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秘子曝光?76歲臥病榻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蔣經國生育很多兒女,還有另一個從未曝光的兒子?(資料相)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蔣經國還有另一個從未曝光的兒子」,臺灣傳記作家王豐在刊登在香港Yazhou Zhoukan的文章中指出,一位已經76歲,名叫邱明山的老先生,指稱自己住過蔣經國寓所多年,都叫蔣經國和蔣方良爸爸、媽媽,親友認為他可能是蔣經國的另一個兒子。 

  對於是否聽說過邱明山,幾年前才認祖歸宗改姓蔣的國民黨籍「立委」蔣孝嚴表示「不知道」。蔣經國的媳婦蔣方智怡則說的確聽過邱明山,但「並不熟」。 

  對外稱義子 叫蔣經國「阿爹」 

  臺灣《中國時報》引述王豐的文章指出,在蔣家長大的邱明山,據傳蔣介石為他取名「蔣孝濱」,他的神情酷似蔣經國,對外稱是「義子、抗戰孤兒」。與蔣家交情深厚的「婦聯委員」周秀蘭透露,蔣經國當年在江西認識邱明山的母親邱楊氏,她生下這兒子一個月後去世。 

  邱明山自己也說,他和蔣孝文一起稱呼蔣經國「阿爹」。「阿爹」是江浙人稱呼爸爸的用語。 

  王豐指出,已故的周秀蘭生前告訴邱明山,蔣經國在江西即認識了邱明山的母親邱楊氏,但她在生下邱明山後一個月去世。邱明山在襁褓中就被接進蔣家,和蔣孝文、蔣孝章等手足一起生活,並由蔣經國夫婦請的奶媽「汪媽」帶大。 

  在眾孫兒中,邱明山體格精壯、相貌威武、言行寬厚,頗受蔣介石疼愛。 

  DNA認證?恐怕有困難 

  拿出1949年時蔣方良居住在臺中的戶籍資料,寫著邱明山是蔣方良的家屬,但後來卻被改成了「寄居」。除了戶籍透露玄機外,翻開相簿,邱明山有著好幾張當年與蔣經國、蔣方良的合照,蔣經國的兒子蔣孝武贈送的照片上,還籤名註記送給「明山哥」。 

  身世隱瞞多年,病榻上的邱明山在身邊的好友鼓勵下,出面說明身世,但在蔣經國早已逝世多年,母親是在生下他後一個月過世,要取得DNA認證,當今的時空背景恐怕很難,到底是不是蔣家的血統?恐怕也難以認定。 

  亞洲周刊:蔣經國「另一個兒子」邱明山之謎 

  香港最新一期Yazhou Zhoukan日前刊發傳記作家王豐的文章稱,臺灣臺北縣永和市豫溪街小巷弄裡一幢屋齡超過30年,狹窄簡陋的二樓公寓裡,住著一位70餘歲貧病老人。這位名叫邱明山的老者,看似平凡,他的際遇卻極不平凡。因為,他的親友認為他可能是蔣經國「另一個兒子」。 

  文章摘錄如下: 

  在臺北幾度中風的貧病老人邱明山,在蔣家長大,傳蔣介石為他取名蔣孝濱,稱蔣經國為「阿爹」,神情酷似蔣經國,對外稱是義子、抗戰孤兒。他年輕時說過在蔣家子弟中「血統最純正」,但也埋下被排擠的禍根。與蔣家交情深厚的臺灣婦聯委員周秀蘭透露,蔣經國當年在江西認識邱明山母親邱楊氏,她生下這兒子一個月後去世。 

  談起邱明山,早年蔣孝勇(蔣經國三子)一位密友回憶:邱明山年輕的時候和朋友一塊喝酒,酒酣耳熱,毫不忌諱的說:「蔣家子弟當中,數我的血統最純正。」邱明山言下之意,只有他的父母都是純中國血統。一如蔣緯國和朋友開過的玩笑:我們蔣家真像是聯合國。蔣家家族成員除了中國人,還有俄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說這話的蔣緯國,就有日本血統。 

  邱明山殊不知他的酒後放言高論,犯了蔣家大忌,至少某些孝字輩兄弟聽了心裡五味雜陳。一位和邱明山在臺中宜寧中學的同學回憶:在學校宿舍裡,我們幾個同學見邱明山咧著嘴傻笑,露出一對虎牙,有同學取笑他的虎牙,邱明山滿臉驕傲表情說:「你們別笑,我這可是一對『太子牙』!」邱明山待人客氣謙和,對朋友重義輕利,但有意無意間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是蔣家「龍種」。一位臺灣南部地方大老提起邱明山時說:蔣經國有個兒子,下南部來找我總是搭「國光號」(通行臺灣南北高速公路的平價巴士)。暗示邱明山相較於其它出入轎車的孝字輩蔣家子弟,顯得更為平民化。  

