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提升安置點學子素質教育

2020-09-03 黔南熱線

近年來,我州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移民搬遷安置點學校學生素質教育問題,教育教學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重點突出差異化和個性化,為每名移民學子制定合適的課程內容,進一步提升移民學子適應社會能力,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實現自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8月16日,走進獨山縣鄢家山黃埔幼兒園,在嶄新的學校、優美的環境裡,這裡正為入園孩子舉辦首次師生及家長見面會,孩子們入園迎接他(她)們的是和藹可親的老師,應有盡有的健康玩具,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久久不願意離去。

據了解,獨山縣鄢家山黃埔幼兒園結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思想,秉承「親親自然,快樂成長」的辦園理念,為孩子提供釋放天性的體驗空間,讓孩子親密接觸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尊重生命,體驗幸福,從而主動保護自然,達到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

在安置點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僅是幼兒園,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嚴格執行國家、省中小學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國家和地方課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加強和推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體育衛生教育、美育教育、養成教育、勞動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和國防教育等,讓安置點移民學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羅浪威是惠水縣惠民小學的一名學生,今年已升入初中,兩年前剛從村小搬遷入城的她,對新的學習環境以及生活環境都很不適應,平時學習生活行為習慣都較差,當惠民小學教師了解情況後,多次深入家中探訪,因材施教,對她進行感恩教育、勵志教育、禮儀教育等素質教育方面知識培訓,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羅浪威現已成為學校優秀學生代表。一年又一年,惠民小學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幫助學生立德立志立人,以感恩教育為主導,以勵志教育為引領,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安置點學校學子的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我州在安置點學校紮實開展感恩教育和思想教育,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一方面,強化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多元評價,教育引導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廣大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感情日益深厚。另一方面,深化安置點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教學方式,突出因材施教,著力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此外還與移民學子家長密切溝通聯繫,不斷完善家訪制度,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作用,促進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形成了良好的家校育人環境。

如今,黔南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不僅建得漂亮,管理得井井有條,108所安置點學校共3700多位教職工盡心盡力,只為繼續書寫好「讓每一位移民子女都享受到優質均衡的教育」這篇大文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用實際行動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相關焦點

