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時代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使命

2020-12-12 中國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海洋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海洋強國夢已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國家的海洋強國戰略必須紮根在其國民對海洋的認知中,需要海洋意識等軟實力的強有力支撐,因此亟須改變國民海洋意識教育現狀。

海洋意識是指國民對海洋知識、海洋現象與規律、海洋作用與價值、海洋開發與保護等方面的認識和情感。從境界程度來看,海洋意識可分為逐層遞進的3個層面:基本的海洋認知、敏銳的海洋敏感度、積極的海洋人格與精神。從具體內容來看,海洋意識主要包括海洋權益意識、海洋安全意識、海洋資源意識、海洋交通意識、海洋科技意識、海洋環境意識、海洋文化意識等方面。

高校作為培育海洋意識的主要場所,切實肩負起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使命,為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貢獻力量。

增加課堂海洋通識教育內容

在現有思想政治課中增加海洋通識教育內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可增加對馬克思主義海洋觀的介紹。《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可增加對國家海權思想與海洋事業發展歷程的介紹。《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可增加對各個歷史關頭產生重要影響的涉海事件的介紹。《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可增加對海洋人格與精神、海洋立法等方面的介紹。《形勢與政策》課程可增加海洋強國戰略的宣講教育內容。

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海洋通識類選修課。海洋通識教育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活動,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軍事、科技等多方面。高校可依據自身的學科優勢開設學生感興趣的海洋通識類選修課,如《神秘的海洋》《海洋科學導論》《海洋資源概論》《海洋文化概論》《走進大洋鑽探》《軍事海洋學》《國際海洋法》等。高校還可定期舉辦以海洋為主題的專家講座和形勢政策報告會,把海洋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請到大學授課。

營造校園海洋意識宣傳教育氛圍

建設海洋意識教育工作平臺。有條件的高校應積極申報建設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通過現代數位化技術手段打造集海洋意識與文化展示、體驗、學習和研究的一體化實驗平臺,學校博物館和遊泳館可以設置海洋意識與文化建設展區。高校應鼓勵支持大學生建立海洋興趣社團,引導社團積極有序地參與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和文化建設工作,指導社團開展以海洋為主題的講壇、科普、繪畫、徵文、展覽、演講、文藝演出、科技創新等校園活動。

建設海洋新聞信息宣傳平臺。高校宣傳部門應探索豐富多樣的涉海新聞宣傳形式和載體,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吸引力的海洋類稿件和節目,對海洋重大政策法規和規劃、重要科技成果、重要會議活動、重點項目、先進典型以及海上維權、極地考察、載人深潛、大洋科考等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海洋意識教育輿論氛圍。高校可主動與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及海洋新聞傳播機構建立聯繫,以便及時準確獲取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的信息和素材。

建設海洋意識教育研究平臺。高校應結合學校實際,立足大學生海洋意識現狀,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積極培養一支專兼職海洋意識教育師資力量,持續開展海洋意識教育理論研究。例如:海洋意識傳播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究,海洋意識教育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特色海洋文化理論研究,國民海洋意識調查評估體系研究等。通過理論研究不斷提升海洋意識教育的專業化水平,有條件的高校可及時出版海洋意識教育系列教材。

組織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活動

打造海洋特色品牌活動。高校應積極參與承辦自然資源部開展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中國海洋學會開展的全國涉海高校慢跑公益活動暨全國海洋科普志願者招募活動,同時應為配合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全國大學生海洋文化創意大賽等活動在校園裡舉辦相應的比賽項目或選拔賽,打造海洋知識競賽、海洋科普、海洋文化節等海洋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海洋文化節可依託海洋日、航海日、減災日、科普日等節慶時機,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精心策劃、安排主題,打造成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有社會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開展海洋主題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高校培育大學生海洋意識的有效途徑。海洋相關專業應樹立「把課程搬到船上、把論文寫到海上」的培養理念,引領大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感悟、鍛造、養成積極的海洋人格與精神。在全校思想政治課實踐中應鼓勵大學生走向海島、走入漁家,調研學習人類在海洋生產實踐中積累的海洋意識、海洋文化、海洋藝術、海洋思想等寶貴遺產,不斷增進對海洋的認知,持續增強海洋敏感度。高校可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大洋科考、開展海洋社會實踐、到海洋機構志願服務等活動。

把海洋意識教育融入學生活動。高校應將海洋意識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遵循,引導大學生不斷增強海洋強國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高校可將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和文化建設納入學生工作主體,積極發揮學科優勢,依託專業教師、學工隊伍、社團組織和廣大科普志願者組建工作團隊,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廣泛宣傳海洋知識,培育海洋意識,弘揚海洋文化,引導大學生關心海洋,認識海洋,增強投身海洋事業的學識和本領。

