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英才可落戶北京、銀行理財需重視線上獲客、堅定做多中國...

2020-12-08 新華網北京頻道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歐陽劍環 薛瑾 黃一靈)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北京金融街服務局特別支持的「2020中國銀行業理財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圍繞「錨定資管新航向、開啟轉型新徵程」主題,與會嘉賓暢談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和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總經理王大智等嘉賓出席論壇,並發表精彩演講。

  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

  更好地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

  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

  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黨組書記孫碩表示,金融街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強化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重要職責所在。

  孫碩介紹了金融街建設情況和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一是堅持開放發展,大力推動「兩區」「三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金融街國際影響力;二是注重發揮優勢,全力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進一步構建金融街產業生態;三是提升服務水平,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區域發展軟實力。孫碩指出,金融街發展資產管理產業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六大功能之一。六大功能包括決策監管、標準制定、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國際合作。金融街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

  「發展資產管理,是金融街堅定不移的產業方向。」孫碩強調,積極構建集融資、投資、運作、管理於一體,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個人信用、信託等領域的資產管理體系,服務工銀理財、中銀理財、中郵理財、銀河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落戶。積極支持理財子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專業投資機構來金融街發展,歡迎資產管理機構來金融街拓展業務。

  孫碩透露,著眼於更好地支持資產管理產業發展,對標國際一流標準,為企業量身定製「服務包」,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加強資產管理人才聚集,在優質金融人才引進落戶、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保障和支持。在擴大資產管理開放方面,不斷發揮「兩區」政策優勢,在監管部門支持下,加強與國際頂級資產管理機構戰略合作,在跨境投融資、人民幣國際化使用、外匯管理改革等方面爭取先行先試,為專業機構提供更多全球化資產配置機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

  進一步推進銀行理財轉型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在會上表示,當前,銀行理財規範轉型不斷推進,但資管新規過渡期內需要完成的轉型任務依然艱巨,未來要從妥善處理過渡期內存量資產的整改、積極主動加強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建設、遵循競合發展理念、實現合作共贏等方面繼續推進轉型。

  周更強表示,銀行理財業務是我國資管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年來,在監管規則持續完善的背景下,「打破剛兌」「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投資理念初步形成,銀行理財公司初具規模,規範轉型不斷推進,業務風險持續收斂,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居民財富增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談及如何進一步推進銀行理財轉型,周更強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妥善處理過渡期內存量資產的整改。新冠肺炎疫情從資金端和資產端,對資管業務產生了雙向衝擊。由於老的理財產品期限錯配較多,存量資產處置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複雜性,但這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銀行仍是理財業務轉型升級的第一責任人,應積極主動推進整改工作,儘早完成整改任務。

  二是積極主動加強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建設。要構建符合資管特點的管理框架,強化投研能力建設,發展成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積極探索市場定位和戰略方向,不要一味謀求「大而全」,應積極爭取做到「專、尖、特、新」。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專業合作。

  三是遵循競合發展理念,實現合作共贏。銀行理財應秉承競合發展的理念,充分藉助資管「朋友圈」的力量,與優秀券商、基金公司和私募管理人合作,豐富和完善產品體系、形態和策略,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多股權投資產品,對衝投資風險,增厚投資收益,以產品創新不斷提升獲客能力。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

  銀行理財需適應線上生活的變化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在會上表示,當前線上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銀行理財也需要適應線上生活的變化。

  在獲客方式方面,黃金老認為,要從線下獲客向線上獲客轉變。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原來銀行的客戶轉化成為線上客戶,才能獲得成功,這需要把營銷置於場景之中,或放在客戶的手機之中。

  從服務方式來看,黃金老表示,當前藉助移動媒體和5G技術,一個理財經理可以服務上千個客戶。過去需要的理財場所的成本也會極大地降低,可以把這些降低的成本「獎勵」給客戶。

  談及風險管理,黃金老表示,底層資產的信用風險與過去一樣,但是一些操作風險有了新變化。例如,客戶通過手機操作存在一定操作風險。此外,在通過場景獲客的過程中,還可能存在場景風險,所以要考慮如何分析場景、認識場景、引領場景以及防範場景風險。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堅定做多中國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在論壇上表示,要堅定做多中國,深耕中國市場。他表示,「過去30年,我們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的發展。對於摩根大通集團來說,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戰略部署。」

  王大智表示,目前中國資產管理規模達到54.8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資產管理市場,僅次於美國和英國。過去三年,中國年化規模增速是10%,相比全球其他地區平均4%的增速,發展很快。

