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謊言——情緒篇(二)說謊的罪惡感

2020-08-30 平凡思

三種難以擺脫的情緒:

說謊總是伴隨著情緒,而情緒一旦涉入,為了使謊言不至於穿幫,就必須加以掩飾。有三種情緒是說謊者最難以擺脫的:擔心被識破的恐懼感(fear of being caught)、說謊的罪惡感(guilt about lying)和欺騙的快感(duping delight)。

說謊的罪惡感

說謊的罪惡感指的是一種對於說謊本身的感覺,與法律上的有罪或無罪無關,也與對說謊所要隱瞞的內容的罪惡感有區別。為說謊感到罪惡感,未必會為說謊所隱瞞的事情感到不安。比如,一個孩子經常受到同學欺負,這個孩子偷了欺負他的同學的東西,這個孩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許不會感到絲毫的罪惡,但是當對疼愛他的父親撒謊說沒有偷東西時,卻免不了感到說謊的罪惡與愧疚。

罪惡感的強弱與漸變

與擔心被識破一樣,說謊的罪惡感也有強弱之分。罪惡感強烈到極致時,甚至會變成一種折磨,足以毀掉當事人最基本的自尊感;此外,良心上的不安也可能使說謊者甘於接受懲罰,從而消除精神上的折磨。剛決心要說謊時,對於事後是否會感到良心不安往往是一無所覺,只有看到受騙者因為自己的虛情假意而再三感謝時、看到受騙者因為自己受到冤枉損失時,自己的心理才會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這些情景尤其會激發人的罪惡感。但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這些情景卻會讓他們更加的興奮刺激,從而繼續說謊,後面的情緒篇(三)「欺騙的快感」會說到這種反應。

說謊者與欺騙對象之間,如果沒有相同的社會價值觀,欺騙的罪惡感通常就可有可無了。一個人對他認為的惡人說謊,通常就不會感到罪惡;我們的革命先烈們,對敵人說謊時,也是毫無愧疚的;川普說沒有人比我更懂病毒時也是。

羞恥感與罪惡感

羞恥感與罪惡感密切相關,但其中存在一個本質上的區別:罪惡感完全是自我的評判,不需要旁人;而羞恥感的來源是他人的非議或嘲笑。一個行為不檢點的人,如果無人知曉其作為,那麼就不會感到羞恥,卻可能感到罪惡愧疚。羞恥和罪惡之間的區別及其重要,因為這兩種情緒可能會形成相反的力,將一個人的想法拉扯的來回搖擺——為了擺脫罪惡感,心裡冒出了坦白的念頭,但是說出來會顏面盡失,羞恥感就在一旁拉住了坦白的念頭,因而陷入了掙扎之中。

所以想要讓說謊的人坦白,有時不僅要降低對方坦白後的懲罰,也要打消對方的羞恥感。通常以換位思考的方式來勸說,比如:「如果當時要是我,我會比你做的更過分,人哪有不犯錯的事吧?」。

對自己的罪行毫無羞恥感與罪惡感被認為是精神病態人格者的標誌,如果這種確實遍及其生活的各個方面或者絕大多數的話,那就可以肯定其是精神病態人格者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感到罪惡,而且要努力的消除心中的罪惡感,將謊言合理化就是方式之一。為自己的謊言找各種各樣的藉口:「這個人罪大惡極,騙他也是他活該」、「這個人這麼笨,被騙也是活該,不被我騙也要被別人騙,被我騙了他以後就能多長個心眼了」。除了找藉口外,將自己說謊的目的崇高化、必要化也是常用手段。

總結

以下情形,罪惡感會加深:

  • 說謊者收穫到被騙者的信任,被騙對象並不希望被騙;
  • 欺騙完全是自私的,被騙者將受到多於說謊者所得的損失;
  • 在要求誠實的情境下;
  • 說謊者和被騙者有相同的社會價值觀;
  • 說謊者和被騙者很熟悉,甚至於說謊者尊敬被騙者。