  撤退臺灣後被改姓邱 

  邱明山到底是不是所謂的蔣家「龍種」?他究竟是何許人也?邱明山的乾媽,與蔣經國、蔣緯國交情頗深的已故臺灣婦聯會委員周秀蘭,有一套最聳人聽聞的說法。 

  周女士生前曾經告訴邱明山:經國先生1937年初從蘇聯回國,之後,奉派江西工作,即認識了邱明山的母親。邱母在生下邱明山後一個月去世。邱明山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接進蔣家,和蔣孝文、蔣孝章等手足兄妹生活在一塊,並由蔣經國夫婦請來的奶媽「汪媽」一手帶大。 

  據周秀蘭稱,大陸時期邱明山姓蔣,在蔣經「國家」裡的待遇,和經國先生子女蔣孝文等人毫無兩樣。撤退臺灣之後,邱明山被改了姓,和章孝嚴、章孝慈兩弟兄一樣改從母姓。改母姓的決定,究竟是蔣經國的意思,還是蔣方良的主張?外人不得其詳。邱明山家人流傳一種說法:大陸時期,蔣介石曾經為他取名「蔣孝濱」。 

  據表示,在眾多孫兒中間,邱明山頗受蔣介石疼愛,原因是少年時代的邱明山,體格精壯,相貌威武,言行寬厚,十分討蔣介石之喜。長安東路公館每次烹煮美味家鄉菜,蔣經國總是叫喚邱明山搭乘座車,親自送菜到士林官邸,供蔣介石、宋美齡二老品嘗。邱明山的張姓知交說,邱明山進官邸就像進自家客廳,完全不必通報。蔣介石見邱明山送來美味佳餚,總是再三垂詢近況,功課有沒有進步?體重幾公斤?張姓知交說:「如果邱明山『來歷不明』和蔣家非親非戚,蔣介石豈會讓蔣經國養這麼一個孩子?」 

  大學畢業,一般男生都要服一至兩年的兵役,蔣經國特地交代有關部門處理他的兵役問題。服役報到當天,臺海軍左營軍區某位艦隊司令,親自在部隊長辦公室等候邱明山報到,辦完手續,再帶著邱明山去見海軍總司令宋長志。多位將軍級叔伯輩和邱明山見面,都很客氣謙和,完全不敢顯露高級長官的架勢。據稱,邱明山不過在左營軍區待了一段短時間,就回到他工作的臺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輔導會)。據表示,當天陪同邱明山服役報到的,還有一位曾任東北瀋陽兵工廠的劉姓副廠長也在場,劉氏受命一路照顧「公子」。過不了多久,邱明山離開左營軍區,也是劉姓副廠長負責帶他回臺北,向蔣經國復命。 

  邱明山為人四海,在社會上廣交各路朋友。蔣經國怨憤他頂著「蔣經國兒子」的旗號,到處招搖,經營生意。蔣經國盛怒之下,下令警備總司令鄭為元,將邱明山以「流氓」罪名移送管訓。此舉,頗為類似滿清皇帝「圈禁」犯錯皇子的意味。一般被移送管訓的,都是臺灣各地的黑道大流氓,這些大哥人物,人人要做苦工、扛重物、搬石頭,累得人仰馬翻。唯有邱明山竟坐在典獄長辦公室抄寫文件,自己房間裡有電扇、冰箱、電視機,父親用意明顯是要他閉門思過。 

  據邱明山的張姓知交透露,他被管訓關在臺東泰源監獄,有天典獄長送來一個牛皮紙包,邱明山打開一看,是父親蔣經國送給他的一本《富蘭克林傳》。這本書的某頁夾有一張字條,蔣經國親筆在字條上寫著:明山兒,這本書某某頁你要細讀,書中內容有助你的為人處世……。出獄後,邱明山拿著這本《富蘭克林傳》,出示給張姓知交看,眼中含著淚光。邱明山也體會出父親的用意,是要懲罰他愛招搖的個性,父親對他還是恩重如山,不容或忘。 

  蔣孝武身邊一位隨從事後告訴邱明山:所謂虎毒不食子,閣下能從監獄全身而退,就算是你的造化了。這位隨從暗示,邱明山之所以會身陷囹圄,與孝字輩兄弟爭奪「大阿哥」儲君之位,頗有關係。邱明山與蔣孝文自幼結為死黨,被管訓時,孝文適才糖尿病病倒,這位隨從暗示,邱明山被監禁兩次,與蔣孝武忌憚蔣孝文、邱明山連手坐大有關。在蔣公館,邱明山和孝字輩兄弟一樣,叫蔣經國為「阿爹」(江浙人稱呼之爸爸)。 

  邱明山真正身世背景和血緣為何?他到底是不是蔣家「龍種」血脈?各種說法不一而足。如要取得科學印證(例如DNA檢驗),在蔣經國已過世的情況下,處於臺灣今日之政治環境,難度之高,恐非常人所能想像。 

