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提升孩子的九大能力

2020-11-15 然荻為燈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再僅僅只是看重分數,而更願意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而現代社會,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從單純的學習文化知識,演變為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底層能力,如控制力、專注力、想像力等等。

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不是天才兒童才能擁有,它們完全可以通過後天有意識的訓練來養成和增強。

最有效和最適合孩子的訓練方式之一,就是遊戲。

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培養這些能力。

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了一個教育理念:「在戲劇實踐中學習。」

到20世紀初,教育界與戲劇界已經開始積極倡導和開發戲劇元素在普通教育中的應用。

時至今日,很多國家已經把戲劇訓練作為各學科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在兒童教育中,戲劇訓練的內容以遊戲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拓展和增強各種能力,讓孩子變得更自信,更積極。

很多戲劇訓練的遊戲,其實並不複雜,它們往往很簡單,容易操作,普通家庭的父母和老人,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就是一本適用於普通家庭戲劇訓練的遊戲書,它通過100個遊戲,將戲劇訓練系統地帶入每個家庭中,可以讓孩子在家裡就能進行輕鬆的戲劇遊戲。

本書的作者顏永祺,馬來西亞人,是21世紀馬來西亞最重要的戲劇導演這一。

他既是資深的戲劇導演和導表演訓練導師,有著15年的素人表演和幼兒戲劇教育的培訓經驗,被譽為「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

他和本書的另一個作者陳達萌——少年得到APP「泉靈的語文課」教研負責人——一起編寫了本書。

這本書有什麼特別之處,以至於讓凱叔、羅振宇、王曦梁和張泉靈聯袂推薦呢?

它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著孩子的九大能力,用不同形式的戲劇遊戲進行培養和增強。


九大能力分別是哪幾種呢?

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觀察力、思考判斷力、反應力、表現力、想像力、記憶力。

1.控制力:

這類遊戲可以讓孩子訓練肢體的控制力,增強意志控制力,對孩子控制身體、意志、情緒、表情、聲音等的能力大大提高,讓孩子增強時間感,以及提高和他人協作的能力。

如本書中以最慢到達終點為勝利的「最慢動作員」、訓練時間感知能力的「心理時鐘」等等。

2.注意力:

讓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專注力。

這一類遊戲,注重的是讓孩子「聽」,在專注於聽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會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上,不僅讓孩子的注意力得到了提高 ,也能大大增強傾聽力和協調力。

在遊戲中,孩子們不僅需要用耳朵聽,還需要控制肢體的能力,執行能力,記憶力,表達力,感統能力,以及自主預測行為後果的能力等等。

3.感受力:

一個人有沒有豐富的想像力,要看這個人有沒有良好的感受力。

好的創意不是平白得來的,它需要對自然和環境的細膩體驗和

感受。

孩童階段是感覺受力的窗口期,在這個時期,可以通過觸覺、聽覺、視覺、肢體、情緒等方面的遊戲來進行培養。

可以鍛鍊孩子的節奏感、表現力、自我認知以及對外界的認知。


4.觀察力:

善於觀察的孩子,更容易熟悉和融入周邊的環境。

而缺乏觀察力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往往會出現粗心大意的毛病。

這類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激發提問的能力,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養成注意觀察細節的能力。

5.思考判斷力:

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是由思考判斷力決定的。

只有具備了判斷力,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樹立正確的三觀。

孩子的判斷力通常是從生活常識到因果意識,再到抽象的邏輯推理能力。

這個過程需要逐步地引導和訓練,孩子才能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如書中的遊戲「我是誰」,用十個問題來猜某件東西,而答案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可以培養和增強邏輯推理能力。

6.反應力:

反應力包括口頭反應力和身體反應力。

此類遊戲有培養快速思考和表達能力的「Yes,But」遊戲,以及培養反應力、語言組織能力、建構故事能力和增強記憶力的遊戲「因為……所以……」、培養數學思維的「數字拍拍手」等遊戲。

7.表現力:

具有良好表現力的孩子,更願意和別人溝通,也更喜歡展示自己和表達自己。

他們在表達的過程,也同時對自己的思維得到了一次重新梳理的訓練。

而好的表達力是需要不斷訓練的,很多興趣愛好的培養,其實也是一種表達力的訓練。

本書中這方面的遊戲,注重於孩子肢體和語言方面的表現力,增強節奏感和互動反應力等等。

8.想像力:

孩子是天生的想像力大師,他們會想像自然萬事都是有生命的,也會和身邊的一切對話,用沒有被束縛的目光去發現和觀察世界。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去糾錯,允許孩子們天馬行空的「胡謅」,去注意這種珍貴的能力。

