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賽龍舟……中山啟動「文明戶」創建活動慶端午

2021-01-15 瀟湘晨報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6月20日上午,2020年中山市「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暨「文明戶」創建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區煙洲小學舉辦。活動將文明家庭好家風與端午節傳統習俗相結合,引導廣大市民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增進文化自信。

中山市文明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文明戶」創建活動,並在西區舉行了啟動儀式。廖冰瑩 攝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銳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孟開,市婦聯副主席羅慧玲,西區黨工委書記黃偉東,西區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丁勇,西區黨工委副書記餘軍等領導出席活動。中國好人、中山好人、西區新時代少年、西區最美家庭、西區最美抗疫巾幗、西區最美志願者等代表,以及部分黨員幹部、居民群眾參加活動。

裹蘆兜粽,其樂融融

「裹粽能手」競技賽。廖冰瑩 攝

檽米、鹹蛋黃、五花肉……啟動儀式開始前,活動組織了身邊好人組、最美家庭組、最美志願組、抗疫巾幗組、友好鄰裡組等5個隊伍開展了別開生面的「裹粽能手」競技賽。「這次我們要包的是中山傳統的蘆兜粽,看清楚啦,這個窄的一邊是做底的……」活動現場,數位師傅在教大家包粽子,數十位選手各展身手,製作屬於自己的蘆兜粽。有的夫妻協作包出同心粽,有的親子上場包出團圓粽,有的抗疫巾幗用心裝飾,包出如意粽。男女老幼,其樂融融。

敖子祁展示她親手製作的粽子。廖冰瑩 攝

「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阿姨講解得很詳細,親眼看到自己做得粽子真的很有趣,很有意義。」14歲的敖子祁今年在西區初級中學讀初一,是今年中山市第五屆「最美南粵少年」之一,也是西區新時代好少年。她所作的《手提醉龍燈的女孩》國畫,曾在中山美術館展出。對於慶端午包粽子的活動,敖子祁說今後有機會還想繼續參加。

徐女士作為西區社區志願者,疫情期間為出入社區人員測體溫,做了不少防疫工作。此次作為抗疫巾幗代表,她也參加了「裹粽能手」競技賽。

「這樣的活動可以多組織幾次,把傳統習俗普及給大眾,現在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包粽子。」 徐女士還說:「疫情期間我參加社區抗疫,雖然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我看到了大家的團結精神,終身難忘。」

裹粽競賽後,評選出5名裹粽能手。丁勇為他們進行了頒獎。

現場還舉行了旱地龍舟賽。三支隊伍各舉著「龍舟「賽跑,勇爭第一。他們團結協助,分工明確,與水上龍舟體現的競技、協作、奮進精神和現場歡騰場面別無二致。

旱地龍舟賽。廖冰瑩 攝

「文明戶」創建活動啟動

「籍端午節來臨之際,我們聚首一堂,在這個擁有147年歷史,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的煙洲書院,舉辦啟動儀式。「黃偉東上臺致辭:「今年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表彰年,是我市創文衝刺『六連冠』的關鍵之年。我區作為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的主陣地,又將迎來中央文明辦組織的全國文明單位覆核測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前,我區正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契機,全力推進各項創文工作。」

活動現場,黃偉東在林銳熙的手中接過「文明戶」創建活動宣傳志願者服務隊隊旗,正式啟動西區「文明戶」創建活動。

林銳熙為西區「文明戶」創建活動宣傳志願者服務隊授旗,黃偉東接旗。廖冰瑩 攝

近年來,西區堅持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著力點,通過家庭教育進課堂、推廣家庭親子閱讀、開展巾幗志願服務、開展最美系列評選活動等方式,致力鄉風文明轉變、家庭美德傳承,推動形成家庭文明新風尚。今年以來,先後評選出10戶「最美家庭」、10名最美巾幗志願者、13名新時代好少年、38名最美抗疫巾幗以及一批「出彩好青年」「最美志願者」等先進典型。