  就因為缺乏有力之「直接證據」,肯定或否定邱明山的「龍種」血脈,各種說法版本也存在,也為邱明山的身世蒙上神秘面紗。 

  話說1949年4月25日,國共內戰白熱化之際,蔣經「國安」排兵艦,將全家10口家眷,從浙江老家護送至臺灣,安頓在臺中暫住。寶島臺灣遠離炮火,一派安居樂業景象,蔣家家眷暫時棲身於此,並由隨從人員代勞辦理戶籍遷入手續。 

  筆者查閱了臺灣臺中戶政事務所保存的一份原始戶籍數據,這份檔案數據依稀透露了幾許玄機。原始戶籍登記簿上記載,邱明山的稱謂,是蔣經國、蔣方良夫婦之「家屬」。細部資料寫著——姓名:邱明山;本籍:江西省南康縣;出生年月日:1934年6月14日;稱謂:家屬;父:邱德泰;母:邱楊氏;出生別:長男。這份原始戶籍資料中,邱明山母親「邱楊氏」,是否即為周秀蘭所稱,「生產一個月後即過世」的那位女士?因戶籍資料並未明載「邱楊氏」的生卒年月日,故而無從印證。 

  從蔣經國一家初到臺灣,在臺中登記的這份「臺灣省臺中市戶籍登記簿」上,完全看不出邱明山的身份背景,也看不出他與蔣經國夫妻是什麼樣的關係。除了稱謂欄「家屬」兩字,「親屬細別」的欄位上,則為空白。所以,從戶籍資料簿來看,根本無從得知邱明山的身世背景。邱明山在戶籍登記簿上記載的出生年月日,為1934年6月14日,早在蔣經國從蘇聯回國前2年9個月就出生了。戶籍檔案的生年記載,似乎排除了蔣經國、邱明山之間存有任何血緣關係,也無形否定了周秀蘭的說法。然而,邱明山家人始終懷疑,這份戶口資料是否經人「刻意變造」,以保護「強人領袖」形象。 

  1949年10月3日,毛澤東已於前兩天,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蔣經國悄悄交代蔣方良攜全部家眷,舉家北遷,從臺中市西區三民裡民權路79號,搬到臺北市中山區正宜裡捌鄰長安東路一段18號。蔣經國全家的戶籍,也從臺中搬到了臺北。 

  根據遷到臺北市之後,一份登記於1949年10月3日的「臺灣省臺北市戶籍登記簿」記載,邱明山的「稱謂」和「親屬細別」項目下作了註記。他的「親屬細別」記載為「戶長之義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邱明山原本在臺中的稱謂欄是「家屬」,到了臺北之後,稱謂欄卻被改成了「寄居」。 

  除了周秀蘭提出邱明山身世之謎的看法,還有第二種版本的說法,來自蔣經國長子蔣孝文。王廣才,是蔣經國長子蔣孝文生前好友,與孝文為臺陸軍官校時期同班同學,王廣才高中時期,也是邱明山臺中宜寧中學高一班的同學。與蔣孝文、邱明山兩人同為至交。有關邱明山身世之謎,王廣才另有一套完整的說法。  

  王廣才和蔣孝文知交30多年,他十分生動地回憶念陸軍官校時期,蔣孝文私下談及邱明山身世: 

  「官校受訓時經常打野外出操。有一回,我和孝文一起到野外出操,站隊時孝文站在我旁邊,他不斷輕聲叫我幫他揮趕他腿上的蚊子,我看了看他長滿捲毛的腿,罵了他一句,你這老外,腿上長滿了毛,蚊子根本進不了你腿肉去叮你,我才怕蚊子呢!我腿上光光的沒長毛,被蚊子叮慘了,你怕什麼蚊子呢?休息時間我趁機會問他邱明山的事,我說蔣孝文,邱明山現在宜寧高中讀高三,到底他是不是你老爸生的啊?孝文回答我,這些話都是亂講啦!我從來不講邱明山,也不講蔣明山,都叫他『明山哥』。我接著問孝文,他到底是不是你老爸生的?如果我再三追問,孝文就光火了,你他X的幹嘛問那麼多嘛!有一次打野外,我與他躺在樹底下,我又問起邱明山的身世,他就踢了我一腳說,你又提這個鳥事了,我說聊一聊嘛有啥關係。」 

  蔣孝文經不起他一再好奇追問,講了一段往事。王廣才說:「據蔣孝文告訴我,他3歲跟著父親蔣經國到江西,那時他開始慢慢有記憶了,孝文小時候外向活潑,特別淘氣,遺憾是缺少玩伴,經常覺得很寂寞。抗戰初期,蔣夫人(宋美齡)在全國各地辦了好多個『戰地孤兒團』,專門收容陣亡將士遺孤。蔣方良跟隨丈夫剛到中國沒兩年,中國話都還不大會講,但很有心學習,她自己也是孤兒出身,蔣夫人就要蔣方良到『戰地孤兒團』,幫忙照顧陣亡將士遺孤。蔣方良不放心把孝文一個人丟在家裡,就帶著孝文到孤兒團工作。」 

