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時服務是學校工作的一項暖心工程,近年來,濰坊市各中小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探索開展了多種形式、各具特色的課後延時服務,既解決了部分家長的後顧之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後學習生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為推廣先進經驗,促進學習交流,濰坊教育發布將對部分學校特色延時服務活動進行展示,敬請關注。
臨朐縣東苑小學
臨朐縣東苑小學採用多元化課後延時輔導,學科教師輪崗開展課後輔導,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從全面均衡角度為學生開闢學習綠色新渠道。
一、組織引導,分崗引領。實行教師輪崗、定責的工作機制,學科教師以分崗、輪崗的方式展開每日延時服務內容。在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科學五門課程中採用穿插形式為學生展開課後學習輔導。
二、兩類模式,創新驅動。結合學科實際,不同學科教師在當天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以「一對多」「一對專」的方式開展延時學科輔導。「一對多」服務主要是學生在延時時間完成作業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老師予以及時解答。「一對專」服務則是學生對於當天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教師牽引、學生討論、課堂總結三環節予以解決,激發學生獨立思考,提升學習效果。
三、輪崗分析,多元輔導 。通過課後延時服務,老師們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學科問題加強交流,增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多元化、多角度深入分析問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好的體驗感、獲得感。
昌邑市卜莊鎮卜莊小學
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們教育的價值體現,減輕家長負擔、提升家長生活幸福感以及提高學校辦學滿意度是我們的責任與擔當。卜莊鎮卜莊小學用心落實延時服務政策,秉承「潤德·格物」的育人理念和文化主旨,依託寶貴的地域文化,通過實踐育人、活動育人、課程育人,浸潤美德,儲備知識,提升技能,著眼學生素養,探索實踐「基於地域文化」校園延時服務課程體系。
一、開設工坊,聘請專家
為了把課程做實、做細、做出成效,學校開設了「布藝工坊」、「草編工作坊」,並聘請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紀叢建老師和昌邑市布藝文化「非遺」傳承人耿紅梅老師為校外輔導員,邀請他們親臨指導,講解傳統文化的發展歷史、製作工藝、文化特點等,進一步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
二、特色延時,走出課堂
卜莊鎮地大物博,擁有優質的校外資源,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空間,學習充分利用延時服務時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調查。訪民間藝人,參觀手工作坊等形式,了解地域文化,培養學生愛鄉情懷。
三、開展活動,體驗育人
為了讓學校的延時服務充滿趣味性,結合課程的實施會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先後舉辦了「草編節」、「 布藝節」、「 花生節」、「 桃花節」、「採摘節」等,激發了孩子們活動的興趣,豐富了孩子們業餘生活,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安丘市汶水小學
安丘市汶水小學嚴格落實文件精神,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組織開展好延時服務工作。接受課後延時服務的學生須由家長提出申請,經學校審核同意後,確定為課後延時服務對象,由學校統一組織實施。學校加強延時惠民服務政策宣傳,通過學生告知、致家長一封信、班級微信群等讓家長知曉課後延時服務政策的基礎上,積極做好家長和學生需求摸底統計,將有需求的學生納入服務對象。
一、創意課堂,打造溫馨港灣
(一)課後服務按照學生課業「減負」精神,切實做到「三不」原則,即不上課、不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二)學生課後服務內容以學生自學和課外興趣活動為主,在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學校將組織開展作業輔導和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健全學生心智和人格。
(三)根據現有的師資力量,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社會資源,開設書法、舞蹈、象棋、美術、名著閱讀、籃球、特色粘貼畫等10幾個班,每個課後服務班學生人數不超過45人。
二、學生開心,家長放心,延時服務有創新
自學校組織延時服務以來,所有參加的教師都能根據學校制定的方案來進行延時服務,更是出現了一批課後延時服務組織優秀的教師,他們認真備課、積極組織,用自己的熱情、耐心、創意讓學生的延時服務既充實有意義,又能夠開心的獲取知識,學校五年級的劉爾江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
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制定延時服務的活動計劃:
每周的周一、周四進行書法指導;周二、周五進行特色粘貼畫指導;周三進行體育鍛鍊。
利用周三體育鍛鍊的時間,對體質弱的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提升。從跳繩開始來調整學生的心跳和呼吸,每人每天跳200個,按「只加不減」法則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的體質得到提升;進一步對學生進行跑步姿勢、跑步步驟進行訓練,組織集體跳繩訓練,雙人單搖訓練,單人雙搖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身體好了,不長病了,不挑食了,身體也長高了,學生信心滿滿地繼續練著,學著。
利用周一、周四延時服務的時間,開展書法指導活動,書法作為培養特長一面來講,首先讓學生了解書法的重要性,知曉並學習古代名人學有所成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藝術之感情和奮發向上的信心,從小養成喜好、愛好藝術的良好習慣,並且既學本領,又學做人。
練習時,劉老師尊重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自己喜愛的字體去練,按字形的要求,正規嚴格去指導練習。在活動中比進步,比質量,比速度,比特色,並將學生的書法作業進行展評,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方可達到日久功成的目的。
利用周二、周五的時間進行製作特色粘貼畫指導。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但學習了手工製作的基本知識,而且更多的是讓學生掌握了特色粘貼畫的製作方法,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很大的拓展。由於製作特色粘貼畫活動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學習,還讓學生參與了實踐,給同學們以動手的機會,學生利用已學得的知識,設計出各種各樣的作品,當然也更好地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這樣從素質教育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使他們的生活不在局限於課堂上,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提高自身對於學習的興趣。
END
原標題:《延時服務,讓濰坊的校園更有溫度(十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