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求是」論壇第二季:「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問題多學科研究...

2020-12-12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譯心)8月1日,2020年「求是」論壇第二季:「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問題多學科研究」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舉辦。此次論壇由北京市老年學學會、中國人民大學「老齡社會的政策實踐與養老產業綜合研究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北京老齡居養老產業促進中心協辦,並得到北京市老齡協會支持。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北京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北京市老齡協會會長王小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嚴金明等領導出席並致辭。來自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中國人民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廊坊師範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大學等機構的多位青年學者先後進行發言,來自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多位專家先後進行點評。來自北京市和其它省市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和學生、從事老齡產業的管理者和服務者等共計42.8萬人次參與了本次論壇。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宋健主持。

  在領導致辭環節中,王小娥主任首先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提出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北京市、全國甚至全球都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和生命財產損失。疫情期間北京市對養老機構進行封閉式管理,加大了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居家養老服務也受到了較大的衝擊。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及生活方式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當前北京市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扼制,總體形勢持續向穩向好。她希望北京市老年學學會繼續做好現代新型智庫,為黨委政府提供老齡工作的決策參考,助力首都北京老齡事業的發展。並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老齡問題研究中,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智力支持。

  嚴金明代表主辦單位之一對各位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充分發揮高端智庫的平臺作用,整合老齡經濟學、社會人口學、老年學、老年醫學等多學科的智力資源,持續開展課題研究,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經濟社會的發展,連續多年舉辦智庫養老北京高峰研討會,聚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這一時代命題,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人大國發院還成立了老年產業研究中心,聚焦銀髮經濟和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承擔多項重大決策諮詢課題。老年人作為易感人群在這次疫情中受到更為嚴重的衝擊,老年人的社會經濟生活、心理健康、慢病管理、社會參與以及家庭代際關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他期望此次論壇的青年才俊從社會學、心理學、醫學角度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貢獻智慧。

  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華北電力大學老齡科學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妮娜的發言題目是《中國本土時間銀行定位與發展路徑分析》。她介紹了時間銀行的實踐摸索、政策歷程、西方時間銀行類型,認為中國本土時間銀行的定位體現在對應中國特色社會-互助話語,從互助養老到多元互助,整合互助行為、互助組織和互助共同體,由社會依賴政府向企業經營社會思維轉變四個方面。通過對98家時間銀行的統計分析,她認為中國本土時間銀行問題在於:發展定位不清;資金來源不穩定;時間貨幣兌換困難;服務供求對接失衡;志願者團隊存續困難;居民參與意願不高。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謝立黎的發言題目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研究》。她認為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工作等不同學科的理論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層面為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多元主義理論、優勢視角理論和社會資本理論是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的理論依據。老年人社區參與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變化,表現為相關政策持續優化、外部環境資源不斷改善、老年人口素質逐漸提高。

  謝立黎利用2019年北京市老齡社會治理現狀調查數據,重點分析了不同特徵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活動的參與需求和參與現狀,發現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活動的意願較高但實際參與社區活動的比例相對較低,呈現「高意願、低參與」特徵。同時,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活動存在需求與供給的錯位,發揮老年人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仍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她提出社區組織可通過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保障措施、開展與活動內容相關的崗前技能培訓等途徑為更多老年人提供平等的參與機會。根據老年人看重的社區機構能力優先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創新活動內容、提高活動參與的靈活性等,減輕制度性障礙對老年人活動參與的制約。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年人在社區治理可以作為防疫科普的宣傳者、社區參與的調動者、居民需求的代言者、社區矛盾的協調者、疫情風險的監督者和特困老人服務的提供者。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丁志宏對上述嘉賓的發言進行了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唐丹的發言題目是《疫情中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她認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年人感染機率大和病重可能性大,從醫學角度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老年人並非受衝擊最大的群體,老年人在不同年齡組中抑鬱水平最低、幸福感最高。對於這樣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可能的解釋包括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老年人的閱歷、疫情對生活的影響等。

  由於疫情當中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的一個要素可能是社會網絡,唐丹重點討論疫情當中社會網絡的變化對老年人的影響。她認為在疫情當中很多老年人的社會網絡都在萎縮,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產生了社會隔離,這種社會隔離發生在各種老年人群當中。而且,老年人還會受到數字鴻溝的影響。

