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的100個遊戲,還在為孩子的叛逆發愁嗎?9大思維訓練

2020-11-15 人魚薇沫談成長



每家都會有一到兩個讓人煩心的寶貝,經常會聽到寶媽們說:孩子太難帶了。最期盼的是開學,她們面對留在家裡除了看手機、電腦,無脊六獸的寶貝實在無能為力。

而同在一個屋簷下,勉強維持著孩子的溫飽,不照顧情緒和內在需求,讓小寶貝心裡留下創傷,成長懂事後難免會成為隱患。

你吼,她會吼得比你聲音還大,你講道理,而他的邏輯更是無懈可擊。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腦力不斷增強,學校高難度的習題中成長的,書裡、電視劇中也無比殷勤地教會各種心機和社會生存技巧,他們的智力早已超過家長許多。

更甚者到了青春期,直如放出去的風箏,心野、身子野,做出驚天動地的事來也不足為奇,只留下一地殘渣讓家長收拾,更嚴重的是小寶貝們根本不知道生命的重量,小小心願不得滿足,就輕易做出過激行為……


這一系列的成因,是家長的陪伴不夠嗎?是沒有走入他們的內心嗎?還是你的心血無法被他領受?我們明明付出的是真槍實彈的愛,可回收的是一地雞毛的失望。

孩子的天性是玩,是對遊戲的渴望,也更需要大人的陪伴。走進孩子的世界,從了解孩子的內心開始。


這本《陪孩子玩100種遊戲》是凱叔、羅振宇、張泉靈、王曦梁聯袂推薦的,滿足3——12歲孩子的需求,通過用戲劇遊戲來擴展孩子的9大能力,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建立良好的成長思維。



小孩子生活在嬉戲裡,卻能辨認出更清晰的生活本質——盧梭《瓦爾登湖》



一、利用遊戲培養生活能力

1. 控制力

孩子對於時間是沒有概念的,女兒每天早晨都是拖拖拉拉,要用大概15分鐘左右洗臉、刷牙,寫作業前要用半小時準備筆、本和她那堆不離手的小玩具。

書中九個遊戲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時間的重要性,利用相對相反和各種道具,讓孩子更直觀懂得時間的概念。

「最慢運動員」

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比賽,看哪個用更慢的時間到達終點,卻不可以停止。

「心理時鐘」,是要在限定的時間內走完全程,可以限定一秒,也可以限定一分鐘。

海星搬家」、「照鏡子」等遊戲是為了控制孩子的身體,讓他們的四肢更協調,對孩子的感統提升有很大幫助。


感統失調的孩子容易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易怒……

遊戲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的一種協調能力,是與外界保持和協、探索世界、感知知識的活動形式,玩得好才能為未來的學習好奠定基礎。



2. 注意力

女兒的注意力也有些問題,時間很短,大概15分鐘左右,還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打擾,閱讀只要超過這個時間就說頭昏。

提高她的注意力,也是我很關心的焦點。

而培養注意力的遊戲也至關重要。


「精打細算」遊戲

為孩子朗讀繪本,要事行和孩子約定好從朗讀的內容裡聽出某類事物或某個字出現的次數。

聽得出聽不出並不是重點,在這個過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是更重要的。

我也會在為孩子讀文章時,隨時提問,為了讓孩子能夠加深記憶,也順便提升注意力。

書中對於孩子的生活習慣養成還有許多分類遊戲,其中有感受力、觀察力等。

每一個遊戲都值得反覆去玩,即為日常生活增添了快樂時光,也為孩子的行為提升補足動力源泉。


二、利用遊戲培養思維能力

好多家長說,現在孩子的作業真難,無論是數學或語文,許多高學歷的家長都答不出。是的我也感知到,很多題都被困思維上面,三年級的閱讀分析已和我大學自考的漢語言文學題目相差不多。而數學也遠非我們小時候開個水龍頭,再放水那麼簡單了,需要思維模型的搭建。

所以現今的教育十分注重思維能力的養成,只有多動腦多思考,才能讓學習變得相對簡單。

而書的小遊戲也為這種能力的鍛鍊打好基礎,在玩玩鬧鬧中就提升了思維,何樂不為?



1. 思考判斷力

「我是誰」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推理能力,首先家長對孩子說他現在是一種水果,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最多只能提問10次。而孩子在各種邊緣試探,提出能夠讓他猜到答案的問題。

10個回答之後,孩子還沒得出確答案,就算失敗、

我家裡的「天貓精靈」方糖音箱裡,就有猜動物或人物的遊戲,提問15次,你只要答是或不是,15次之後,方糖就能夠很準確的猜中了,精確度高達90%,每次女兒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和孩子一起來玩這個遊戲,有助於拓展思維。



2. 記憶力

孩子記憶力的好與壞,對未來文科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地位,我培養孩子記憶古詩和背課文時,是運用畫面刺激方法,因為從一年級基礎就打得好,所以女兒現在已可以自動背誦,自己去電腦上找相應的圖畫。

