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來智慧風電新常態 華銳風電亮相2019北京國際風能展

2020-12-23 中國網科學頻道

10月22日-24日,2019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眾多國內外風電行業相關領導、核心專家匯聚一堂,與風電行業的供應商、代理商一同探討風電前沿技術,共話風電未來。

作為國際知名的風電整機廠商、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也受邀參展。華銳風電董事長兼總裁馬忠、副總裁劉作輝、易春龍等領導,華銳風電旗下的銳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電科技)、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都來到了現場與來賓進行交流溝通。

2.5MW機組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 過硬實力取得合作夥伴授權證書

22日上午,華銳風電&中國質量認證中心SL2500-141機型設計認證頒證儀式發布會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總監刑合萍,華銳風電副總裁劉作輝來到了現場。在頒證環節,由刑合萍為華銳風電頒發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2.5-141設計認證,這不僅意味著華銳風電的新機組獲得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認可,也為華銳風電給客戶提供的產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華銳風電&中國質量認證中心2.5-141設計認證頒證儀式

作為風電行業綜合服務提供商,銳源公司業務涵蓋風電運維、智慧風場建設、風電場運營服務總包、備件保障、風電場性能提升、技術支持、技能培訓等全系列,致力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陸地、海上、潮間帶全系列風電機組的全壽命周期的優質服務。獨木不成舟,銳源公司始終以合作、開放、共贏的態度,積極推動與合作夥伴建立深層次的、持續性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服務於風電後服務市場。

22日下午,在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及合作方授權儀式上,來自巴合曼電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丹納機械設備(北京)有限公司、路斯特運動控制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麥伽碳製品(上海)有限公司、東莞禾望電氣有限公司的代表,依次為銳源公司頒發授權證書。銳源公司市場總監楊偉偉接過了一份份代表著合作夥伴信任的授權書。

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及合作方授權儀式

優化安全性評估及提升方法 為在役機組保駕護航

華銳風電子公司銳電科技公司與集團公司共享研發資源,以提升風電機組運行性能和可靠性為業務發展目標,為用戶提供基於運營效益最大化的解決方案;著眼於智能風電技術,加快進行高技術產品的培育和研發成果轉化。在優化安全性評估及提升方法方面,銳電科技公司技術專家田月葆就「在役機組安全性評估與提升」做了專題報告,獲得了參展各方的一致好評。

國內早期在役機組因為設計缺陷、設備老化、維護脫節、控制系統落後、缺乏評估等問題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為此,華銳風電自研的行業領先安全性評估及提升方法,利用大數據算法和平臺深度挖掘機組安全隱患,通過軟體優化、硬體技改、加強運維、定期評估等方法對評估結果進行專業軟體優化和安全技改,從而為廣大在役機組安全保駕護航。在實踐上,華銳風電已經為東北、西北、內蒙古、華北、華東等地域千餘臺在役機組的安全進行了安全評估優化和提升。

銳電科技田月葆主題報告現場

深挖市場痛點定製化研發 華銳風電新一代陸上智能風機受關注

據了解,作為中國最早從事風電行業的企業之一,華銳風電從事風電行業已經有13年以上,輻射200+海陸等各類風資源地區風場,累計為南北美、非洲、歐洲、南亞等地區裝機上萬臺,具備多年的風電研發、運維經驗和大數據。憑藉對客戶、行業的洞悉,華銳風電更能深入了解到風電客戶的痛點。

華銳風電部分展臺現場

為了滿足客戶低度電成本、高可靠性、數位化、智能化等需求,華銳風電推出了新一代陸上機組平臺-第III代 SL3000/14X陸上機組平臺與SL2500/14X低風速機組平臺陸上智能風機受到了與會合作夥伴的高度關注。集團設計研究院程維在現場為觀眾們進行了產品展示,並為大家答疑解惑。筆者在展會上了解到:新一代SL3000/14x平臺主要針對陸上中低風速市場,可定製化配置不同形式規格塔架,實現全風區的覆蓋,為開發國內中低風速資源提供更好的適應性解決方案;根據多年成熟的機組研發和運行經驗開發的SL2500/14x平臺具有多葉輪直徑、多塔架高度等技術特點,可響應複雜多樣的市場需求,已獲得第三方權威機構頒發的設計認證。該機組是繼SL2000/121後推出的大容量低風速產品,拓展了產品線對細分市場的覆蓋能力。