活動還有多項精彩演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醉龍舞表演。廖冰瑩 攝

西區鐵城小學古裝愛國詩詞朗誦《寧靜的海洋》。廖冰瑩 攝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關愛好人 共築和諧」端午節慰問中山好人活動,中國好人陳日好和其餘7位中山好人在李孟開和黃偉東的手中接過慰問品。

接下來,西區將進一步以創新為動力,以指標為藍圖,以務實為原則,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水平,為中山高分通過文明城市創建大考貢獻西區力量。

【南方日報記者】廖冰瑩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端午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是在表達什麼?其中另有隱情!
    端午節將至,只道一聲:端午安康!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都會想起包粽子、賽龍舟。但是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究竟是在暗示什麼的,它想表達什麼呢,我們有仔細想過嗎?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競賽。
  • 包粽子、賽龍舟、搓彩繩……智慧熊幼兒園端午節活動記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並且豐富幼兒生活,智慧熊幼兒園在端午節期間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老師講解端午節的由來,孩子們知道了屈原的故事,了解了全國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掛艾草、系五彩繩等風俗習慣。
  • 賽龍舟吃粽子 《靈山奇緣》端午大禮包來襲
    賽龍舟吃粽子 《靈山奇緣》端午大禮包來襲 2018-06-16作者:葉子豬整理來源:葉子豬 在全新的端午版本中,有著濃鬱的傳統氣息,包粽子、賽龍舟等全新活動,讓這一回合休閒、戰鬥齊歡樂。  呼朋喚友齊聚青春這一回合:http://huihe.qq.com/cp/a20180511bsd/index.htm
  • 端午節火到海外:老外泳池裡賽龍舟,速賣通上搶購「包粽子神器」
    宅家包粽子,泳池賽龍舟……外國人上速賣通搶購「神器」歡慶端午一組數據顯示,端午節已經火到海外,海外消費者上中國電商平臺搶購粽子、龍舟相關產品,為節日忙得不亦樂乎。過去一周,中國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上的端午節相關品類銷量暴漲,其中龍舟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75%,海外買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61%。
  • 賽龍舟 品粽子 踩街遊——臺灣民眾熱鬧慶端午
    這是家住新北市的黃先生一家四口第三年在端午節參加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舉辦的節慶活動。當記者問起賽龍舟的來歷時,上小學一年級的黃廷軒脫口而出:「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臺灣各地端午節不可或缺的活動。9日開幕的「水岸臺北2016龍舟嘉年華活動」規模最大,活動豐富,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看,感受傳統習俗。
  • 百人包粽子 皮划艇大賽……常州多彩活動迎端午
    百人包粽大賽6月20日,天寧區以「尋覓端午 傳承風物」為主題,在雕莊街道菱溪名居舉辦了「最中國 我們的節日」活動,體驗傳統民俗,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粽子,是端午節的靈魂,也是最能代表端午的傳統風物。活動現場,「百人包粽大賽」吸引了百位民間包粽達人一展身手、一較高低,大家折粽葉、裝糯米、裹粽子、系粽繩……爭前恐後、熱鬧非凡。77歲的尹才良在眾多女選手中是「萬紅叢中一點綠」的存在,他說自己包粽子的手藝是跟奶奶學的,以前老伴還在的時候,每年端午都會一起包了粽子送親友,老伴去世後,就只有他一個人包了。「前些天還在家包了幾十個,自己包、自己煮,一屋子的香啊。」尹才良說。
  • 3篇精彩的端午節作文,包粽子賽龍舟掛香包
    01包粽子當各大超市的貨架上、大街小巷的攤位上出現粽葉的身影時端午節這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奶奶的手很巧,她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但奶奶最喜歡包長粽。奶奶拿起一片大粽葉,折起一條長邊用手壓緊,再把葉子兩端向中間折,折成信封狀,接下來裝上糯米捆綁結實。我們一家人邊包粽子邊聊天,聊爸爸媽媽小時候過端午的有趣事情,不一會兒,粽葉沒有了,糯米也見底了。
  • 端午粽子該怎麼包?傳統粽子和水晶粽子一起學
    臨近端午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端午作為傳統節日,賽龍舟是重要的民俗活動,吃粽子成為不變的傳統習俗。粽子又稱「角黍」、「筒粽」,使用粽葉包裹糯米和各種食材蒸製而成,粽子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的粽子便是作為慶端午的食物。
  • 五月端午節活動怎能少了賽龍舟和包粽賽