我是平凡思,分享平凡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看,感謝閱讀。

我:心理學說隨手點讚的,都是內心友善的小哥哥小姐姐。

心理學:不,我沒說。但確實是這樣的。

相關焦點

  • 掌控謊言——情緒篇(一)擔心被識破的恐懼感
    三種難以擺脫的情緒:說謊總是伴隨著情緒,而情緒一旦涉入,為了使謊言不至於穿幫,就必須加以掩飾。有三種情緒是說謊者最難以擺脫的:擔心被識破的恐懼感(fear of being caught)、說謊的罪惡感(guilt about lying)和欺騙的快感(duping delight)。
  • 家長眼中的「謊言」,也許是孩子在求助(1)
    下面是一些教育專家總結的孩子的幾類謊言:(共10類)第1類:孩子幻想式「謊言」一般情況發生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謊言,家長無須過分擔心和緊張。它與道德無關。這種「謊言」還說明孩子從小就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愛撒謊的孩子也是想像力的天才。
  • 家長眼中的「謊言」,也許是孩子在求助(3)
    第1類:孩子幻想式「謊言」。這是由於孩子年齡比較小,自己會幻想生活在一個環境,我是公主(王子),我想如何生活。家長應該很高興,自己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去圓滿孩子的夢想,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安全的,幸福的,有人關注的。
  • 說說子女的教育(23)~說謊的代價
    前天,接連兩次發現小傢伙說謊,一次是因為偷吃了妹妹的零食卻不承認,再一次是因為違背承諾跑出去用其他同學的手機玩遊戲。若說謊言這東西,誰也保不齊一輩子不講。就好比即使我過去一直自詡自己是個不會說謊的人,至多不講實話,但絕不會拿假話來糊弄。可回想起來,無論是自己年少時期,還是成年後,總也還是說過這樣或者那樣的謊話。
  • 藍色謊言:以集體利益的名義說謊
    只要理由正當,人們就不介意說謊?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謊言,其中就有白色謊言(善意的謊言)。不過,我們常常會忽視第三種謊言:藍色謊言。最近,《科學美國人》就著重提到了這個詞。心理學研究人員用這個詞來形容「以集體利益的名義說謊」。我們如果能理解這種形式的欺騙,就能更好地理解這個光怪陸離的新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權有勢的人就算說謊也沒關係。舉個例子。在《多倫多星報》近期的一篇專欄文章中,丹尼爾· 戴爾提到了川普的支持者詹姆斯·卡西迪。
  • 美劇《別對我說謊》教你揭秘「微謊言」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我們一直被告誡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而說謊則被認為是一個會導致鼻子變長的壞習慣。但最終沒有人真的因說謊而變成長鼻子,這個說法本身就是一個謊言。這樣的告誡反而成了謊言無處不在的一個明證。有人說,謊言是一種語言遊戲,它植根於人類深沉的本性。與此同時,對謊言的揭露幾乎與說謊的歷史一樣長。他們彼此如影隨形,相生相剋。
  • 新知問答|怎樣識破謊言?其實說謊比說真話更累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說謊,不應該去看什麼小動作,應該改進詢問技巧。我們總希望擁有識破別人謊言的能力,從古到今,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鑑別謊言。在古代,當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的時候,就會讓他嚼一把大米,如果吐出來還是幹的,就斷定他是在撒謊。當時的人認為,撒謊的人神情緊張,會影響唾液的分泌。
  • 朋友圈的社交謊言:學會說謊,是成年人的分寸感
    其實謊言不是黑,也不是白,它是灰,處於人性模糊地帶,如何處理這個地帶,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像《沒有人不說謊》書中提到:「沒有人可以不說謊,說謊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是高智商的表現,沒有謊言就沒有這個交際的世界。」
  • 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人類可以阻止說謊嗎?
    而20世紀卻真實出現了一位「皮諾曹先生」,「皮諾曹先生」在每次說謊時,都會昏迷並且伴隨著抽搐,這種罕見的癲癇症狀,不僅導致他不能說謊,還意味著許多情況下的危險。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醫院的醫生研究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一個大小與核桃相當的腫瘤,這個腫瘤的存在增加了與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的活躍性。
  • 從兩個維度教你鑑別「渣男」謊言*說謊心理學 | 巖讀