新機組現場展示

1.5MW ABB機型主控系統升級改造 新技術得到客戶普遍認可

早期1.5MW機型所使用的ABB PLC已普遍出現硬體設備老化、軟體擴展能力有限、穩定性差等問題,並且因為該型號PLC的停產導致備件採購成本增加。華銳風電針對客戶節約成本、技術進步及增加使用年限的需求,推出《1.5MW ABB機型主控系統升級改造》方案。銳源技術研究院武海川對系統升級方案進行了講解,他表示該方案選用工控行業中最為高端、耐低溫性能好的BACHMANN PLC進行替換,相比機組現在使用ABB PLC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並且改造後為機組更新最新的主控程序邏輯,大大地提高了機組的可靠性。在保證機組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可復位故障的發生,從而保證了機組的可利用率,提高發電小時數,最終提升機組發電能力。

據了解,該方案已在幹河口第三風電場、東臺瓊港風電場、凌海興城風電場、海南文昌風電場等項目進行實施,2019年累計技改訂單近300臺,得到了客戶方的普遍認可。以幹河口第三風電場為例:經過專業第三方公司評估,技改機組故障率下降64.7%,故障停機時間減少318.08h,顯著地降低了機組故障率,增強了機組運行穩定性!

風機葉片技改增功提效 更安全的挖掘在役機組增功潛能

隨著風電新增市場飽和、度電成本降低,導致市場利潤逐漸向開發商轉移,龐大存量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此,銳源公司提出了眾多風機葉片技改方案。銳源公司葉片事業部孟繁擘在展會上表示,可以「通過以葉片技改為主,主控優化、故障消缺、設備升級為輔的綜合技改方案,在保證機組安全性的前提下,對在役機組進行最大程度的增功提效。」孟繁擘透露,銳源公司已在近20個風場進行了葉片延長、葉尖小翼和更換長葉片的技改,此外,還可以通過增加渦流發生器、格林襟翼、根箱組件以及葉根擾流板等方式進一步減少葉片的氣動損失,挖掘機組更多的發電潛能。

臺下觀眾正在觀看展臺演講

為了保證機組在技改後的安全可靠運行,銳源公司針對葉片技改的全生命周期進行了深度的質量管控,嚴格監管設計、生產、檢查、安裝、驗收及運維的各個環節,形成了安全性與收益性兼顧的葉片技改模式,在保證風機葉片可靠性提升的基礎上為存量機組的增功提效提供了更完善的解決方案。

軟硬體結合保護併網迴路 華銳風電為後運維市場提供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併網系統作為風電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頗高,而老舊機組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以及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首先,只有併網接觸器、沒有斷路器保護的老舊機組一旦出現併網接觸器觸點粘連等嚴重故障,很可能出現變頻器爆炸,乃至電控櫃著火等嚴重事故。其次,少數具有塔基斷路器的機型其斷路器控制過於簡單,主控只能在接觸器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進行分段操作,不具備其他的控制功能。並且無法通過程序閉合斷路器,一旦斷路器斷開需到塔基手動閉合斷路器。再次,主控程序中不具備併網開關狀態監控及統計邏輯功能,無法對併網開關運行狀態進行判斷。

針對老舊機組日益嚴重的併網迴路安全問題,集團設計研究院李楊表示,華銳風電「開展了深入研究,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取得重大進展」,以精細化變頻器故障脫網控制、併網斷路器安全鏈聯動保護、接觸器異常動作保護、併網開關狀態檢測保護、箱變低壓側斷路器越級保護等方式,形成了軟硬體結合的全方位併網迴路保護產品,為後運維市場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四位一體」居中調度 實現風場風機全生命周期管理

隨著數位化、物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客戶對風電場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該如何實現風電場數位化轉型?華銳風電設計研究院李海港認為,要逐步實踐風電場「三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才能實現「與風共舞,與網和諧,基於網絡和鏈路,利用數據和信息實現健康管理和高效運行。」

