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來戰!各國奇葩圓周率算法大PK

2021-02-19 洋蔥卓越教師

請舞月神和parabola張小朋友將聯繫電話速速告訴洋蔥君~再晚一點獎品就要沒啦!

德國數學史家康託曾說過:「歷史上一個國家所算得的圓周率的準確程度,可以作為衡量這個國家當時數學發展水平的指標。」今天洋蔥君就帶你圍觀各國奇葩圓周率算法大PK!來戰個痛快吧!

埃及

埃及人認為圓的面積等於一個邊長為此圓直徑的 8/9 的正方形面積,算一算就得出埃及人的圓周率等於:256/81=3.160493……這個數雖然和準確的數據差的有點多……但卻是最早被推算出來的圓周率!

中國

我國第一部《周髀算經》中,就記載有圓「周三徑一」這一結論。在我國,木工師傅有兩句從古流傳下來的口訣:叫做:「周三徑一,方五斜七」。而到了後來,祖衝之將圓周率算到了 3.1415926 < π < 3.1415927,比西方早了1000年。果然PK神馬還是我大天朝威武!

羅馬

羅馬人很粗心,把圓周率取為 22/7=3.14285714……奇怪的是,他們的建築到現在都沒倒。

印度

印度人在公元前六世紀,曾取 π= √10 = 3.162。1150年,印度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二計算出 π = 3927/1250 = 3.1416。1424年,中亞細亞地區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卡西著《圓周論》,計算的圓周率的結果是 π = 3.14159265358979325(十七位準確數字)。這也是國外第一次打破祖衝之的記錄。印度牛人多啊……(不過還是在我大天朝之後)

古希臘

阿基米德創用上、下界來確定 π 的近似值,他用幾何方法證明了「圓周長與圓直徑之比小於 3 + (1/7)而大於 3 + (10/71)」。到公元150年左右,希臘天文學家託勒密得出 π = 3.1416,取得了自阿基米德以來的巨大進步。(PS:阿基米德就是在我們的視頻裡和國王打賭,在棋盤上放米粒那個!)

德國

1573年,德國人奧託利用阿基米德的成果 22/7 與託勒密的結果 377/120 用類似於加成法「合成」出了圓周率:(377-22)/(120-7) = 355/113(3.1415929……)。

荷蘭

1585年,荷蘭人安託尼茲用阿基米德的方法先求得:333/106 < π < 377/120,用兩者作為 π 的母近似值,分子、分母各取平均,通過加成法獲得結果:355/113。(總之還是沒我大天朝準確就是了……)


良心總結:在圓周率的準確程度上,一哥還是中國!


想補補腦洞,聽聽最好玩的數學段子?

想看看很久以前數學界都發生了什麼?

那就每天晚上搬著小馬札來看節目吧!