  廊坊師範學院心理系副教授、系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冀雲的發言題目是《老年忽視的城鄉差異》。在解釋老年忽視等概念的基礎上,使用2014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數據和2018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數據分析自我忽視和家人忽視。冀雲的研究發現老年人中自我忽視呈現農村老人高於城鎮老人、女性老人高於男性老人、高齡老人高於低齡老人、獨居老人高於與家人住以及居住在養老機構中的老人的特點;家人忽視呈現農村老人高於城鎮老人、男性老人高於女性老人、農村75-84歲年齡組老人家人忽視水平高於其他年齡組、城鎮老年人家人忽視隨年齡增高而降低、獨居老人高於與家人同住的老人的特點。回歸分析發現經濟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會網絡因素和老年人的自我忽視與家人忽視密切相關。關於自我忽視和家人忽視的後果,冀雲認為自我忽視會對健康造成損害,通常會導致脫水、營養不良、身體功能下降,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是老年人過早死亡的危險因素;自我忽視會增加後續老年虐待的危險性,老年自我忽視增加了後續照顧者的忽視;家人忽視會增加老年人遭受社會上不安全事件(上當受騙、被搶劫、被盜、被打罵/恐嚇)的風險,對老年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她提出應對老年忽視可以從預防性政策、保護性工作和關懷性工作三個角度進行應對。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王大華對兩位嘉賓的發言內容進行了點評。她認為,唐丹在疫情中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調研數據做了深入分析,特別是她強調了在疫情中的取樣有特殊性。老年被試是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的老人,可以推測這樣的老人其心理健康水平能保持較好,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唐丹的研究檢驗了社交網絡在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關係中的中介作用和調節作用,研究很精緻,結論富有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意義。冀雲的選題比較新穎。研究結果得到兩種忽視的影響因素存在一些共性,比如獨居和高齡老人更容易遭受自我和家人忽視。而不同之處也很明顯,例如女性更容易出現自我忽視,而男性更容易遭受家人忽視。另外,機構中的老人相對較少出現自我忽視。這些本土化的研究結果都極具啟發性,對提升不同居住環境中老人的照料質量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王大華還提出,家人忽視和自我忽視是否還有亞類型?例如,自我忽視能否進一步區分為主動忽視和被動忽視。有一些忽視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對生活的主動放棄,而另一些自我忽視則可能是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得已而為之。期待冀雲對老人忽視背後的心理動機性因素做進一步探究。王大華認為兩位研究者都一致強調社會支持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唐丹強調社交網絡的大小,冀雲強調的是社交網絡的功能。同時,兩位研究者都提出研究結果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這提示我們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時,必須分層考慮其生活狀態和影響因素。我們只有把老年人群進行清晰分層,研究結果才可能有效地服務於老年身心健康的維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孫穎發言題目是《疫情下老年人慢病管理》。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學科辦主任、老年護理教研室副主任萬巧琴發言題目是《疫情中的老年護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常務副院長謝苗榮教授對嘉賓的發言內容進行了點評。

  會議的最後一個環節是討論與提問,各位發言嘉賓對各位網友的提問進行了精彩的回覆與交流。「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問題多學科研究」論壇圓滿落幕。

 

