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國產化風電技術實力 華銳風電亮相2020北京國際風能展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風電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行業盛會,本屆北京國際風能展吸引了4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4萬餘人次專業觀眾參觀。作為國內老牌風電企業、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隆重亮相了本屆展會。圍繞「引領綠色復甦,構築更好未來」大會主題,華銳風電與國內外風電行業相關領導、專家,共同探討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共話我國風電綠色高質量發展未來。

近期,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本屆大會延續這一思想,以「開發30億風電,引領綠色發展,落實「30·60」目標」為宗旨,全球400餘家風能企業的代表一致通過並聯合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推動產業政策制定,從而促使風電行業向著高質量發展。

護航安全 提增效華銳風電發力研發與後運維服務

為了更好地向行業輸送專業解決方案及後運維服務,華銳風電依託全資子公司——銳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電科技」)和全資子公司——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源公司」),分別組建了專業的風電整機研發團隊和運維團隊,以解決風電技術難題、提升運維服務質量。展會中,銳電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工程師張亮、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電氣設計總監武海川,也受邀參加了大會分論壇,並發表了關於「雷射傳感器的應用」和「在運機組不同時期的技改定製化需求」主題演講。

今年9月,銳電科技在河北張家口發布了SL1500機組二次開發升級後的新產品——SL1590Plus機組,向行業輸送了提質增效標杆案例;在10月15日主題交流會中,銳電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工程師張亮以SL1500機組葉片和功率雙升級為例,講解了升級後的葉片控制策略。他提到,在風力發電中葉片是風電機組關鍵部件,葉片也是風電機組中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件之一,而且葉片的維護和更換成本高,因故障導致的停機時間、停電損失和次生災害影響大,因此葉片的在線監測和在早期發現並定位葉片故障對於風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銳電科技推出了雷射雷達葉片監測系統,是一款利用雷射雷達測量技術及邊緣計算技術自主研發的一款用於風機機組運行狀態中葉片形變監控 、風機淨空值預警、機組智能降載荷產品。該傳感器系統可有效監測加長葉片的實時運行狀況,早期檢測葉片異常,為機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2019年,中國風電新增併網容量2579萬千瓦,至今全國已逾13萬颱風電機組,總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在風電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風機能否在運轉時期發揮最佳性能是衡量風場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隨著風場運營時間的積累,風電設備的設計、維護問題逐漸顯現。為此,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電氣設計總監武海川在10月16日主題演講中,提出了在役機組安全穩定、增功提效、設備延壽三方面風電機組的升級優化建議和方向。武海川認為,風力發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在根源上排除機組隱患,對事故進行有效防控來降低損失;增功提效應在提升機組掃風面積和提高Cp值的同時如何完成安全性評估、儘量壓低改造成本等問題是改造成功與否的關鍵;設備延壽應關注機組關鍵部件的老化問題並在成本控制合理的情況下儘可能進行優化設計來有效延緩機組部件老化速度。

伴隨著行業和政策發展,華銳風電積極發展自主創新技術,並完善了基於風電機組全壽命周期的後運維服務體系,致力於為機組運行保駕護航、促進風電可持續發展,實現提質增效。

技術創新 自主研發 華銳風電開創PLC化先驅之路

2020年9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20〕1409號,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了關於新能源領域自主系統國產化跨越式發展的新要求,聚焦新能源裝備製造「卡脖子」問題,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緊隨政策,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產品開發經理劉嘉增在展會中首次推出SL1500系列機組主控系統PLC國產化解決方案,為風電機組控制系統核心技術國產化開啟了新時代。

