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養了三年的「犀牛」狂奔而來,後勁如何?

2020-12-23 企業觀察報

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股票代碼:IXIC BABA)潛行了三年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工廠」正式於浙江杭州亮相。

據阿里宣稱,這是其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的新製造探索,是服務於中小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製造平臺改造的「樣板房」。

阿里智造平臺負責人伍學剛向媒體介紹,「犀牛工廠」先從服裝業切入,專接小訂單,為中小商家、產業帶、創業者服務。通過藉助阿里數位化的強大能力,對傳統服裝供應鏈進行了柔性化改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傳統流程標準,大幅削減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這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小單量、多批次、高效高品質的生產選擇。

伍學剛希望通過阿里的數據處理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從繁重生產中解脫出來,讓創業者專注自身優勢和業務創新,從而具備與大企業競爭的關鍵能力。

不過也有一些問題尚未從「犀牛工廠」的身上看到解決方式。

1

-THE FIRST-

問題一:

智能化改造的「犀牛」會去向何方?

「按需定製」是阿里實現智能製造的終極目標,但這個目標最終是否能夠真正平順實現,目前尚不可知。不過,人們似乎可以從犀牛身上窺見部分端倪。

犀牛智造平臺負責人伍學剛在採訪中曾介紹說,之所以要從最簡單的服裝行業進行切入,一方面是因為服裝是個巨大產業,國內市場高達3萬億元,是消費品市場最大的行業之一;另一方面則是服裝行業是簡單製造,且服裝行業受外部波動更大,「因為服裝的時尚屬性,受到潮流、天氣等因素影響,以產定銷必然會造成巨大浪費,每年浪費數千億元。」

傳統的服裝製造是「以產定銷」,生產廠家一般會根據生產線的能力及歷史經驗來確定產能,提前半年左右組織生產。對於淘寶的中小賣家來說,想要去廠家下單,起碼要5000件起訂,至少1個月後才能收到貨。而這種採購方式在遇到新的流行趨勢出現時,很難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

犀牛工廠則不同,根據伍學剛的說法,犀牛工廠已經和淘寶上200多個中小商家進行試點合作,一步一步跑通了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製造模式,同時通過洞察需求和數位化製造,讓商家真正做到了按需生產。「從5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產品,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犀牛工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相較其他工廠,犀牛能夠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在試點運營2年多時間裡,犀牛工廠已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等提供生產服務。」

但這真的可以說是「犀牛」特殊之處嗎?

一位在浙江和廣東等地從事多年服裝採購的人士向《企業觀察報》透露:「其實服裝業的整個柔性化改造早就開始了。」

服裝定製,在廣東很多地方就有工廠能做。印刷方式、面料、款式可以供賣家任選,根據所提供圖樣,大概4到5天就可以完成100件左右的單子。如果不糾結看樣衣,一些設備重組、員工素質好的廠家3天就能完成生產。至於能在20天完成製造複雜度更高的冬裝,在浙江的工廠也有不少,而且絕對可以保證質量。所以阿里這頭「犀牛」,在他們這些已經搞服裝工業網際網路多年的人眼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亮點。

畢竟服裝製造是中國第一個全面過剩的工業門類,在沒有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這些概念的二十年前,中國服裝行業已經在向「小單快反」的柔性製造慢慢轉移。小單指的就是訂單的起做量越低越好,可以降低整個產品周期的庫存。現在很多玩小單的工廠,自己囤面輔料,只要有一套數碼印花設備就可以做,部分小廠更是可以「1件起做」;快反主要指後續追加訂單要儘快響應。結合小單,就能讓銷售商在有流量時有貨賣,沒流量的時候沒庫存。

在他看來,這種「小單快反」式的柔性製造,對於銷售商來說優勢就已經很明顯。該模式還可以應用在其他一些門檻低、輕庫存的輕工製造行業中,可以向消費者推更多產品增加流量轉化的同時,維繫一個較高的現金流安全係數,使銷售商不至於像凡客當年被庫存拖死。反觀工廠方面,銷售商的健康意味著自己的現金流安全。且「小單快反」的帳期短、單筆結算金額小,銷售商賺錢周期短,付錢會更加平順。