    今天,巖讀將和大家分享《說謊心理學》,一起學習「什麼是說謊」以及「如何辨別謊言」。說謊,是一種虛偽、不實的陳述,常被用以欺騙他人。要理解說謊這種行為,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主觀性。這是因為,他換上的這個單詞(To the Egress),在英文中既有出口的意思,又暗示了某種奇怪的生物。觀眾想當然地以為前方有更精彩的展覽,結果卻被這個誤導帶出了博物館。例子中這個館長行為,雖然說的是實話,但是他的主觀意圖是想要欺騙遊客,因此他也是在說謊。語言作為人類首要的溝通工具,是欺騙行為的重要載體。為什麼人可以通過說謊來欺騙對方?
  • 父母對孩子說謊壞處多 三類謊言千萬不能說
    說謊都是不好的,在教育孩子時,不光是注重孩子是否說謊,家長更是不能對孩子說謊。父母對孩子說謊的壞處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父母說謊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給孩子帶來一個不健康的教育環境。那麼父母對孩子說謊有哪些壞處呢?
  • 滿嘴謊言,說謊成性,最不真誠的星座
    但總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撒著各種謊言,到最後說謊成習慣,變得滿嘴謊言。讓我們來看看哪些星座最不真誠。雙子座以致於雙子座認識現實世界太殘酷,既然謊言的世界更美好,那何樂而不為呢。雙子座的男生生性灑脫,及時行樂,他們在做一個決定或者承諾的時候總是不會顧及太多。
  • 男人為什麼要說謊 男人常常掛在嘴邊的幾種謊言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這句話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很多女人在戀愛的時候都遭受過男人的欺騙,他們把謊言放在嘴邊,經常說著謊言,以至於最後女人都不再相信他們了。那麼你們知道男人為什麼要說謊嗎?謊言分為善意的和惡意的。
  • 為什麼不說謊不能活?如何辨別謊言?深度解讀說謊行為背後的真相
    難怪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說:「我們大家每一天每一小時都在說謊,不管是在清醒的時候,還是在沉睡的時候,不管是在喜悅中,還是在悲傷中」。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關於說謊的話題,談談什麼是說謊,人們為什麼會說謊,怎麼辨別謊言?好了,我們現在正式開始。
  • 愛說謊是病嗎? 哪些男人最擅長謊言?
    二、有點愛吹牛男人的面相   如果擁有喜歡講大話的面相特徵,再加上以下任何一種面相,那個人就是喜歡吹牛了。   1、嘴唇有珠   上唇中間明顯有好似一粒珠子似的突出而下垂的肉,是喜歡說話的人,每每因不服輸而不收聲,垂珠愈大粒,愈喜歡說話。
  • 一生都在說謊,為自己的謊言編造下一個謊言,可憐可悲也可恨
    因為他在看到老闆被殺之後還能繼續掩飾情緒彈鋼琴;在廁所看到姦夫拿著槍對著自己的時候,依然可以裝作冷靜上廁所;是正常人都無法做到的掩飾驚嚇情緒,在保護自己的生命面前,一切都可以假裝。(奧斯卡欠他一個掩飾情緒的金獎。)在目睹犯案經過的時候,男主是以怎樣的心情彈著鋼琴。
  • 李宗熹《謊言》聚焦現代人「說謊病」引爭議
    李宗熹《謊言》聚焦現代人「說謊病」引爭議2015年08月25日 08:57:28來源:新華娛樂李宗熹說「今年我最希望拍的戲就是謊言,雖然它看起來很不李宗熹,但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李宗熹。」直擊當代人謊言瀰漫、信任缺失的現狀,不僅融入對親情、愛情、友情的獨特詮釋,更是一部剖開人心的作品,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在這樣迷茫的失樂園中,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世界上最悲哀的謊言:對自己說謊    「今天你說謊了嗎?」
  • 家長眼中的「謊言」,也許是孩子在求助(2)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孩子「說謊」的種類,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撒謊姿態,讓父母們知道孩子在說謊時候的姿態。普遍性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幾種姿勢的出現是孩子在說謊,家長們可以來了解一下。第1種:孩子用手捂嘴【特徵】家長們看來是一種明顯未成熟、略帶孩子氣的動作,很多孩子都喜歡使用這種姿勢。
  • 如何一眼就識破說謊的人?
    生活中,你與他人會有各式各樣的對話,而其中多多少少也會摻雜一些謊言。這時,煉就一雙分辨謊言的「火眼金睛」,就十分重要。那具體該怎麼做呢?這篇清單,就從三個角度入手,教給你識破的方法。一、為什麼我們愛說謊?1.
  • 《我不想再說謊了》——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說謊才能解決說謊問題
    在《我不再說謊了》這本書中,有兒童情緒管理研究專家給我們進行了深入的專業分析,孩子說謊的背後其實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孩子說謊一般是因為感受到了某種強烈的情緒,比如害怕被家長打罵,比如因為感到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