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學》、《中華藥海》、《中華臨床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繼續給你聊能養生的中藥材。
我想跟你聊天門冬。
天門冬是什麼?它就是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天門冬的根塊,在四川、雲南等地多產。天門冬是這味藥最早的名字,見於《神農本草經》。後來,人們逐漸把它稱為「天冬」。和天門冬類似的,還有一個麥門冬。兩者的功效很像,但的確是兩種不同的中藥,咱們千萬別弄混了。天門冬和麥門冬相比,清熱的作用更迅猛一些。
這味藥能幹什麼呢?我用兩個字兒來概括,就是「挖痰」。
什麼叫「挖痰」?什麼樣的痰需要挖呢?
我告訴你,這就是燥熱黏痰。它就在有些人的咽喉裡面,量特別少,但總是存在,咳不出來,咽不下去,質地特別粘稠,同時咽喉又比較乾燥。這種痰,就好像「紮根」在我們的咽喉裡面一樣,因此需要挖。這樣的人,舌頭往往是紅的,舌苔往往很少,或沒有苔,或薄黃苔。如果是一咳嗽就咳出來的痰,質地稀薄,那輕鬆簡單,談不上需要「挖」了。
這樣的痰,怎麼來的?主要就是肺裡面有燥火,或者體內陰虛有熱。這種狀態下,我們的身體就想一個小火爐,把津液熬成了痰。這個痰,越熬越黏,就好像煲湯越煲越濃一樣,到最後就成了黏稠的老痰。舌紅苔少,脈數,這都是人體內有熱的表現。慢性的支氣管炎患者、菸民等,以及部分40歲以後體質偏於陰虛燥熱者,容易這樣。
面對這樣的情況,麥門冬是怎麼應對的呢?說來簡單。它性味苦甘寒,入肺經和腎經。第一,它能清肺火。第二,它能養肺陰。第三,它能滋補腎陰。這三個就是它挖痰的主要工具。有肺火的,麥冬給你滅火。肺陰不足而有虛熱的,它給你滋補肺陰。腎陰是一身之陰的根源,肺陰不足,要考慮是不是腎陰虧虛。麥門冬滋補腎陰,這一下就解決根源問題了。
另外,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它所含的天冬醯胺確實有鎮咳祛痰的作用。
理論搞清楚了,天門冬又該怎麼用呢?
能煮粥的,就煮粥。天門冬15克,粳米50克,冰糖少許。天門冬洗淨之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煎煮50分鐘,取濃汁。把淘洗乾淨的粳米投入藥汁裡面,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煮,將熟的時候加入少許白糖調味。每日早晚餐溫服。
能喝藥茶的,可以配點藥茶。你用天門冬10克、百合9克、桔梗6克,研成粗末,用沸水衝泡代茶飲。可以反覆續沸水。這個配伍化自《醫門法律》。
當然,你還可以用天門冬和麥門冬一起泡熱水喝。這兩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經常相須為用。可以說,天冬配麥冬,是最經典的藥對之一。你各取9克,沸水衝泡代茶飲即可。
可以說,以上是天門冬最為重要的功效了。其他的,受篇幅所限,我就不多說了。另外,古人還說它可以益膚悅顏,改善皮膚的乾燥、枯槁、沒有彈性和光澤的問題。還有記載,說它可以解便秘,除「不潔之氣」。這些都和它滋補肺陰的功效有關。因為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
以上這些,是我把天門冬的作用機理進行簡化之後,提煉總結出來的東西。目的是幫助您理解和記憶。天門冬自古認為無毒,但是脾胃虛寒、外感風寒者不要用。天門冬常規水煎服用量不超過12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