回復【M】或【目錄】,看看近期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
    在中學生考試中,圓周率通常都會用「3.14」一筆帶過,一般來說,精確到「3.14」其實已經夠用了,一能方便計算,二是節省時間。雖然說平常圓周率可以用「3.14」來「縮寫」,但是,目前各國仍未停止對圓周率的計算,並且,目前圓周率已經被精確到31.4萬億位以上,目前這個數值仍然在不斷增加。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對一直計算圓周率很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一直算下去呢?
  • 圓周率計算已經達到數萬億位,為何數學家還在繼續計算圓周率?
    圓周率算法圓周率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常數之一,現在的計算機可以很輕鬆地計算圓周率數萬億位,在計算機沒有誕生以前,數學家計算圓周率經歷了幾何算法和分析算法,計算效率非常低。比如圓周率在德國又叫做魯道夫數,原因是十七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范·科伊倫,在後半生的10多年時間裡,利用幾何算法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35位。
  • 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到了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第一個給出了計算圓周率π的科學方法:圓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是可以 計算的,而隨著正多邊形邊數的增加,會越來越接近圓,那麼多邊形的周長也會越來越接近圓周長。
  • 各國餃子大PK:中國的美味,俄羅斯的太「奇葩」,圖4是餃子?
    餃子是中國的一項傳統美食,不管是什麼節日,中國人都喜歡包餃子,包餃子也意味著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餃子有很多種吃法,每個地方包的餡也都不一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全世界各國的餃子有哪些不同?首先是中國的餃子,這樣的餃子大家肯定是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豬肉白菜,豬肉芹菜,或者是韭菜韭菜雞蛋,反正是各種各樣的,你按照自己的口味來包都可以。一般是直接煮水餃,然後蘸醋吃,或者是沾各種料。
  • Python之圓周率計算的算法
    由於正方形面積比較容易求得,因此可以通過正方形面積與圓的面積的比值,就能求出圓的面積,進而求出圓周率。蒙特卡洛方法計算圓周率蒙特卡洛方法求解圓周率的編程實現蒙特卡洛方法求解圓周率的編程實現公式法公式法計算圓周率結合上面公式,利用python中的for循環即可求解圓周率,不再贅述。
  • 「望星樓」裡的圓周率
    在數學史上,圓周率的計算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早期大多使用的是幾何算術方法,即利用多邊形逼近單位圓來近似求解;第二類是近現代數學中的解析方法。本文主要講前者,讀者們一般較熟悉的是我國南北朝數學家祖衝之(429~約500),他在《綴術》中將圓周率推算為3.1415926至3.1415927之間。
  • 科學史上的今天,關於圓周率你知道多少?
    一般來說,圓周率日(PiDay)是3月14日,由圓周率π的常用近似值3.14而來。不過,除了圓周率日以外,還有圓周率近似日。因為22/7是π的近似分數,故根據英國式計時方式,將7月22日定為圓周率近似值日~1 算法鼻祖據考古記載,早在公元1900年前就已經有了圓周率的記載。
  • 用Scratch來計算圓周率π,小朋友也能懂
    之前電腦報刊登了一篇用VB計算圓周率π值的文章。使用了π/4=1-1/3+1/5+…+1/i,計算π的近似值,i值越大精度越高。這種算法不夠直觀,其實不太容易理解。我另外選了兩種計算π的算法:蒙特卡羅方法和直接測量法,並用Scratch編程來計算圓周率,這樣小朋友都能很容易理解圓周率的定義和計算了。
  • 圓周率的7大類計算方法:割圓術、連分數、分析法、概率法
    其中中國古人,用圓內接正多邊形逼近圓求圓周率;西方則通過內接於外切正多邊形兩面「夾攻」,用算術平均近似圓周率;有的通過周長,有的通過面積。劉徽連分數使用連分數計算圓周率的人很少,可能是因為計算量大。反正切式使用最多的是反正切式,如維加在1789年發表的公式沙-波法「沙-波法「即「相關二次算法」,也叫「高斯-沙朗明-伯倫特法」。
  • 圓周率π的旅程:從1位到31萬億位
    但這個數字來的並不容易,上古時期,古文明中國從青銅時代就開始計算圓周率。1.公元前17世紀埃及提出圓周率是16/9的平方。2.出土的巴比倫第一王朝泥板上,認為圓周率是3或者3又1/8。3.印度的《百道梵書》把圓周率算作是113/36,然而這都是一些經驗數字,並不是由科學的計算得來的。4.
  • 圓周率都已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超級計算機還在算圓周率?
    在今年的圓周率日(3月14日)當天,人類打破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圓周率的小數位被前所未有地算到了31.4萬億位。那麼,不斷計算圓周率有什麼實際意義呢?難道數十萬億小數位的圓周率還不夠用嗎? 早在三千多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圓周率。古人發現,無論是多大的圓,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一個固定的常數,這就是圓周率。但圓周率一直沒有被精確計算出來,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計算圓周率的精度。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計算圓周率π?因為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自從人們學會了用越來越多的方法來求圓周率,似乎在怎麼求圓周率的研究上已經信心十足。你提出100種要求來得到圓周率的值,那我就能想到101種方法來求解圓周率。的確,人們在這項事業上可以說是蒸蒸日上,從上古時代的割圓術,到萊布尼茲級數,投針實驗,以及各種各樣的無窮級數等等。
  • 圓周率已達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仍未停止計算,有什麼用處?
    另外,同一時期的古埃及也研究出了圓周率具體數值:3.1605。後來,英國作家約翰·泰勒在《金字塔》一書中提到了圓周率具體應用: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便與圓周率有關,因為金字塔周長和高度之比正好等於圓周率的2倍,也就是圓的周長和半徑之比。
  • 人類一直在想辦法計算圓周率,如果圓周率算完了會改變數學嗎?
    圓周率是數學課上經常運用到的一個常數,我們在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就會告訴我們圓周率屬於無線不循環小數,也就是說圓周率後面的小數點是一直無限延伸下去的,而且數字沒有規律,所以也叫做無限無限不循環小數,當今數學界也是一直遵守著這個原則,例如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時都離不開圓周率π,為此我們也都深信不疑,不過總有人覺得圓周率可以被算到盡頭,於是一場計算圓周率的大賽就開始了
  • 圓周率包含一切接觸的數字,各國努力計算,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圓周率可以說是數學中最常見的一種,作為一個無理數,圓周率可以無限不循環。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圓周率包含這個世界的萬物,所有用數字可以表達的東西都可以在圓周率中找到答案。此外,作為一個計算圓形單位的比值,圓周率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科學研究中,都有著眾多的作用。
  • 偽·從零開始學算法 - 2.3 求圓周率
    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那時的人還是把它當作有理數來計算的。總之,那時的計算可能仍然屬於觀測值加以擬合。割圓術割圓術是第一個有紀錄、嚴謹計算π數值的算法。一般來說,它是通過計算圓內接正多邊形和/或圓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的方式來計算圓周率。
  • 圓周率,不得不說的一個數
    圓周率與圓周率的計算+圓周率簡介圓周率π(Ratio of circumference to diameter;P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
  • 盤點各國高考那些奇葩事兒
    各國高考「變態指數」大pk1,俄羅斯:居然要考漢語!到底他們考了啥,我們來感受下!2,美國:一年七考,奇葩考題頻出美國不實行全國大學入學統考,對中學生申請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學業能力評估考試」(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ACT),均稱為「美國高考」。
  • 圓周率π,不得不說的一個數
    圓周率與圓周率的計算+圓周率簡介圓周率π(Ratio of circumference to diameter;P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
  • 轉:既然圓周率都算出萬億位,為何超級計算機還不斷計算圓周率?
    如果用40位來計算可觀測宇宙的尺寸,它的誤差將會小於氫原子半徑。因此,把圓周率的小數位計算到萬億位對於實際應用已經沒有意義,幾十位的精度已經完全足夠人們使用。至於為什麼超級計算機經常被用來計算圓周率,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測試計算機的計算性能。在越短的時間之內計算出的小數點位數越多,表明計算機的計算性能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