9.記憶力:

「最強大腦」不是天才,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做到,只要找對正確的練習方法。

一個正常的人腦,可以達到一千萬億個信息單位的儲存量,相當於5億本書的知識。

本書用詞語接龍和尋找數字等方式,對孩子的記憶力進行了很好的基礎練習。


相信看完了這本書之後,不,應該是使用完這本書之後,孩子的綜合能力會得到很好的提升,而父母長輩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時光,也肯定會留下很多美好的時光片段。

那當然,在使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幾點。

首先,這是一本遊戲書,一定要以遊戲的心態,放鬆下來,讓自己也和孩子一樣,不要受到太多的束縛,把焦慮和得失心先拋到一邊去。

其次,這本書的遊戲,沒有先後順序,完全可以隨意挑選進行。

遊戲的時長最好在15分鐘左右。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玩遊戲的時候,不要忙著糾錯,孩子們只有不怕犯錯,才會敢於嘗試。

#乾貨分享讀書會#


相關焦點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掌握這100種遊戲,輕鬆成為孩子王
    最近,朋友給我推薦了《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我在書中找到了一些熟悉的遊戲內容,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帶著孩子通過遊戲獲得想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能力方面的提升。我和身邊的一些朋友,陸續討論了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現這些問題頗有共性,也確實通過一些遊戲使問題得到了改善。
  • 玩遊戲導致成績下降?聰明的家長陪娃玩遊戲,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
    如果你有類似的困惑,那麼,由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顏永祺和少年得到APP教研負責人陳達萌合著的《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就是一本能解決你和孩子在一起玩什麼的親子書。,他設計的這些遊戲可不是瞎玩,而是借鑑了訓練演員時的科學、系統、有效的方法,將培養孩子能力的訓練方式開發成了戲劇遊戲,讓孩子在玩的同時,不知不覺間培養起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觀察力、表現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等底層能力。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借戲劇遊戲之外殼,助培養孩子之能力
    一個朋友曾經將其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作文拍給我看,小朋友很實在寫:我的媽媽天天化妝換衣服穿,每天買買買網購各種物品。爸爸工作忙,每天晚上回家吃完飯就躺在沙發上玩遊戲看短視頻。他們天天玩手機,還不讓我玩。朋友說語文老師把作文發過來自己看完看完有點汗顏,孩子說的全是真話。
  • 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培養九大能力,提升孩子核心競爭力
    生活中,除了孩子們抱著手機玩,父母們也是手機不離手,親子之間交流越來越少,父母們也是振振有詞,就那麼幾個有限的遊戲,孩子和家長都玩膩了。如何把孩子和家長從電子產品中吸引出來呢?選擇這本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就對了,這本書可以帶領孩子和家長一起走入遊戲的世界,你會和孩子玩得上癮,玩得不亦樂乎,百玩不厭。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用戲劇遊戲教你在玩中完成孩子的核心能力訓練
    最近發現一本極好的家庭遊戲方法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 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後稱《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封面這本《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是由「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顏永祺和一直關注兒童教育和能力的培養的少年得到App「泉靈的語文課」教研負責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陳達萌一起共同完成的。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想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其實很簡單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一書寫的是用戲劇遊戲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通過書裡所寫的各種遊戲,讓孩子的各種能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書的作者顏永祺是一名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他還是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駐校藝術家、博士生導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帕運會體育展示導演,馬來西亞木卡空間藝術總監兼導演。
  • 戲劇大師帶你玩100種遊戲,培養孩子9大核心競爭力
    先問問大家,你們平時都跟孩子玩什麼?現場可以想像大家一臉茫然,小聲嘀咕:陪孩子能玩什麼?除了陪著爬爬山,逛逛公園,我們還能和孩子玩啥?還真是,都說父母沒時間陪孩子,真有時間陪娃時,可又不知道該玩啥?「和孩子玩什麼」,幾乎是困擾所有父母普遍難題。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丨你有這麼多的新鮮點子陪孩子玩嗎?
    文丨易小星我已經很久都想不出來有什麼新鮮的遊戲點子陪孩子玩了,每每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最不稱職的媽媽,很多時候要向別的媽媽討教看看究竟要如何應對來自孩子的「糾纏」,哈哈,友好一點說是陪伴才對吧。閨蜜小米給我推薦了這本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照搬下來,孩子也就長大了,這多省心省力,等於一本遊戲指導書啊!有這麼神麼?我心裡嘀咕著入了一本,你還別說,看完了之後感覺真的佩服作者們的腦洞大開,這可真是用知識武裝頭腦的鮮活例子啊。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童心童趣、快樂成長、愈發優秀
