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強:銀行理財應秉承競合發展理念

2020-12-20 同花順

  12月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在由中國證券報主辦、北京金融街服務局特別支持的「錨定資管新航向開啟轉型新徵程――2020中國銀行業理財發展論壇」上表示,未來銀行理財在發揮自身優勢,追求差異化發展的同時,應秉承競合發展的理念,充分藉助資管「朋友圈」的力量。

  周更強表示,兩年來,在監管規則持續完善的背景下,「打破剛兌」「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投資理念初步形成,銀行理財公司初具規模,規範轉型不斷推進,業務風險持續收斂,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居民財富增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具體看,一是理財業務逐步回歸本源,二是銀行理財公司初具規模,三是行業亂象和風險得到有效遏制,四是積極支持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五是助力居民財富增長。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楚認識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內需要完成的轉型任務依然艱巨。」周更強表示,對銀行理財而言,面臨著淨值型新產品發行困難、存量老產品壓降難度大、投研能力不足、資管行業基礎性政策存在差異、投資者教育任重道遠等問題,需要高度重視並採取得力措施予以解決。

  對於如何進一步推進銀行理財轉型,周更強提出,一是妥善處置過渡期內存量資產整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從資金端和資產端,對資管業務產生了雙向衝擊,尤其在資產端,部分行業、企業經營困難加大,一些授資項目原有還款安排面臨調整。由於老的理財產品期限錯配較多,壓降程度要考慮到不同的銀行機構資本實力、信貸資源、客戶還款意願等多種情況,存量資產處置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複雜性,但這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銀行仍是理財業務轉型升級的第一責任人,需紮實細緻編制存量資產臺帳和存量資產整改計劃,綜合採用多種壓降路徑,不拖、不等、不靠,積極主動推進整改工作,儘早完成整改任務。

  二是積極主動加強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建設。當前,銀行業資管在經營理念、管理體制、能力建設等方面處於轉型階段。要構建符合資管特點的管理框架,強化投研能力建設,培育人才隊伍,完善專門系統,嚴格內控合規,發展成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要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客群特徵、專業側重等要素,積極探索市場定位和戰略方向,不一味謀求「大而全」,積極爭取「專尖特新」。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間專業合作,積極運用國際上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合規風控體系。

  三是遵循競合發展理念,實現合作共贏。隨著破除剛兌和淨值化轉型的需要,理財業務將與其他資管業務擠入同一賽道,同臺競技。銀行理財在發揮自身優勢,追求差異化發展的同時,應秉承競合發展的理念,充分藉助資管「朋友圈」的力量,與優秀券商、基金公司和私募管理人合作,豐富和完善產品體系、形態和策略,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多股權投資產品,對衝投資風險,增厚投資收益,以產品創新不斷提升獲客能力。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hmg

