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了才去通,不如不給血管「添堵」!中醫送你三道護心飲

2020-12-20 大洋網

平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聽到周邊的人說要去醫院「通血管」,主要是清除血管裡的雜質及淤血,讓血管更寬敞,讓血液流動更順暢。可是,好好的血管怎麼會有雜質呢?血管也會變窄嗎?為什麼血液會流不順暢呢?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心血管科·心衰中心主任呂渭輝介紹說,人的血管在血液長年累月的流動過程中,由於受不良生活習慣及一些基礎疾病的影響,會逐漸出現雜質(膽固醇、血小板等)堆積並附著在血管內壁,血管內壁會出現隆起(斑塊)且逐漸增厚與變硬。長此以往,血管內腔逐漸變窄,使得血液循環不暢,繼續惡化下去會完全堵塞,就像生鏽的水管一樣。若是斑塊突然破裂,則會引起一系列凝血反應,最終形成血栓。

怎樣才能改善這種情況?想要通血管,我們首先要想辦法預防血管狹窄堵塞的出現。

不給血管添堵 日常養護這麼做

呂渭輝說,日常養護血管預防狹窄堵塞的第一步是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會使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堵塞的發生。高血壓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控制血壓,並定期測量血壓,每天定時在家監測血壓並記錄下來。看門診時將記錄的血壓情況給醫生查看,醫生便可根據近期的血壓情況調整用藥,更好的控制血壓,減少對血管的影響。

其次是控制高血脂。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壞"膽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好」膽固醇。「壞」膽固醇便是導致血管硬化的元兇之一。而要控制血脂,關鍵還要戒菸、限酒,長期吸菸、酗酒會影響血脂,使「壞的」膽固醇上升,「好的」膽固醇下降。

再次是控制血糖。高血糖是血管堵塞的高危因素。「糖衣炮彈」的麻痺作用一直非常強大,糖尿病患者血管堵塞一開始可以沒有症狀,往往等到有症狀的時候已是堵塞嚴重的時候。除了要控制好血糖,還要定期檢查心腦血管情況。

控制血糖的關鍵在改變飲食習慣。要控制米、面、甜食的用量。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少吃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多吃粗糧、雜糧如全麥麵粉、豆類雜麵等和新鮮綠葉蔬菜。還要限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不要吃太多肉,適當多吃豆類。建議1周內吃豬、牛肉不超過3次,其他時間最好是雞或魚(除水生貝殼類外)。此外,植物蛋白中的大豆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可提高大豆及大豆製品的攝入;低鹽飲食,飲食清淡。每天食鹽總量低於 6克。還要少吃煎炸烹飪食物,菜餚以蒸、煮和涼拌為主,炒菜少放油,少吃人造奶油食物。對肉或魚最好燒、烤或烘,這樣能從肉中清除掉相當數量的人體不需要的脂肪。

BMI值超過28的人群,必須控制體重,從而更高效的進行血脂糾正。建議採用低、中強度的有節律、重複性的有氧運動,如行走、遊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八段錦或體操等,也可每天行走30分鐘,距離為三千米。

再有就是保持開朗、懂得緩解壓力,否則真的「傷心」。

還要停止熬夜、定期體檢。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5年檢查血脂1次,≥40歲的男性與絕經期女性每年檢查血脂1次,對於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則應每3~6個月測定1次血脂。首次發現血脂異常,應在4周後複查。血脂檢查應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測定。

中醫送你三道日常活血護心飲

呂渭輝說,中醫認為血管不通可表現為胸痺、眩暈、中風等常常與寒邪入侵、飲食不潔、情志失調、年老體衰等因素有關,多種因素交互為患,引起血脈痺阻,不通則痛。中醫根據發病的不同特點,可分為氣虛痰瘀阻絡、肝鬱脾虛、肝陽上亢、痰溼瘀阻等多種證型。


最多見的還是氣虛痰瘀阻絡型,治法應「益氣化痰,活血化瘀」,給大家推薦以下食療方:

