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維度教你鑑別「渣男」謊言*說謊心理學 | 巖讀

2022-01-01 白島巖心

「10分鐘心理學專著,巖心與你共讀

          每周二、五 21:30 ,準時推送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 我們 👆

文稿 / 我非魚

設計 / 零度炸冰

主播 / 雨霏

排版 / 昭野

隨著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幾則「女孩考上大學跪謝父母」的短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在一段視頻中,穿著校服的女孩,哭著奔向一個戴著安全帽的男子,邊說「爸爸,我考上了」,邊跪地痛哭。再配上「百善孝為先」的文案和煽情的音樂,感動不少網友。

然而,在其他幾段視頻中,還是相同的故事,但爸爸則變成了「植物人」、「撿瓶子」的人。

很快人們發現,這幾則視頻中的女孩好像是同一個人。隨後視頻拍攝者承認,三個視頻都不是真實的。但面對網友「欺騙感情」的質疑,他並不認同。

拍攝者:「我從來就沒說過我的段子是真實的,如果你覺得我在騙你的眼淚,那我想請問一下,你們看那些韓劇看得眼淚稀裡譁啦的,你們怎麼不去找他們呢?我這個本來就是一個正能量的段子,想讓小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然後他們去上學感恩父母,就這麼一個段子,我有錯嗎?」

——西安日報

在這個事件中,爭議最多的是「這位拍攝者是否是在欺騙觀眾的眼淚」。根據第一感覺,我們會覺得這當然是欺騙啊,可是當拍攝者指出「韓劇」時,很多人一時不知如何反駁。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對「欺騙」的認識不夠深刻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受到了冒犯很生氣,還是需要微笑著說「沒關係」;求生欲測試中,男朋友的「你比楊冪更漂亮」;當然還有渣男的「我愛你」。

連維根斯坦都說,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麼要說實話? 

今天,巖讀將和大家分享《說謊心理學》,一起學習「什麼是說謊」以及「如何辨別謊言」

說謊,是一種虛偽、不實的陳述,常被用以欺騙他人。要理解說謊這種行為,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主觀性。即如果說話的人認為自己所說的是事實,那麼就算他說錯了,也不意味著他在說謊;但是如果他明知道自己在說錯話,卻假裝自己說的話是真的,那就是在說謊了。

從主觀性這個角度理解,說謊不一定是說錯話、說假話,而是意圖上的欺騙。也就是說,即使所說的內容是真實的,也有可能是在說謊。

舉個例子,19世紀中葉,美國一家博物館有一場關於馬戲團的展覽。展覽十分火爆,但也帶來了麻煩。觀眾在每一件展品前都停留很久不肯離開,這讓博物館十分擁擠,但每天賣出的門票變得特別有限。

館長決定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他更換了出口指示牌上的單詞,結果客流量就大大提高了。這是因為,他換上的這個單詞(To the Egress),在英文中既有出口的意思,又暗示了某種奇怪的生物。觀眾想當然地以為前方有更精彩的展覽,結果卻被這個誤導帶出了博物館。

例子中這個館長行為,雖然說的是實話,但是他的主觀意圖是想要欺騙遊客,因此他也是在說謊。

語言作為人類首要的溝通工具,是欺騙行為的重要載體。為什麼人可以通過說謊來欺騙對方?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和其他動物都有表徵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包括知覺、意圖和想法。

對心理狀態的認知是日常生活認知的核心,在日常認知中人們總是論及他人的心理狀態、推知他人的意圖和觀念,並通過推測心理狀態而預測人們的行為,這就為說謊提供了可能性。比如A了解到B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樣,那麼A就可以利用這一認知去組織謊言,進行欺騙。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欺騙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現象之一,是生物為了更好的繁衍而進化出的本領。進化心理學認為,雖然人類本質是自私的,但也存在利他行為;利他行為不僅局限於血親之間,也存在於陌生人之間,基於互惠的利他行為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一方試圖利用對方對其互惠的信任,就會產生欺騙

進化心理學家進一步指出,為了更好的防止謊言被識破,人們還具有自我欺騙的能力。自我欺騙使說謊行為合理化,有助於說謊行為的成功;同時,通過自我欺騙,個體的心理會處於更加平和健康的狀態,有益於個體的整體適應性。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說謊與身份維護、自我呈現和印象管理有關。日常社會生活中展現的「自我」多少都是經過修飾和包裝的,通常人們會根據當下所處的環境來調整自己的表現和表達方式以塑造恰當的身份形象、獲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響他人的偏好、贏得他人的贊同,等等。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人們社會交往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說謊成為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要判別人們有沒有說謊,心理學家們提供了兩種主流的方法。一種是通過說謊者的面部表情來判斷,一種是通過說謊者的語言來判斷。