    >五月端午節活動怎能少了賽龍舟和包粽賽2016-05-27 09:34: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五月端午節,XX包粽賽》  1)我司去年已經舉行過,顧客凡響強烈,效果也不錯,實施與否敬請公司領導定奪;  2)操作步驟:採購部洽談粽子材料——材料到位——活動宣傳——各店組織比賽;
  • 包粽子、賽龍舟、立蛋……兩岸端午玩法多 傳統節日如何創新?
    端午習俗很多,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主題。為歡度端午,2019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舉行,來自兩岸的龍舟選手們在這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
  •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6月23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為慶祝傳統佳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南充不少地區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圍繞賽龍舟、包粽子等端午民俗,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端午活動。潑水祈福 感受傳統魅力 鑼鼓喧天、 水花四濺……6月21日,在南充市蓬安縣的周子古鎮碼頭,一系列新花樣:水龍祈福、龍舟拔河、江上搶鴨等豐富而有趣的文化活動引得遊客紛紛前來。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賽龍舟、比賽包粽子...看山東各地如何花式過端午
    賽龍舟、比賽包粽子、外出旅遊......看山東各地市民如何花式過端午。端午小長假 山東青島各景區迎來大量遊客6月17日,遊客在青島五四廣場遊玩。當日是端午小長假第二天,山東青島各景區迎來大量遊客。這個端午小長假,郵輪遊成為不少市民出遊的新選擇。在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大廳裡的人們有序排隊過安檢,一派忙碌的景象,眾多旅客扶老攜幼踏上郵輪之旅。在不少人看來,相比較其他出遊方式,郵輪遊可以避免舟車勞頓,是一種更加舒適的度假體驗。
  • 包粽子 迎端午
    2020年6月23日,一位小女孩在媽媽的指導下包粽子。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石淙村舉行「民族團結一家親 共包粽子迎端午」少數民族慶端午活動。活動現場,畲族、苗族、黎族等18位少數民族以及石淙村本地村民一起包粽子,共敘鄰裡情,共迎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劉春輝/攝(此圖片為攝影師獨家供稿,請勿轉載。)
  • 包粽子、掛香囊、DIY龍舟……燕塘街坊花式過端午!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明天就是端午節啦!端午的習俗有很多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掛菖蒲……為傳承端午傳統文化,豐富社區生活,促進鄰裡交流,昨天下午,燕塘社區在新燕花園前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遊園活動。活動現場設置了包粽子、掛香包、DIY龍舟模型、系五彩繩等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體驗環節。
  •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作為宋朝人,五月初五該咋過?
    故本次我們主要根據宋朝遺留下來的文獻古籍與大家介紹作為宋朝人該如何度過端午節,此篇文章我們主要從端午節的命名與起源、端午節的主要娛樂活動、為何宋朝人會如此過端午節的主要原因等等來入手,為大家解讀古代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 來,一起包粽子啦!
    一年一度端午佳節即將來臨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為營造警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和諧警民關係西鄉塘公安分局各派出所社區民警來到社區與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共迎端午佳節新陽派出所6月18日,
  • 穿傳統服裝包粽子,長沙幼兒園迎端午歡樂多
    其中小班的萌娃用畫、撕、剪、貼等方法裝飾「手工粽子」,中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用輕質粘土「製作」出粽子。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這次的端午節活動更具挑戰:畫一畫,畫出端午激情洋溢的龍舟比賽;折一折,折出稜角分明的彩色粽子;系一系,系好端午滿載韻味的彩色絨線。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 賽龍舟賞花燈包福粽,華中小鎮端午活動必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人們祛病防疫的節日,後成為中華民族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的習俗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