他表示,將「能電網和調度運行優化、智能物聯網、風電場管理軟體、風電場雲平臺產品線『四位一體』」,華銳風電通過信息流和數據流的方式貫穿所有系統,從「風能,健康,運行」全方位、立體化滿足風電場運營需求,進而實現風電場和風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本次國際風能展上,華銳風電從綠色能源、運維安全、新品研發、智慧管理等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其最新動態和實力。未來已來,我們希望更多像華銳風電這樣的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勇於迎接充滿機遇和挑戰未來,為智能城市和全社會提供綠色能源、綜合能源、智慧能源,引領中國乃至世界的風電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彰顯國產化風電技術實力 華銳風電亮相2020北京國際風能展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風電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行業盛會,本屆北京國際風能展吸引了4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4萬餘人次專業觀眾參觀。
  • 華銳風電難以複製的冒險
    華銳風電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表示,公司股權較為分散,任何股東均不能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單獨決定或實質影響公司的經營方針、決策和經營管理層的任免,公司無實際控制人。華銳風電內外都有人認為,韓俊良就是華銳風電一直以來的控盤者。「無實際控制人」的局面,緣於華銳風電管理層持股、新投資者進入和隱身股東現身後形成的股權分散格局。
  • 時間線丨九年坎坷上市之路,「風電第一股」華銳風電終謝幕
    2012年,華銳風電虧損5.83億元,2013年虧損增至37.6億元。因連續兩年虧損,首度「披星戴帽」。2013年,華銳風電自曝財務造假,中國證監會公開對華銳風電進行行政處罰,原因在於其在2011年虛增營收24億元、虛增利潤2.78億元。2014年,華銳風電借債務重組實現帳面盈利,成功保殼。
  • 華銳風電首席技術官華青松:「十三五」海上風電一千萬MW宏偉目標...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厚,但受制於技術成本等原因,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速度遠低於預期。近期,海上風電的勢頭有所加速,今天就我國風電的發展,特別是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本期新華會客廳邀請到華銳風電首席技術官華青松與我們一起探討,歡迎您。
  • [股東會]華銳風電:2014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
    全球風電市場和國內風電市場在2013年出現小低谷後,在2014年有所回暖,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2014全球風電裝機統計數據》,新增裝機容量創歷史新高,2014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51,477MW,同比增長44%,其中中國2014年新增裝機容量佔全球新增裝機的45%,排名全球第一;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2014年我國(除臺灣地區外)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3,121 臺,新增裝機容量23,196MW,同比增長
  • 華銳風電創A股主板最高發行價 韓俊良身價超100億元
    2009年其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1萬千瓦,市場佔有率25.3%,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華銳風電董事長兼總裁韓俊良1月4日下午參加網上路演時表示,公司未來在「十二五」一定要實現全球第一的目標。據本網了解,如果不出意外,2011年華銳風電的當年新增裝機就有望超過丹麥維斯塔斯公司,躍居全球首位。
  • UGE希翼亮相第6屆上海國際風能展
    UGE希翼亮相第6屆上海國際風能展    中國,上海,2012/4/26——全球領先的「分布式風力發電」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UGE希翼(UrbanGreenEnergy,北京希翼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於4月26—4月28日亮相「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風能展覽會暨研討會
  •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
    近期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提出,保證「十四五」期間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召開的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400餘家風能企業代表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宣言提出,保證「十四五」期間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那麼,作為風電行業的龍頭之一,公司方面如何看待這一目標?   「綜合考慮資源潛力、技術進步趨勢、併網消納條件等,北京風能宣言的裝機目標是現實可行的,有助於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
  • 喜憂參半——中國風電2019-2030