  • 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已經到來的階層教育
    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這兩個典故都和孔夫子有關。有教無類,我百度了一下有這麼兩種解釋,第一種: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第二種:所謂「有教則無類」,就是說,人,原本是「有類」的。
  • 50分綜合素質作文-因材施教類主題
    眾所周知,作文是綜合素質考試中必考的一項,而且所佔分值為50分,佔綜合素質分值的1/3,因此這一部分的得分就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我們作文寫的比較好的話,那綜合素質的備考壓力就少了很多,立馬安排主題類作文素材!
  • 代表委員談教育公平:從有教無類到因材施教
    教育公平是人們對教育的體感溫度,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手段。而實現教育公平,首先必須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尤其是義務教育資源。 李學勇省長所作的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突出了教育改革的民生導向,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讓公眾看到了實現教育公平的希望。
  • 素質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是指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對,但也並非是反義詞。2、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在普通的課堂中,一個老師往往要給30多個學生上課。為了升學率,老師備課的重點要圍繞班上大部分學生的水平,所以會出現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提升空間不大,學習差的孩子跟不上進度的現象。
  • 藍皮書:智能技術助力因材施教 破解個性化教育難題
    中央電教館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智能教育發展論壇日前在京召開。會上發布的《2020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指出,智能時代亟需培養大批多樣化創新人才,促使教育教學模式加快變革。
  • 禮讚園丁 | 乳山二中:充分挖掘學生潛能 推進綜合素質教育
    為充分挖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年來,乳山二中堅持多渠道、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紮實推進素質教育,並立足校情,積極探索,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教學體系,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學校安排了專門的教練和文化課老師對他進行輔導,從而提升他的綜合素質,為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說,劉國慶取得優異成績的背後,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得益於乳山二中較為完善的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教學體系。
  • 天天喊素質教育!那麼,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究竟長什麼樣子?快看
    #近日,許多網友對體育、美育等科目於2022年在全國納入中考,並且在分值上大幅提升,將和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分值同等,達到120分,產生不理解。天天喊「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輕在哪裡?調整這樣的中考政策不是在變相的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嗎?針對網友的質疑和提問,市教研室馬金彪主任回答了網友的擔心,並且重點從學生課堂教學的角度,談到了「素質教育」課堂的特點,廣大網友了解了「素質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大作用及其意義,紛紛表示支持國家的「中考政策」的調整。
  • 創新群眾教育平臺 提升新區公民素質
    公民素質的提升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公民素質的提升相對滯後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所以探索創新群眾教育平臺、提升公民素質勢在必行。 (二)新區藍圖實現需要加強公民素質教育 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
  • 《我和我的家鄉》教育真諦引深思,訊飛智能學習機助力因材施教
    教育一直是一個歷久彌新的不變話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老師無私的奉獻。正因為有無數老師願意給每位學子的心中種下一個夢,中國的教育發展才走向了百花齊放的新時代。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山村支教老師老範一樣,而在這個教育新時代中,科大訊飛提出的智慧教育理念是一直致力於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用心呵護孩子們的夢想。它旗下研發的新品學習機——訊飛智能學習機X2 Pro更是人工智慧落地教育事業的科技成果,為莘莘學子築就夢想。
  • 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影響下,看當今素質教育該如何提升?
    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重在激發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我們應利用這種思想來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人才,「啟發式」教育是一條當代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從這種教育模式來看當今素質教育該如何提升?心理學關於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提供的理論也和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思學合一」、「因材施教」等,這是孔子對學生自主學習啟發所採取的教育手段。孔子非常重視培養弟子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關於「學」與「思」的辯證關係他有許多精闢的闡述。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因材施教是教育強國的需要
    三、因材施教是教育強國的需要「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這個基礎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就是教師。教師們一定要因材施教,各顯其能,才能把這個基礎工程做好!「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只有未來的人強,國家才會強。人強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培養。我們常講的四個自信,是基本的,深沉的,持久的力量,建設教育強國,需要我們在教育工作中堅持強大的自信心。
  • 培訓機構搶灘素質教育快車道:PBL、跨學科、數位化,教育熱詞被頻頻...
    素質教育不再只是學校教育的關注點,越來越多的教育培訓機構開始搶灘素質教育快車道。 注重綜合素養、項目化學習(PBL)、跨學科教育、AI介入後的個性化因材施教……這些以往在公辦學校、教育科研單位提起的熱詞,在1月15日瑞思教育與功夫熊貓IP合作啟動會上,被頻頻提起。
  • 素質教育基本內涵以及表現
    1.素質教育的概念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2.素質教育的內涵及考查方式(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體現戰略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百年大計,教育為先。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到底誰更適合中國式教育?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抗衡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教育才能適合現在的孩子教育,相反,素質教育並不是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它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個人、個性的全面發展。如果說應試教育的目的是成"材",那麼素質教育的目的則是成"人",它不僅僅關注學生現階段的狀態,更關注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
  • 「素質教育」之我見
    一、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目標和落實,全面發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內容和途徑。二、素質教育的目的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做人,第二是成才。
  • 「最佳的因材施教是1對1」
    哈佛教育學院教授保羅·雷維爾(Paul Reville)、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主任丁延慶、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以及著名演員陸毅鮑蕾夫婦、陳小春應採兒夫婦出席了發布會,並在現場與精銳高端輔導創始人張熙共同探討了中國教育改革背景下孩子的升學輔導話題。「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精英。
  • 素質教育——教育學知識點
    素質教育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一個知識點,客觀題和主觀題都有所涉及,一般是概念內涵的理解或者實施誤區來考察,這裡給大家來重點分析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科教興國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看長沙解鎖「智慧教育」新玩法
    以新課程新教材為重點,讓智慧教育助力因材施教傳統的課堂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課桌上聽,老師很難精準判斷每個學生的學情,而智慧教育的加入則剛好可以打破這一難題。據《長沙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建設工作三年規劃(2020-2023)》(簡稱《規劃》),長沙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精準掌握學情及個體差異,重塑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推進標準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的轉變。「長沙將要著力推進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教學變革。
  • 現行教育的「因材施教」,漸行漸遠,違背了孔子的教育初衷
    我國現行的「因材施教」教育,大致是第一種類型教育,但是我國現行的教育似乎向第一類型的「因材施教」對接,但由於工業革命與知識經濟的影響,教育追求批量生產、價值趨存同一,不注重個人教育的差異與個人價值實現的最大化,似乎有遠離「因材施教」價值追求取向的初衷與趨向。
  • 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對於現在教育的意義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來自於孔子,作為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就很好地將因材施教融入到了自己的教學當中,其中的一些教育故事更是被傳為佳話。比如有的學生比較自卑,需要鼓勵,老師就會通過表揚來提升學生的自信,而有的學生可能有些自負,老師就會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來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的學生粗心,老師則會對其進行嚴格要求,使之不斷完善提升。因此,因材施教可以說是教學工作當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和原則,因材施教適應了不同種類的學生對於教學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