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歐陽劍環 薛瑾 黃一靈)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北京金融街服務局特別支持的「2020中國銀行業理財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圍繞「錨定資管新航向、開啟轉型新徵程」主題,與會嘉賓暢談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和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總經理王大智等嘉賓出席論壇,並發表精彩演講。
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
更好地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
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
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表示,金融街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強化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重要職責所在。
孫碩介紹了金融街建設情況和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一是堅持開放發展,大力推動「兩區」「三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金融街國際影響力;二是注重發揮優勢,全力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進一步構建金融街產業生態;三是提升服務水平,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區域發展軟實力。孫碩指出,金融街發展資產管理產業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六大功能之一。六大功能包括決策監管、標準制定、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國際合作。金融街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
「發展資產管理,是金融街堅定不移的產業方向。」孫碩強調,積極構建集融資、投資、運作、管理於一體,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個人信用、信託等領域的資產管理體系,服務工銀理財、中銀理財、中郵理財、銀河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落戶。積極支持理財子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專業投資機構來金融街發展,歡迎資產管理機構來金融街拓展業務。
孫碩透露,著眼於更好地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對標國際一流標準,為企業量身定製「服務包」,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加強資產管理人才聚集,在優質金融人才引進落戶、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保障和支持。在擴大資產管理開放方面,不斷發揮「兩區」政策優勢,在監管部門支持下,加強與國際頂級資產管理機構戰略合作,在跨境投融資、人民幣國際化使用、外匯管理改革等方面爭取先行先試,為專業機構提供更多全球化資產配置機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
進一步推進銀行理財轉型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在會上表示,當前,銀行理財規範轉型不斷推進,但資管新規過渡期內需要完成的轉型任務依然艱巨,未來要從妥善處理過渡期內存量資產的整改、積極主動加強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建設、遵循競合發展理念、實現合作共贏等方面繼續推進轉型。
周更強表示,銀行理財業務是我國資管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年來,在監管規則持續完善的背景下,「打破剛兌」「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投資理念初步形成,銀行理財公司初具規模,規範轉型不斷推進,業務風險持續收斂,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居民財富增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談及如何進一步推進銀行理財轉型,周更強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妥善處理過渡期內存量資產的整改。新冠肺炎疫情從資金端和資產端,對資管業務產生了雙向衝擊。由於老的理財產品期限錯配較多,存量資產處置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複雜性,但這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銀行仍是理財業務轉型升級的第一責任人,應積極主動推進整改工作,儘早完成整改任務。
二是積極主動加強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建設。要構建符合資管特點的管理框架,強化投研能力建設,發展成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積極探索市場定位和戰略方向,不要一味謀求「大而全」,應積極爭取做到「專、尖、特、新」。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專業合作。
三是遵循競合發展理念,實現合作共贏。銀行理財應秉承競合發展的理念,充分藉助資管「朋友圈」的力量,與優秀券商、基金公司和私募管理人合作,豐富和完善產品體系、形態和策略,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多股權投資產品,對衝投資風險,增厚投資收益,以產品創新不斷提升獲客能力。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
銀行理財需適應線上生活的變化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在會上表示,當前線上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銀行理財也需要適應線上生活的變化。
在獲客方式方面,黃金老認為,要從線下獲客向線上獲客轉變。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原來銀行的客戶轉化成為線上客戶,才能獲得成功,這需要把營銷置於場景之中,或放在客戶的手機之中。
從服務方式來看,黃金老表示,當前藉助移動媒體和5G技術,一個理財經理可以服務上千個客戶。過去需要的理財場所的成本也會極大地降低,可以把這些降低的成本「獎勵」給客戶。
談及風險管理,黃金老表示,底層資產的信用風險與過去一樣,但是一些操作風險有了新變化。例如,客戶通過手機操作存在一定操作風險。此外,在通過場景獲客的過程中,還可能存在場景風險,所以要考慮如何分析場景、認識場景、引領場景以及防範場景風險。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堅定做多中國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在論壇上表示,要堅定做多中國,深耕中國市場。他表示,「過去30年,我們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的發展。對於摩根大通集團來說,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戰略部署。」
王大智表示,目前中國資產管理規模達到54.8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資產管理市場,僅次於美國和英國。過去三年,中國年化規模增速是10%,相比全球其他地區平均4%的增速,發展很快。
「用望遠鏡看,未來的潛力更加值得期待。」王大智說,中國資管行業未來10年將迎來「黃金時代」。一是規模增速可觀,2018年-2025年中國資產管理規模增速預計達到15%,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的6%。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對外開放,預計到2025年中國資產管理市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二是中國個人投資者低配資管產品,未來增長空間廣闊。目前資產配置以房地產和實物資產為主,股票公募基金僅佔2%,而房地產紅利消退和無風險利率降低,會加速居民資產向資管產品的轉移。因此,中國資管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都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王大智指出,未來資管業務對於銀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於非銀行金融機構,銀行系資管的優勢在於強大的客戶基礎與豐富的資金來源。銀行系資管也能幫助母行增強集團客戶的粘性,滿足機構與個人客戶多元化資產管理配置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