拋開死記硬背來背英語,用視覺、聽覺、想像、反覆的方法,進展也不錯。

遊戲「過目不忘」,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家長準備多種不同顏色的物品,在桌子上一字排開,並拍照記錄,然後擋住這些物品,讓孩子觀察之後再打亂次序,讓他重新按之前的順序排列。

宮殿記憶法就是利用家中常見物品來分類記憶,對於更為複雜的事物或文件都能記得清晰,這個遊戲為宮殿記憶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本書中的每一個遊戲都有其訓練目的和詳細畫面,還有一些小提示等,而書中的每一種能力也是孩子未來面對社會應必備的,只有成長到一定程度,面對社會的茫然和無能為力時,才會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多一種能力,就多一分挑戰,多一分無懼未知的強大。

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記住遊戲裡的過關秘訣,就掌握了一項戰勝困難的法寶,在成人的童話世界裡,或許為孩子多做一點,就多一份勝算,真正能活成公主王子的樣子吧!


或許這些遊戲是打碎家長和孩子心河堅冰的暖光,又或許等到青春期,你少了許多操心後才會感嘆,當年這本書看得真值!


相關焦點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提升孩子的九大能力
    而現代社會,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從單純的學習文化知識,演變為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底層能力,如控制力、專注力、想像力等等。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不是天才兒童才能擁有,它們完全可以通過後天有意識的訓練來養成和增強。最有效和最適合孩子的訓練方式之一,就是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培養這些能力。
  • 100種遊戲,讓你在陪娃玩的同時搭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由被譽為「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的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顏永琪與近年來一直關注兒童教育和能力培養的少年得到App「泉靈的語文課」教研負責人陳達萌所著的《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一書中,提供了整整100種適合在家裡玩的遊戲。書中的遊戲形式豐富多樣,有肢體動作的,語言表達的,還有表情拿捏的。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用戲劇遊戲教你在玩中完成孩子的核心能力訓練
    最近發現一本極好的家庭遊戲方法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 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後稱《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封面這本《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是由「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顏永祺和一直關注兒童教育和能力的培養的少年得到App「泉靈的語文課」教研負責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陳達萌一起共同完成的。
  • 玩遊戲導致成績下降?聰明的家長陪娃玩遊戲,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
    」 不過,讓很多家長犯愁的是,有哪些遊戲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呢?怎樣陪孩子玩遊戲,才能和他們一起度過歡樂的親子時光呢?有沒有什麼遊戲,可以讓孩子在玩的開心的同時,還能長些本事呢? 如果你有類似的困惑,那麼,由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顏永祺和少年得到APP教研負責人陳達萌合著的《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就是一本能解決你和孩子在一起玩什麼的親子書。
  • 每周一書:顏永祺、陳達萌《陪孩子玩的 100 種遊戲》
    ;孩子吵著要你陪他玩,你糾結半天最後卻拿出 iPad 讓他自己看動畫片,這可能是很多家庭的常態。很多寶爸寶媽應該都有共同的煩惱,想讓孩子在遊戲中愉快成長,但自己卻不知道寓教於樂的方法。最近得到圖書推薦的這本《陪孩子玩的 100 種遊戲》應該能幫到你。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掌握這100種遊戲,輕鬆成為孩子王
    前兩年,我讀了一本講用遊戲來激發孩子成長中的力量的書,勞倫斯·科恩在書中重點聚焦於如何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激發孩子的自信力,重建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密溝通的橋梁。而他這本書的實現目標的途徑就是「遊戲力」。勞倫斯·科恩是心理學家,專長為兒童遊戲、遊戲治療和親子教養。
  • 戲劇大師帶你玩100種遊戲,培養孩子9大核心競爭力
    果不其然,我就找到了一本遊戲寶藏書《陪孩子玩100種遊戲》,解鎖這本書後,已經成功變身孩子眼中的超會玩遊戲的「超人媽媽」。《陪孩子玩100種遊戲》簡直不要太好用!這本戲劇遊戲書,不但讓親子遊戲更有趣,還可以培養孩子9大能力: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想像力、思考判斷力、反應能力、表現力、想像力以及記憶力。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低質量陪伴不如高質量玩耍
    ,可是你讓他陪孩子玩一會,幾分鐘都變成了煎熬。100種遊戲》,也許能夠幫助你攻克難題、化解困擾。此外,這本書還有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戲劇訓練和遊戲相結合,在戲劇遊戲中培養孩子的9大能力,讓孩子的各項能力全面均衡發展。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想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其實很簡單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一書寫的是用戲劇遊戲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通過書裡所寫的各種遊戲,讓孩子的各種能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書的作者顏永祺是一名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他還是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駐校藝術家、博士生導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帕運會體育展示導演,馬來西亞木卡空間藝術總監兼導演。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丨你有這麼多的新鮮點子陪孩子玩嗎?
