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單機容量最大「箱變上置」陸上風電機組併網發電

2020-12-25 網易

2020-12-23 00:08:40 來源: 風電頭條

舉報

  12月20日,三一重能首臺5MW樣機併網發電,創國內陸上箱變上置風電單機容量之最。其併網發電標誌著三一重能在陸上風電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為「平價上網」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機組是三一重能針對三北、中東南部中低風速地區打造的一款旗艦產品,單機容量5MW,葉輪直徑160-164米,90-140米的定製塔筒高度,是目前國內首臺、也是最大功率採用「變壓器上置機艙」的陸上產品。

  據悉,該機組採用平臺化設計和成熟的「高速雙饋」技術路線,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運維成本等優勢,能給業主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在年平均風速7.5-8.5米/秒的北方區域,可實現度電成本0.15-0.19元/度,在年平均風速6米/秒的中東南部區域,可實現度電成本0.18-0.23元/度。

  

  在設備安裝階段,三一重能研究院、三一新能源等單位在零下26℃極限低溫環境中連續作業,在3天內完成電氣裝配,在2天內完成調試並一次性併網成功。截至目前,機組各項參數優良,表現出穩定的性能。

  三一在低溫中又創造了一項奇蹟,不僅體現了產品在箱變上置技術上充分的準備,也體現了三一人疾慢如仇、敢打硬仗的鐵軍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採用了三一SCC12000TM型履帶吊為核心的整體吊裝方案,可根據不同的吊裝環境,採用發電機、35KV變壓器分體吊裝方案,安全可靠,最大限度的降低業主的吊裝成本。

  12月16日,該平臺的4.5/5.0MW產品已通過了DNV GL認證。

  十四五期間,「碳中和」是能源行業的工作重點,三一做足了充分準備。從大兆瓦機組、箱變上置、輕量化設計等,到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三一作為「3060」目標的踐行者,我們在奮鬥路的上。「綠水青山」是三一的追求,也是三一的承諾。