  「孝文面貌五官像外國孩子,許多中國孩童嫌他長相與眾不同,都不願意同他玩。孝文好動,四處亂跑,找不到中國孩子跟他玩,『戰地孤兒團』裡唯有一個叫邱明山的孤兒,和孝文玩得特別投緣開心。邱明山那年5歲,蔣孝文4歲,兩個孩子玩得一身泥巴,難分難捨。蔣方良下班時,看這兩個孩子玩得興高採烈,一身髒兮兮,就把蔣孝文、邱明山一塊帶回家,洗澡換衣服,兩個孩子都幹乾淨淨了,蔣方良準備送邱明山回『戰地孤兒團』,孝文忽然大哭大鬧,捨不得讓邱明山走。既然兩個孩子玩得很投契,蔣方良也想為孝文找個伴,就常帶邱明山去蔣家,過一陣子,孝文更不捨得讓邱明山走了,連睡覺都睡一個房間裡,兩個孩子感情好得不得了。見邱明山老實忠厚,沒爹沒娘,蔣方良不禁聯想自幼她也是孤兒,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徵得蔣經國同意,便收邱明山當乾兒子,從此在蔣家住下。」 

  「到臺灣之後,邱明山還是很調皮淘氣。所以邱明山和蔣孝文的關係,就是邱明山是孝文媽媽的乾兒子(義子),以前蔣孝文給我看過一張照片,蔣經國一手抱著蔣孝文,一手抱著邱明山,讓兩個孩子一塊切生日蛋糕。」王廣才說,曾經聽一位史姓友人提起,邱明山父親原系國民黨軍中校營長,不幸陣亡,邱明山因而被送到戰地孤兒團。 

  前述蔣孝勇密友,也從早年蔣家內部聽到第三種版本的說法:邱明山的父親原本是贛南某縣縣長,因勾結境內販賣鴉片煙土的毒梟,被上級查獲,執行槍決前兩天,蔣經國登門拜訪,這位縣長臨刑之前,請託蔣經國撫養遺孤,邱明山就在襁褓中,被蔣經國收為「義子」。 

  蔣孝文、蔣孝勇密友、與周秀蘭的說法,三者南轅北轍。蔣孝文等人的版本是「義子」說,周秀蘭則持「親生兒子」說。這是有關邱明山身世兩種比較典型的版本。 

  此外,對於邱明山身世,還有以下版本:版本之一,據蔣介石侍衛蔣堯祥的說法,江西時期,蔣經國外出巡視,路過一破廟,見廟中有一年幼小沙彌,衣著襤褸,面黃肌瘦,興起惻隱之心,收容為義子,這個小和尚就是邱明山。(筆者按:蔣堯祥於西安事變時曾追隨蔣介石)。另一個版本是,據汪媽之子汪追群,引述汪媽的說法,指邱明山是蔣經國從孤兒院裡領養的孩子。 

  赴臺初期,駐守在長安東路一段18號蔣經國寓所,和邱明山交情良好的侍從人員回憶,邱明山內向害羞,言談舉止不時流露出一種寄人籬下的自卑心態。 

  侍從人員進一步表示,他不相信邱明山是蔣經國「龍種」的說法,理由是:邱明山體型粗壯,像農家子弟,長相不像。而且平常時候總是窩在侍從人員房間,不喜歡和蔣經國一家共處;其次,所謂虎毒不食子,如果他果然是私生子,蔣經國日後豈會將他趕出家門,把他從戶籍中除名,甚至以流氓管訓監禁他? 

  然而,邱明山接受筆者訪晤時,否認長輩或家人對他有絲毫輕慢。邱明山回憶,中學時代每逢暑假,蔣介石經常派人接他到陽明山官邸,殷殷期勉,要他好好用功,不要貪玩。提起蔣經國、蔣方良,邱明山更是紅著眼眶說,兩老對他特別好,對他的兒子,尤其慈祥疼愛。 

  曾替蔣孝文出頭打流氓 

  邱明山與孝文年紀相若,兩人自幼調皮搗蛋,不愛念書,成天四處晃蕩嬉戲,學校成績年年滿堂紅,留級成為家常便飯。邱明山光是中學就念了五所,從臺灣的「建國」中學、師大附中、成功中學、淡江中學,念到宜寧中學。同年都已畢業一兩年,邱明山好不容易念完高中。 