在機組設計中,銳源風能加大了國產化應用,同時提升機組對未來電網適應性。在生產中聯合工控行業資深企業,共同開發定製PLC主控模塊,使其具備軍工品質。由銳源風能研發的基於國產PLC的風機主控系統具備安全可靠性,其硬體參數遠高於原機組使用的模塊,可確保運行及數據傳輸安全穩定,大幅降低風電場運維成本。劉嘉增表示:相比較於進口PLC,國產PLC的硬體成本降低30%以上,大大減少了機組升級優化成本。目前,PLC產品已通過FCC認證、中國船級社型式認證和CE認證,主控程序已完成測試, 2021年實現批量裝機。

面對當前國家新基建等政策及風電行業綠色環保、提能增效發展要求,華銳風電緊抓不同時期機遇,堅持技術創新和自主化研發,提升產品質量和機組活力,夯實自身硬實力;同時開展數位化運維工作,提升信息化、智能化運維水平,打造優質服務鏈條,鞏固運維軟實力。

在2020北京國際風能展中,華銳風電全方位展示了技術、服務、產品最新發展動態,同時展出多個風力發電機組、PLC國產化等成果與解決方案。經過與行業多方交流,華銳風電將更有目標地探求未來發展之路,助力我國風電行業煥發活力、打造高質量的產業典範。