他也認為,柔性化改造是中國整個輕工製造業的未來方向。對於阿里牽出的這頭「犀牛」他並不關注其本身,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阿里手中所掌握的數據及改造方法。

因為要想改進現有的生產方式,就需要在生產線上推進大量人、設備、物料之間的數據採集、互聯和計算。生產的數據如果沒有穿透,那只是一個高度依賴人的經驗判斷的「黑匣子」,更談不上「智能」「柔性化」。

智能製造的核心是數據。阿里所掌握的天貓有海量消費端數據,而且阿里在推智能製造的這幾年想必也是採集了一批工業端數據。「如果阿里拿這些數據去生產產品,這些數據能決定每批產品的數量、原材料、工藝工序、款式結構,那這就是智能製造;可是如果阿里拿這些數據去做平臺,用這些數據來匹配能夠達標工廠,剩下的事情還是交給工廠來自行解決,那這只不過是更高端的『工廠黃頁』,這種把工廠當成類似『網約車司機』的做法並不會令大家滿意」。

2

-THE SECOND-

問題二:

改造成「犀牛」的過程

會令人承受不起嗎?

阿里「犀牛工廠」成為話題,無疑為輕工製造業整體的智能化發展帶來了一抹曙光。但輕工製造業整體的智能化改造過程會和阿里所計劃的一樣嗎?對於製造企業,特別是那些中小製造企業,改造成「犀牛」又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一位在浙江地區開設了仿製品工廠的企業主對《企業觀察報》反映說,通過導入自動化、數位化技術,來連貫整個生產環節,再通過大數據「以銷定產,柔性製造」,這的確是製造業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也是製造業的未來所在,但這過程並不會非常順利。

他表示,雖然自己的工廠運用了大數據精準指導生產,使得資源配置更具效率,容易組織生產精準配合需求。但大數據也是存在有一定滯後性的,想要完全做到消滅庫存在實際中是很難實現的。

另外,在他來看,「犀牛工廠」這間樣板房的服務目標很可能是有一定規模的大型生產廠家,也更適合。因為這些廠家有很強生產能力,或許只是在流程整合、算法及市場貼合度上不如阿里。「犀牛工廠」所展示出來的這個特點能同他們形成明顯的互補,而中小型企業往往對風險更敏感,大工廠可以接受小批量訂單的完成價格,一部分中小企業未必能夠扛得下。

還有,雖然大部分製造業都在向著智能化、自動化轉型,但設備本身的成本也是一個高門檻,大工廠能夠簡單地大規模使用自動化設備,而中小企業受成本限制,規模和數量往往都不盡如人意。自動化設備是智能製造的一個必要「接口」,缺乏「接口」的中小企業顯然不能同阿里進行更加緊密的連接。

此外,本次「犀牛」所展示的特點——柔性定製本身也存在誤導。實際上,柔性定製並不是什麼新鮮方式,這種方式在奢侈品製造行業中早已被採用,但對於低成本的輕工製造業產品來說,在低成本下實現柔性定製的可能性不現實。該企業主自己的產品也接受柔性定製,但僅限於部分外觀和材質可供選擇。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柔性定製產品的價格往往會因超過平均價格很多而不被消費者所選擇。

還有一批輕工製造業的從業人士對阿里力推「犀牛工廠」的真正目的感到了一定程度的擔憂。他們提到一個關鍵問題是,阿里在智能化改造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麼?是賦能者還是收編者?