  1952年,蔣經國特地安排孝文、邱明山兩人進淡江中學,淡中位於臺北近郊淡水,系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Dr.George Leslie Mackay)創辦。除了蔣孝文、邱明山,還有多位國民黨黨政要員子弟,也一塊被安置到淡江中學就讀。學生一律住校,學校當局為示優待,特地安排了一大間寬敞潔淨的宿舍,專供這些高官子弟住宿。每逢周末假期,蔣孝文、邱明山如同脫韁野馬。 

  某個星期六下午,兩兄弟兀自在臺北西門町閒逛,幾個不良少年打扮的孩子,擋住了兩兄弟的去路。這幾個小太保見孝文衣著高貴,五官深邃,長得一副洋人臉孔,頭髮卻又是黑的,講「國語」時還帶著浙江口音。帶頭的一個少年衝著孝文啐罵:「雜種!」 

  站在孝文身後的邱明山,一個箭步衝上前,二話不說,朝罵人的那個少年臉上狠狠揍了一拳,對方見邱明山這精壯的小個頭竟然先動手,七手八拳全部圍著邱明山打,邱明山生得短小精幹,力拼六七個少年,毫不畏縮。但畢竟對方人多勢眾,邱明山和蔣孝文被打得鼻青臉腫,渾身是傷。這時,不遠處響起了警哨聲,蔣孝文、邱明山和對方那六七個少年,全被逮送警察局。 


  曾向警察說父親蔣經國 

  從警察訊問過程中,邱明山得知對方是某眷村的一群太保,心生報復之念。輪到警察質問蔣孝文:你父親叫什麼名字?住哪裡?蔣孝文指了指警局牆頭蔣介石肖像,警察以為蔣孝文開玩笑,不禁火冒三丈。又問邱明山,你呢?你父親叫什麼名字?住哪裡?邱明山也學蔣孝文,指了指蔣介石肖像。警察拍桌大罵,再不說實話就要揍人了!邱明山說:我們父親確實是蔣經國,家住臺北市長安東路一段十八號,不信你們打電話去問!小警察驚覺茲事體大,趕緊往上呈報,還驚動了臺北市警察局長,一分鐘不敢耽擱,連忙把蔣孝文、邱明山送回蔣公館。 

  蔣經國聞訊大怒,責問孝文和邱明山因何與人打架,邱明山說,眷村小混混攔住我們去路,罵孝文是「雜種」,我氣不過和對方打了起來,對方人多,我們被圍毆。蔣經國拿起藤條死命往兩人身上抽,蔣方良看得心疼,連忙趕來勸阻,但是邱明山已經挨了好幾藤條。蔣方良知道兒子在外頭遭人辱罵「雜種」,挨人圍打,回家還要受蔣經國責罰,不免心如刀割。 

  打了幾架之後,蔣孝文和邱明山早有默契,只要出事進了警察局,就由邱明山替孝文具名頂罪,回家也是邱明山挨最多藤條。久而久之,臺北警察界視蔣孝文、邱明山為麻煩人物。 

  屢次遭人圍毆,兩兄弟亟思報復,邱明山向眷村混混下挑戰書,約好某日某時,到他們眷村門口決鬥,對方不知道蔣孝文是蔣經國兒子,仗著他們人多勢眾,根本沒把蔣孝文、邱明山這兩個「手下敗將」放在眼裡。到了約定時間,這群眷村太保等在村口,遠遠看見來了一部軍用吉普車,心想這會是誰啊?等車子駛近村子口,這些小太保還沒回過神來,坐在吉普車上的蔣孝文,拔出手槍朝村口砰砰砰連開三槍,那些眷村混混嚇得抱頭鼠竄。 

  警察根本不敢插手這起槍擊案,可是,蔣孝文、邱明山學校裡的訓導主任卻上門關切了。訓導主任開門見山說:有人向學校報告,蔣孝文在大街上亂開槍,嚴重違反校規!蔣方良也為孩子訴苦:眷村太保先開口辱罵孝文是「雜種」,罵了人,六七個小太保圍著兩個小孩打,能教我不心疼嗎?訓導主任拿不出解決辦法,只好搖搖頭無可奈何起身辭別。蔣經國早已為孝文、明山兩兄弟到處逞兇鬥狠頭疼不已,這次又發生街頭持槍尋仇事件,情勢愈演愈烈,再不釜底抽薪,遲早要出大問題。蔣經國決定將兩兄弟隔開,安排孝文讀臺北成功中學,就近看管,把邱明山送到臺中宜寧中學,「發配邊疆」。 
  
  據昔日宜寧中學同學轉述,邱明山轉學到臺中之後,依舊愛為朋友打抱不平,四處逞兇鬥狠。某次,與另外一所高中學生打群架,當年刀槍管制嚴格,邱明山和同學把自行車的齒輪拆下來,握在手裡當成短兵相接時的利器。據說,那次的校外鬥毆事件,對方有不少人被打得頭破血流。 