(作者:楊光坤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黨委副書記)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三項使命
    黨的十九大在回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任務、基本方略和戰略部署,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描繪了新的藍圖,也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踐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
  • 扛起新時代立德樹人的使命與責任
    高校要聚焦「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認真扛起新時代立德樹人的使命與責任,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高等教育發展全過程,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核心,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培養志向遠大的新一代。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的重要使命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的重要使命 發表時間:2014-11-27   來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確立固然重要,但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為行,更是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我們所要著重思考的。   胡錦濤總書記曾在慶祝清華大學100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大學除了具有傳統意義上的三大功能外,還具有第四大功能,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傳承文化、創新文化的使命。
  • 王少峰: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堅守初心踐行使命
    省委黨校舉行2019年秋季開學典禮王少峰勉勵學員: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堅守初心踐行使命華聲在線9月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9月3日,省委黨校他強調,要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深化主題教育,提升理論素養,加強黨性鍛鍊,以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的實際行動,奮鬥新時代、彰顯新擔當、展示新作為。 王少峰指出,要矢志不渝恪守絕對忠誠,始終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擔當。要旗幟鮮明弘揚鬥爭精神,始終以鬥爭意志、毅力和精神抓落實促發展攻難關破難題剎歪風樹正氣。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改革的實現路徑
    原標題: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改革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勞動教育納入黨的教育方針,這是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豐富發展,更是新時代弘揚勞動精神、倡導勞動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高校肩負著培育時代新人的職責使命,是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陣地。
  • 新時代呼喚大學勞動教育新作為
    《意見》要求,大學要站在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新內涵、新要求,踐行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方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浙大校長吳朝暉:在大變局中踐行新時代浙大學子的使命擔當 | 在...
    浙大校長吳朝暉:在大變局中踐行新時代浙大學子的使命擔當 | 在2020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2020-06-29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新時代思想建黨的迫切要求
    根據黨的十九大部署,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對我們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 青春熱血踐行「開學第一課」——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無償獻血活動
    青春熱血踐行「開學第一課」——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無償獻血活動 2020-09-14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想抱負熔鑄在腳踏實地的奮鬥中 重慶大學生用行動踐行五四精神
    信中,重慶大學學生會號召全校學生重溫五四精神,在新時代將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踐行五四精神,大學生在行動。圖為西南大學新疆支教隊學生和當地孩子們在一起。
  • 強化青年社會責任 踐行時代使命擔當
    其中的擔當強調的是要求青年勇擔社會責任和勇挑時代使命。馬克思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於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繫而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對自身責任的認知與擔當,是人的主客觀屬性的辯證統一,是作為確定的、現實的人存在的前提。擔當社會責任是人類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實踐過程的行為展現。
  • 新時代中國教育的五大歷史使命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思想,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歷史使命,集中體現了習近平關於教育工作系列論述的人民性特質。這五大方面彼此融為一體,不可分離。教育者要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旨歸,通過舉旗幟聚民心,在聚民心中育新人,在育新人中興文化,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引新時代民族教育發展
    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導民族教育事業的開拓創新,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充分、全方位地貫徹入民族教育理念,這是民族教育事業確切不移的前進方向,也是民族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使命。近代中國的民族意識產生於國家危亡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概念由梁啓超於1902年首次提出,隨即成為團結民眾、救亡圖存的思想旗幟,被資產階級革命派廣為宣傳。此後,孫中山等進一步倡導「五族共和」理念,對維持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代表中國境內各民族之總稱。
  • 【主題教育進行時】數媒與藝術設計學院第四屆「花心花坊」杯「青春建功新時代 牢記使命跟黨走」花藝設計大賽
    為深入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講教育活動,結合我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內容,引導我校青年大學生將個人的成就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在服務國家、貢獻社會的奮鬥中「愛祖國、擔大任、做新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全面培養我院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將學生第二課堂教育成果與優質校建設相結合。
  • 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原標題: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黃大年同志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傑出榜樣,是新時代愛國報國的先進典範。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強調:「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
  • 莆田湄職院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理念 助力創城
    湄職院醫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參觀荔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東南網莆田8月10日訊 (本網記者 謝玲玲 通訊員 朱傑 文/圖)日前,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輔導員帶隊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來到莆田荔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觀考察
  • 飛翔的海鷗——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飛翔的海鷗——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藝新聞》關於海鷗劇社演出的新聞報導  步入新世紀,海鷗劇社緊跟時代潮流,注重將反映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的題材相結合,自編自導了諸多富有愛國主義情懷的話劇,同時也創作了多部反映時代精神和青年特點的佳作
  • 踐行新時代勞動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加強勞動教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需要;是促進學生能力全面培養和提升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接受知識教育、培養審美認知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促進青少年健康健全人格培育和塑造的重要途徑。
  • ...意識,守初心擔使命作貢獻,加快推動新時代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2020年12月31日,市委書記王凱主持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擴大)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習貫徹黨章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不斷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建黨
  • 知行合一,踐行時代使命——華僑大學 林克斌
    先後獲得中國電信獎學金、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榮譽。知行合一,踐行時代使命在醉心科研之餘,林克斌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學術論壇和社會實踐活動。實習編輯:黃曉珊版式設計:張一瑋責任編輯:宋瑩中國大學生網(微信ID:dxszzcn)投稿:china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