  完

  來源:三一重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內先行者!「箱變上置」將引領陸上大兆瓦風電創新方向
    據了解,在箱變與整機機組技術的組合創新上,Vestas推出的V150-4.2機型就採用了高速發電機、箱變上置到機艙內的技術方案。於2018年7月獲得第一個全球批量訂單,引領了陸上4MW及以上大功率風電技術發展的趨勢潮流。
  • 中車株洲所又一技術創新 國產首臺陸上「箱變頂置」風機併網
    中車株洲所又一技術創新國產首臺陸上「箱變頂置」風機併網中車株洲所研發的國產陸上首臺「箱變頂置」風電機組 受訪企業供圖該機組將原有的地面箱式變壓器集成為機艙模塊,成為國產陸上首臺應用「箱變頂置」結構的風電機組。相比傳統風電機組採用塔外箱式變壓器,WT3300D146風電機組將升壓變壓器安裝於風機頂部機艙的尾部,與位於塔基的高壓開關櫃組成升壓系統,解決了長電纜帶來的敷設作業繁複、線路損耗等,實現降本增效。「箱變頂置」有哪些好處?
  • 亞洲陸地最高風電機組全容量併網發電
    近日,由山東電建一公司承建的亞洲陸地最高風電機組——河北昌黎灤河口二期100MW風電項目,27颱風機全部併網發電,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優良。昌黎灤河口二期風電項目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灤河口被稻田圍繞的狹小空間裡。風力發電機組全部採用丹麥維斯塔斯的低風速高塔筒技術,輪轂高度162米,此類風機在歐洲僅有7臺。
  • 國產首臺陸上「箱變頂置」風機併網 中車株洲所引領技術新風向
    WT3300D146風電機組。但隨著風電機組逐漸往大型化發展,塔高逐漸增加,變壓器與發電機之間的距離也不斷增加。 「使用傳統的塔外箱式變壓器,塔頂到塔基的輸電線纜長度從90米增加到100-140米,甚至160米。」
  • 美國通用電氣濮陽風電生產基地首臺機組下線
    來源:中國證券網8月5日,美國通用電氣在濮陽建設的亞太低風速風電設備生產基地首臺機組下線,標誌著河南省與通用電氣開展戰略合作邁出堅實步伐。副省長何金平,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中國總裁兼執行長向偉明,通用電氣醫療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軼昊,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集團陸上風電大中華區總經理趙霖等出席儀式。
  • 中國華能:灌雲、大豐海上風電項目相繼併網發電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據中國華能集團5月12日消息,近日,國內首個旋轉流潮汐海域風電、連雲港地區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華能灌雲海上風電項目、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華能大豐二期10萬千瓦海上風電相繼併網發電。
  • 中交三航局發力深遠海域的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裝備,佔國內海上風電...
    「三航風和」號配備了1200噸和360噸兩臺液壓繞樁全迴轉型式起重機,為國內首創。海上風機基礎安裝需要沉樁。以往,我國的一些風電安裝船沒有打樁設備,不具備獨立打樁能力。該船不僅能實現海上風電大型單樁基礎沉樁時直接翻身的功能,其船樁腿長90米,為目前國內最長,可適用水深達60米。
  • 中國大唐首個自主開發海上風電項目完成吊裝
    10月31日,隨著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最後一颱風機吊裝完成,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完成。該項目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共安裝96颱風力發電機組。據悉,濱海風電項目是中國大唐探索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嘗試,將於2019年底實現全部風機併網發電,2020年將為社會提供超過8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據介紹,相比傳統火力發電,大唐濱海海上風電項目投產後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為66萬噸、4746噸和1899噸。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這是華能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亞洲已建成的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項目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海域,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共有70颱風機,包括4兆瓦、4.2兆瓦和5兆瓦三種風機選型,其中5兆瓦海上風機為國內首次批量應用。該項目創造性採用「大孤島」模式,配套建設兩座110千伏海上升壓站,保證風電機組特殊工況下的偏航、防腐和通訊功能。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12月2日)
    福建寧德虎貝風電項目30颱風機順利併網發電歷時三年,11月27日,在業主及各參建單位見證下,由福建院總承包、上海電建福建公司承建的寧德虎貝風電項目30颱風機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據悉,寧德虎貝風電場為福建省級重點項目,總裝機容量60兆瓦,安裝30臺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風機採用浙江運達公司115機型,每颱風機配套一座35千伏箱式變電站。項目同步建設一座110千伏升壓站。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12月8日)
    國內頭條1、110千伏升壓站受電成功,為廣東粵電平遠茅坪風電場年底前併網發電奠定基礎近日,平遠重點工業項目廣東粵電平遠茅坪風電場110千伏升壓站一次受電成功,標誌著項目已整體具備倒送電條件,為年底前實現併網發電奠定堅實基礎。
  • 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首颱風機併網發電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月5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近日,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首颱風機成功併網發電,實現了華電集團海上風電併網發電從「0」到「1」的重大突破,為項目按期全容量併網奠定了堅實基礎。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位於龍高半島東北側的海壇海峽中北部,項目所處位置為世界三大風口之一,離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約4海裡,風大浪高、水深流急,海底地質條件複雜,技術挑戰和施工風險均遠超其他海上風電項目。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吊裝作業。
  • GE在華第二座陸上風電生產基地投產
    8月6日,GE宣布其位於河南省濮陽市的亞太低風速生產基地竣工,首颱風電機組也在今天正式下線。GE的這座新工廠位於濮陽市下轄的濮陽縣,佔地三萬平方米,相當於四個足球場大小。該項目於去年9月動工建設,是GE在全球的第六座陸上風電工廠,也是公司在國內的第二座陸上風電生產基地。
  • 江西井岡山航電樞紐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江西井岡山航電樞紐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2020-12-28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漳平能源公司大西嶺風電項目全部機組順利併網發電
    近日,隨著7號風機併網成功,漳平能源公司大西嶺風電場18颱風機全部併網發電>大西嶺風電項目是龍巖市重點項目工程,屬於漳平能源公司二期風電項目。項目建設18臺單機容量2.2兆瓦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9.6兆瓦。
  •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緩解用電短缺...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日前成功併網發電。該項目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旗下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簡稱「中水電公司」)參與投資並承建,是西非地區壩體最高、庫容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項目不僅有助於解決幾內亞國內電力短缺問題,還將為周邊鄰國提供電力支持。
  • 全國最大風電供暖示範項目首颱風機併網
    12月20日01點58分,東方能源(河北公司、雄安公司)山西靈丘縣40萬千瓦風電供暖示範項目(一期、二期30萬千瓦)首颱風機順利實現併網發電,標誌著全國最大、山西省首個風電供暖示範項目風場部分正式投產。該項目分為供熱站和風電場兩部分,供熱站已於2018年10月投產供熱,風電場2019年4月開工建設。
  • 三一重能:風電行業呼喚「長跑」思維的價值創造者
    來源:中國能源報陸上風電全面平價時代越來越近。平價拐點到來,對風電行業將是一輪新的洗牌。擁有持續技術創新能力和長久價值創造能力的企業方能勝出。三一集團總裁助理、三一重能營銷公司總經理餘梁為表示:三一重能堅定地要成為風電行業的「長跑者」和「價值創造者」。
  • 打造未來智慧風電新常態 華銳風電亮相2019北京國際風能展
    為此,華銳風電自研的行業領先安全性評估及提升方法,利用大數據算法和平臺深度挖掘機組安全隱患,通過軟體優化、硬體技改、加強運維、定期評估等方法對評估結果進行專業軟體優化和安全技改,從而為廣大在役機組安全保駕護航。在實踐上,華銳風電已經為東北、西北、內蒙古、華北、華東等地域千餘臺在役機組的安全進行了安全評估優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