  「用望遠鏡看,未來的潛力更加值得期待。」王大智說,中國資管行業未來10年將迎來「黃金時代」。一是規模增速可觀,2018年-2025年中國資產管理規模增速預計達到15%,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的6%。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對外開放,預計到2025年中國資產管理市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二是中國個人投資者低配資管產品,未來增長空間廣闊。目前資產配置以房地產和實物資產為主,股票公募基金僅佔2%,而房地產紅利消退和無風險利率降低,會加速居民資產向資管產品的轉移。因此,中國資管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都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王大智指出,未來資管業務對於銀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於非銀行金融機構,銀行系資管的優勢在於強大的客戶基礎與豐富的資金來源。銀行系資管也能幫助母行增強集團客戶的粘性,滿足機構與個人客戶多元化資產管理配置的需求。

相關焦點

  • 「金融全牌照」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泛資管行業 合作是王道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作者:柏託近日有消息稱,民生銀行、郵儲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將在京落戶。這意味著近乎「金融全牌照」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正紛紛加速入場搏殺已趨白熱化的泛資管行業。部分輿論渲染信託、券商、基金等傳統資管主體對於泛資管行業再添新軍,深感壓力,風聲鶴唳,仿佛紅海市場將更紅。筆者認為,應該正視眾資管主體的競合關係,尤其是充分看到合作關係,從中找到機遇。2019年被視為理財子公司「元年」。目前,已有30多家銀行公告稱要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2家獲批籌建,6家已正式開業迎客。
  • 資管新規落地:你我怎麼理財,要做哪些準備?
    此次資管新規從投資者主體資格、資產狀況、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設定門檻,避免和減少盲目投資、非理性投資的存在。  北京銀行海澱區某分行個人業務部一位金融理財師認為,投資者不能單純把眼光鎖定在300萬元、500萬元這樣的數據上,有了門檻的確會存在投資者分層的情況,但對投資者分類的同時,資管產品本身也會相應進行分類。
  • 解碼2020資管、零售、小微金融通關秘籍,2021再出發
    一、助力資管業務轉型2020年恰是資管新規原定的過渡期最後一年,資管行業從業者面臨諸多挑戰。過渡期理財產品如何布局?淨值型產品創設和運營的關鍵是什麼?理財子公司運與母行如何協同?……一個個問號叩擊著資管人的神經。
  • 21資管研究: 理財子公司發展面臨十大難題 基因自帶銀行傳統烙印...
    理財子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銀行資管部門在轉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理財子公司下一步發展的策略有哪些?針對這些行業特別關注的問題,10月18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資管研究院舉辦的「中國資管30人閉門研討會(秋季)」在北京召開。
  •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以全球視野,迎接中國資管行業新徵程
    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錨定資管新航向 開啟轉型新徵程——2020中國銀行業理財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眾多金融機構高管和權威專家齊聚一堂,上投摩根基金總經理王大智作為嘉賓受邀參會,並發表《以全球視野,迎接資管行業新徵程》的主題演講。
  • 新格局下資管再定位 做長期可持續回報提供者
    由中國證券報主辦、北京金融街服務局特別支持的「錨定資管新航向 開啟轉型新徵程——2020中國銀行業理財發展論壇暨第一屆中國銀行業理財金牛獎頒獎典禮」12月2日在北京舉行。在圓桌論壇環節,多位資管行業高管圍繞「新格局下資管發展新趨勢」主題,對於資管行業助力「雙循環」、布局養老金融等熱點問題作了精彩紛呈的觀點交流和碰撞。  參與討論的嘉賓認為,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下,資管機構應發揮自身優勢,適應新挑戰和機遇,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回報價值。
  • 周更強:銀行理財應秉承競合發展理念
    12月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在由中國證券報主辦、北京金融街服務局特別支持的「錨定資管新航向開啟轉型新徵程――2020中國銀行業理財發展論壇」上表示,未來銀行理財在發揮自身優勢,追求差異化發展的同時,應秉承競合發展的理念,充分藉助資管「朋友圈」的力量。
  • 銀行資管科技深度報告:海內外資管科技應用案例分析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新設給銀行資管系統的建設帶來契機,可以擺脫歷史 包袱,從底層開始建設,採用最新的技術方案,包括中臺戰略和微服務 架構等,按照大類資產配置的發展要求進行開發。大型資管公司應重點 打造一體化的資管平臺。
  • 保險資管與銀行理財在業務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今年以來,已有10餘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大資管」格局逐漸形成。大資管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蓬勃發展是否會對保險資管形成衝擊?保險資管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相比有何優勢?保險資管如何與銀行理財形成錯位競爭?  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近期採訪了新華資產總裁張弛。