健心方

吉林參10克,田七5~10克,陳皮1克。加少量精瘦肉,燉服。每周3次。

功效:益氣活血,化痰,比較適用於氣虛痰瘀的人群服用。

對於證偏陰虛證的人群,人參可以使用西洋參替換,加石斛10克,去陳皮。


對於有「將軍肚」的肥胖人群,中醫講「肥人多痰溼」,治法以祛痰溼為主,配以疏肝、健脾。推薦以下食療方:

疏肝健脾降脂湯

神曲、山楂、荷葉、布渣葉、薏米、茯苓、各5~10克,陳皮1克,配適當去皮去肥的雞、鴨、豬肉等,煲藥膳服食。

功效:健脾利溼降血脂。

平時脾氣暴躁易怒,血壓偏高的人群,多屬於肝陽上亢,治法以平肝潛陽為主。推薦以下食療方:

菊花烏龍茶

杭菊花10克,烏龍茶3克,用沸水衝泡,代茶飲。

功效:可清肝明目。菊花性味苦涼,其氣清輕上達,善能平肝潛陽,清利頭目;烏龍茶甘苦性涼,醒脾開胃,亦清利頭目。此茶對肝陽上亢之眩暈有效。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許文靜、王軍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婉虹

相關焦點

  • 早上起床若有3跡象,多半是身體在提醒你:血管堵了
    血管是人體重要的組織部分,保證正常的血管健康,才有利於疏通血液,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由於異常飲食和作息的不規律,導致血管部位受到一定的損傷,也會加重血液的濃度,誘發血管堵塞的問題,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
  • 不想給血管「添堵」?4種食物,趁早列入黑名單,不要任性
    經常吃這樣的東西,往往會導致體內的血脂升高,而且血管阻塞的風險也會增加,平時應該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清淡為主。缺乏鍛鍊:工作生活壓力大,年輕人久坐不運動,長時間缺乏運動鍛鍊,還有易導致身體代謝速度下降,久而舊之體內毒素垃圾越積越多。
  • 血管堵不堵,腳先告訴你!腳上若沒有4異常,說明血管暢通,祝賀
    所謂「人與血管同壽」。血管就好比家裡的水管,能夠幫助輸送水分,而血管能夠將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並且排出體內毒素和垃圾。只有保持血管通暢,才能預防血管堵塞的問題發生,而一旦出現血管堵塞,便會影響身體健康。俗話說「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血管一旦出現堵塞,從雙腳也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希望你能留心觀察。
  • 血管「最愛」的1種水,每天堅持喝一點,讓血管不「添堵」!
    不加強血管的保養,那可能老年生活就要在病床上度過了。2、經常吸菸,血管快要「中毒」了很多男人都有吸菸的習慣,雖然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就是戒不掉。吸菸不僅對肺部的傷害大,對血管的傷害也很大,會導致血管內的有毒物質越來越多,把血管健康拖垮。你知道嗎?經常吸菸的人更容易導致血液粘稠,更容易患冠心病。
  • 血管堵不堵,看3個地方就知道,4招疏通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血管堵,百病生,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定要加倍關注血管的健康問題,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血管本身就已經處於一個「走下坡路」的趨勢,如果再不注意養護血管,不注意關注血管健康的話,就很容易「招惹」上腦梗、心梗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 血管「堵」時,可能有3個表現,做好5件事,血管會「感謝你」
    而血管堵不堵,主要取決於血液的質量,如果血液中糖分、脂肪等物質含量過多,就會導致血液粘稠,從而引發堵塞;若是血壓過高,就可能不斷衝擊血管,導致血管增生,從而引發堵塞;也可以是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含量增加,促進了血小板的聚集,從而形成血栓。那麼,血管堵時,都會誘發哪些疾病呢?
  • 90歲院士分享:3種早餐或會給血管「添堵」,提醒家人,儘量少吃
