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過兩次高考,第一次是剛恢復高考的1977年,因體檢不合格而失去了錄取的機會,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這個挫折差點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不過我還是沒有失去機遇,在第二次高考中被錄取,所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真理!
當1977年10月恢復高考的消息公布時,城鄉震動,特別是那些正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下鄉知青們更是欣喜若狂。之前他們讀大學、招工的回城之路被靠關係、走後門之風所阻,而恢復高考就打開了一扇公平競爭的大門,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人生的命運也許就此改變。
《人民日報》發布恢復高考的消息
對於走後門、靠關係的不公正做法我是深有體會的。那個時候進工廠、讀大學首先要表現好,但關鍵是推薦。我記得村上有一個比我高一屆的畢業生剛回鄉就被樹為學大寨的先進人物,但我從來沒見他在田地裡勞作過。後來我才明白,那些先進事跡都是虛構的,純粹是他那當大隊幹部的親叔叔造的勢。果真一年後他就被推薦進了公社廣播站,至今我一直都還在心底裡鄙視他,這是後話!
當時我已經是一名民辦教師,這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取得的,高中畢業回鄉的第二年我就組織了一個有六、七人的青年突擊隊苦幹、硬幹,將一片約二、三十畝「草盛豆苗稀」的低產田進行了徹底改造,當年夏收時稻穀畝產達到了幹谷四百多斤,這在當時已經是高產田了。我知道沒有人推薦,你幹得再好也白搭,乾脆自我宣傳。於是寫稿投給公社廣播站,居然都採用了,我也漸漸有名成了公社和縣廣播站的通信員,也順理成章的當上了民辦教師。但是想想民辦老師的工資由大隊統籌,不但低也無保障,與公辦老師相比似乎是一個二等品。我想還是去搏一下吧,事都是人幹出來的,就像之前的努力拼搏一樣,如果能考上大學就是堂堂正正的國家幹部,免得受那些鳥氣。
這次高考時間非常急促,當我把那些棄置多年、已經發黴腐爛的高中課本找出來複習時就到了考試的時間。我記得考場設在公社所在地的中學,參考的人真多,好像有三、四百人。當第一場考試結束後我見同村的金生居然哈哈大笑的走了出來,似乎很開心的樣子。我以為他考得很好,他卻說卷子上的題目大都看不懂,只是坐在那裡看別人寫而已,下一場他不想來了,不如在家做點事。他對高考的這種豁達心態不禁讓我感概:高考這點事,都付笑談中。
1977年高考歷史卷試題
為了方便考試我就住在公社獸醫站同學那裡,他也參加了考試,談到試題都覺得還可以,於是各買了一瓶啤酒喝,我是第一次喝這種酒,覺得有一股我們鄉下人說的馬尿味,但還是皺著眉頭喝完了。
考完試後不久我和獸醫站的同學都接到了體檢通知,這意味著我們達到了錄取分數線,而全公社參加體檢的人數也才七人,這個上線率不過百分之二左右。體檢在12月份進行,要求體檢前不能吃任何東西。以前我報名參軍就有過中耳炎鼓膜穿孔未過復檢的經歷,因此對體檢就有些緊張,心情總是不平靜。而這次體檢不知什麼原因,直到中午才開始,這天很冷,我穿的衣服少了點又餓又冷早就覺得頂不住了,而體檢的醫生似乎也很不耐煩,拿起那個冰冷的探聽器就猛插進我的胸前,我頓時被冷得一個激靈跳了起來,只見他在我的體檢表上冷漠地寫上心跳次數為110,而聽力的結果也和參軍體檢時一樣,我只有沮喪的回了家。果然,有一天我們學校的校長也是招生辦的成員通知我說雖然高考成績不錯但體檢不過關,可惜了。我的第一次高考就以這樣的結果黯然落幕,當時高考成績不通知本人,至今也不知道具體分數。之前我就聽村人說過大學生是文曲星下凡,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上不了大學也正常,也罷。
第二年的高考又下了通知,和我一起當民辦老師的同學邀我去報名,他也參加了第一次高考,但未達錄取線。我因為上次體檢不過關已經灰心喪氣,不想再去勞神了。我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對於能當上民辦教師已經覺得不錯了,本來高中畢業後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進城當個工人,對於讀大學的事我是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但他說就算是陪君子過考吧,盛情難卻之下只好同他去報了名。這是我的第二次高考。