    文丨易小星我已經很久都想不出來有什麼新鮮的遊戲點子陪孩子玩了,每每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最不稱職的媽媽,很多時候要向別的媽媽討教看看究竟要如何應對來自孩子的「糾纏」,哈哈,友好一點說是陪伴才對吧。閨蜜小米給我推薦了這本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照搬下來,孩子也就長大了,這多省心省力,等於一本遊戲指導書啊!有這麼神麼?我心裡嘀咕著入了一本,你還別說,看完了之後感覺真的佩服作者們的腦洞大開,這可真是用知識武裝頭腦的鮮活例子啊。
  • 孩子的叛逆是個寶!
    尤其孩子的語言與思維能力迅速爆發後,跟家長頂嘴時候的話與道理都一套套的,甚至有時候辯論起來,我們做家長的能夠敗下陣來。除了使用簡單粗暴地鎮壓方法,似乎別無他法去鎮住這些叛逆上頭的孩子們。恨不得燒香拜佛祈求自己的孩子最好不要叛逆,乖乖的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 陪小孩玩什麼遊戲?這些鍛鍊思維的親子遊戲 又好玩又能訓練孩子
    換言之,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不能讓孩子做只有大孩子才能做的事。這不是早期教育,而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超出了兒童的年齡,大多數兒童將以失敗告終。孩子們最喜歡做什麼?遊戲!這樣我們就可以在遊戲中利用遊戲來促進兒童大腦的發育。
  • 每天陪孩子玩這個遊戲,訓練孩子語言理解和反應力
    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孩子語言理解弱,會影響將來的閱讀理解、數學應用理解等,對任何一項學識、技能的學習,都是一種障礙,增加了孩子的學習難度。6歲前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可以從親子互動中,訓練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今天來推薦每日遊戲中的其中一則親子遊戲:大地和天空。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童心童趣、快樂成長、愈發優秀
    而怎樣玩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好處呢?我推薦《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怎樣才能讓孩子在變優秀的同時也能享受童年的快樂呢?這本《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對新手父母來說,可謂是一礦教養助力的寶藏,適用於3到12歲的孩子。
  • 原來天賦型孩子是可以後天訓練的,家裡有3-12歲的孩子別錯過
    作為父母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媽媽,你能陪我玩會嗎?」「爸爸,能換個遊戲嗎,這個好無聊,有新的遊戲嗎?」,對於孩子的要求,我們總是很發愁:除了玩玩具,溜溜彎,讀讀繪本,好像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了,到最後陪孩子玩都變成了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或者叫他自己玩平板。
  • 《陪孩子玩的100個遊戲》:帶給你酣暢的體驗和快樂的親子時光
    於是現在育兒專家們更強調有效陪伴,但何為有效陪伴,又怎樣做到有效陪伴呢?有效陪伴就是在僅有的陪伴孩子的時間裡,不要各玩各的,不要話不投機,不要想要改善關係卻在一起時又兩看生厭。孩子在小的時候普遍是依戀父母的,只要父母放下姿勢,真正走近孩子,實際上是很容易做到與孩子建立心靈上們聯結,做到有效陪伴的。
  • 陪孩子長大的100個遊戲,孩子的控制力、注意力、觀察力藏在其中
    陪孩子長大,大概是很多爸爸媽媽想做的事。但是,怎麼陪伴孩子,怎樣才算是好好陪伴孩子,大部分爸爸媽媽的做法其實未必合格。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爸爸一邊看手機,一邊陪娃,有時候娃摔倒了都沒看見,直到孩子哇哇大哭,爸爸才過去把他抱起來。
  • 還在為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而焦慮嗎?試試這套神奇的訓練書吧!
    引言家有女娃5周歲多,平時我和她爸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才有時間陪她,在家裡爺爺奶奶對她也是聽之任之,所以她想看電視就看,想玩電腦就玩,因為疫情宅家裡遲遲未開學,導致女兒養成了晚睡晚起,沒有時間觀念的不良習慣,規律的作息時間短時間內很難建立。
  • 低層次父母喜歡給孩子玩具,而高層次父母,則陪孩子玩這3種遊戲
    文/吳呱呱前幾天,和許久不見的已婚已育的朋友吃了個飯,吃飯席間,她一直向我吐口水,不知道怎麼和孩子互動,不知道陪孩子玩什麼遊戲,孩子才會放下手裡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因為這個問題,一直和老公爭吵不休。只需要讓孩子思考,爸爸媽媽要求做這個任務的目的,並且讓孩子避開做這件事。如果爸爸媽媽發現自己很難「得逞」,那麼說明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日後再加強訓練即可。所以不需要過多擔心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只要多陪孩子玩鍛鍊他們判斷力的遊戲即可。
  • 陪孩子玩這5個小遊戲,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今天,小7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這5個小遊戲,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爸爸媽媽跟在日常生活中,陪孩子玩玩這些小遊戲,既鍛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又能增進親子感情,一定要試試哦!拼圖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觀察力,同時,孩子在拼圖的過程中,學會通過推理,來得出結論,包括數學,邏輯推理,科學分析等思維形式。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這種能力進行有效的統計,測量,推理,歸納,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