面部處於人體首位,也是最暴露的部分,是人體傳遞情感信息的關鍵部位,是表達情感和態度的首要信息源。因此表情派的理論認為,無論多麼高明的說謊者,都不可能在細微的面部表情上,做到和說真話時一模一樣。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說謊時,會儘量微笑、點頭、眨眼睛,他們試圖以此掩蓋自己的內心活動。但是,心理研究表明,我們的臉部特徵很難完全被控制。在說謊時,整個臉部會出現短暫的凝固,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2-3秒

行為分析學家認為,呼吸是一種「反射行為」,通常跟撒謊相關。如果你在談話時,離他們不夠近,無法分辨他們的呼吸聲,那麼請注意觀察他們的肩膀,會有輕微的上升,然後仔細聽他們的聲音,可能會下意識地變小、不清楚等。撒謊會引起心率增加和血流變化,進而引起呼吸困難。當然在緊張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情況。

臨時編排謊言的說謊者通常不會直視你的眼睛,並且他的眼神可能閃爍不定。但是請注意,當被問到一個困難的問題時,回答的人把目光移開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在思考問題。

說謊人的微笑很少表現真實的情感,更多的是為了掩飾內心的感情世界。假笑並伴隨著較高的說話音調是揭穿謊言的最有力的證據。假笑緣於情感的缺乏。由於缺乏感情,微笑時神情顯得有些茫然,嘴角上揚,一副愉快的病態假相,面部表情會無意識地將一個人的假笑暴露無遺。

如果謊言被識破,說謊者更加緊張,有時會導致臉部充血,使臉部皮膚變紅

語言派的理論則認為,謊言需要認知、情緒和社交能力的配合,只需要給與說謊者增加思考負擔,則能讓他們在語言上露出破綻。揭穿謊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撒謊的人更多地說話

由於說謊以及後續的圓謊是是需要進行合理化的。說謊者在受到質疑時,必須思索出有說服力的答案,既要避免自相矛盾,還要避免口誤,同時可能還要控制自己的肢體語言,這是相當困難的。當我們增加了說謊者的認知負荷程度,就會更容易讓他們失控,露出馬腳。

樸茨茅斯大學的一位教授做過一項著名的實驗,叫做「寫生測驗」。在實驗中,31名警官被分別安排參與同一個任務,去和一位特工接頭,回來後需要描繪出接頭的場景,而特工又對警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半的警官被要求說真話,另一半被要求保密,也就是說謊。在實驗結果中,研究者發現,說謊者會參照自己曾經去過的其他地方,儘可能用各種細節豐富畫面,而刻意減少對特工的描繪;而說實話的人都傾向於更多描繪那位特工,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那位特工才是場景的中心。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說真話的人往往不需要那麼多細節來證明自己,但是說假話的人,會刻意大量地虛構一些細節,使謊言顯得更加真實。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觀察他與平時的言行是否一致,如果對方的行為出現反常,往往是說謊的線索。很多測謊專家運用的就是這個方法,他們會預先測試研究對象的正常反應,記錄一系列的參數,隨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觀察這些參數是否發生了明顯的波動,作為判斷的依據。

回到最初的那個新聞,現在我們就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影視劇之所以不是欺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藝術作品,演員只是在扮演劇中的角色而已。而「女孩考上大學跪謝父母」的短視頻則被認為是在「記錄生活」。那麼當觀眾發現視頻中的場景原來是擺拍時,自然會認為受到了欺騙。

用郭德綱的話說,就是「你看個電影,這管這叫爸爸,你知道是假的,怎麼到了相聲就全是真的了?」

參 考 資 料

伊恩•萊斯利.說謊心理學:為什麼不說謊,我們就活不下去.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

