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6月20日上午,2020年中山市「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暨「文明戶」創建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區煙洲小學舉辦。活動將文明家庭好家風與端午節傳統習俗相結合,引導廣大市民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增進文化自信。
中山市文明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文明戶」創建活動,並在西區舉行了啟動儀式。廖冰瑩 攝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銳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孟開,市婦聯副主席羅慧玲,西區黨工委書記黃偉東,西區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丁勇,西區黨工委副書記餘軍等領導出席活動。中國好人、中山好人、西區新時代少年、西區最美家庭、西區最美抗疫巾幗、西區最美志願者等代表,以及部分黨員幹部、居民群眾參加活動。
裹蘆兜粽,其樂融融
「裹粽能手」競技賽。廖冰瑩 攝
檽米、鹹蛋黃、五花肉……啟動儀式開始前,活動組織了身邊好人組、最美家庭組、最美志願組、抗疫巾幗組、友好鄰裡組等5個隊伍開展了別開生面的「裹粽能手」競技賽。「這次我們要包的是中山傳統的蘆兜粽,看清楚啦,這個窄的一邊是做底的……」活動現場,數位師傅在教大家包粽子,數十位選手各展身手,製作屬於自己的蘆兜粽。有的夫妻協作包出同心粽,有的親子上場包出團圓粽,有的抗疫巾幗用心裝飾,包出如意粽。男女老幼,其樂融融。
敖子祁展示她親手製作的粽子。廖冰瑩 攝
「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阿姨講解得很詳細,親眼看到自己做得粽子真的很有趣,很有意義。」14歲的敖子祁今年在西區初級中學讀初一,是今年中山市第五屆「最美南粵少年」之一,也是西區新時代好少年。她所作的《手提醉龍燈的女孩》國畫,曾在中山美術館展出。對於慶端午包粽子的活動,敖子祁說今後有機會還想繼續參加。
徐女士作為西區社區志願者,疫情期間為出入社區人員測體溫,做了不少防疫工作。此次作為抗疫巾幗代表,她也參加了「裹粽能手」競技賽。
「這樣的活動可以多組織幾次,把傳統習俗普及給大眾,現在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包粽子。」 徐女士還說:「疫情期間我參加社區抗疫,雖然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我看到了大家的團結精神,終身難忘。」
裹粽競賽後,評選出5名裹粽能手。丁勇為他們進行了頒獎。
現場還舉行了旱地龍舟賽。三支隊伍各舉著「龍舟「賽跑,勇爭第一。他們團結協助,分工明確,與水上龍舟體現的競技、協作、奮進精神和現場歡騰場面別無二致。
旱地龍舟賽。廖冰瑩 攝
「文明戶」創建活動啟動
「籍端午節來臨之際,我們聚首一堂,在這個擁有147年歷史,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的煙洲書院,舉辦啟動儀式。「黃偉東上臺致辭:「今年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表彰年,是我市創文衝刺『六連冠』的關鍵之年。我區作為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的主陣地,又將迎來中央文明辦組織的全國文明單位覆核測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前,我區正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契機,全力推進各項創文工作。」
活動現場,黃偉東在林銳熙的手中接過「文明戶」創建活動宣傳志願者服務隊隊旗,正式啟動西區「文明戶」創建活動。
林銳熙為西區「文明戶」創建活動宣傳志願者服務隊授旗,黃偉東接旗。廖冰瑩 攝
近年來,西區堅持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著力點,通過家庭教育進課堂、推廣家庭親子閱讀、開展巾幗志願服務、開展最美系列評選活動等方式,致力鄉風文明轉變、家庭美德傳承,推動形成家庭文明新風尚。今年以來,先後評選出10戶「最美家庭」、10名最美巾幗志願者、13名新時代好少年、38名最美抗疫巾幗以及一批「出彩好青年」「最美志願者」等先進典型。
活動還有多項精彩演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醉龍舞表演。廖冰瑩 攝
西區鐵城小學古裝愛國詩詞朗誦《寧靜的海洋》。廖冰瑩 攝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關愛好人 共築和諧」端午節慰問中山好人活動,中國好人陳日好和其餘7位中山好人在李孟開和黃偉東的手中接過慰問品。
接下來,西區將進一步以創新為動力,以指標為藍圖,以務實為原則,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水平,為中山高分通過文明城市創建大考貢獻西區力量。
【南方日報記者】廖冰瑩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