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時服務是學校工作的一項暖心工程,近年來,濰坊市各中小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探索開展了多種形式、各具特色的課後延時服務,既解決了部分家長的後顧之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後學習生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為推廣先進經驗,促進學習交流,濰坊教育發布將對部分學校特色延時服務活動進行展示,敬請關注。
坊子區第二實驗學校
為幫助學生更積極、快樂的融入校園生活,幫助部分家長解決無法按時接送孩子的難題,更好的為學生和家長服務,坊子區第二實驗學校充分利用校本資源,開展以「趣味性、豐富性」為主的課後延時服務,讓孩子們享受不一樣的精彩和樂趣。
美術社團
「玻璃畫」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們在美妙的線條和繽紛的色彩中收穫著藝術創作的樂趣,感受著《玻璃畫》這種藝術形式獨特的創作手法和美感。經過一段時間的組織和開展,已形成人物、花鳥等系列主題作品,深受學生喜歡。
合唱社團
合唱作為普及性最強,參與性最廣的高雅藝術,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它為愛好音樂,喜愛合唱藝術的少年兒童提供一個快樂學習的環境。學校安排專業老師親自為學生指導系統的合唱發聲練習,強調咬字吐字的訓練,帶學生領略合唱的魅力。
在這裡,孩子們不僅得到了美的薰陶,豐富了業餘生活,更是慢慢體會了合唱的意義、領略了團結合作的精神,更能通過聲音去展現真、善、美的世界。
體育社團
籃球、足球社團重在發展學生籃球、足球基本功,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積極陽光的心態。體育社團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也培養了更多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他們在屬於自己的場地上鍛鍊身體,釋放繁重的學習壓力。
壽光市建橋學校
為幫助家長解決學生放學後無人接送的實際問題,壽光市建橋學校充分利用本校資源,通過延長服務學生時間,把對學生有限的責任上升到無限責任。
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確保機制有效運轉
成立了以校長李東旭為組長的延時服務專題領導小組,制定了《延時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延時服務值班幹部教師工作職責》《延時服務安全管理制度》《延時服務工作量化考核細則》等規章制度,所有工作人員各負其責,有序實施,保障延時服務體系有效運轉。
進一步豐富服務項目,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1. 定期更新讀書長廊書目
學校添置了桌凳、圖書、電視,建立了「快樂圖書角」和「讀書長廊」,與學校圖書室對接,定期添加和更換適合各學段小學生閱讀的圖書,同時學校購買了《兒童文學》、《少兒畫報》等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課外讀物,讓孩子樂讀愛讀,在快樂閱讀中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希望樂園」內充滿了書香。
2. 根據需求增設社團種類
學校為棋、琴、書、畫社團購置設施、器材,學生根據個人愛好,自願參加活動。培養興趣、發展特長,愉悅身心、陶冶性情,促進全面成長,滿足學生特長練習。
3. 擴增體育專區及其設施
學校在「回」字形教學樓內空場設置為運動場地,購買桌球臺,添置了跳繩、板羽球等器材,組建了足球、跳繩、呼啦圈、板羽球、籃球等活動隊,學生根據特長自由選擇、快樂運動、放鬆身心、鼓勵學生強身健體。
引進校外專業教師,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
為滿足學生的需求,學校選拔挑選了播音主持、足球、聲樂、器樂等專業的校外教師為社團管理老師,從多方面豐富學生的延時服務時間和內容,將教師的專業特長融入到學生的延時中,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
延時服務開展以來,孩子們收穫著知識、快樂,家長們收穫著來自學校的安心與溫暖,學校收穫了家長的讚譽、支持,延時服務真正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橋梁。
濰城區月河路小學
做好小學生課後延時服務工作,是為民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是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服務群眾實際需求的需要;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結合學校實際,濰城區月河路小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分管領導統籌 領導小組巡視
為了有效的解除部分家長的後顧之憂,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為組長、副校級為副組長、延時看管教師、學校中層和班主任為成員的延時看管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成立了延時服務辦公室,由政教主任,分管領導統籌調配,負責延時看管的一切事項。領導小組排班進行巡視,及時指導上課教師的工作,幫教師處理突發事件;每學期,領導小組專題研究延時服務工作,研究巡視項目、指導工作方法,促進延時服務的時效性。
與家長進行溝通,確保家長心中有數
學期一開學就向家長下發 「延時服務致家長一封信」,讓家長明確學校延時看管的時間、服務對象、服務形式和安全保障情況,在家長充分了解了延時服務的內容後,想讓孩子在學校延時看管的家長填寫「月河路小學延時服務申請表」向學校提出託管申請,隨後由班主任進行審核,情況屬實後學校統一審核申請並與家長籤訂《學生放學延時服務協議書》,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分工。對需看管學生進行摸底,根據學生情況進行班級編排;學校完善了教室、功能室、活動室、運動場、活動器材等,確保設施屆時能安全開放。
建立健全機制,保障學生安全
學校建立健全課後延時服務工作相關制度,包括學生看管申報審批制度、家校銜接制度、學生管理制度、志願服務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以及學生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等,確保延時服務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延時服務教師明確責任,後勤部門對活動場所和活動器械進行經常性檢查,門衛加強登記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總務處定時檢查體育器械和教室內的設施,如有損壞,及時維修,確保延時看管師生安全。
構建育人體系,讓學生快樂成長。
學校開學前採用自願報名與學校篩選的方式進行延時服務教師的選拔,教師們積極報名,選出富有責任心和有一技之長的教師擔任延時看管教師。通過與這些教師的研討交流,學校制定延時看管活動項目,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基礎上,打破了年級、班級界限,教師們開展了系列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形式靈活、內容豐富的活動,由於學校場地限制,學校開展了包括自主學習、武術、快板、舞蹈、合唱等活動,以興趣小組的形式組織開展自主實踐活動。延時看管時間結束以後,家長還沒來接孩子,就由延時看管的老師送到傳達室,由安保人員繼續看管工作,直到家長來接。
領導參與活動,提高服務意識
為了確保延時服務真正落實,活動開展前,校長都對組織活動的教師進行動員講話,分管校長從點名、備課、組織活動、填寫活動記錄等方面對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學校政教處制訂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值班安排表,學校的帶班領導每天巡視,分管領導和中層不定時檢查、指導,確保了學生的安全和活動的正常開展。
原標題:《延時服務,讓濰坊的校園更有溫度(十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