我做事素來認真,既然報了名就要考好些,我想起三舅在北京工作,心想這個首善之區文化發達,那些複習用的資料應該很豐富,於是就試著寫了一封信給三舅幫找些複習資料,很快三舅就寄來了一本複習大綱,這是我兩次高考中除了課本之外唯一得到的一本對高考有幫助的資料。
我那個同學的複習方法很奇特。他報的是理科,專挑一些很深奧的題目做,做一題往往要耗費七、八天乃至更長的時間,他說那麼難的題都做出了,那些簡單的題難道還在話下?有一次他很自得又有些炫耀的把經過長時間苦研的數學題答案給我看,我的數學很差,也不知道對錯,任由他說。除此之外他還晨昏顛倒、餐飲無序,喜歡跑到很遠的野外去看書,有一次他邀我到學校對面的山上複習,說山頂無人打擾,當我們費時又費力爬上山頂後,四面八方都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讓人根本看不下書。後來我想這究竟是去複習呢還是去爬山?我沒有那麼高的水平、也不想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去研究那些高深題目,只是老老實實的複習一些基礎知識。他對我的這種複習方法頗看不上眼,不過他也始終沒能考上大學。記得有一年我帶著兒子回老家時還有人提起他已經辭職正在某個中學的補習班補習,也有人說他本來已經達到了中專的錄取線,但他父親很有硬氣的說要讀就讀大學!我想如果他能考到鬍子白的話,也許會像《儒林外傳》裡的範進一樣中舉。據說他現在老家幫人看守山場,如果長鬍子的話也應該白了。
高考成績通知單
可以說知識都是靠平時積累的,沒有什麼捷徑,這是我的體會。我平時喜歡看書,無論報紙、小說、以致凡是印刷品都看的津津有味,這個習慣對我報考文科幫助很大。在我的印象裡整個中學時代似乎沒有上過歷史課,但高考的歷史考卷中有一題是解放戰爭時期孟良崮戰役殲滅的是那一支國民黨軍隊,因為我看過《紅日》這本小說,因此知道正確答案,而政治考卷中的時事政治類更要靠平時閱讀報紙來積累。
那時的高考分數普遍不高,也不分本、專科,只有大學、中專之分,廣西的大學文科錄取線1977年僅240分,第二年為255分。第二次高考我的成績又達到了錄取線,只不過數學成績實在太差,居然不到10分,唉,這可能是遺傳基因的問題,好像努力也沒用,不過不努力就更沒有用。據說民國時期也有很多名人的數學成績不好,高考時有的竟然考了0分,比如羅家倫、臧克家的數學成績就是0分,也分別被北京大學、國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前身)錄取;現在有很多擁躉寫過小說《圍城》的錢鍾書數學高考成績也只有15分,也被清華大學錄取。不過他們其他科的成績優秀,總分是達到了錄取分數線的。
體檢通知單
我又接到了參加體檢的通知,為了吸取上次體檢的教訓,這次我在聽力問題上做了充分的準備。那時測聽力一般都是醫生將兩手緊握成拳放在被測人的左、右耳邊,其中一隻手中握有一塊機械走時的手錶,靠能否聽到滴答聲來判斷聽力。我的解決辦法是有正常聽力的耳朵如果沒有聽到手錶的滴答聲,那手錶必然是放在另一耳邊,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我的心臟本來就沒有問題,上次的心跳過速完全是因為天冷和醫生的惡劣態度造成的。果然這次體檢順利過關!有意思的是在測聽力時有一次醫生的手還未放到耳邊我就舉手示意,使得醫生驚奇我居然有這麼好的聽力。我終於成了村裡第一個通過高考走出來的學子,而我那位在公社獸醫站工作的同學上一年也沒有被錄取,這一次雖然只考了不到200分,也在我入學一個月後被農校錄取了。
我的高考不但改變了我的命運,也使我的兩個弟弟走上了高考之路,他們都完成了大學學業,現在一個為中學教師,一個是汽車專家,我也許起到了表率作用。
如今的高考似乎成了命運的搏鬥場,每到考期都要興師動眾,如臨大敵,報紙早就闢出專欄密集報導,警察叔叔要為之站崗,有些企業還不讓正常生產,連汽車上街都要讓道。為了考得好成績,家長甚至去燒香拜佛,其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回想我那時雖然競爭酷烈,只有百分之幾的錄取率,但我考得多麼的隨意和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