相關焦點

  • 2020年「求是」系列論壇第一季: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社會治理與健康促進」 成功舉辦
    2020年7月25日上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社會治理與健康促進」系列論壇第一期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北京市老齡協會支持下,由北京市老年學學會、中國人民大學「老齡社會的政策實踐與養老產業綜合研究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北京老齡居養老產業促進中心協辦。會議邀請來自老年學、老年醫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社會治理與健康促進」問題。
  • 疫情防控常態化呼喚新的「開學季」
    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高校開學季,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加強「全周期管理」意識,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三個方面下足功夫,以提升疫情防控新常態下高校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加強全周期管理科學化一是抓好環境變量的科學研判。「常態化」疫情防控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面臨的新常態,這是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疫情防控的新特徵。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考試季與畢業季:積澱特殊的成長
    7月,北京市大中小學陸續結束了2020年春季學期,迎來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考試季、畢業季。部分學生開啟了一段居家學習過後的「特殊」暑假。特殊的時期,積澱特殊的成長。在這段不平凡的日子裡,廣大教師更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主動拓寬育人載體,廣大青少年也秉持更強烈的責任擔當,在磨練中積蓄力量,茁壯成長。
  • 付強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感控!
    講者丨付強(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整理丨宋慧敏責編丨吳懷英來源丨2020年6月西部國際抗擊新冠多學科網絡學術研討會2020年,新冠病毒引發疫情肆虐。在這場嚴峻鬥爭中,醫院感控工作經受了磨練,收穫了成長,如今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敢有絲毫鬆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又要保證復工復產復醫的正常進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疫情常態化防控下醫院感控工作怎麼樣?醫院感控工作又何去何從?請聽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付強主任帶來的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提升院感管理理念的一場盛宴!
  • 全國老齡辦: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
    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廣大老年人特別是獨居、高齡、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在生活、就醫、照護、心理健康等方面面臨一系列實際困難和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老齡辦印發《通知》,對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作出部署。
  • 大連理工大學成功舉辦2020星海論壇—學科分論壇
    為進一步加大大連理工大學宣傳力度,確保人才引進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效、高質開展,12月21日晚,學校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2020年第二場星海論壇學科分論壇。
  • 【工大要聞】學校研究部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秋季學期開學工作
    8月17日上午,學校召開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協調會,傳達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精神和決策部署,研究部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學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校黨委書記餘其俊主持會議並講話。校黨委副書記陳剛、陳鴻海,黨委常委、副校長季益洪參加會議。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軍訓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在做好國防教育的同時,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呢?8月24日上午,廣州市為明學校舉行了初一、高一軍訓開營儀式,800多名新生將展開為期五天的軍訓。校長王禮維表示,學校會國防教育和疫情防控兩手抓,把上學期的防控經驗、做法延續下來,做到不麻痺,不鬆勁。「軍紀如鐵,意志如鋼,團結一致,能打勝戰!」「服從命令,刻苦訓練,敢於拼搏,挑戰自我!」
  • 疫情防控常態化,基礎教育要重構
    日前,由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辦的「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論壇在線上召開。教育部「國培計劃」第二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小學校長培訓中心12名學員校長及其實踐、理論導師參會,共同探討疫情後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帶來了很多挑戰,也對校長的能力建設提出新要求。」
  • 在線訪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學生的教育和管理_六安市人民政府
    我是六安一中副校長經懷德,很高興能在市政府「在線訪談」欄目上與各位網友見面,就「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這一主題與大家在線交流,首先請允許我簡單介紹一下六安一中。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學創辦於光緒32年(1906年),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豐厚的辦學底蘊。
  • 全面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監獄安全工作
    全面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監獄安全工作 2020-05-01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2020-09-21 05:10: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孟慶躍進入9月,全國大中小學迎來學生密集返校開學的日子,2.8億學生將陸續回歸校園,引發外媒關注。
  • 2020中國國際老齡產業高峰論壇分論壇火熱報名中
    2020中國國際老齡產業高峰論壇分論壇 論壇時間: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13:30-17:00 論壇地點:廣州市保利世貿博覽館·5號館會議區C廳
  • 第三屆「亞洲醫學創新與發展論壇」聚焦疫情防控、智慧醫療
    張欣迪攝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各醫院及醫學專科如何保持學科高速發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12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亞洲醫學周——亞洲醫學創新與發展論壇」,聚集全球多地醫療界「大咖」,以新時代、新形勢、新常態下醫院管理和學科發展為主要內容,聚焦疫情防控、智慧醫療、腫瘤防治、檢驗醫學、心血管疾病等多個領域,探討學科發展策略和科室管理創新,為各國醫療機構與創新型醫療企業提供有效交流平臺。
  • 蕪湖市教育局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2020年秋季開學工作
    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返校復學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返校復學工作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我市春季學期學生返校復學工作平穩有序。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復學在即,市教育局持續繃緊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這根弦,在保持原有工作要求不變的同時,持續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秋季開學工作。
  • 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做好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
    ,現就做好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通知如下。以保證學生健康安全為首要前提,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風險地區不得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低風險地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活動開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勢,做好安全預案。根據地方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形勢動態調整工作部署,如遇突發情況,應立即暫停相關地區的活動,妥善做好有關安排,杜絕麻痺思想、僥倖心理。 3.就近就便。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潁州開學季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各學校對開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上課需要戴口罩嗎?開學前是否要做核酸檢測?針對這些問題,記者近期進行走訪了解。儘管還未開學,但記者走訪潁州多所中小學校後發現,針對進出人員,實名登記、體溫檢測等防疫措施一個都不少。不少學校已經在校門口設置好了洗手區域、分批入校路線、校門口無接觸式測溫儀器等,為開學做好準備。
  • 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 研究部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29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研究確定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 研究部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29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研究確定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消息速遞 | 「全球視野下的應急治理:理論發展」 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7日,我院主辦的「全球視野下的應急治理:理論發展」 學術論壇在逸夫樓第一會議室順利召開。本次論壇是應急治理系列學術論壇的第二期,聚焦於應急治理的理論發展。中國人民大學顧濤副校長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邀請12名專家學者做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