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們去山東昌樂縣遊覽了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濰坊市昌樂縣喬官鎮,包含郝家溝景區、團山子景區、喬山景區和荊山景區等4個景區,是一處以火山地貌和藍寶石原生礦床為主題,涵蓋火山遺蹟景觀、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層剖面、構造行跡和水體景觀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在昌樂縣境東南部約200平方公裡範圍內,分布著幾十座大小不等的古火山,構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古火山群。
以前去過很多地方旅遊,不只是喜歡那裡的景色,對那裡的地形特徵也很感興趣,比如那個地方的方位、地形地貌等,以及那裡有什麼景點和歷史文化,如果不了解這些問題,總覺得遊覽不完美,所以,這次來這裡也是為了了解火山形成的狀況,以解心中之謎。
這是個免費景區,從入口直接進去,路邊有擺攤的,有各種各樣的火山石:有的黑糊糊,有的潔白如雪,也有的晶瑩剔透,據他們說是從火山口那裡撿來的。我們感到很好奇,這些上山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石頭呢?
沿著用灰黑色的火山石鋪成的路面前行,那一塊塊火山石看上去很規整,豎直排列著,造型別致,不遠便到了第一個火山口。看見那裡有幾個人在低頭彎腰尋找著什麼,大概是在尋找好看的火山石吧。我們也找了一塊好看的給隨行的小朋友玩,小朋友拿著那塊石頭,如獲至寶。從標誌牌上可以得知,這裡是玄武巖,玄武巖五稜六稜柱橫截面,是由幾種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玄武巖柱體相交匯形成的,玄武巖柱沿節理風化剝蝕後整齊的橫截面,六稜柱節理特徵明顯,形態多樣。據了解這就是1800萬年前由郯廬斷裂帶運動形成的玄武巖結構。
時值接近中午時分,天氣炎熱,陽光燦爛,不可久留,繼續前行。沿途又有好幾個這樣的火山口,還有一個看上去像金字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豎直的火山塊看上去像是由一塊塊活字印刷的鉛塊堆砌而成,造型別致,黑糊糊金燦燦,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最後來到了一個最大的火山口,站在高處懸崖峭壁上俯視火山口,其造型美觀整齊,像萬千隻火箭整齊待發,又像簇擁在一起的竹竿整齊排列,不禁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樣美妙的天然景觀,讓世人觀賞。
走下臺階,走進火山口,環顧四周,藍天白雲陽光直射下火山口顯得蔚為壯觀,灰暗中透著光明,五顏六色,倒影在碧綠的池潭裡,美麗如畫。
由於天氣太熱,汗流浹背,不宜久待,我們只好戀戀不捨地下山。這次雖然沒有撿到藍寶石,但第一次看到大自然形成的這樣的火山口美景已經令人滿足,對玄武巖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深感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人類要不斷地了解、探索、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使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美好。