掌握市場數據的阿里,如果通過智能化改造將輕工製造業全體納入自己的「數據生態」之下,製造企業特別是中小製造企業最終會不會喪失對掌握市場信息的議價權?如果阿里並不是單純地針對單一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智能化改造,而是通過數據將企業悉數相連,那麼所有製造企業都將成為阿里旗下的「工人」。

當然,誠如多數分析師所言,阿里的「犀牛工廠」只是將輕工製造業未來可能的樣態進行了展示,未來輕工製造業整體究竟會如何發展,業內人士也在期待阿里的答案。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

相關焦點

  • 《戀愛的犀牛》狂奔而來
    本報訊(記者 霍曉蕙) 6日晚、7日晚,孟京輝、廖一梅夫婦「悲觀主義」三部曲的開篇之作《戀愛的犀牛》將隆重登上山東省會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它是深受愛戴的先鋒話劇,從1999年首演,一路狂奔,已經超過千場。
  • 犀牛狂奔而來 攝影師淡定拍照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Jonathan Pledger在公園裡溜達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後的灌木叢中傳來一陣沙沙聲,而就在他轉身的幾乎一瞬間,一條犀牛就衝了出來,而且非常憤怒地直衝著他就飛奔而來。一般人肯定是撒丫子就跑了,但是Jonathan Pledger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卻是,這是一生難得的機遇啊,然後就拿起相機,開始對著犀牛不停地拍照。當然害怕是肯定的,但攝影師的高度敬業精神讓他始終呆在原地沒跑。
  • 為保護犀牛而推出的公益遊戲 犀牛狂奔評測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名為犀牛狂奔的跑酷遊戲,這款跑酷遊戲據說是遊戲公司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手推出的,其目的是為了向世界宣揚保護非洲犀牛。遊戲的聲效設計小編個人感覺尚可,沒有太多亮點,小編也不太喜歡犀牛跳起來時類似「喔喔」的聲效。三、內容設計 7遊戲講述了我們的主角犀牛為了救回自己被偷獵者擄走的女友而展開狂奔的故事。
  • 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阿里犀牛智造背後:為何以服裝業為切入點?未來如何發展?一群寫代碼的程式設計師、工程師們做起了「新製造」。業內人士對於阿里巴巴推出的犀牛智造怎麼看?未來犀牛智造將如何布局?對此,國資委機械工業經管院兩化融合創新主任宋嘉、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走向智能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郭朝暉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的採訪。什麼是新製造?
  • 阿里動物園來了只「犀牛」 瞄準中小商家推新製造
    秘密運行三年後,阿里動物園終於來了新成員。9月16日,阿里巴巴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對外發布,犀牛工廠也宣布投產。阿里將之定位於「服務中小商家的智能化製造平臺」,背後是其試圖通過數位化進入到產業鏈上遊的更大布局。
  •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網友:幹掉中間商,成最大中間商?
    2016年的時候,馬雲提出了「五新」!這其中就包括現在的「新製造」! 這不,阿里就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製造的掌門人依然是天貓總裁蔣凡!
  • 阿里犀牛到底牛不牛
    導語:阿里動物園上周剛剛釋放出來的這頭犀牛,見面會是做足了文章。但是,這個事兒,說實話,意義到底有多大,真假莫辯。
  • 尼泊爾鬧市區犀牛狂奔 1人死亡多人受傷
    這頭犀牛被懷疑是從奇特旺國家公園中出逃的,它逃到集市上後情緒變得異常激動。當地媒體網站上公布的由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它在馬路中間狂奔,街道兩旁的人們嚇得大喊大叫。報導稱,事發地點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南80公裡,又正好是鬧市區,很多居民來不及閃躲。此前,人們試圖通過打鼓、汽車鳴笛等方式把犀牛趕回公園,但沒有成功。
  • 阿里推出「犀牛製造」!網友:幹掉中間商,阿里成最大中間商?
    這不,今天阿里就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製造的掌門人依然是天貓總裁蔣凡!有資料顯示,天貓淘寶總裁蔣凡是杭州迅犀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該公司註冊資金達3000萬美元。
  • 阿里「犀牛智造」賦能製造業?還是新的壟斷?
    實際上,就在人們圍繞支付寶中牽涉的金融問題以及阿里的壟斷問題眾說紛紜之時,在馬雲創建的產業版圖中,阿里製造則直接被忽視了。早在三年前,阿里就已經涉足傳統製造業,並且在低調潛行三年後,名為「犀牛智造」的新製造平臺在去年9月份亮相,補全了阿里「五新戰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的最後一環。
