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點的讀書聲

2020-07-25 楚網
​安置點的讀書聲

楚網訊(通訊員徐松 董新雷)「田野裡,一群小鳥正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早上的八點鐘,當走進汊河鎮群眾安置點第三小學時,就會聽到就餐的食堂裡傳來了零星卻充滿朝氣的朗朗讀書聲。原來,安置點的兩名一年級小學生彭親雨和諶卓鳴在校長劉登波的監督下正在誦讀《春雨的色彩》這篇文章。

​安置點的讀書聲

每天上午的8:30—11:30分,劉校長都會準時耐心的為兩名小學生講課,短短十來天的安置時間,他們已經從第一單元學習到了第四單元。「劉校,您看您多辛苦,別人課外輔導班輔導孩子上課,都有課時費呢,您卻免費輔導我們的小花朵」,小編和劉校長開起了玩笑,「做教師34年了,陪伴三小這麼多年,早已把它當做了自己的家,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孫子、孫女兒」,聽到劉校長的這番話,小編心裡肅然起敬。

​安置點的讀書聲

每天下午2:30開始,安置專班的負責人民政局副局長陸麗琴還會安排工作人員為老人和孩子們講授防溺水知識,協調醫務人員為老人們開展健康知識講座。自汊河鎮安置點設置以來,陸局長帶領工作專班進行上門逐一摸排、勸導群眾儘快轉移。小編了解到,陸局長也是一名母親,而且孩子今年正值高考,為了不留遺憾,高考的那兩天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她陪伴著兒子完成了高考,高考一結束,她就馬上趕往了防汛堤段、安置點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安置點的讀書聲