    而值得國人驕傲的是,曾經壟斷中國75%+風電市場的國際巨頭,如今在中國企業的聯手「打壓」之下,在中國的百分比已可掰著手指頭算。國內整機TOP 10廠商,沒有一家海外企業。中國親手養出了一個千億營收的巨型國產新能源行業。蘋果公司甚至一度都跟金風科技合作,搞清潔能源。
  •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風電公司和風電行業相關項目現狀、風電未來發展潛力,風電投資進入機會、風電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一、中國風能資源的形成以及分布狀況分析    二、中國風能資源儲量與有效地區    三、中國風能開發應用情況分析    四、風能開發尚不成熟第二章 2020年國際風電產業運行現狀分析  第一節 2020年全球風力發電的總體分析    一、世界風電產業發展特徵    二、世界風力發電產業概況
  • 湘潭市風電裝備產業總值達137億元
    如今,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技術上,湘電風能都是湘潭風電裝備產業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2019年,公司產值為26億元。2020年,儘管面臨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的雙重壓力,公司卻逆勢而上,實現突破式增長。企業全年中標訂單達80億元,籤約訂單達70億元,排產訂單在45—50億元左右。
  • 預見2019:《2019年中國風電運維產業全景圖譜》
    90年代以來,歐洲好美洲地區風電裝機快速增長,21世紀以來,以中國為代表新興市場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   根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於2019年2月份公布的全球風電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0.513億千瓦(51.3GW),其中新增陸上風電裝機0.487億千瓦,同比下降3.9%,新增海上風電裝機0.045億千瓦,同比增長0.5%。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在我國東部沿海的海上,其可開發風能資源約達7.5億千瓦,不僅資源潛力巨大且開發利用市場條件良好。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海上風電市場份額穩步提升,2013年,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45萬千瓦,僅佔總體的0.58%,到2020年前三季度,增長至750萬千瓦,佔總體的3.36%。預計未來,海上風電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 36%由老牌風電企業成立!(2020版)
    逐年增長的風電裝機容量背後,是持續增長的風電運維市場。  據預測,截止2019年底,我國風電運維市場總體需求量為235GW,風電運維市場規模約為85億元。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未來至2023年風電運維市場規模將會突破200億元。到底哪些企業能迅速搶佔市場,獲得風電後運維市場的巨大商機?
  • 海上風電產能釋放 泰勝風能2019年淨利潤1.54億元
    全景網4月8日訊 4月8日,上海泰勝風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泰勝風能,股票代碼 300129)披露2019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19億元,比同比增長50.70 %。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58.82%。
  • 國盛證券--天順風能:員工持股計劃推出 風電龍頭再出發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件:天順風能(002531)發布《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員工持股計劃推出,2023年淨利潤目標不低於17億元,2021~2023年業績目標複合增速19%。
  • 獨家翻譯 | 全球風能理事會:2019年印度風電新增裝機量僅為2.4GW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的最新報告,印度風電項目裝機量正在下降,2019年風電新增裝機量僅為2.4GW,幾乎是2017年4.1GW的一半。GWEC發布的第15版全球風電報告顯示,在過去三年中,儘管全印度電力採購機構拍賣了超過17GW容量,但近三分之一容量因各種因素而被取消認購或被取消分配,超過80%的已分配項目被推遲6-12個月。
  • 企業家對話一:數位化時代對風電意味著什麼?
    企業家對話一:數位化時代對風電意味著什麼? 數位化時代,最大的特徵就是藉助數據實現了萬物互聯,更加智能、智慧。對於風電裝備製造業,數位化意味著什麼,都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 @風電人,你們想要的十四五風電「藏寶圖」來了!
    隨著「十四五」疊加平價時代的臨近,風電產業的發展預期也更加確定!在「30·60」碳目標指引下,今年秋季,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上,全球400餘家風企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
  • 遠景能源:「軟硬兼施」 做強中國風電
    「未來5至10年,風能可能是唯一可以與傳統化石能源在發電成本上相抗衡的清潔能源」,也正是看準了這一機遇,完成創業醞釀和初期準備後,2007年初,張雷從海外歸國,帶領10人「海歸」創業團隊回到家鄉江蘇省江陰市,成立了遠景能源。他在多個場合都提到使命,這次訪談,他再次對記者表示,「為人類的可持續未來解決挑戰」是遠景的使命,這也就是為什麼創業之初公司取名「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