  • 背靠阿里犀牛工廠,網紅上新快過 Zara
    目前已經有200多個淘寶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直播主播已經用上了「犀牛智造」。阿里認為,先進位造業工廠一定是離市場更近。而「犀牛」是一個生態結果,不是被運營出來的。 撰文 | 吳昕 「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 36氪專訪丨阿里犀牛CEO揭秘:大而難的製造業,阿里究竟想做些什麼?
    犀牛工廠和犀牛製造平臺已與200多個淘寶中小服裝類商家達成合作。 作為阿里「新製造」戰略的一號工程,犀牛的使命通過自主孵化,跑出能夠盈利的新製造工廠,為服裝工廠打樣。2017年,時任阿里巴巴CEO的張勇為這個項目挖來了前優衣庫全球供應鏈總負責人伍學剛。
  •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 券商:關注C2M概念股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保密3年,阿里巴巴動物園的新動物今日揭曉:犀牛!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 阿里入局智能製造 犀牛工廠攪動服裝業
    近日,阿里雪藏3年的智能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對外亮相。9月25日,阿里巴巴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犀牛智造首先選擇服裝行業切入,是因為行業規模大,痛點突出。其他比如箱包、鞋、家紡等行業和服飾行業有一定相關性,我們未來也會考慮擴大到這些行業,但是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 犀牛智造保密3年,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工廠革命
    有科學家面試完,半信半疑盯著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問道:「你們真是阿里巴巴的業務?」 2020年9月後,這個問題不再困擾這位優衣庫的前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阿里正式對外宣布了保密三年的項目「犀牛智造」。其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就此在阿里有了具像化實體。 然而,更多的疑惑撲面而來:整個工廠是如何建起來的?
  • 阿里「動物園」新成員亮相,犀牛工廠可實現服裝訂單7天交貨
    近日引發各界猜測的阿里「動物園」新成員揭開面紗。9月16日,阿里巴巴公布新業務,沉澱三年的「新製造」樣板「犀牛工廠」正式於浙江杭州亮相。「犀牛工廠」從服裝業切入,通過阿里巴巴平臺上沉澱的消費行為,為淘寶、天貓商家提供時尚趨勢預判;同時對傳統服裝供應鏈進行柔性化改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可實現小單量、多批次的生產。 「犀牛工廠」的登場,意味著自「新零售」之後,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再下一城。
  • 背靠阿里「犀牛工廠」,網紅上新快過 Zara
    從用戶端起變革,正是坐擁流量入口網際網路巨頭的拿手好戲,拿流量換取製造業的機會,阿里的速度和戰績不容小覷。目前已經有200多個淘寶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直播主播已經用上了「犀牛智造」。阿里認為,先進位造業工廠一定是離市場更近。而「犀牛」是一個生態結果,不是被運營出來的。
  • 阿里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917/8c06136e63704871b2319437124e70de.mp3 阿里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 2020
  • 犀牛的遠徵:阿里巴巴的新革命
    犀牛智造潛行三年,新製造要幹三十年,又一次,阿里選擇了長期主義。▼文:侯繼勇編輯:黎帥什麼是造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造勢不是呼風喚雨,而是點燃星星之火。9月16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新製造」樣板「犀牛工廠」正式於浙江杭州亮相,此前,「犀牛工廠」已經孵化沉澱三年。「犀牛工廠」在進行一場消費領域的新革命,其核心依靠銷售端的消費者數據洞察,形成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重構傳統的「以產定銷」的生產模式,實現按需開發、按需製造。
  • 智能製造的新起點,阿里的犀牛智造是怎麼回事
    而由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蔣凡擔任董事長,來自快消品牌ZARA的伍學剛做執行長以及佔百分之八十的技術工程師組成隊員,犀牛智造平臺的團隊可謂強大。 令大眾驚訝的是,陣勢龐大的團隊運營的迅犀數字工廠將初試點放在了服裝業,有輿論稱有點兒「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