    陳可冀院士1930年出生於福建,至今已從事心血管疾病研究60餘年,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於199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80年代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多,陳老多次嘗試將中醫活血化瘀思路運用於血管疾病的治療中,並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 血管堵不堵,看手就知道?若手上出現4種異常,或是血管堵塞了
    當身體出現血管堵塞後,並不是「默默無聞」的,它會通過身體的一些異常表現出來,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多觀察身體變化,防止血管堵塞,保護身體健康。若手上出現這4種異常或血管已堵塞,莫忽視第一:手冷麻木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冷,手腳冰涼已經是正常現象,若經過恰當的保暖或進食後,手就會變得暖和,如果手一直處於冰冷狀態,怎麼也暖不起來,很有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原因,除了手冷以外偶爾還會有麻木感,這就應該考慮一下是否血管出現異常的表現
  • 血管堵不堵,腿會「誠實」告訴你!若有5種跡象,該給血管排毒了
    其實血管出現堵塞問題時,身體也會提前感知到,比如說雙腿會誠實地告訴你,當雙腿出現這幾種跡象的時候,很可能是血液濃稠度增高了,出現了堵塞的情況,要引起重視。血管堵不堵,腿會「誠實」告訴你!但日常生活中覆蓋這種情況,雖然得到重視,但腿抽筋的問題卻沒有得到緩解,那很可能是血管發生了堵塞,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做一下血管方面的檢測。
  • 血管通不通,睡覺時會有反應,日常做好3件事,幫助疏通堵塞血管
    血管通不通,睡覺時會有反應,日常做好3件事,幫助疏通堵塞血管。中醫常說,血管堵百病生。的確,人的血管承載著全身養分和氧氣運行的「重任。如果血管有點不通了,那麼對應的身體部位就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供給,就會「生病」。然而人到中年後,人體血管壁的彈性也是會逐漸減弱。血液中的垃圾於是就開始沉積在血管壁中。引起血粘度增高,導致血管逐漸變得狹窄,影響到心腦血管方面的功能,削弱了身體的健康。血管堵沒堵,睡一覺就知道!睡覺出現3個現象,十有八九血管有點堵了。
  • 血管堵了該怎麼辦?血管堵塞有什麼危害?怎麼疏通血管?
    血管堵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在老年人群體中。受到年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良的飲食習慣、抽菸喝酒等多重危險因素的影響,血管容易發生堵塞。血管是怎麼堵上的呢?血管堵塞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問題。正常情況下,血管內壁是光滑的,就像自來水管一樣,血液可以順暢的在血管裡流淌。但是,受到高血壓、糖尿病、抽菸喝酒等危險因素的影響,血管內膜會受到損傷,發生破裂。這樣一來,已經升高的血脂(高血脂)會通過受損的內膜進入血管內皮,並且不斷堆積。
  • 黑豆加上它泡一泡,每天當零食吃幾顆,氣血足了,血管也不堵了
    黑豆加上它泡一泡,每天當零食吃幾顆,氣血足了,血管也不堵了!老爸今年已經62歲了,最近經常感到頭痛、頭暈,還有一次暈倒的經歷,於是就帶去醫院檢查,結果一檢查,原來是頸部兩邊的血管堵了。堵血管是老人常見的現象,除了要吃一些通血管的藥,每天還要堅持鍛鍊。藥療不如食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通血管的食物,比如醋泡黑豆,就是通血管的良藥。
  • 血管的「清潔工」終於找到了,每天喝一口,血管一生不硬不堵
    血管是人的生命之河,它為身體提供養分,維持整個身體的健康,一旦血管堵塞了,身體就會出問題,高血壓、心梗、腦梗,半身不遂甚至癱瘓,後果很嚴重。堵塞血管的是什麼呢?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堵塞血管的元兇,它們在血管壁上越來越多,形成斑塊,最終堵塞血管,堵到什麼部位,人體對應的部位就會失靈,嚴重的不堪設想。我國目前大約有8000萬人患有高血脂病。不可小看高血脂病,它很容易引起中風、偏癱、心肌梗死,發病率很高。怎麼清理這些血管垃圾?
