天總的睡眠時間是14小時。如果寶寶在晚上睡上12小時,導致夜間醒來的次數變少,白天嬰兒就只能睡兩到三次。這時候,媽媽們應該注意經常餵養寶寶或者睡覺。
  • 三個月前,寶寶更需要被抱著睡,不會影響睡眠,相反還有很多好處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為何剛出生的寶寶會日夜顛倒,抱著哄睡著的孩子,長大了是否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寶寶需要抱睡的原因寶寶的睡眠能力並不是剛出生就獲得的,很多家長在聽到別人家的寶寶晚上睡覺特別安穩的時候,就覺得自家的寶寶不行。其實不是的,孩子的睡眠能力需要後期的培養才能獲得。
  • 寶寶睡眠知多少,呵護我們小寶寶的睡眠
    一、寶寶睡眠1、讓寶寶擁有安全感家長們在哄寶寶睡覺時,可以多採用撫摸和輕輕拍打的方式,這樣會讓寶寶感到安心,從而容易進入睡眠。此外,在嬰兒床的周圍放些寶寶熟悉的物品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2、睡眠環境一定要好寶寶睡覺時,一定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不能有燈光和吵鬧聲,並要記得及時調整室溫。
  • 睡眠倒退期,寶寶變睡渣
    在這個時期,對寶寶睡眠的引導很關鍵。在引導睡眠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件事,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因為睡眠倒退的原因,會頻繁的醒來並且哭鬧,而本身就累的媽媽在這種情況下會更累更焦慮,所以在寶寶醒的第一時間就會採取奶睡或者抱睡,就為了寶寶越快睡越好。但是這對寶寶產生影響就是寶寶會覺得,我能睡著,是因為媽媽的奶或者媽媽抱著我睡啊。
  • 熟知寶寶睡眠發展的6個關鍵「裡程碑」,輕鬆引導寶寶睡眠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每天應該在17-19個小時,除了吃奶,大小便,洗澡等佔用的時間,如果沒有腸脹氣或其他生理上的原因,幾乎不用為寶寶的睡眠傷腦筋。明明看出來寶寶很困卻難以入睡;「落地醒」不期而遇;入睡半小時就醒,比鬧鐘還準;抱睡很好,放下就醒。這些惱人的問題使媽媽焦頭爛額。如果不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的「睡眠困難症」可能會持續半歲左右。嬰幼兒在睡眠發展中有一些重要的節點,抓住這些節點來引導寶寶睡眠,勢必效率大增。
  • 睡眠對寶寶有多重要,寶爸寶媽們了解嗎?
    研究表明,如果寶寶睡眠不足,寶寶間過長,寶寶就會對外界的事物不感興趣,還會對寶寶的心情造成影響,上學前也不能夠很好地適應。4.嬰兒睡眠與學習研究報告指出,嬰兒睡覺不只是為了恢復精力,也是為了刺激大腦,對學習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想要維持認知能力,擴張記憶能力,就需要睡眠,學習能力也需要記憶能力作為基礎。 寶寶健康睡眠時間表不同的嬰兒年齡不同、環境不同,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是不同的。
  • 寶寶睡眠大揭秘:睡眠影響孩子的智商?家長們需要注意
    孩子們睡眠的問題一直影響著身為父母的我們,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的睡覺,而不是稍微睡一會兒就立刻驚起來。而且現如今有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睡眠質量跟他們的成長發育和智商有著絕對的關係,所以大家也特別想要讓孩子的睡眠質量有所提升。
  • 寶寶頻繁夜醒?這幾招讓睡渣寶寶輕鬆改善睡眠!
    好好睡覺,對於很多媽媽和寶寶而言,都成為奢侈品。眾所周知,睡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如果孩子經常睡眠不足,不但會使孩子在醒來後沒精神、活動及交往能力差,還會影響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而認知能力的發展對孩子視覺、聽覺、嗅覺、注意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溝通能力等智能的發展很關鍵。胖達睡醒了會喜笑顏開,睡不醒會亂發脾氣。
  • 新生兒睡眠的知識!寶寶睡眠時間表分享
    新生兒睡眠不踏實怎麼辦?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有18~22小時是在睡眠中,可有些新生兒睡眠卻總遇到問題......那麼媽媽們請認真學習以下新生兒睡眠知識!在覺醒前,通常處於這種活動睡眠狀態。以上兩種睡眠時間約各佔一半(3)瞌睡狀態:通常發生於剛醒後或入睡前。眼半睜半閉,眼瞼出現閃動,眼閉合前眼球可能向上滾動。目光變呆滯,反應遲鈍。有時微笑、皺眉或噘起嘴唇。常伴有輕度驚跳。當小嬰兒處於這種睡眠狀態時,要儘量保證他安靜地睡覺,千萬不要因為他的一些小動作、小表情而誤以為「嬰兒醒了」,「需要餵奶了」而去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