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網上爆出一則報考烏龍事件。
廣東省一位632 分考生本想報考電子科技大學,卻在填報志願時選成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並被錄取。
圖片來源:@武昌理工學院
儘管只有四字之差,但這兩所學校卻可謂「天差地別」。
電子科技大學位於四川成都,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是國內知名重點高校,往年錄取線都在630分左右。
而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是一所同樣在成都的獨立院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民辦三本)。
許多網友都為這位考生感到遺憾和可惜,這麼高的分數卻浪費了上雙一流院校的機會。
甚至有人說:「沒上雙一流,人生就輸了一半!」
事實上,在每年的高考學子中,最終能夠順利進入雙一流大學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成為了普通大學的一份子,可能是一本、二本或是獨立院校……
既然大部分人都不能讀雙一流學校,為什麼許多家長和考生還對雙一流學校有著執念?讀一所普通大學難道就不好嗎?
為什麼大家都想去上雙一流學校?
雙一流院校既然被大家所青睞,自然有其優勢所在。
讀雙一流院校有哪些好處,從下面網友的經歷我們可以窺視一二:
@劉佳:最有意思的是,你上了985、211之後才發現,努力的人一抓一大把。當你七點起床挪到圖書館,那已經沒有你的容身之地⊙_⊙!學霸們都是五點半去圖館兒門口等開門的。
國慶期間的川大圖書館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四川大學
@飛奔的大肘子:我不是985、211。但是我真的覺得高考考600多分的同學們確實比我無論是智商、意志力,還是思維方式上強一些。985、211其實看的不是出身,某種程度上說的是一種思維能力。
但我不服的就是高考的地域差異,我們河南的學生實在太苦了,河南只有一所211,沒有985,所以難度更大一些。
@花生小涵:本科讀很差的二本,剛剛讀了幾個月某「985」的研究生,感覺還是有發言權的。
客觀來說,「985」提供的資源和視野遠遠高於普通高校,師資、教學、留學機會自不用說,就連身邊的同學也一個比一個牛。
雙一流院校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平臺和資源;能夠結識更高層次的同學和朋友;畢業後找工作也更容易被社會所認可……這些都是雙一流院校的好處。
看到這裡,沒能考上雙一流院校的學生可能心中會有點懊悔和難過,請先不要急著責怪自己。
雙一流院校的確能夠帶給你很多,但如果沒有雙一流院校的光環加持,我們的人生就註定暗淡無光嗎?事實也並非如此。
沒上雙一流,人生就完了嗎?
前一段火遍網絡的華為「天才少年」張霽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張霽剛從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就成為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的一員,並獲得201萬的年薪。與此同時,他還拒絕了騰訊、阿里等公司的offer以及高達360萬的年薪。
取得這樣的成就,你也許會好奇,張霽的本科是清華還是北大?實際上,張霽高考復讀了一年才考上武昌理工學院(當時是三本)。
從三本到博士,張霽憑藉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逆襲,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這背後靠的不是大學的光環,而是他明確的目標和不斷的努力。
張霽大一開學後不久就很快制定了自己大學的四年規劃,也確定了大學畢業後考研繼續深造的的學習目標。
圖片來源@武昌理工學院
據張霽的同學回憶,「無論上什麼課,他永遠坐第一排。空閒時經常去學校圖書館自習,抱著書啃,樂此不疲,而且學習、做事絕不拖延。」
張霽的逆襲也許是極少數,但像張霽一樣努力的絕對是大多數。
他們和張霽一樣,沒有雙一流大學的出身,但卻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一切的關鍵,都在你自己身上。
雙一流的大學學歷會影響你的未來,但無法決定你的未來。努力才是決定你未來高度的最重要因素。
當你接到錄取通知書後,不論你是滿意還是留有遺憾。所要做的都不應當是抱怨,而是去思考該如何努力。
畢業季紀錄短片《出身》裡,薇婭到一所二本院校的女生宿舍,和4位畢業生聊起她們的困惑,薇婭對他們說:
「每個人階段不一樣,不能(盲目和別人)比較,否則會迷失方向。一定先把事情做好。哪怕有不公平,哪怕努力一時不被人看到。但只有堅持才有希望。」
如果對目前所處的環境不滿意,抱怨是無用的,應當去思考如何改變,衝破束縛。
在普通大學,該如何努力提升自己?
普通高校和雙一流高校在學習氛圍上有著較大的差距。在普通大學你身邊很可能缺少同樣想要上進的人,甚至會出現對你的努力學習,嗤之以鼻、冷嘲熱諷的人。
這時候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行而懷疑自己努力的正確性。
利用大學的QQ群、微信群去結識一些和自己目標、理想相近的人,多和他們相處,你會更加有勇氣堅定自己的方向。
在進入大學後,你要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個明確的目標:考研還是就業。確定目標後就要早做準備。
如果決定考研,首先要確定大致專業方向,然後聯繫相關的老師、學長學姐,他們能夠給你提供建議和幫助。
如果打算就業,就要利用大學期間的課餘時間多參加實習,增加自己實踐經驗。主動學習意向職業所需要的相關技能,做好進入工作的準備。
雙一流學校和普通大學之間在平臺和資源上的差距是毋庸置疑的。但好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一定程度縮小了這種差距。
學會使用網絡來獲取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用慕課可以學習到許多大學錄製的課程,很多大學的一些課程也會進行直播或者錄播。
此外,許多大學的平臺也都是對外開放的,如講座、英語角等。學會利用這些機會,一方面可以接觸到好的資源,另一方面,多和「大佬」們接觸,也能讓你知道自身的不足所在,進而提升自己。
這一點是老生常談,卻也是最有用的一點。閱讀能夠提升你的思維,拓寬你的視野。在大學你要儘可能地卻接觸更多的知識,一方面是為了拓寬自己,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你更好地找準定位。
如果自己學校的圖書館藏書不夠多,可以去當地的圖書館借閱。
你或許會覺得,大學埋頭學習就夠了,鍛鍊可有可無。短期內或許並沒有太大影響,但如果你長期堅持鍛鍊,養成運動習慣,對你大學的生活以及未來都會有巨大影響。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一點兒沒錯。不論是你挑燈夜讀,或是未來努力工作,一個好的身體都是支撐你前進的基礎。
另一個原因是,保持運動的習慣能夠提高你的自律程度。能夠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生活狀態的人,大多數都有著極強的自律性。這樣的自律性可以通過運動獲得,並且作用於你的學習和工作中。
如果你即將進入雙一流的校園,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同齡人中的少數。如果你與雙一流學校失之交臂,也請不要氣餒。因為這只能決定你的起點,卻不能限制你的終點。
四年大學,足夠你成長,足夠你逆襲。如果不滿足於當下,那就在大學盡情釋放你的「野心」,奔赴未完成的目標吧!
你想對沒考上理想學校的學子說些什麼?
歡迎在文末留言。
(河南省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