張亭玉、張雨青.說謊行為及其識別的心理學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8

相關焦點

  • 《怪誕心理學》:英國知名心理學家教你2招識破謊言,發現真相
    好了,言歸正傳,書中涉及了很多懷斯曼通過實驗驗證的理論,包括生日的秘密,星座真的和人的性格有關嗎,說謊心理學,靈異事件的秘密等等。我最為感興趣的就是說謊心理學,有的人善於說謊,有的人不善於說謊,人會說謊出於很多原因,但最終呈現出來的外在表現基本是一致的。
  • 《不說謊戀人》開播,看了這部劇,你也會接受「謊言」
    《不說謊戀人》由梁潔、辛雲來領銜主演,講訴了「愛說謊」的小職員許伊人與遇到謊言必揭穿的霸道總裁方知有,兩人因「謊」結識,在歡喜互懟中相知相愛的浪漫愛情故事。《不說謊戀人》於6月29日上線騰訊視頻獨播。善意的謊言應該被揭穿嗎?
  • 讀心術:戀愛中,這些方法讓你成功識破男人的謊言
    在壞男人眼裡,或許女人的優點成了被利用的缺點,稍許幾句謊言就能夠把女人騙得團團轉。所以說,懂得必要的讀心會讓女人洞若觀火,成功識破男人的謊言,為自己打造防騙的銅牆鐵壁,成功擁有幸福的愛情。我們在這裡就想要告訴天下所有女人,多了解男人說謊時的肢體語言,你就能做到洞若觀火。比如下面這個情節,女人說:「昨天你忙什麼去了,怎麼也不來個電話?」男人說:「親愛的,昨天因為太忙了,而且我車子壞了,所以沒有來得及過來陪你,你不怪我吧!」
  • 你說謊嗎,梁潔命中注定的他不會說謊
    喜歡哪位明星什麼類型的劇,關注老豬遠離劇荒~《你是我的命中注定》剛完結,梁潔和邢邵林主演,這部又是她主演,本以為《傳聞中的陳芊芊》丁禹兮五月霸屏,邢昭林新劇也馬上要來了,邢邵林能成為另一位霸屏者。看來這次霸屏換女主了呢。
  • 心理學: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在說謊?心理學家教你這5招
    在生活中,與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判斷對方是否有沒有說謊,對於每個人來說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了,今天我們就從這5招來看看,是否在交談中被隱瞞欺騙了!心理學: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在說謊?心理學家教你這5招。一、以開放式的問題,來看對方是否說謊。
  • 《說謊心理學》:說謊是天生的,孩子說謊成性,家長試試以下4招
    關於"說謊"這件事,英國的說謊心理與行為研究專家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在《說謊心理學》中提到:說謊是天生的,誠實需要學習。 仔細想來,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被父母教導"不要說謊,說謊不是好孩子",可是,我們誰沒有說過謊?
  • 藍色謊言:以集體利益的名義說謊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謊言,其中就有白色謊言(善意的謊言)。如果有個朋友問,她新剪的短髮看起來怎麼樣,我們就會說一些善意的假話,比如「超棒的!真的!」,這樣就能照顧她的感受。不過,我們常常會忽視第三種謊言:藍色謊言。最近,《科學美國人》就著重提到了這個詞。心理學研究人員用這個詞來形容「以集體利益的名義說謊」。
  • 美劇《別對我說謊》教你揭秘「微謊言」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我們一直被告誡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而說謊則被認為是一個會導致鼻子變長的壞習慣。但最終沒有人真的因說謊而變成長鼻子,這個說法本身就是一個謊言。這樣的告誡反而成了謊言無處不在的一個明證。有人說,謊言是一種語言遊戲,它植根於人類深沉的本性。與此同時,對謊言的揭露幾乎與說謊的歷史一樣長。他們彼此如影隨形,相生相剋。
  • 心理學:男人為什麼會說謊?
    從心理學角度,一般有這樣四種原因:1、為了維護彼此的感情和諧有的男人張口就來的謊話,被自己定義為是善意的謊言,他自我判斷,在某件事上對伴侶說謊,更有利於兩個人的感情。再或者就是有一個推脫不丟的飯局,裡面又有老婆很討厭的女人在場,男人便會想到用對老婆說謊的方式,讓老婆不要多想。2、將謊言當作一種達到目的的武器這一類型的謊言,性質就很惡劣了。前面是因為推不了的飯局,不得已撒謊,這一類型的表現就是自己特別想要去,怕老婆不讓去,便選擇了謊言。
  • 《說謊心理學》—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點擊【閱讀原文】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說謊心理學》。作者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說謊心理與行為研究專家,英國心理學專家、專欄作家、記者。
