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問大家,你們平時都跟孩子玩什麼?
現場可以想像大家一臉茫然,小聲嘀咕:陪孩子能玩什麼?除了陪著爬爬山,逛逛公園,我們還能和孩子玩啥?
還真是,都說父母沒時間陪孩子,真有時間陪娃時,可又不知道該玩啥?「和孩子玩什麼」,幾乎是困擾所有父母普遍難題。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寓教於樂」就不是一句空話!
有問題,找專家。果不其然,我就找到了一本遊戲寶藏書《陪孩子玩100種遊戲》,解鎖這本書後,已經成功變身孩子眼中的超會玩遊戲的「超人媽媽」。
《陪孩子玩100種遊戲》簡直不要太好用!這本戲劇遊戲書,不但讓親子遊戲更有趣,還可以培養孩子9大能力: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想像力、思考判斷力、反應能力、表現力、想像力以及記憶力。而且每個遊戲都標註了適合的年齡與場景,3-12歲,無論什麼年齡都可以找到合適的遊戲來玩。
把戲劇大師請回家
早在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就提出了「在戲劇實踐中學習」的教育觀念。到20世紀初期,教育界與戲劇界的有識之士更是提倡並開發戲劇元素在普通教育中的應用,很多國家已把戲劇訓練作為各學科不可缺少的部分,兒童戲劇訓練也正在中國興起。
其實,說到戲劇與教育最大的結合,最能讓人想起的一個詞,就是「場景化」,在場景中學習與思考,其實就是戲劇之於教育最大的滲透。
而這本書的作者是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顏永琪,他則運用的爐火純青。顏永琪作為馬來西亞戲劇獎項上唯一獲得7次最佳導演的人,其編導的近五十部舞臺劇作品,獲獎無數證明了他的專業成就。除了導演的身份,顏永琪也是一名傑出的導表演培訓老師,有著15年的素人表演和幼兒戲劇教育的培訓經驗,被「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導演與幼兒戲劇教育的雙重經驗,讓他從專業出發,研發與探討出更適合孩子玩的遊戲,且這樣的遊戲,既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又可以鍛鍊孩子的各種能力。跟著書本玩遊戲,相當於把一位戲劇大師請回家,還沒有昂貴的培訓費!
親子關係的最佳助力
遊戲真的能助力親子關係?當然。《遊戲力》中,勞倫斯科恩說道: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
作為父母,僅僅跟孩子待在一起,並不能提供安全依附感,孩子必須從與他人的互動中得到心理滿足,讓孩子獲得安全依附感的關鍵,是對他們的需求做出迅速回應。當你在遊戲中,快速敏銳地進入孩子假想的世界,成為他導演劇本裡的一名演員,你會發現你突然開始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了。
孩子們玩這些遊戲的反饋讓人開懷:
我們請很多家長陪孩子玩過這些遊戲。有的家長反饋,光是表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孩子就能玩半天,恨不得見到誰,都能讓他演一個「5度的憤怒」;有的說,看似簡單「守護寶藏」,玩起來簡直有魔力;還有的說,接龍遊戲「字頭字尾」,一家人玩得都快要笑岔氣……
這些反饋裡,你會看到孩子的參與程度,看到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歡樂,看到在遊戲中升溫的親子關係。
這就是遊戲的魅力啊!
戲劇遊戲中培養九大能力
除了助力親子關係,這100款遊戲還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等九大能力。千萬別小看這九大能力,不少名校「早培班」在挑選孩子時,考察的就是這幾大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伴隨他一生的能力。
遊戲真的能培養能力?這個不容辯駁。這本書厲害的地方,也是它重要的功能:就是在玩遊戲的同時能夠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說,這些遊戲都不是瞎玩而是將培養孩子能力的訓練方法
就拿「觀察力」板塊中的一個小遊戲來說。我家四歲妹妹最近最喜歡玩的「小偵探」遊戲。這個遊戲在家裡任何一個地方都可玩。就是鎖定一個區域,讓小偵探在3分鐘時間裡,將場地認真巡視一遍,不要錯過任何細節,人情現場每個能看見的物件的擺放位置和件數。確認認清楚後,就可以請他戴上眼罩,在一旁休息1分鐘。接著,家長在一分鐘內改變3個物體的位置。隨後,就需要小偵探發揮自己的觀察力了。如果實在找不到不同處,小偵探可以實行一次「詢問令」,問家長變化了的物件靠近位置,家長給出一點提示就好了。這遊戲比書本的「找不同」有趣多了!這個遊戲就像現實版的找不同,但卻比「紙上找不同」是動態的,更有導向性,更生活化,更能引導孩子觀察生活的細節。你會驚覺孩子會不期然告訴你:哪個同學有什麼小變化?哪件衣服相比較更好看,區別在哪?……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就成了習慣,這樣的觀察力為孩子以後寫作文增加漂亮的一筆。
例如9歲哥哥特別喜歡玩的「想像力」板塊遊戲中的「物件講故事」:家長隨便挑三樣很扁的小物件作為道具,可以是手錶、尺子、筆、書本、香水、晾衣架等等。選好道具後,家長就可以用這些道具來編故事。但是這些道具不能以他「身份」出現,而要貶稱給一個外形上有點類似的其他東西。比如你選的道具是剃鬚刀,那麼在故事裡,它可以變成除草工具、可以變成一艘太空飛船,可以成為英文字母「T」字,可以變成狗狗喜歡吃的骨頭,就是不能是剃鬚刀。接下來就是編故事啦!
如果孩子玩得好,他不僅能順暢說出聽過的、看過的故事,甚至可以編出新故事,屆時就會誕生一位講故事大王啦!
總的來說, 書中的100款遊戲,都是結合孩子的成長和認知發展特點以及興趣進行的改編,任何一個遊戲,都很容易操作,不用準備複雜的道具,不用專業老師的指導,父母隨時隨地都可以和孩子玩起來,客廳、書房甚至臥室都變成歡樂的戲劇遊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