相關焦點

  • 資管英才可落戶北京、銀行理財需重視線上獲客、堅定做多中國...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  進一步推進銀行理財轉型、遵循競合發展理念、實現合作共贏等方面繼續推進轉型。  周更強表示,銀行理財業務是我國資管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年來,在監管規則持續完善的背景下,「打破剛兌」「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投資理念初步形成,銀行理財公司初具規模,規範轉型不斷推進,業務風險持續收斂,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居民財富增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周周發2.0將上線 招商銀行「周周發系列」理財再添新品
    對於投資市場的波動,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專業理財顧問建議,投資堅持四大策略:現金預留應周轉、分批入股找機會、固收築底不可少、長期理財不留空。招商銀行「固收」理財產品豐富,按照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劃分,包括現金管理類理財計劃(如日日盈、朝招金等)、債券類理財計劃(如天添金、周周發、月添利和年年享)、混合偏債類理財計劃(如卓遠)。
  • 理財魔方袁雨來受邀參加中信證券年會,講解AI理財理念為中產用戶...
    理財魔方袁雨來受邀參加中信證券年會,講解AI理財理念為中產用戶開拓市場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1 19:22:27
  • 資產配置理念深入人心 銀行仍為理財市場中流砥柱
    在資產配置方面,銀行理財產品由於其穩健性獲得個人投資者青睞,大部分客戶都增加了銀行理財產品在家庭資產組合中的佔比。同時,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及債券等證券資產時也更傾向於在商業銀行獲得專業建議後選擇性進行投資。未來我國家庭財富管理市場商業銀行仍將扮演中流砥柱角色,成為個人投資者資產配置服務的核心機構。
  • 中央結算公司劉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銀行理財業務如何更好...
    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可謂具有重要影響。當前,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要貫徹對理財產品穿透監管的理念,按照簡單、透明、可比較、可流通的原則,加強市場基礎支撐對頂層設計的適應性,更好推動理財業務轉型發展、行穩致遠。
  • 寧波銀行票據等業務秉承優質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貼心的金融服務
    近日,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多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重點聚焦「堅持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促進位度」,從多個角度健全和完善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政策保障。在為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務方面,寧波銀行一直盡心盡力,寧波銀行票據等業務秉承優質服務理念, 致力於為小微企業等更多客戶帶來貼心的金融服務。
  • 中央結算公司劉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銀行理財業務如何更好...
    資管新規及《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理財新規」)等政策的出臺,對於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可謂具有重要影響。理財業務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配合,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更好地推動理財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值得深入思考。
  • 圓桌對話:競合之辯資管行業新機遇
    12月21日,由東方財富以及旗下天天基金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資管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隆重舉行。在此次會議上,來自多家資管機構的高管以「競合之辯,資管行業新機遇」為題進行了精彩的圓桌對話。從產品的設計角度來講,過去中國的投資者基本即便產品有一個基準對它的誤差也不是很在乎,更關心絕對的收益是多少,相對的排名是多少。根據市場這樣的實際情況,公募基金我們走的路子最好是在超額收益優異的基礎上優化貝塔,或者做收益增強會更好一點。銀行實際上在貝塔的能力上是比公募基金更強的,因為銀行另類資產、外匯等領域更有經驗。大家有各自的優勢,可以做些結合。
  • 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競合發展報告
    2012年是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走向規範化發展的一年,也是第三方支付業迅猛發展以致引發商業銀行關注和不安的一年。第三方支付機構將業務觸角從支付中介領域拓展到商業銀行傳統的匯、貸、基金保險銷售等業務領域並形成了事實衝擊,而銀行業也開始覺醒並戰略部署進行反擊。
  • 中行理財經理劉媛媛:培養客戶資產配置理念 是未來努力方向之一
    來源:新浪財經理財經理是銀行零售業務服務的「窗口」,更是銀行零售轉型的「排頭兵」。高素質、精專業、強服務,是不斷變化的投資市場對理財隊伍提出的高要求。那麼,一名優秀的理財經理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呢?入行14年,工作中始終秉承客戶第一、業務第一、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立足崗位,盡心履職,貼心地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服務宗旨:無私無畏奮力無我付出,真情真誠贏得真正客戶。 以下為採訪觀點精編: 新浪財經:您如何定義理財經理這個職業?您覺得理財經理最核心的能力或必須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 「35號文」對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影響深遠
    銀行理財業務的未來發展路徑愈發清晰。日前,銀監會發布《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35號文」),由此,理財業務轉型的方向更加明確。那麼,「35號文」將對銀行理財業務產生哪些具體影響?記者就此採訪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記者:「35號文」的核心要求是銀行必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並對此提出了相應要求。
  • 會議回顧|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
    華夏理財多策略投資總經理王濤建信基金副總裁趙樂峰陝國投信託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李卓平安銀行資產管理部風險合規部合規總監王興峰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雲南信託董事長甘煜河北銀行行長助理張俊山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王文鋼上海銀行資管部總助陳瑜華夏理財首席營銷官張曉華泰國國投深圳業務部總部總經理陳蕾華安證券資管部總助陳智慧
  •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光銀現金A」零售規模突破600億元
    大眾網東營9月19日訊(記者 朱佳凱 通訊員 王臻)9月上旬,光大銀行理財產品
  • 白瑞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歷程與展望
    一、我國銀行理財業務發展與監管歷程   (一)發展歷程   我國銀行理財業務起步相對較晚,在國外理財業務發展了近60年之後,直至20世紀90年代,西方的理財觀念才被逐漸引入國內。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居民財富迅速積累,居民理財意識亦不斷增強,國內財富管理市場呈現蓬勃發展趨勢。
  • 秉承卓越經營理念
    □ 汪 雯  北美最大的優質巧克力生產商、全球領先的巧克力和糖果公司之一的好時公司年度公益項目「全球愛心奉獻周」,7月13日~17日在全球範圍內舉行。秉承優良傳統,好時中國與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合作,將其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國好時節」期間宣布捐贈的10萬元資金和5萬元等值巧克力,投入到陸家嘴社區的暑期項目中,為該區域來自困難家庭、外來務工家庭和無人看護家庭的6~12歲孩子送去豐富多彩的暑期課程和安全的日間看護。  「好時作為巧克力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自身員工文化和福利,同時也在長期關注並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 「金融全牌照」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泛資管行業 合作是王道
    部分輿論渲染信託、券商、基金等傳統資管主體對於泛資管行業再添新軍,深感壓力,風聲鶴唳,仿佛紅海市場將更紅。筆者認為,應該正視眾資管主體的競合關係,尤其是充分看到合作關係,從中找到機遇。2019年被視為理財子公司「元年」。目前,已有30多家銀行公告稱要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2家獲批籌建,6家已正式開業迎客。
  • 交叉的法律競合應適用「量的優化」原則
    在法律競合的情況下,如何適用具有競合關係的不同法律規範是我國法學界長期討論的一個理論熱點。有學者認為:「針對不同類型的法條競合,應當確定不同的法條適用原則:(1)在實害法和危險法競合的情況下,應根據實害法優於危險法的原則適用實害法排除危險法。(2)在基本法和補充法競合的情況下,應根據基本法優於補充法的原則適用基本法而排除補充法。
  • 每經專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成立理財子公司說明銀行...
    那麼,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對於目前銀行理財市場以及整個資管市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小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要靠怎樣的打法才能在市場上博得一席之地?理財子公司在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更偏愛哪一類型人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在2019國際貨幣論壇上採訪了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他為我們詳細剖析了這些行業所關注的焦點。
  • 報告:網際網路寶寶收益率創8周新高 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穩
    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穩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只)和平均收益率(%) 數據來源: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報告顯示,上周(11月18日-11月2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949隻,環比增加了48隻,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73隻,非結構性理財產品1876隻。
  • 保險資管與銀行理財在業務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今年以來,已有10餘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大資管」格局逐漸形成。大資管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蓬勃發展是否會對保險資管形成衝擊?保險資管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相比有何優勢?保險資管如何與銀行理財形成錯位競爭?  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近期採訪了新華資產總裁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