  • 國際知名資管加速布局中國 18家外資資管上支付寶開「辦事處」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國際知名資管加速布局中國 18家外資資管上支付寶開「辦事處」
  • 鉑諾簡毅: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或萬億級下降 基金保險受益
    「隨著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接受度下降,銷售規模繼續下降的趨勢將不可避免,預計2018年銀行理財規模可能會出現幾萬億的下降。」他同時指出,銀行理財規模下降,將推動整個資管行業大變革。在此變革格局下,將利好權益類資產,特別是公募基金和保險等的發展。在簡毅看來,近期,金融監管政策頻出,尤其是資管新規的出臺,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影響面最大的,無疑是打破剛兌。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科技為舟、數據賦能 打造資管新業態
    摘要 潘東表示,資管新規促使銀行理財更清晰地回歸了資管邏輯,理財子公司這個資管新物種的出現也加速了轉型進程,開啟了中國銀行理財大周期意義上的2.0新時代,行業正在深刻變革中。
  •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資管新規下大資管行業發展方向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在基金20年發展論壇上表示,過去20年公募基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展望未來,隨著強託管模式在資管行業的持續推進,我國託管銀行的發展呈現科技化、綜合化、規模化以及全球化。
  • 兩巨頭理財子公司開業在即!事關4.4萬億銀行理財,老百姓...
    四是線上認購更為方便,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籤。但仍要堅持「雙錄」(錄音錄像)和專區銷售等規定。  並非所有大行保留總行資管部  監管批覆理財子公司的速度可謂高效,足見監管部門希望理財子公司儘早成立。國有大行雖然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計劃較晚,但卻是首批獲得監管批覆的銀行。
  • 三年累計壓縮16萬億,資管新規有效化解影子銀行風險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本文轉自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ID:cwm-50),原標題《國務院金融委陶玲:資管新規有效化解了影子銀行風險》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陶玲8月9日在「2020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過去,以資管新規出臺為標誌,前後三年多時間,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各部門和行業機構的共同努力下
  • 工銀理財成立後首次「換帥」 資管協同發展可期
    顧建綱不再兼任工銀理財董事長,繼續擔任工行資管部總經理,專注於帶領工行資管部加強存量業務轉型整改,統籌推進工行大資管戰略,實現工行各類資管業務牌照的經營協同。本次調整工行醞釀已久,是對旗下各控股子公司協同發展的戰略考量,後續工行在大資管領域的改革轉型值得期待。
  • 中國資管行業轉型之他山之石
    摩根大通、高盛、瑞銀等銀行系資管先天具備客戶資源和分銷渠道優勢,不過建立資管業務條線的方式仍然不盡相同;貝萊德等大型基金公司往往率先從產品端發力,建立完善的基金產品體系,同時提供全方位的投資服務以維持客戶忠誠度;嘉信理財則通過低費率、高效率的經紀業務積累客戶資源,隨後再建立資管業務線;此外市場上還存在不少在特定領域深耕細作的專精型機構,例如對衝基金中的橋水、併購重組領域的KKR等。
  • 商業銀行如何開展投行與資管業務?
    在拓展零售公司客戶時寧波銀行進一步將客戶細分為結算客戶、授信客戶、國際業務客戶、理財客戶、電子客戶等等,聚焦小微企業現金管理、國際業務以及電子金融三大業務,並提供諸如現金管理、客戶結算、國際業務、理財等各類產品,增加客戶粘性,逐步提升小微客戶的挖掘價值,這便是典型的投行與資管思維,寧波銀行也被認為是國內做投行與資管業務最好的城商行。
  • 資管新規過渡期有望延後,近400款理財現浮虧或因銀行加速壓降不合...
    孫天琦還表示,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資管產品實現了平穩有序轉型,總規模穩中有降,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融資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改的影響。下一步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堅持資管新規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密切跟蹤監測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情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好相關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的整改與轉型。
  • 萬億資金將馳援A股 銀行理財子公司可開股票帳戶
    原標題:萬億增量資金將馳援A股 銀行理財子公司可開股票帳戶12月6日,中國結算修訂《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帳戶業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針對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相關內容進行最新修訂。在修訂後,銀行理財子公司可參考商業銀行開立證券帳戶,並開立相關理財產品證券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