    而怎樣玩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好處呢?我推薦《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怎樣才能讓孩子在變優秀的同時也能享受童年的快樂呢?這本《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對新手父母來說,可謂是一礦教養助力的寶藏,適用於3到12歲的孩子。
  • 100種遊戲,讓你在陪娃玩的同時搭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由被譽為「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的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顏永琪與近年來一直關注兒童教育和能力培養的少年得到App「泉靈的語文課」教研負責人陳達萌所著的《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一書中,提供了整整100種適合在家裡玩的遊戲。書中的遊戲形式豐富多樣,有肢體動作的,語言表達的,還有表情拿捏的。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低質量陪伴不如高質量玩耍
    100種遊戲》,也許能夠幫助你攻克難題、化解困擾。種遊戲,每一種都簡單易操作,不需要專業的指導,任何家長都能輕鬆上手。此外,這本書還有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戲劇訓練和遊戲相結合,在戲劇遊戲中培養孩子的9大能力,讓孩子的各項能力全面均衡發展。
  • 每周一書:顏永祺、陳達萌《陪孩子玩的 100 種遊戲》
    ;孩子吵著要你陪他玩,你糾結半天最後卻拿出 iPad 讓他自己看動畫片,這可能是很多家庭的常態。很多寶爸寶媽應該都有共同的煩惱,想讓孩子在遊戲中愉快成長,但自己卻不知道寓教於樂的方法。最近得到圖書推薦的這本《陪孩子玩的 100 種遊戲》應該能幫到你。
  • 遊戲的魅力,成長的能力
    顏永祺、陳達萌兩位老師的作品《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可謂是幫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一個非常棒的參考100種遊戲,讓父母在陪娃玩耍的同時,提升孩子的9大能力增加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本《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中顏永祺、陳達萌老師通過深入淺出,寓教於學的方式詳細闡述了用戲劇遊戲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玩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本書提供的這些遊戲,旨在培養孩子們的能力訓練方式,通過遊戲的參與度讓孩子們在小事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各類能力。
  • 《陪孩子玩的100個遊戲》:帶給你酣暢的體驗和快樂的親子時光
    如果你出於培養孩子的考慮,亦或是出於親情維繫的需要,我相信,不管是出於哪一種,《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都是不錯的選擇。、反應力、表現力、想像力、記憶力九大能力的培養,很多家長用過之後,表示昂貴的早教班完全可以免了。
  • 低層次父母喜歡給孩子玩具,而高層次父母,則陪孩子玩這3種遊戲
    是啊,怎麼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已經越來越引起孩子父母的注意,但很多家庭也因此而影響夫妻感情,甚至有的大鬧離婚,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婚姻生活的難題。剛好,最近在看新星出版社出版的《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這本書非常適合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玩耍,並且適用3到12歲的孩子,完全不用擔心不知道怎麼陪伴孩子度過童年,更不用擔心需要使用道具。
  • 陪孩子長大的100個遊戲,孩子的控制力、注意力、觀察力藏在其中
    陪孩子長大,大概是很多爸爸媽媽想做的事。但是,怎麼陪伴孩子,怎樣才算是好好陪伴孩子,大部分爸爸媽媽的做法其實未必合格。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爸爸一邊看手機,一邊陪娃,有時候娃摔倒了都沒看見,直到孩子哇哇大哭,爸爸才過去把他抱起來。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但是,究竟應該陪孩子玩些什麼遊戲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玩對了」遊戲,還可以讓你的孩子「越玩越優秀」?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01建立孩子的自信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等待孩子去面對,例如,就鞦韆這一個感統玩具,就能夠讓孩子的自信得到提升,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害怕,特別是前庭覺敏感的孩子,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孩子克服恐懼,一步步完成挑戰
  • 陪孩子玩的100個遊戲,還在為孩子的叛逆發愁嗎?9大思維訓練
    孩子的天性是玩,是對遊戲的渴望,也更需要大人的陪伴。走進孩子的世界,從了解孩子的內心開始。這本《陪孩子玩100種遊戲》是凱叔、羅振宇、張泉靈、王曦梁聯袂推薦的,滿足3——12歲孩子的需求,通過用戲劇遊戲來擴展孩子的9大能力,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建立良好的成長思維。
  • 在室內陪孩子玩這5個遊戲,不僅提升動手能力,還能開發智力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成為人群中最閃亮的那顆星星,惹人豔羨。於是很多家長把精力放在,如何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就是為了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但其實,玩才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手段!瑩姨分享5個在室內陪孩子玩的遊戲,不僅提升動手能力,還能開發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