  • 血管也不是突然就堵的?或早有5表現,被忽視了
    因此,平時需要多吃疏通血管的食物,注意多運動,這樣才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身體出現異常表現時,可能就是說明有血栓形成了。血管不是突然就堵,若出現5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腦CT劇烈頭痛不論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若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伴有昏迷、嗜睡,或頭痛部位、頭痛性質發生了變化,都要警惕,可能是腦血管發生了堵塞引起的,最好去查一下腦CT,尤其是中老年人。
  • 血管是吃「堵」的,身體有4種異常表現,血管或已水洩不通
    除此之外,人的一張嘴,也是常常會為血管添堵的。 血管是吃「堵」的,三樣東西勸你少吃! 1、油 2、語言障礙 突然之間的嘴角抽搐,說話的時候含糊不清,自己說不清楚話,聽別人說話也是比較的困難的,語言識別能力出現了障礙
  • 血太濃,血管有點堵,摸摸這裡就知道,開水泡1物,或能通血管
    血太濃,血管有點堵,摸摸這裡就知道,開水泡1物,或能通血管。血管,可分為動脈、靜脈以及毛血血管三種。而平時我們說的血管堵,多數是指的動脈血管。很多人會把血管比喻成水管,一旦堵塞就意味著水流不通。但是血管堵塞的調理,卻並不像疏通下水道那麼簡單。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也會逐漸地老化、變脆。此時,如果再加上一些不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就會使得血管受損。長期以往就會被導致脂質堆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栓子而堵塞血管。而一旦血管堵塞,對健康是有很大影響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血管是為身體輸送營養以及氧氣的通道。
  • 血管堵不堵,腿腳看一看!若腿腳出現3個情況,要留意!
    血管堵不堵,腿腳看一看!若腿腳出現3個情況,要留意!,關乎著身體各個部位的運行,血管一旦堵了,其他身體機能也容易出現故障。血管堵塞這個毛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雖然在短時間不會導致人體出現大故障,但是血管長期出現了堵塞就會導致人體癱瘓或者是中風,簡直是一件大麻煩事,所以我們要重視血管堵塞的出現。
  • 血管怎麼說堵就堵了?醫生:這3類食物不戒掉,血管扛不住
    除了智力、容貌之外,就連壽命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以平安終老,但偏偏就有人會中途下車,甚至是措不及防的離世!在我國每年因病死亡的患者中,心血管病就佔據了總死亡人群的41%,它也是我國居民因病死亡的最大因素。
  • 這根血管連通大腦,最易堵!別等到半身不遂之後才後悔
    我們的血管就像自來水管一樣,年齡越大,血管內沉積的垃圾也就越多。這些垃圾會積累而成斑塊,不及時清理,斑塊會越來越大,血管一天比一天窄,最終把血管堵死了!▲血管被堵的過程其中,我們身上卻有一處血管最容易堵,堵了之後最危險,很多人因此失明了、不能說話了、半身不遂了、甚至癱瘓了才發現,這個血管就是——頸動脈!
  • 若不想給血管「添堵」,忌口4白,多吃3黃,有助降血脂,防血栓
    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血管遍布全身最容易出現堵塞,也是最害怕堵塞的,一旦堵塞超過70%,身體才會有明顯的不適症狀。血管「堵塞」,三個地方可能會疼痛:頭痛。突然發生劇烈的頭痛,往往就會伴隨頭暈等症狀,可能是血管堵塞向你發出的信號。胸痛。血管堵塞很可能會引起心絞痛,此時你的胸部疼痛感就會比較明顯,伴隨著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四肢痛。四肢酸痛無力,供氧能力減弱,導致血管血氧量較低,所以出現了四肢疼痛,也說明血管可能出現了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