相關焦點

  • 打造未來智慧風電新常態 華銳風電亮相2019北京國際風能展
    10月22日-24日,2019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眾多國內外風電行業相關領導、核心專家匯聚一堂,與風電行業的供應商、代理商一同探討風電前沿技術,共話風電未來。作為國際知名的風電整機廠商、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也受邀參展。
  • 華銳風電難以複製的冒險
    熟悉風電行業的人士稱,華銳風電從創辦到今天,無論是股權更迭還是業務拓展,都是韓俊良一手「設計」和實施的。他精心設計的華銳風電之路,核心是發揮國有企業和民營投資者的優勢,整合行業上下遊的資源,依託對技術創新和售後服務的注重,以及對行業政策和政府關係的諳熟,讓後來者華銳風電異軍突起,企業和個人的利益都得到迅速放大。
  • 華銳風電首席技術官華青松:「十三五」海上風電一千萬MW宏偉目標...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厚,但受制於技術成本等原因,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速度遠低於預期。近期,海上風電的勢頭有所加速,今天就我國風電的發展,特別是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本期新華會客廳邀請到華銳風電首席技術官華青松與我們一起探討,歡迎您。
  • 時間線丨九年坎坷上市之路,「風電第一股」華銳風電終謝幕
    至此,2020年首隻面值退市股正式退出A股市場。華銳風電是中國第一家開發、設計、製造和銷售適應陸地、海上和潮間帶大型風電機組的高新技術企業, 2008、2009年風電設備連續兩年保持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
  • [股東會]華銳風電:2014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
    (四) 核心競爭力分析 1、技術實力。公司始終秉承技術領先戰略,不斷推動中國風電產業向機組大型化發展。公司曾先後承擔了國家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風電特許權項目,甘肅、江蘇、內蒙古、河北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項目,阜新國家重大國產化風電專項項目以及中國上海東海大橋首個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截至2014年末公司風電機組累計裝機超過1萬臺,累計裝機容量158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排名中國第二。
  • 華銳風電創A股主板最高發行價 韓俊良身價超100億元
    在華銳風電的發展歷程中,現年46歲的韓俊良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帶領公司通過推進技術創新、把握行業政策和市場機會實現超常規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捆綁。2008年7月,華銳風電進行增資擴股,韓俊良的自然人獨資企業北京天華中泰投資有限公司出資2500萬元,佔增資後總股比的16.67%。
  • 【重磅】奧特科技在2020北京風能大會新品首發
    【重磅】奧特科技在2020北京風能大會新品首發 2020年10月15
  • 36%由老牌風電企業成立!(2020版)
    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對中國33家優秀風電運維商進行統計整理,並對其企業特色進行分析,以期為廣大行業朋友提供選擇方向。(註:以下內容為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團隊手動整理,如有遺漏歡迎留言補充。)
  •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    一、中國風能資源的形成以及分布狀況分析    二、中國風能資源儲量與有效地區    三、中國風能開發應用情況分析    四、風能開發尚不成熟第二章 2020年國際風電產業運行現狀分析  第一節 2020年全球風力發電的總體分析    一、世界風電產業發展特徵    二、世界風力發電產業概況
  • 海上風電「路條」頻現 2015年目標完成存疑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吉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吉瓦,中國海上風電醞釀著千億元的巨大市場。他表示,海上風電開發將帶動戰略技術以及相關產業發展。而彭博新能源財經風電分析師朱羽羽也認為,開發海上風電對於風機廠商在明後年消化部分庫存避免折舊,也將產生一定積極作用。
  • 湘潭市風電裝備產業總值達137億元
    2006年,依託湘電雄厚的技術優勢,湘電風能註冊成立,成為湘電股份旗下專業從事大型風力發電裝備製造、安裝、維護以及風電整體解決方案系統提供商。經過十多年的創新發展,公司具備年產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三千臺的能力。如今,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技術上,湘電風能都是湘潭風電裝備產業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 豐海實現非併網風電與海水淡化技術「聯姻」
    ,經過國家專業機構科技成果評估和鑑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新能源企業豐海已建成萬噸級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示範工程,成功實現了日產萬噸淡水規模,為深入推進我國新能源海水淡化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UGE希翼亮相第6屆上海國際風能展
    UGE希翼亮相第6屆上海國際風能展    中國,上海,2012/4/26——全球領先的「分布式風力發電」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UGE希翼(UrbanGreenEnergy,北京希翼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於4月26—4月28日亮相「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風能展覽會暨研討會
  • 國盛證券--天順風能:員工持股計劃推出 風電龍頭再出發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件:天順風能(002531)發布《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員工持股計劃推出,2023年淨利潤目標不低於17億元,2021~2023年業績目標複合增速19%。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在2020年前三季度,風電三季度裝機增速加快,海上風電裝機增速放緩。截止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裝機2.23億千瓦,同比增長12.9%;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16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750萬千瓦。
  • 檢測技術升級 確保風電葉片運行安全
    風能,大自然饋贈的綠色能源。風力發電機組的出現,成功捕獲了風能並將之轉化為電能。葉片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可靠性,還關係到風力發電機組其他部件,甚至整個機組的安全。因此葉片檢測技術是保證葉片質量、風力發電機組穩定運行乃至我國風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 海外|西班牙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漂浮式風電潛力巨大
    西班牙能源部門正式向外徵求意見的目的,是為收集潛在參與海上風電的利益相關者、主管部門和各公司的具體意見,通過制定可供採用的海上風電發展路線圖,尋求充分利用海上風能潛能,包括其深海區域所蘊含的漂浮式風電的巨大潛力。西班牙能源部還特別提出,在開發海上風電時「要充分利用與陸上風電的協同作用」,在「技術開發方面進行協調發展」。
  • 泰勝風能:公司海上風電生產基地為南通泰勝藍島 藍島在海上風電上...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泰勝風能(300129)提問, 2021年底前併網的海上風電享受補貼,請問,貴司海上風電有哪些優勢?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海上風電生產基地為南通泰勝藍島,藍島在海上風電上具有先發優勢,首先,在於生產工藝技術和項目管理經驗的積累,產品品類齊全並在高端產品方面不斷拓展;其二,在於良好的區位優勢,且擁有自建碼頭。謝謝關注。
  • @風電人,你們想要的十四五風電「藏寶圖」來了!
    隨著「十四五」疊加平價時代的臨近,風電產業的發展預期也更加確定!在「30·60」碳目標指引下,今年秋季,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上,全球400餘家風企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
  • 主管部門負責人談風電:分散式有前景 企業悠著點幹
    新浪財經「能見派」(nengjianpai)獲悉,10月21日下午,2019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9)開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出席大會開幕式並為大會主持。他總結了今年的風電市場,並提出了一些觀點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