  蔣經國關切下入讀大專 

  成功中學校長潘振球,是蔣經國任職青年軍、「國防部」預備幹部局時代的老部下。宜寧中學董事長則是蔣緯國。兩所學校主事者都是「自家人」,蔣經國自認可以高枕無憂。豈料兩兄弟南北分隔,照舊調皮搗蛋,不愛念書。蔣孝文愛熬夜玩樂,上課時無精打採老打瞌睡,還打呼嚕。同學調侃蔣孝文,你就算考零分,學校都會讓你畢業。念完高中,孝文考不上大學,蔣經國強迫他進入陸軍官校,後來連軍校也念不下去,只好出國「留學」。 

  邱明山參加了幾所大學入學考試(當年臺灣尚未形成大學聯考制度,各校採分別招生),在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臺灣海洋大學前身)榜單上名列備取第二十幾名。邱明山看到榜單,自忖希望不大,準備先去當兵。蔣經國下班返家,邱明山向蔣經國稟報此事。第二天,「救國團」某高幹奉命打電話到省立海專校長室,那年參加省立海專入學考試的近30名備取生,全部破例錄取。 

  從海專漁業捕撈科畢業後,邱明山服完預備軍官兵役,又上船實習了1年多,回到臺灣,照戶口資料上的年齡計算,邱明山已逾而立之年。蔣經國是第二任「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邱明山結束船上實習回臺灣時,蔣經國已經從輔導會卸任,主任職缺由蔣經國老部下趙聚鈺繼任。趙聚鈺奉蔣經國囑託,安插邱明山至輔導會「第四處」擔任技士,主管海洋開發事務,這是邱明山踏進社會的第一份工作。 

  畢業後獲分配優差 

  輔導會技士職務雖然不高,但是,趙聚鈺對他卻是另眼相看,特地在臺北縣永和鎮大新街,以輔導會名義,向民間租賃一間兩層樓洋房,作為邱明山宿舍。如此厚待基層員工,輔導會前所未見。與一般公家機關相比,輔導會待遇頗豐,編制比一般部會龐大。第四處技士位階不高,薪金待遇較諸政府單位優厚,堪稱錢多事少離家近。 

  工作穩定,生活無虞,邱明山情感也有歸宿。「堂弟」蔣孝倫介紹妻姐鄧琪雲,與邱明山認識,不久論及婚嫁。據王廣才表示,邱明山、鄧琪雲婚禮十分低調,刻意選在「靜心託兒所」(蔣緯國、石靜宜夫婦創辦)禮堂舉行婚禮,由蔣經國、蔣方良夫婦主婚。 

  婚後,邱明山與鄧琪雲育有一子,家庭生活美滿。但是,妻子對邱明山身世未受到蔣經國承認,頗有微詞,時與朋友抱怨。鄧琪雲當著邱明山的面,到處跟人講,明明邱明山是蔣經國親生兒子,蔣經國偏偏不承認。邱明山聞言當場制止:「你不要再講了!他是我高中同學,又跟孝文是同學,你講這些幹什麼呢?」 

  類似傳言終於引起「義母」不悅。蔣方良致贈美金5萬元,辦妥兩本護照,交代鄧琪雲帶孩子去美國念書,避免留在臺灣引發是非。 

  蔣家王朝已成前塵往事,命運坎坷的邱明山也垂垂老矣。1997年,邱明山動過一次心臟大手術。最近三、四年間,他接連3次中風,飽受纏綿病榻之苦。邱明山性格豪爽,待友慷慨,半生扮演疏財仗義過路財神角色,不善蓄積財富,至今兩袖清風,老來生活拮据貧困,與收入微薄的么女相依為命。他曾深受蔣經國夫婦養育之恩,也享受過蔣家權力光環。回看這位蔣經國「另一個兒子」傳奇坎坷的一生,能不興起無限感喟?

 