  • 新知問答|怎樣識破謊言?其實說謊比說真話更累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說謊,不應該去看什麼小動作,應該改進詢問技巧。我們總希望擁有識破別人謊言的能力,從古到今,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鑑別謊言。在古代,當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的時候,就會讓他嚼一把大米,如果吐出來還是幹的,就斷定他是在撒謊。當時的人認為,撒謊的人神情緊張,會影響唾液的分泌。
  • 讀心術:想要一眼看透人心,發現他是否說謊,你需要這5個技巧
    每次當我介紹自己的工作是心理諮詢師時,往往別人最喜歡問的一句話是:「你是不是看人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有沒有說謊啊?」雖然這麼問的人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理解的過於片面,不過心理學中還真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辨別對方是否在說謊。
  • 【職場啟示錄】如何對付說謊成性的同事?
    在你的工作環境中,還可能有一些說謊成性的同事,對任何任務拍胸脯打保票。如何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原理?當你不得不與說謊者共事時,如何在不破壞關係的前提下巧妙揭穿TA的謊言?Tomas Chamorro-Premuzic | 文無論在哪個文化中,說謊都是被譴責的,但它仍是日常生活的常態。研究表明,美國人差不多平均一天要撒兩個謊。不過具體到人則差異很大。
  • 不用流行心理學,教你看一個人是否說謊
    不要依賴流行心理學。沒錯,開篇點題,看一個人是否說謊,就依靠你的直覺。當我們有意識地試圖解讀對方有說謊行為時,我們就能更好地發現謊言。基本上,如果你要問某人是否在說謊——他們就是。說謊「問問他們,「你昨天做了什麼?」」Hartwig說:「這還不夠,但如果你以一種聰明的方式問問題,那麼他們的陳述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同。」
  • 心理學,讀心術是怎麼回事哪?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半個心理學家,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比如小時候我們會通過看大人的臉色來判斷他們是否生氣,或者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藏起來不讓別的小孩找到它,再比如一個母親能輕而易舉的她的孩子是否在說謊,這些都是心理學現象。比如說讀心術,昨天我遇到一個朋友,他知道我最近在學習心理學 ,他就問我說『你現在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嗎?』
  • 心理學:有意識的謊言和無意識的謊言,終歸其意就是謊言
    真愛的謊言其實在很多時候,有意識的謊話你還是要說,例如:你的頂頭上司,如果有狐臭的生理缺陷,而你和你的同事都知道,但是沒有人去講這件事情挑明了說給別人聽,而你卻實事求是的,當著你的頂頭上司的面,去和別人介紹他的生理缺陷,
  • 測試|你是否具有鑑別渣男的能力
    身邊有很多失戀的諮詢者,無外乎幾句話:前任真是個渣男、原來他真的是個渣男,當時怎麼看的上他、我當時真是瞎了眼了、我怎麼這麼容易遇到這種人。你在感情中有類似口吐芬芳的時刻嗎?列舉幾條渣男語錄,僅供參考。1、你是個好女孩兒,但我們不合適。
  • 心理學分析:車禍後的餘歡水為什麼撒謊成性|說謊有情可原嗎?
    Kris查閱了國內外有關說謊的心理學研究,將從說謊的動機、情緒以及車禍導致的大腦損傷三個角度來分析。1. 動機:想維護表面的尊嚴,卻失掉他人的尊重心理學中,將說謊定義為明知真相的情況下,故意進行隱瞞、歪曲或憑空編造虛假信息以誤導他人的行為,以獲得好處或是避免損失[1]。
  • 掌控謊言——情緒篇(二)說謊的罪惡感
    三種難以擺脫的情緒:說謊總是伴隨著情緒,而情緒一旦涉入,為了使謊言不至於穿幫,就必須加以掩飾。有三種情緒是說謊者最難以擺脫的:擔心被識破的恐懼感(fear of being caught)、說謊的罪惡感(guilt about lying)和欺騙的快感(duping delight)。
  • 兒童心理學:當孩子開始說謊時,家長不要慌,說謊的孩子更聰明
    在一系列研究表明沒有一個成年人(甚至孩子的父母)能夠始終分辨出小孩的謊言。為什麼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更早開始撒謊?是什麼將他們與誠實的同齡人區分開來?簡而言之,他們更聰明。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落後了,也不用擔心,家長通過各種互動遊戲和角色扮演練習來訓練孩子們的執行能力和心智理論,孩子適當的撒謊可以提高他們在執行能力和心智理論測試中的得分。換句話說,說謊對你的大腦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