​安置點的讀書聲

相關焦點

  • 是「朗朗」的讀書聲還是「琅琅」的讀書聲?
    70年代的時候,我的家住在學校隔壁,還沒有起床,學校的琅琅的讀書聲就傳進了被窩。每天被這種環境渲染著,習慣成自然,那時候都放一天假(星期天),周末的時候學生放假了,偶爾聽不到讀書聲有時還不習慣。有時候,為了聽的更清楚一些,偷偷的爬上牆頭,坐在牆頭上,隔著操場,看著窗戶裡的哥哥、姐姐們,抑揚頓挫,異口同聲,好生羨慕。
  • 高原上的琅琅讀書聲
    小康來了 【高原上的琅琅讀書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8月24日,西藏拉薩市森布日幸福家園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開學。這所佔地317畝的學校是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森布日安置區的配套項目,目前在校小學生800多人,全部免去學雜費、書本費,提供免費食宿。
  • 安置點上黨旗紅――湯溝鎮南旺小學安置點見聞
    從湯溝鎮政府出發,經228省道及一段長江大堤,駕車約九公裡,到達湯溝鎮南旺小學安置點附近,門樓上迎風飄揚的鮮紅黨旗和教學樓上高高垂掛鋪滿頂樓的遮陽紗網格外引人注目。正向教學樓走去,南旺小學校長吳越峰從一側綜合樓中的安置辦公室迎過來,面帶笑容但顯得有些憔悴。「我們工作人員剛在開會,主要是安全事項。昨晚工作到深夜,清點完人數後已是凌晨。這幾天天氣熱,值班人員住的室內由於只有一臺小風扇,乾脆就在露天的桌球臺上睡一會……」至教學樓走廊,南旺村衛生室主任錢明友讓汪光明到隔壁的醫治點上藥,只見汪光明腰上一道像是被繩子一圈很長時間的印痕,還在滲黃水。
  • 安置點上的孩子們
    新華社貴陽7月31日電 題:安置點上的孩子們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家沒了,冰箱裡的冰棍也沒了。不過現在住在這兒也挺好玩的,很多老師陪我們玩,也挺開心的。」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中坪鎮建設村三年級學生胡萬通說。不久前,一場山體滑坡損毀了他家的房屋,目前他和家人住在當地的一處臨時安置點。
  • 定風波·一六八安置點
    定風波·一六八安置點 7月25日至8月11日,合肥一六八中學作為汛情撤離群眾安置點,接待安置肥西縣三河鎮三百多位受災村民。挈婦將雛別故土,安置,一六八中學領命!
  • 安慶懷寧38處臨時安置點集中安置2892人
    原標題:安慶懷寧38處臨時安置點集中安置2892人自6月30日至7月5日6時,安慶市懷寧縣普降大到暴雨,全縣受災人口達33.67萬人,緊急轉移4568戶14577人;集中安置38處2892人,其中3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點2個。
  • 安置點裡的「愛心教室」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緊鄰安徽省樅陽縣橫埠鎮的白蕩湖水位超過保證水位,橫埠鎮育才村的130名村民於7月16日被轉移安置到方正小學。校方發現安置居民中有20多名孩子,覺得有必要在安置點內為他們提供一個看書學習的地方,於是布置了「愛心教室」,該校19名教職工義務輪流在教室值班,指導孩子們寫暑假作業或閱讀學習。
  • 探訪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
    7月25日,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的民眾正在吃午飯。肥西銘傳中學臨時安置點目前安置了三河古鎮村莊的300餘名村民。安置點為村民們準備了床上用品和生活日用品,並啟用學校食堂免費提供早中晚三餐。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在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小朋友在安置點玩耍。
  • 鈴聲笑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夏未盡,秋已至終於迎來了秋季學期寂靜的校園又熱鬧起來了往日龍騰虎躍的校園又傳來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和歡聲笑語!鈴聲笑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9月7日,伊金霍洛旗蒙古族小學學生正式開啟秋季學期的學習生活,平靜的校園也恢復了朝氣蓬勃的生機。
  • 遮風避雨慰心田,安置點裡的安心生活
    臨時安置點雖好,帶給了轉移群眾滿滿的安全感。但群眾心中最為牽掛的,仍然是自己的家園。水位有沒有下降?自己家中情況如何?這些都是他們始終惦念著的。「家裡的房子、魚塘都有我們守著,請大家放心。」8月1日,在肥西師範學校安置點裡,三河鎮五合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常蘭正在給安置群眾匯報村裡最新情況。
  • 受災群眾安置點裡什麼樣?
    安置點內為村民提供了電影播放服務2020年7月29日晚,湯池鎮湯池中學安置點內,在觀看電影的人們。2020年7月29日晚,湯池鎮湯池中學安置點內,在走廊上下棋的人。任何時候都是少不了閱讀的安置點內也為大家準備了適合各個年齡階段閱讀的書2020年7月29日,湯池鎮湯池中學安置點內,在讀書的小男孩。
  • 白鶴灘移民丨巧家縣黎明安置點的新節點
    在白鶴灘庫區巧家縣黎明安置點施工現場,移民代表邱尚畢告訴記者。10月15日,黎明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這是巧家縣繼金塘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重要階段性成果。黎明安置點規劃建設移民房屋50棟(層高11層),安置點內規劃建設有小學、社區廣場、綜合市場等配套項目。規劃搬遷安置白鶴灘庫區移民約1694 戶計5141人,是巧家縣規劃建設的8個白鶴灘庫區移民安置點之一。
  • 因材施教提升安置點學子素質教育
    近年來,我州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移民搬遷安置點學校學生素質教育問題,教育教學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重點突出差異化和個性化,為每名移民學子制定合適的課程內容,進一步提升移民學子適應社會能力,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實現自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 普陀新聞網丨又聞琅琅讀書聲
    距離校門不遠處還設有臨時醫務點,一旦發現學生體溫異常,可以馬上進行進一步隔離檢測。報到結束後,學生們還上了一節特殊的「開學第一課」,班主任結合教學影片指導學生們如何在疫情期間開展學習生活,以及如何調整心態,衝刺中考。昨天,東港中學、沈一初、六橫峧頭中學等校的初三學生也有序完成報到,全區共1881名初三學生安全返校報到。
  •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展示(五)
    鬱山鎮白馬社區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鬱山鎮白馬社區集中安置點位於鬱山場鎮中心區域,建築面積2400餘平方米,新建安置房6棟,安置貧困搬遷戶32戶92人,來自 9個村的搬遷戶全部入住。
  • 淮南抗洪一線㉘ 安置點的幸福時光
    安置點的幸福時光「姐姐,這道數學題7月30日上午,在謝家集區望峰崗小學集中安置點,剛剛高考結束的準大學生吳星雨正在認真耐心的輔導安置點孩子的暑假作業,自從下六坊行洪後,從二道河村轉移到這裡的5名小學生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
  • 他們喜提花崗安置點!
    他們喜提花崗安置點!棚戶區完美蝶變「花崗安置點是我鎮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總建築面積有38萬平方米。為了讓群眾能夠在農曆新年之前住進新房,我們超前謀劃,經過周密安排,在縣重點工程管理中心把安置點移交給我們後, 僅用了20多天就組織好了這次安置分房工作」,花崗鎮副鎮長趙飛介紹道。
  • 雲南昭通:清晨的讀書聲是「世間最美妙音樂」
    這幾天彝良一中的副校長,用手機記錄高三學生六點晨讀的視頻,引起網友們廣泛關注。網友評論說,學生們清晨的讀書聲,是「世間最美妙音樂」。雲南昭通市彝良縣第一中學副校長 湯朝陽:此時此刻,剛到六點鐘,我就看到宿舍的方向,已經有不少的同學,三三兩兩地來了。
  • 江西彭澤:安置點裡的「另一個家」(圖)
    因遭遇洪水,從7月13日9時開始,彭澤縣棉船鎮開始對群眾進行轉移,其中,140餘名群眾被安置在馬當中心完小內。 離家前還擔心「吃不好、睡不著」的盛愛萍很快打消了顧慮,安置點教室桌椅已被騰空,取而代之的是摺疊床和涼蓆,講臺上還備有食物、水、蚊香以及必備藥品。
  • 羅城今年建成2300多套扶貧安置房 明後兩年安置點建設用地已落實
    羅城今年建成2300多套扶貧安置房 明後兩年安置點建設用地已落實   羅城訊 12月16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民族文化廣場舉行「仫佬家園」易地扶貧搬遷一期住房抽籤儀式,提供1600多套安置房給扶貧搬遷對象抽籤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