責任編輯:曲琳

相關焦點

  • 蔣經國家族,私房照大曝光,蔣經國的一生有過幾個女人
    作為引領臺灣走向民主與繁榮的重要人物,蔣經國一直為臺灣人民念念不忘,有關蔣經國的各種故事、逸聞更是不絕於耳。蔣經國作為近現代中國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的感情生活卻並不想他的政治生涯那麼豐富,但是可供後人玩味之處卻也不少。
  • 揭秘蔣經國與章亞若近十年的婚外情(圖)
    文章摘自《蔣經國與蔣緯國》青年時代的蔣經國蔣經國生死戀人章亞若本章敘述的是蔣經國在贛南時與章亞若發生的婚外情……由章懋李到章亞若1987年秋季的一天,在臺北市大直官邸年屆77歲的蔣經國,因疾病纏身高燒不斷昏睡在病榻上,很多人守候在這個現任臺灣「總統」面前,為他的健康擔心、憂慮。突然,昏睡中的蔣經國嘴裡發出一串含糊不清的聲音,服侍在他身邊的人立即收氣屏息,俯耳靜聽,好不容易才聽清了他是在反覆叫著一個人的名字——亞若。蔣經國昏睡中的無意流露,把他在贛南那段盪氣迴腸的風流韻事——與章亞若的婚外戀情,又展現在人們面前。
  • 她是蔣經國的妻子,為蔣經國生了3子1女,蔣經國死後過得如何?
    十七歲的蔣方良不知道的是,一段愛情的降臨,完全改變了她未來的生活軌跡。她遇到了蔣經國。1925年,15歲的蔣經國赴蘇聯留學,並加入了蘇聯共產黨。兩年後,蔣介石發動政變,公然反對共產主義,年僅17歲的留學生蔣經國就被送到苦寒的西伯利亞,成為了西伯利亞一家工廠的副廠長,而巧合的是,蔣方良就是這家工廠的女工,一來二去,兩人就相識了。
  • 顧正秋:蔣經國的夢中情人
    ↑ 點擊上方「微塵閒話」關注我        2016年8月21日,有「臺灣梅蘭芳」之稱的一代名伶顧正秋女士在臺北病逝,享年87歲。
  • 國民黨揭秘蔣經國是「黑貓中隊」負責人(圖)
    臺灣《聯合報》23日報導,國民黨將推出的特展,首度曝光的檔案照片證實一個半公開的秘密:蔣經國確實是黑貓中隊的實際負責人。創立裁撤 他全程參與前排坐的是蔣介石,後排右一與三是美軍將領,右二及四是蔣經國與陳誠。
  • 蔣經國的家庭相冊
    1950年代的蔣經國夫婦。蔣經國來臺時是39歲,蔣芳良32歲。1988年蔣經國逝世,出殯典禮中不見蔣孝文,無法親送父親一程的他心中或許更為悲痛。1989年4月,蔣孝文因鼻咽癌過世,年僅54歲。他的妻子徐乃錦是徐錫麟的孫女。‍‍
  • 蔣經國的後人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浙江奉化人,14歲與本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12月12日)結婚,有一子蔣經國。另外有一養子蔣緯國。以後蔣介石多次結婚,並無子女。
  • 京劇名伶顧正秋在臺灣辭世 曾一度迷倒蔣經國
    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前天下午因敗血性休克辭世,享壽87歲。臺當局為她申請褒揚令,感念其奉獻。顧正秋唱的「蘇三起解」,那句拐了三個小彎的「蘇~三」,過了一甲子仍縈繞他心中,讓他在80歲退休後還正式習京劇。顧正秋的傳記《休戀逝水》被大陸知名編劇何冀平讀到,大為震撼。去年11月,何冀平赴臺多次訪顧正秋,準備改編《休戀逝水》為京劇。沒想到,顧正秋來不及親睹自己的人生在戲臺上演。
  • 蔣經國抓了杜月笙兒子,杜月笙一語驚人,蔣經國乖乖放人
    蔣經國是蔣介石的獨子,1910年出生,前面和大家說過。蔣經國之所以來到這個世上,是因為奶奶王採玉的大力支持,並聲稱:「蔣氏貴子必得原配所出」。這樣,1909年,王採玉便帶兒媳婦去上海看留洋歸來的兒子蔣介石,並於次年圓房,生了蔣經國。蔣經國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被蔣介石重點培養,16歲那年,蔣介石將他送去蘇聯學習深造。
  • 蔣經國是怎樣降服毛人鳳的 蔣介石長子蔣經國的兒子都有誰
    毛人鳳原來是國民黨軍統的特務,之後成為保密局的局長,在五十年代初期是臺灣諜報特務系統的首領之一,但是後來掌管這方面工作的卻成了蔣經國。那蔣經國與毛人鳳之間發生了什麼呢?當時蔣介石想要整合管理情報和特務工作,就任命蔣經國負責。一方勢力很快就服從了這個「太子」,但是毛人鳳卻不認帳,甚至還挑釁他,所以蔣經國與毛人鳳之間必然會有交手。毛人鳳暗中收集了一些消息上報給了蔣介石,是關於蔣經國的親信毛邦初在美國時候貪汙受賄的問題,蔣經國也遭到了父親的教訓。
  • 亞洲周刊:蔣經國「另一個兒子」邱明山之謎
    >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16日18:41   中新網10月16日電 香港最新一期《亞洲周刊》日前刊發傳記作家王豐的文章稱,臺灣臺北縣永和市豫溪街小巷弄裡一幢屋齡超過30年,狹窄簡陋的二樓公寓裡,住著一位70餘歲貧病老人
  • 章亞若:為蔣經國生下雙生子,蔣介石親自起名,29歲離奇死亡
    直到1935年,兩人因為瑣事吵架,27歲的唐英剛縱身一躍,投水自盡,他的意外離世,讓章亞若陷入了千夫所指的境地。唐家人直言章亞若就是害死唐英剛的元兇,聲稱正是因為章亞若不守婦道,兩人感情才會破裂,唐英剛無法忍受與章亞若的婚姻,選擇死亡。章家人把兒媳扭送到南昌的治安機關,狀告的罪名是謀害親夫。
  • 蔣經國在蘇聯的紅色生活
    蔣經國夫婦中山大學於1925年11月在蘇聯莫斯科正式開學,專門招收國共兩黨推薦的中國學生,培養國共兩黨的政治幹部。當時正是國內革命運動高漲時期,年僅15歲的蔣經國受國內環境影響,積極要求赴蘇留學。標榜革命左派的蔣介石打心眼裡反對蔣經國去蘇聯,但又擔心他的阻止行為會引起人們非議,所以勉強同意。蔣經國如願以償踏上了赴蘇之路,而他這一去就是12載。
  • 蔣經國夫人在桂林都經歷了什麼?
    蔣經國夫人?應該是蔣經國秘書吧。蔣經國夫人是蔣方良,24歲與蔣經國在蘇聯一機械廠相識結婚。1937年回國。1940年蔣經國任贛南專員時,與培訓的學員章亞若相識,後將其引為秘書,日久相戀。章亞若是現代知識女性,有過孩子也離過婚,但有自己的事業追求。期間,章亞若由蔣經國帶回過自己的家,見過蔣經國夫人蔣方良,還教她學過一段漢語。
  • 披露蔣方良與蔣經國的傳奇浪漫愛情故事
    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年輕時代晚年的蔣方良蔣經國遺孀蔣方良女士因肺癌晚期導致心臟衰竭,於15日中午12時40分在臺北病逝,享年88歲。隨著蔣方良的逝世,蔣家第二代退出歷史舞臺。1933年在西伯利亞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結識同在那裡工作的蔣經國,兩年後二人結婚。1937年隨蔣經國回中國定居,1949年又隨蔣到臺灣。蔣方良是蔣家第二代唯一代表人,但蔣經國過世後,接連三子也相繼離世,蔣方良女士晚景悽涼。蔣方良一生歷經坎坷,在臺灣半世紀的日子,卻少有聲音,到晚年更讓人忘了她的存在。
  • 蔣經國曾為女兒戀愛嚎啕大哭
    蔣經國夫婦和女兒蔣孝章(圖片來自網絡)蔣經國有好幾個兒子,可只有一個女兒——蔣孝章,蔣經國把她當掌上明珠供著。可是蔣孝章學業成績不理想,參加臺灣的大學聯考失利。為了讓女兒讀大學,蔣經國只好為她另謀留學美國途徑。但由於其身份和安全的問題,蔣孝章不能和一般的留學生一起住學生宿舍,於是蔣經國為她安排了特殊的寓所,供其安心讀書。負責與美國聯絡的空軍情報處衣復恩將軍推薦了「國防部長」俞大維。俞大維為「國防部長」時,蔣經國是「副部長」,蔣經國認為俞家值得信賴,並安頓蔣孝章暫時落腳俞家。
  • 一代名伶顧正秋:讓蔣經國大動幹戈的女子
    在海峽的那端,有一位名伶,她的名字叫顧正秋,現今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    她的人生與戲曲合為一體,無法分出是戲內或戲外,戲曲中的忠孝節義算是對她最好的註腳。她是用心在演出,也是用心去體會人生,可以說一生都活在舞臺上。
  • 鄧小平、蔣經國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一段交往
    1925年10月,蔣經國赴蘇聯留學。 當莫斯科中大在中國開始招生的時候,蔣經國還是個15歲的熱血青年,在當時中國政治文化最激烈進步的上海浦東中學就讀。1925年,上海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蔣經國與其他愛國青年一樣,堅決地站在反帝一邊,參加了反英、反日的遊行大示威,事後,學校當局以「行為越軌」開除了蔣經國。
  • 少年蔣經國:寫公開信,斷絕父子關係
    1、承認爸爸是反革命分子1921年4月18日,17歲的蔣經國,走上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某個講臺。他個頭不高,看上去有幾分農民的粗獷和質樸。他的俄文名,叫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扎洛夫。他的頭銜是「同志」。面向憤怒不已的學生同志,蔣經國通知首先聲明: 我現在發言的身份,不是蔣介石的兒子,而是一名共青團員。
  • 蔣孝章為何執意嫁給大14歲的再婚男?嫁人時父親蔣經國嚎啕大哭_俞揚
    原標題:蔣孝章為何執意嫁給大14歲的再婚男?嫁人時父親蔣經國嚎啕大哭蔣家男丁眾多,香火興旺,從蔣介石到蔣孝文,經過三代,直至蔣經國的女兒蔣孝章的出生,蔣家才有了千金大小姐。可想而知,蔣經國的女兒在家族中的地位。蔣孝章一出生便備受寵愛,卻在嫁人的時候惹得蔣經國嚎啕大哭,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